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感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保肢治疗方法的探讨

李兰泉;邱镇权;谢造福

关键词:注射吸毒, 股动静脉破裂出血, 感染, 保肢, 血管结扎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感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16例临床资料,探讨保肢治疗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6例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感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手术探查,行股静脉结扎9例,股动脉修补、静脉结扎3例,股动、静脉同时结扎3例,股动脉移植、静脉结扎1例。结果:16例的患肢血运均恢复正常,随访1~12个月,全部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感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行股动静脉修补、移植能保肢,且结扎股动静脉仍可成功保肢。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利多卡因趾背静脉麻醉行拔甲术的效果观察

    拔甲术是治疗甲沟炎直接和有效的方法。目前拔甲多采用2%利多卡因经趾神经阻滞麻醉,但该法所需麻醉药剂量大,麻醉显效慢,镇痛效果差,影响了手术的推广和实施。为了提高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笔者对利用利多卡因趾背静脉麻醉行拔甲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患者20例,年龄13~45岁,甲沟炎伴局部肉芽增生10例,嵌甲3例,甲床脓肿5例,甲癣2例。

    作者:汪广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浅谈基层医院子宫破裂的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子宫破裂的预防对策。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住的6例子宫破裂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例均为经产妇,未作定期产前检查。3胎及以上者共4例,有3例请接生员到家接生处理不当致子宫破裂,3例为疤痕子宫。6例中产妇死亡1例,新生儿死亡2例;新生儿窒息2例,3例发现先兆子宫破裂及时行剖宫产术,预后较好。结论:若提高医务人员(包括接生员)技术水平,做好围产保健,规范催产素应用,产程中注意观察,子宫破裂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易敏华;龙敏丹;谢志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侧孔硅胶支架管在无尿流改道尿道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多侧孔硅胶支架管在无尿流改道尿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天性尿道下裂37例(年龄2~18岁),在尿道成形术中均采用多侧孔硅胶导管经尿道引流尿液,不作近侧转流。结果:37例中有29例为一期治愈,3例出现尿道皮肤瘘(1例自愈),5例尿道外口狭窄(4例尿扩术后好转);随访2个月~2 a,效果满意。结论:多侧孔硅胶支架管有利于尿道成形术的成功,减少创伤,并不影响手术效果。

    作者:许志坚;李普云;袁子彦;柳建军;洪伟平;陈明;吴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广东中山市2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目的:研究中山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学特点,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山市恶性肿瘤死亡率调查资料为样本,应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恶性肿瘤死亡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结果:1970~1989年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和男女合计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有继续保持的趋势。到2000年将分别上升为121.05/10万和83.92/10万左右;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无趋势的随机波动且将继续保持下去,到2000年保持在43.59/10万左右。结论:中山市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不同变化趋势,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无趋势的随机波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上升对人群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作者:吴进军;苏汝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64例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用药的依从性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用药依从性,并观察其与哮喘病情的关系。方法:对64例哮喘患者均给予布地奈德(普米克)气雾剂,通过门诊复诊及随访进行布地奈德气雾剂用药依从性调查。结果:完全遵从医嘱用药者47例(依从率为73.4%),不同程度的未遵从医嘱用药(依从性不佳)者17例(占26.6%),两者哮喘症状复发率分别为21.3%和64.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吸入用药依从性不佳是哮喘易复发、病情控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赵惠莉;曾兆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细胞粘附分子与淤胆性肝疾病

    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类能介导细胞/基质粘附的糖蛋白。虽然早在150多年前人们就观察并报道了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是一种复杂的细胞表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但直至本世纪80年代,细胞粘附分子的机制才被逐渐阐明;细胞粘附分子除参与免疫调节、免疫损伤等生理和病理过程外,还在炎症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的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对机体的防御功能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对机体各种功能的发挥和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2~4]。近几年,有关淤胆性肝疾病时胆汁淤积致肝的损伤、功能障碍及感染与细胞粘附分子的关系,国内外文献已有不少报道,本文就细胞粘附分子及其在淤胆性肝疾病中的表达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缪辉来;林木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绞股蓝总甙片调节血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甙片调节血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高甘油三脂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予绞股蓝总甙片80 mg每日2次治疗12 w(周);B组予绞股蓝总甙片80 mg每日2次,联用非诺贝特200 mg每日1次,治疗12 w后停用非诺贝特,继续绞股蓝总甙片治疗4 w;C组予非诺贝特200 mg每日1次,治疗12 w。各组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4、12、16 w分别检测TC、TG、HDL-C等指标,观察副反应。结果:(1) 治疗4 w各组TC、TG平均值明显降低,第12 w TC、TG及HDL-C均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2) 停药后4 w,A组各项检测指标稳定,C组明显反弹至治疗前水平;(3) 治疗4、12 w有效率,A组为62.2%和82.2%,B组为71.1%和91.1%,C组为68.9%和86.6%;停药4 w的A、C组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7.8%和20.0%,继续用药的B组有效率为84.4%,A、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却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绞股蓝总甙片能有效降低TC、TG和升高HDL-C,停药4 w疗效仍较稳定,无明显副作用,价格低廉,可作首选的调脂药物。

    作者:林转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广东医学院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

    目的: 了解高校职工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本文分析了2000年我院541名体检者的资料。分别做肝功能血清学检查、B超、脑电图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所得数据经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共检出脂肪肝77例,占14.2%,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血清胆固醇水平为(6.07±0.90) mmol/L和(5.44±1.02) mmol/L、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2.46±1.75) mmol/L和(1.45±0.82) mmol/L、血糖为(5.36±1.33) mmol/L和(4.83±0.93) 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伴心肌劳损、脑动脉硬化22人,其中伴脂肪肝者14人、TG升高者13人、胆固醇升高者16人;脑血管紧张71例,伴胆固醇升高35人、甘油三酯升高19人、血糖升高6例、脂肪肝13人;血糖升高29例,伴胆固醇升高9例,甘油三酯升高13例,脂肪肝9例。结论: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的防治不容忽视。

    作者:杨莉萍;黄吉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式剖宫产术132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Stark)的特点。方法:对新式剖宫产观察组(n=132)与传统剖宫产(Pfannenstiel)对照组(n=132)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分别为(25.3±6.5) min和(40.2±7.8) min]、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分别为(5.2±3.8) min和(13.9±5.2)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2±48) mL和(232±52) mL]、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18.3±7.2) h和(24.6±5.9) h]及术后病率[分别为4.5%和11.4%]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缩短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病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张肇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快速输注3种不同晶体液对酸碱平衡影响的比较

    目的:观察生理盐水(9 g/L)、复方醋酸钠平衡液、50 g/L 葡萄糖生理盐水3种晶体液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肌瘤36例分为3组,每组12例,A组输注生理盐水(9 g/L),B组输注50 g/L 葡萄糖生理盐水,C组输注复方醋酸钠平衡液。均以20 mL/(kg*h)速度输注。各组除输上述晶体外无其他任何液体或血液输入;术中监测血气、电解质及乳酸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A组与B组pH值明显下降,而Na+、Clˉ、碱剩余(BE)绝对值明显升高。C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快速输注生理盐水(9 g/L)和50 g/L 葡萄糖生理盐水可产生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而复方醋酸钠平衡液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极小。

    作者:邓烈华;李立志;邵义明;刘新;姚华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以头痛、颈痛和咽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女性,65岁。头痛、颈痛和咽痛3 d,但无发热、咳嗽、胸痛和呕吐。头痛、颈痛和咽痛呈间歇性阵痛,咽痛与吞咽和进食无关。在当地医院诊治(用药不详),未见好转。既往有高血压史,但无类似病史。入院体查:T36.5℃,P102/min,R24/min,BP 20.0/13.0 kPa。神志清,口唇无紫绀,咽部无明显充血,双侧扁挑腺不大,颈部无红肿、压痛,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干湿性罗音。心率102/min,心音稍低钝,律整,未闻病理性杂音。腹(一)。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8.5×109/L,N 0.91,L 0.09,红细胞4.42×1012/L,血红蛋白123 g/L。尿粪常规、尿糖、血糖和胸片正常。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不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3)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诊断:(1)高血压病;(2)冠心病;(3)咽痛原因待查。给予丹参、生脉、二磷酸果糖和能量合剂静滴,口服卡托普利、利君沙、安定和维生素B1,测血压,每天2次。经上述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第2天上午10时许又出现阵发性头痛、颈痛和咽痛,症状比前加剧,持续约20 min,同时自觉胸部不适。急做床边心电图示:急性后侧壁心肌梗死,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观察呼吸、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肌注杜冷丁75 mg,加用尿激酶、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和极化液静滴,并嘱患者卧床休息。处理后病情有所缓解,中午12时15分,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汗,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王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39例的医护体会

    目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方法:对39例VLBWI精心施护,精确计算喂养热量及液体量,合理使用温箱以控制体温,有效的呼吸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等系列治疗。结果与结论:39例中,治愈20例,好转自动出院5例,死亡14例,病死率35.9%。精心施护,合理的喂养,控制体温,有效的呼吸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可以提高VLBWI的存活率。

    作者:蒋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26例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关系。方法:326例确诊为高血压患者中,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LVH 126例,非LVH者200例,所有患者均行Holter检查记录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并随访2 a。结果:高血压合并与不合并LVH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76.2%和39.5%(P<0.01),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分别为4.8%和1.0%。结论:高血压LVH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并可能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作者:吕世权;冯爱芬;武伟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纳络酮救治吗啡类毒品中毒的护理

    吗啡类毒品中毒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如抢救不及时,患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近年我科用纳络酮治疗吗啡类毒品中毒7例,疗效满意,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19~25岁。就诊时均神志不清,呼吸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呼吸浅慢,口唇、指(趾)端明显紫绀。瞳孔缩小如针尖,对光反射迟钝。应用纳络酮治疗后均神志转清,其中1~10 min清醒者4例,10 min后清醒者2例,30 min后神志转清者1例。7例均治愈出院。

    作者:王爱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广东医学院报第三届编辑委员会

    主编:梁念慈副主编:龙尧(常务)朱家勇 周克云编委:(排名不分先后)莫丽儿 吴志华 李永全 周磊 吕端远 刘锋孙宏 王伯章 刘仪 王惠英 梁念慈 博志刚凌光 周克元 陈群 汤少明 朱家勇 罗少军唐慰萍 王宗锐 孙宁 周光纪 吴铁 陈小毅赖琴英 龙尧 陈孝文 麦铁江 唐德燊 李应勇林木生 郑德 张光休 韩清韵 刘维蟠 邢永前李青南 留国勋 孙显斌 陈铭珍 夏小明李普云 阎农 攀明 王立伟 谢华 衬垦黄培青 王晖 李子丰 刘新光 苏好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盐酸利多卡因宫颈表面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1999年4月至1999年10月,我院妇产科门诊在人工流产手术中,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宫颈表面麻醉,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孕43~60 d(平均孕47.9 d)要求终止妊娠的初孕妇180例,年龄18~29岁(平均年龄25.3岁),随机分为两组,用药组及对照组各90例。术前均已排除心血管病史及过敏史。1.2 方法  用药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用棉签浸2%盐酸利多卡因液,涂布宫颈表面并插入宫颈管至宫颈内口,1 min后取出棉签,共2次,按常规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术前、术中均不用任何麻醉药品,直接按常规行人工流产术。人流方法采用国产电动人流吸引器完成手术。全部手术由同一医师操作。

    作者:许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复方新诺明致过敏性紫癜肾炎1例

    1 病例  患儿,男,3岁。因腹泻家人给复方新诺明2次,每次1片(儿童片),服药12 h后出现 四肢皮肤紫斑,次日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尿少而来就诊。既往史:1个月前曾服复方新诺明1片后,出现皮肤紫斑,停药第2天消失。入院查体:T 36.5℃,P 100/min,R 24/min,BP 12/8 kPa。四肢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紫色斑点,以双下肢为著,略高出皮肤,压之不退色。两眼睑浮肿,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软,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不大,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有非指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0×109/L,中性0.50,淋巴0.45,嗜酸0.05,血小板150×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血沉20 mm/h;尿分析:Hb(++)、蛋白(+)、管型(+);便潜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给予抗组胺药(扑尔敏)、激素(强的松)及大量维生素C联合应用,青霉素预防感染。1周后紫癜消退,浮肿消失,尿分析正常,治愈出院。随访半年,患儿一般情况好,尿分析正常。

    作者:黎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动静脉缺损33例

    目的:寻求四肢大血管损伤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自身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缺损33例。结果:术后随访1~4 a,除2例失败外,31例血供通畅,肢体存活并功能良好。结论: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缺损是有效、快捷、经济的治疗方法,近期并发症少,远期通畅率高,可减少肢残率。

    作者:李海平;陈友明;邓海棠;龙朝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白内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分析

    笔者以7.5 MHz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0例60只健康人眼晶体及62例100眼白内障晶体进行观察,目的在于观察白内障声像图特点及高频彩超在白内障手术适应症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30例健康人是指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1.0,年龄25~73岁。62例白内障患者均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男40例,女22例,年龄6~78岁;其中双眼38例,单眼24例,共100只眼。根据病因分类:老年性51例,外伤性4例,先天性2例,继发性5例。

    作者:张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期刊编辑部稿件处理 Visual FoxPro 6.0应用程序的设计及应用

    目的: 编写稿件处理应用程序,提高编辑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 利用微软公司新推出的Visual FoxPro 6.0可视化编程技术编写稿件处理应用程序。结果和结论: 实践应用表明,该软件可大大地减轻了编辑人员的工作负荷,实现了“无笔”稿件处理自动化,可显著提高编辑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龙尧;倪少凯;邓丽琼;陈庆山;戴世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