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性假瘤是一种发生在肺实质内的炎性增生性病变,临床较少见,其临床及影像学上酷似肺肿瘤而误诊较多.笔者收集1996-2000年期间经手术切除并有病理证实.并且有完整资料的12例肺炎性假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平片,CT片的影像特点.并讨论肺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及其它有关的肺内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吴月兵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14岁.左食指第一节指骨外侧生一包块约5年,近有轻度疼痛感.查体左食指外侧有一包块,质硬.X线表现左食指近节指骨外侧有一囊样膨胀性透光区,大小约1.6×2cm.其内密度不均匀,无明显钙化,其内上方有硬化缘,其表面为一较完整的薄层骨壳.X线诊断左食指近节指骨软骨瘤.
作者:王美丽;蔡庆普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脊柱损伤是由工伤、运动、坠落伤和车祸等因素引起的,大多数脊柱严重损伤是多种力量的综合结果,包括压缩、屈曲、伸展和旋转.压缩型骨折、爆裂型骨折是脊柱损伤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临床后果严重,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由于CT的普及,MRI成像的应用,对脊柱损伤的影像诊断分析有不少报道.
作者:苟炳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意大利吉特乳腺X线专用摄影机的自动曝光摄影系统是通过电脑模拟进行设定曝光条件的,在X线透过了物体和整个暗盒后再到达电离室,然后经过电离室取样控制mAs,所以暗盒除不同屏速外,整个暗盒的材料、厚度等都会给mAs带来很大影响.而手动摄影是X线透过了物体和暗盒的-面即可取得mAs,下面作了一组自动与手动曝光的实验测定.
作者:黄祖武;潘瑞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58-77岁.2.临床表现:7例患者均有胃区不适,尤以餐后明显,2例右上腹疼痛,5例恶心,3例呕吐,2例黑便.
作者:张建光;施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7例支气管囊肿均经病理证实,病历性别无特征,2例儿童,3例青年,2例中年,病变发生在纵膈气管及支气管旁.
作者:门肾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了有腰椎临床症状的患者共50例,发病年龄:小年龄40岁,大年龄70岁.40-49岁10例,占20%.50-59岁30例,占60%.60岁以上10例,占20%.男性占30例,女性占20例,男女之比为3:2.
作者:白瑞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6岁.以双眼球突出,多饮多尿来就诊.患儿白细胞增高,轻度贫血,肝脾轻度增大,少量皮疹,智力正常,发育尚可,颅顶部可扪及质软的肿块.
作者:罗庆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照射肿瘤,而达到杀死或破坏肿瘤细胞的一种方法,在肿瘤病人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肿瘤术后病人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更为重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精心护理.对于肿瘤术后病人放疗期间的护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作者:薛艳玲;赵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一、材料与方法笔者选择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ISDH27例,其中单例24例,双侧3例.血肿多分布于额、颞、顶叶、枕叶仅2例.男女比例为25:2,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6岁.除2例外伤史不明外,余均有外伤史,无颅内其它占位性疾病存在.扫描方法:以听眦线为基线,仰卧位轴位平扫,层厚10mm,连续扫描9个层面.
作者:杨隆轩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男多于女;小年龄21岁,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57.1岁,主要症状上腹隐痛不适、食欲不振和消瘦等症状.
作者:刘洪生;刘翠;刘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本文收集我院近5年来经影像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通过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对有关问题讨论.
作者:高会永;曹永军;刘向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25岁.不明原因间歇性下腰部及髋关节疼痛一年余,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近期感腰部僵硬、活动不便.X线表现两侧骶髂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模糊,见虫蚀状骨破坏.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各椎体呈方形椎改变,椎间盘及椎旁韧带广泛钙化和骨化,椎体两侧形成骨桥连接,脊柱呈竹节状改变,正位片显示三条纵行高密度带影.
作者:纪强;张兴兵;张世雄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一般资料 82例中男67例,女15例.年龄20-83岁,其中20-39岁3例,40-60岁62例,61-82岁17例.临床症状:咳嗽72例,血痰47例,胸痛48例,上述症状均有者29例,发热26例,无呼吸道症状6例,其它症状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等.
作者:鞠文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但要准确定位,就必须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我们自1996年以来,为60例患者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男46例,女4例,年龄大80岁,小45岁,成功率100%.现将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配合及初步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郑艳萍;应利华;陈群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一、磁共振图像的质量控制参数磁共振图像显示具体解剖结构和病理情况的能力取决于成像过程中所选用的成像参数,可以通过改变成像参数来对图像质量的各个方面加以控制,在选择成像参数时,必须对多种参数互相兼顾,而数据采集时间对图像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几种重要的控制参数.
作者:俞海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氢质子磁共振波普化分析(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Spectrometry,1H-MRS)是近年新兴的研究脑梗塞中物质代谢的唯一无创性评价方法.其波峰峰下面积与其相应代谢物浓度呈正比.而其与在诊断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塞具有明显优势的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gmg,DWI)结合对分析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变化、早期诊断和选择治疗时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主要针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和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冰;朱斌;陈峰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