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例颅内胆脂瘤的CT诊断

高建英

关键词:
摘要:1.材料与方法本组20例患者中,男11例,女9例,无性别差异;年龄10-52岁;病史1个月至6年不等.主要症状为头痛、第7、8、9对颅神经受累等所引起的临床症状.2.结果20例肿瘤颅内分布:桥小脑角9例,鞍上池、鞍旁7例,前颅凹2例,颅骨2例,不规则形囊性低密度16例,占80%,椭圆囊性低密度影4例占20%,20例中伴钙化4例,占20%.强化后出现囊壁增强4例,胆脂瘤自发破裂引起脑膜炎1例.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谈多排螺旋CT扫描模式设计的特殊性

    多排螺旋CT由于采用多排探测器结构方式,使CT发展史掀开了一个新篇章.1.由于采用体积采集数据的方法,其采集数据速度相当于定位相扫描速度.2.不再象单排螺旋CT那样固定而单一的层厚,其层厚选择方式更加灵活,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层厚扫描.3.重建速度更快,能力更强,可以同时进行多种算法的重建,满足人们的不同要求.所以多排螺旋CT由于更快的数据采集方式,更快的图象重建,更好更多的图象处理能力,并且因为拥有亚秒级的扫描速度,带领我们达到了一个CT新境界.

    作者:郭文臣;王玉芳;王石嵩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160例婴幼儿腺病毒肺炎的X线表现

    1.临床资料本组160例患儿,男性94例,女性66例,男女比例为1.4:1,年龄均在6个月至2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岁2个月.临床症状以高热,咳嗽为主,部分患儿有消化道症状和循环,神经系统症状.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及细湿性罗音,患儿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多数低下或正常(继发细菌性感染时总数可以提高),淋巴细胞轻度提高,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较正常儿童和细菌性肺炎患儿低,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摄有X线胸片.

    作者:张崇高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7例慢性胃扭转的X线诊断

    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58-77岁.2.临床表现:7例患者均有胃区不适,尤以餐后明显,2例右上腹疼痛,5例恶心,3例呕吐,2例黑便.

    作者:张建光;施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双手并指畸形合并指骨缺如1例/骨血管球瘤1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诊断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床边胸片的摄影体会

    床边X线机由于有体积小、移动方便、球管能多角度旋转投照等优点,为满足病房重症病人和不能移动病人的X线检查提供了方便.特别是拍胸片、四肢骨折成为常见的检查工作.但是,床边X线机容量小(30-100mA)、无滤线栅、受电源波动影响大、病人不能合作且采用非常规体位.因此,要想拍得一张高质量胸片难度较大.本人经过拍摄二百多例床边胸片的积累,取得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朱纯生;王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左食指软骨瘤1例报告

    患者男14岁.左食指第一节指骨外侧生一包块约5年,近有轻度疼痛感.查体左食指外侧有一包块,质硬.X线表现左食指近节指骨外侧有一囊样膨胀性透光区,大小约1.6×2cm.其内密度不均匀,无明显钙化,其内上方有硬化缘,其表面为一较完整的薄层骨壳.X线诊断左食指近节指骨软骨瘤.

    作者:王美丽;蔡庆普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CR系统和传统屏胶系统在床边摄片中辐射剂量的比较

    计算机摄影术(Computed Radiography即CR)的出现使传统放射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把传统X线摄影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影像质量而且降低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辐射剂量.本文通过临床床边摄片过程中CR系统和传统屏胶系统两种摄影技术在辐射剂量方面的比较,对CR系统的优越性作初步探讨.

    作者:张建军;陈军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不典型小脑星形细胞瘤分析/军团肺炎1例/上颌窦骨折合并后壁骨折/12例椎弓结核X线分析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预防和减小CT增强扫描的应激反应

    CT增强扫描是诊治某些疾病的必要的影像检查手段,但它作为一种应激源,使病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护理贯穿整个检查过程可以缓冲此应激反应,使病人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检查与治疗.现对160例病人CT增强扫描的应激反应变化总结如下.

    作者:戴燕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CT增强扫描的心理护理

    注射对比剂行增强CT扫描是目前CT检查中常用来确定病变性质和范围的重要检查手段,在强化扫描中加强护理责任心,努力保障检查的顺利,高质量,成功的完成是关系强化检查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中在检查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们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董学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结节性硬化症1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肺原发性平滑肌瘤1例报告/胸膜脂肪瘤1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韩-薛-柯氏病1例报告

    患者女6岁.以双眼球突出,多饮多尿来就诊.患儿白细胞增高,轻度贫血,肝脾轻度增大,少量皮疹,智力正常,发育尚可,颅顶部可扪及质软的肿块.

    作者:罗庆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数字成像系统在T型管造影中的应用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6年7月以来,我科引用透视激光数字成像系统和日本岛津500mA X线机对接,运用该系统对400例胆石症患者术后行T型管造影.400例中男137例,女263例,年龄24-72岁,平均41.3岁患者就诊前均有右上腹间歇性疼痛、不适,3个月至6年,72例伴有黄疸,经B超诊断,手术证实为胆石症者.

    作者:焦旅忠;瞿再珍;郭建平;李振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浅谈羊水吸入性肺炎

    羊水吸人性肺炎是胎儿在子宫内或分娩过程中,误吸入羊水而引起的肺炎,多发生于过成熟产儿.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因产程延长,而常吸入羊水(羊水内混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皮脂腺分泌物,有时还可混有胎粪).

    作者:胡明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贲门失驰缓症伴发贲门癌1例/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肝癌5例误诊分析/血管球瘤的X线诊断1例/9例多发性骨髓瘤骨骼浸润的X线表现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X线分析10例

    一、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本组10例中,女6例,男4例,年龄大者43岁,小者6岁.病程长7年,短20天.二、X线诊断发生在四肢骨的骨化性纤维瘤,其X线表现多种多样,本文通过10例病理的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将提出以下几点,作为诊断此病的X线依据.

    作者:王树林;薛伟;陈亚范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胸部创伤的X线诊断30例

    胸部外伤很常见,X线检查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今对30例胸部创伤的X线表现及其动态观察的报告如下: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其主要症状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咯血、严重者出现休克,自创伤到X线检查时间:12小时以内者23例,12至48小时者5例,二至四天者2例.

    作者:赵文宗;宋金枝;王瑞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植物性胃石的X线诊断30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7-66岁,平均49岁,症状及体征: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恶心,呕吐,上腹部可扪及移动性包块,追问病史,均有近期服用有关果品,分别为进食柿子23例,山楂2例,柿子加山楂3例,软枣1例,椰子1例,且多为空腹时食用,其中2例有食后饮酒史.

    作者:刘小雄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肿瘤术后病人放射治疗的护理

    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照射肿瘤,而达到杀死或破坏肿瘤细胞的一种方法,在肿瘤病人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肿瘤术后病人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更为重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精心护理.对于肿瘤术后病人放疗期间的护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作者:薛艳玲;赵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影像学技术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肺动脉栓塞(PE)是指由内源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引起循环障碍的综合症.是常见的血管疾病,在美国其发病率仅次于心肌缺血及中风,死亡率达20%-30%,在西方国家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居第三位.过去认为我国发病率低,近年来随着对PE的重视,有关报导逐年增多.

    作者:许建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