谭茂卿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分别为0、25、50、100、200、400、600 μmol/L的SNP处理海马神经元24 h,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琼脂糖凝胶分析凋亡的生化特征.结果:SNP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神经元的存活率,当SNP浓度为50 μmol/L时,其存活率为56.2%;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神经元胞体固缩,突起断裂,网络消失;荧光显微镜可见染为高亮蓝色的典型凋亡小体,其细胞核明显固缩、凝聚和断裂,且随SNP剂量的增加,出现凋亡小体的细胞明显增多;50、100、200 μmol/L SNP处理海马神经元,电泳图谱显示清晰的DNA梯度.结论:SNP可诱导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
作者:张海风;刘勇军;祝其锋;张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SAOPP)在基层医院救治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的210例SAOPP患者,采用生理盐水洗胃,50%硫酸镁导泻,同时给予阿托品(首剂10 mg静注,之后静脉点滴维持).解磷定1.0静注,静注速尿,地塞米松和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治愈194例,治愈率92.4%,住院天数为6~23 d,平均12.6 d.死亡16例,死亡率为7.6%.结论:采用首剂静注阿托品之后静脉点滴维持,并结合其他综合救治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黄健;黄秀芬;陈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方法:以18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观察组,171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心病在观察组的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并且病程长的患者比病程短的患者发生率高.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当及早严格控制血压,以预防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张宁;胡妙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Burst法食管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20例PSVT患者[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45±10)岁]接受Burst法治疗.结果:20例中有19例经Burst法治疗后转复窦性心律.结论:Burst法食管心房调搏治疗折返性PSVT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曾纪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药师的服务质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往返.方法:分析2001-01-01至2002-06-30我院门诊患者离院后返回作药物咨询的原因.结果:患者返回咨询的原因有:不明药物用法(38.8%);怀疑药师发错药或对药物质量不放心(40.8%);药物不良反应(12.2%);药师错、漏、少发药(8.2%).结论:减少患者不必要往返作药物咨询的关键是不断改进药师的服务质量.
作者:钟智;吴万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冰冻保存自体颅骨二期回植的效果.方法:将消毒的自体颅骨密封冰冻保存,择期行自体颅骨二期回植.结果:37例骨瓣对应吻合良好,均无骨瓣下积液,无骨瓣缩小、变形吸收等表现,亦无排斥反应,骨密度基本正常.结论:冰冻保存自体颅骨方法简单易行,二期回植后骨瓣结构和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曾昭明;冯正执;吴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即用人工假体置换病变的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的软骨面,主要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膝关节破坏,是膝关节病变晚期的挽救手术.我院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5月收治了2例类风湿关节炎所致膝关节破坏患者,在持硬麻醉下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通过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54岁,渔民.因进食河豚鱼后口唇、舌尖、四肢麻木2 h入本院急诊科治疗.患者进食河豚鱼(去内脏)约200 g后30 min自觉口唇、舌尖、四肢麻木、头晕、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予催吐、洗胃、导泻、静注速尿、甘露醇、地塞米松、654-2及补液等处理,上述症状无改善,且逐渐出现言语不清、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呼吸表浅.予吸氧,静滴呼吸兴奋剂,后出现呼吸停止,心率减慢至19次/min.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静注阿托品1 mg,心三联1组,经上述抢救心率增加至100次/min,但其余症状无改善,遂行血液灌流(HP)治疗.
作者:刘付捷;黄访英;莫晓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加味大柴胡汤保护阻塞性黄疸大鼠的肝功能、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及缓解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方法:制作急性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分为7,14及21 d三个时段,每个时段分为3组,即:(1)假手术组(SO组);(2)胆总管结扎+生理盐水组(BDL+NS组);(3)胆总管结扎+大柴胡汤(BDL+中药组).在各时相点,剖杀大鼠取肝组织及门静脉血,作病理检查;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和门静脉内毒素的含量.结果:(1)胆管结扎7、14、21 d,BDL+中药组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SO组(P<0.01),但低于BDL+NS组(P<0.01);(2)胆管结扎7、14、21 d后,门静脉血浆内毒素BDL+NS组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结论:大柴胡汤在提高机体抗病的能力、保护肝功能及减轻内毒素血症方面作用明显.
作者:王三明;伊新;魏洪吉;林木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临床设计胸前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7例34侧成人躯干标本上,用显微解剖法观测第2~6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外侧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结果:第2~6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外侧支及其营养血管于胸骨两旁相应肋间穿出深筋膜,呈节段性、重叠性分布于胸前区皮肤.皮神经营养血管相互间形成丰富的吻合.结论:可设计以第2~6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外侧支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作者:梁大宁;罗少军;汤少明;吕端远;张新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甲地孕酮对提高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方法:139例住院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地孕酮+化疗组(n=68)和单纯化疗组(n=71),两组中同一病种使用的化疗方案相同,联合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每日加服甲地孕酮160 mg,疗程至少8周.结果:甲地孕酮+化疗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包括体重和Kanofsky评分的增加,厌食和乏力的改善,其分别为52.9%、82.4%、63.2%、48.5%,而单纯化疗组即分别为14.1%、15.5%、12.7%、9.9%,两者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0.6%、18.3%,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地孕酮+化疗组在稳定白细胞数、改善消化道反应和保护肝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甲地孕酮配合化疗可以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赞雄;许德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支原体的耐药性.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抗支原体作用.结果: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抗支原体作用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其他7种抗生素有不同的耐药性.结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可以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熊典勇;李杰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肌酐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多次进样技术.方法:以肌酐、吡啶为例,采用36 cm×50 μ m(i.d)涂层柱,0.1 mmol/L pH2.5的磷酸缓冲液,在线多波长检测.多次进样技术是采用改变应用电压、电泳时间两种模式.结果:用电压控制模式,连续进样五、六个样品总分析时间分别为10 min、11 min,比单次进样分别节省15 min、19 min左右;采用内标法定量及5次进样技术,肌酐与吡啶的峰高比值的变异系数小于6.0%,且在肌酐浓度为5~80 mg/L范围内,肌酐浓度与肌酐同吡啶的峰高比值的线性关系非常好(r=0.9996).结论:多次进样技术采用电压控制模式简便有效.大进样次数为单次进样分析中诸相邻峰分离度中小值(取整数).
作者:程明刚;郝艳华;刘晓卿;梁统;周克元;凌光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对改善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可行措施.方法:随机将孕妇分为2组并随访至产后2周(非心理干预组402人,随访至产后2周者356人;心理干预组323人,随访至产后2周者287人),心理干预组孕妇分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进行三阶段的心理干预,孕期调查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产后2周调查用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并增加本次有关妊娠、分娩前后的生活事件等内容并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组孕妇临产前焦虑和抑郁情绪均分值明显低于非心理干预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心理干预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心理干预组(P<0.01).对其潜在心理背景分析表明:心理干预组的孕产妇在妊娠心境、产后育儿、与社会家人关系等得到明显改善(P<0.01);而对来自分娩周围环境、分娩疼痛等压力无明显改善,与非心理干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孕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淑婷;陈月嫦;谭章云;李秀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除了需要精细的显微外科操作外,精心周密的护理也不可缺少.我科自2001年正式开展显微外科手术以来,共收治15例,成功率达100%,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晓桃;罗鉴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对医学生现读的学业与未来的工作生涯都会有重要的影响.而实验课的教学质量除老师外,教学准备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也会对整个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如何做好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准备谈一些我们的做法与体会.
作者:蔡雪彦;吕端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术意义和两者联检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生物化学比色定量法对56例PHC患者、43例良性肝病患者以及56例健康人员TSGF和AFP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癌患者二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及良性病变组(P均<0.01),良性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两项联检在灵敏度、准确性方面均优于单项指标.但两者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SGF可作为PHC的一项辅佐性指标,TSGF与AFP联检,可提高PHC早期诊断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作者:马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组织学>实验考试是检验学生对实验内容的认知程度,了解教学对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及各种能力效果的一种手段,也是督促学生学习、记忆的一种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对<组织学>实验考试方法的改革及考试结果分析,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达到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郭惠兰;孙宏;黄绍轩;张志平;杨大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检测高血压病患者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水平,了解高血压病患者骨代谢的变化.方法:用骨密度仪检测高血压病患者(男女各30例)骨密度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骨钙素,并以健康人(男女各30例)作对照.结果:男、女高血压病患者骨密度分别为(1.35±0.402)、(0.528±0.21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骨钙素(6.57±3.49)μg/L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别,而女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骨钙素(10.80±6.29)μg/L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骨钙素升高可能为其骨密度下降原因之一.
作者:许锦荣;钟清;莘筑;凌云;许超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行不规则肝叶切除治疗肝癌时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方法: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蒂阻断行不规则肝叶切除.结果:本组43例,阻断门静脉时间,短13 min,长52 min,平均26 min.术中出血量,少30 mL,多620 mL,平均220 mL.大部分病人不需要输血.全部病人均在术后30 min内苏醒,术后2周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不规则肝叶切除行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蒂阻断法较全蒂阻断法可明显延长断肝时限,以及减少出血量.
作者:陈春雷;陈曹臻;林晖;戴维;方寒柳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