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海平
患者男25岁.不明原因间歇性下腰部及髋关节疼痛一年余,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近期感腰部僵硬、活动不便.X线表现两侧骶髂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模糊,见虫蚀状骨破坏.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各椎体呈方形椎改变,椎间盘及椎旁韧带广泛钙化和骨化,椎体两侧形成骨桥连接,脊柱呈竹节状改变,正位片显示三条纵行高密度带影.
作者:纪强;张兴兵;张世雄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一般资料和方法 本组7例均由X线、B超、内窥镜检查,且6例为手术病理证实,1例穿刺病理证实.7例中,女2例,男5例,男:女为5:2,发病年龄18-45岁,平均32.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伴咽痛1例,胸痛3例,1例因伴发肺炎有呼吸道症状,活动后气急.发病部位:食管上段1例,中下段1例,下段左侧5例(其中腹段1例).
作者:杨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胸部外伤很常见,X线检查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今对30例胸部创伤的X线表现及其动态观察的报告如下: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其主要症状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咯血、严重者出现休克,自创伤到X线检查时间:12小时以内者23例,12至48小时者5例,二至四天者2例.
作者:赵文宗;宋金枝;王瑞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意大利吉特乳腺X线专用摄影机的自动曝光摄影系统是通过电脑模拟进行设定曝光条件的,在X线透过了物体和整个暗盒后再到达电离室,然后经过电离室取样控制mAs,所以暗盒除不同屏速外,整个暗盒的材料、厚度等都会给mAs带来很大影响.而手动摄影是X线透过了物体和暗盒的-面即可取得mAs,下面作了一组自动与手动曝光的实验测定.
作者:黄祖武;潘瑞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利用移动式小型X线机到病房病人床边进行X线摄片,给众多骨外科、呼吸内、外科等因行动不便而急需X线摄片检查的患者,对疾病的及时诊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利用,已在愈来愈多的医院开展.但床边X线摄影的放射防护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本人根据工作实际调查总结以下几点,供同仁们参考.
作者:陈陪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1.材料和方法收集1998-2000年经病理证实,且有完整临床、CT诊断资料的周围型肺癌94例,对其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1.1一般资料:94例病例中,男性56例,女性38例,年龄大79岁,小40岁,平均年龄59.5岁,病史长3.8个月,短2个月,平均2.9个月,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及胸痛史.
作者:姜山;王云霞;迟文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一、临床调查分析颈椎X线摄片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占有相当的比率,据我们抽样调查表明颈椎摄片在我院门诊X线摄片检查中占13.6%左右.而且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此种以退行性变为基础的疾病,必须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增加,颈椎摄片更是如此,下表是我们在2000年7月到12月间从我院门诊颈椎摄片中随机抽取的200例颈椎摄片的病例检查报告,据表可以看出年龄与颈椎病之间呈线性关系.
作者:孙德国;徐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CT、MRI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出现,给临床医学诊断带来了划时代的革命.而它们的不断普及更给以往的诊断模式造成很大冲击,使得无论是医生、病人还是医院对此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赖.如CT检查目前已成为常规检查,大多数医院的CT室都是无节假日的全日开诊,有的医院甚至24小时全天候开机.这就给医院的设备维修工程师提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当这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时能够尽量缩短停机时间,快速恢复使用,以大限度地保障病人、医生、医院的需要.
作者:刘文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本文收集我院近5年来经影像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通过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对有关问题讨论.
作者:高会永;曹永军;刘向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本文就我院多年来所应用常规及多体位投照位(即双斜位、展开位)投照的1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交流多体位投照在脑血管造影中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迟国安;程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1.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小儿肾母细胞瘤3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24例,女11例,男女比2.2:1.平均年龄3.4岁.3岁以下26例,占74%.80%因无意中发现腹部肿块就诊.少数有血尿、腹痛、腰痛.采用西门子AR.C全身CT扫描机,层厚10mm,病变区5mm,均进行平扫和增强.
作者:徐桂荣;马献武;高丽荣;高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在胸部X线摄影工作中,肥胖型患者占有一定的比例.如用传统的中心线投射和单纯加大摄片条件投照方法,影像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作者:蒋灿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男多于女;小年龄21岁,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57.1岁,主要症状上腹隐痛不适、食欲不振和消瘦等症状.
作者:刘洪生;刘翠;刘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男性患者31岁.一周来因熬夜身体疲劳突然出现咯血于2000年10月就诊.有吸烟史近10年.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及心电图均正常.X线胸片(正、侧位)示左下肺基底段孤立直径2.5cm圆形密度大致均匀影,边缘尚清晰.
作者:张哨兵;魏正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27岁.胸部刺痛,两下肢无力10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查脐以下感觉减弱,两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差,约Ⅳ级,踝震挛(一),巴氏征(+).化验:白细胞数及血沉均正常.
作者:王连波;李英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胰腺位于腹膜后,胰腺癌无临床特殊体征,目前诊断胰腺癌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CT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着重分析CT表现,以其提高诊断胰腺癌的正确率.
作者:宁德辰;张福;孙金烈;蔡昌成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