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赞彩;王优;敖当;陈铭珍
目的:分析大涎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与疗效的关系,以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106例患者中腮腺91例,颌下腺13例,舌下腺2例,分别采用单纯手术(31例)和术后放疗或(和)化疗辅助(73例),并对其5 a和10 a生存率进行统计.结果:106例得到3 a以上随访103例,总的5 a生存率70.8%,10 a生存率61.6%.结论:对涎腺癌的治疗关键是首次手术方法正确,范围足够,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
作者:李文荟;潘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老年性2型糖尿病癫痫样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其原因.方法: 对以癫痫样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结果:本组老年性2型糖尿病癫痫样发作的发作类型以单纯局限性为主有6例(占5 0%),发作期脑电图(EEG)异常率100%,空腹血糖(17.05±1.32) mmol/L,脑脊液糖(11.55±0.77) mmol/L和血浆渗透压 (300±2.5) mmol/L,与癫痫样发作控制3个月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性2型糖尿病癫痫样发作与血糖、脑脊液糖和血浆渗透压有关,对以癫痫样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患者,应及时检测血糖, 以免漏诊和误诊.
作者:何家荣;沙翔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药物疗法在控制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中的作用.方法: 以恩丹西酮和地塞米松联合止吐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意识干扰、指导性意念、渐进性肌肉放松和针刺穴位等非药物疗法对96例癌症化疗患者进行观察.结果:在控制恶心方面,治疗组35例无恶心,且无1例出现重度恶心,而对照组仅15例无恶心,且有2例出现重度恶心;在控制呕吐方面,治疗组有40例完全控制,12例部分控制,有效率达96.3%,而对照组仅15例完全控制, 18例部分控制,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P<0.01). 结论:非药物疗法对控制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丰;鲁汉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IFN-γ是一种多效能的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非病毒性病原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调节免疫反应等功能.IFN-γ可诱导细胞合成多种蛋白质和酶,其中某些产物被认为与其抗感染活性有关,如一氧化氮合酶(NOS)、吲哚胺2,3过氧化酶(IDO)等.IDO是催化色氨酸降解的酶,而色氨酸是人体的一种必需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重要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前体物质.色氨酸缺乏,细胞生长会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IDO降解色氨酸与IFN-γ介导的限制细胞内外病原体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芦王英;朱家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面部皮炎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各异,但采用低温喷雾配合药物治疗,文献报道极少.我科美容中心自1995年以来,采用该法治疗面部皮炎109例,取得了较好的美容效果,现报道
作者:陈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对327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绝大多数是继发性(97.2%)(急性感染占46.5%,急性穿孔占48.6%),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漏诊.本组患者手术治疗274例,治愈253例(92.3%),死亡21例(7.7%);保守治疗53例,治愈43例(81.1%),死亡10例(18.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急性腹膜炎有就诊延迟,临床表现不典型,漏诊、误诊率高的特点.术前并存疾病及手术延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早期正确诊断,早期手术,积极处理并存疾病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唐冰;陈正煊;祁少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22岁,孕1产1,因足月妊娠于2001年2月2日6:10 PM在家顺产一活婴,由接生员接生,产后约0.5 h未娩出胎盘,经用力牵拉脐带及按压宫底后胎盘脱出阴道口,与子宫粘连,伴阴道大出血,剧痛,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双肺呼吸音减弱.心率50次/min,律齐,心音减弱.下腹部未触及子宫底.阴道口外见红色球状物,部分组织坏死,有臭味,胎盘已剥离娩出.血常规:RBC 2.12×1012/L,HGB 76 g/L,WBC 34.4×109/L.入院诊断:(1) 急性子宫内翻脱垂;(2) 重度失血性休克;(3) 感染性休克.抢救经过: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输液(静脉切开见血管壁已塌陷)、输血、纠正酸中毒、使用升压药等抗休克治疗同时使用强心剂、呼吸兴奋剂治疗.经积极抢救2个多小时,呼吸恢复为18次/min,心率为80次/min,但血压一直测不到,子宫出血不止.于2月3日0时在抗休克同时行子宫全切除术.术中用心电监护仪测血压为5.5/2.5 kPa,术中、术后一直使用升压药,积极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疗,但病情无好转,终因不可逆性休克,抢救无效于2月3日4:00 AM死亡.讨论:急性子宫内翻是第三产程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即出现出血及休克,未及时抢救者,往往在3~4 h内死亡(李大慈.现代产科治疗学.1997:183).其死因常是出血性或感染性休克,故及时诊断,且在1 h内行紧急有效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急性子宫内翻与第三产程处理不当有密切关系,此例是由于接生员用力牵拉脐带及按压宫底所致,且未能及时确诊与抢救,转入我院时已出现不可逆休克,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子宫内翻的预防关键在于正确处理第三产程.胎儿已娩出,但胎盘尚未剥离前,切勿过度牵拉脐带、按压宫底使胎盘尽早娩出,可先用手按摩宫底或使用宫缩剂,以促进子宫收缩,胎盘剥离后再按压宫底以协助娩出胎盘.此例是在家分娩,所以应加强孕产妇孕期管理,尽量做到住院分娩.
作者:骆东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病情常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除了合理和正确的药物治疗外,良好的家庭护理对病情的恢复尤为重要,本文是笔者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家庭护理的一些体会.1999年我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其中男69例,女7例,年龄19~56岁.患者出院当天,主管护士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拟好出院后家庭护理的内容,然后与患者面对面交谈;按照拟定的内容逐一给予讲解示范,并询问患者有什么问题或困难需要解答或帮助,让患者准确地理解各项内容.主要护理的内容如下.
作者:陈文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广东省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的认识.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湛江师院2000级部分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并对所调查AIDS相关知识的问题当场进行解答和健康教育,4~6周后再对部分学生进行第二次调查,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对有关AIDS知识较贫乏,教育前后得分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大学生进行AIDS知识教育非常必要.
作者:黄群;肖越峰;陈光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 3移植材料重建前叉韧带(ACL)手术效果.方法:用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重建ACL 14例,其中膝关节切开手术6例(A组),膝关节镜下手术 8例(B组).结果:经随访, A组平均32个月,优3例,良1例,中2例;B组平均18个月,优3例,良3例,中2 例.两组病例在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上术后均有明显改善,无髌骨骨折、髌韧带断裂等并发症.B组尚有创伤小、保持关节囊完整、可同时进行滑膜及半月板部分切除等微创手术、术后能早期行肢关节功能活动锻炼仪操作及功能锻炼、康复快等优点.结论: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重建ACL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理想方法,尤其在关节镜下重建ACL更值得推荐.
作者:骆向华;郑秋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气维血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中医证属气血两虚型) 的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2例, 治疗组予口服益气维血颗粒,对照组予口服阿胶补血口服液,疗程均为30 d.结果:[ HT6F〗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9例,有效10 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12.271,P<0.0 01).未见副作用.结论:益气维血颗粒对缺铁性贫血中医证属气血两虚型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业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CRI)不同损害期患者血清脂蛋白(α) [Lp(α)]水平和临床意义以及血液透析(HD)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浊度法测定了229例CRI患者和96例健康人的血清(Lp(α)水平;对肾功能损害不同期的Lp(α)水平作比较,并与血肌酐(Scr)水平做相关分析;比较非HD组及维持HD组的Lp(α)水平.结果: CRI患者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Lp(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01),血清Lp(α)水平与Scr呈中度正相关(r=0.54,P<0.01),HD组较非HD组Lp(α)水平增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RF患者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血清Lp(α)水平增高,HD可使其进一步增高.
作者:刘海燕;唐德;麦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更好地认识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我们对65例O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方法: 65例均接受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根据有无心绞痛(AP)分为两组.结果: 血脂水平、高血压及糖尿病伴发情况、单支及多支血管病变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无心绞痛组比较,心绞痛组非闭塞血管大狭窄程度、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率、左室射血分数(EF)较高,闭塞性血管病变率、左室扩张率较低(P<0.05~0.01).在无心绞痛组内,EF<45%亚组与EF≥45%亚组比较,前者的多支血管病变率较高,IRA再通率较低(P<0.05).结论: (1) OMI患者合并心绞痛与存在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病变有关;(2) OMI患者EF与IRA再通、心梗范围及部位、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左室扩张有关;(3) OMI无AP且心功能正常者预后较后,心功能严重障碍或有AP者预后欠佳,尤应注意无AP症状而EF<45%亚组,其高度危险性应予充分认识.
作者:李果明;夏小明;许金成;詹贤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复杂,病死率高.近年来,由于心电监护、电除颤的普及以及β-阻滞剂的应用,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已明显降低[1].尽管如此,护理工作仍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叶兰芬;郑忠英;谭建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与病理.方法:对42例iNS并发ARF患者临床和病理改变进行分析.结果:iNS并发ARF的发生率为5.87%,临床上以少尿型为主(78.6%),起病均在iNS的急性期.4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病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少尿,尿素氮与血清肌酐增高.肾脏病理检查肾小球以轻微改变为主,其中微小病变型16例,轻度系膜增生型肾炎21例;肾小管间质的病变却表现为广泛肾间质水肿及小管上皮细胞灶性坏死.经利尿、强的松等治疗后,36例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iINS并发ARF多发生于肾小球轻微改变者;尽早明确iNS并发ARF,并给予适当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以恢复.
作者:许勇芝;刘华锋;唐德;黄萍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与阿片肽类芬太尼联用对老年患者髋骨骨折修复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行髋骨骨折修复术的老年患者(>70岁),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例.A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5%布比卡因 4 mg+20 μg芬太尼,B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5%布比卡因10 mg. 观察术中两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A组中仅有1例产生低血压, 给予小剂量麻黄素后即能纠正;B组中有9例产生低血压,要给予大剂量麻黄素后才得到纠正. 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髋骨骨折修复术更为安全.
作者:黄全勇;邓烈华;欧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化疗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化疗中止.为使化疗顺利进行,有效止吐对白血病化疗病人十分重要.胃复安与维生素B6均有止吐作用,其疗效比较明确,为临床所常用.为减少胃复安与维生素B6的用量及其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我们以胃复安加维生素B6行穴位注射,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崔梅清;杨小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针对胃癌具较高的转移性和对传统治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强的特点,现采用新铂类药物奥沙利铂(乐沙定)治疗晚期胃癌伴多发转移肠癌1例,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华萍;余忠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氟西汀(百忧解)20 mg/d,顿服,疗程为12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明显改善(P<0.01),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例低(P<0.05).结论: 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作者:吕世权;曾武涛;冯爱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特征及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10例经血钙、血磷测定结果证实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病人行脑CT对照观察.结果:脑内出现多发钙化,以基底节、小脑齿状核、丘脑、额顶枕脑灰白质交界处对称性钙化为多见,内囊未见钙化.结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脑内有特征性钙化表现,但须与Fahr病相鉴别,而结合血生化CT检查可助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
作者:何健垣;吴晓媚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