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韬;龙兆麟;吴丽祯;吴世皓;华庆生;刘志乐;张信基
目的:探讨脓毒症护理临床路径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入住广东省中医院ICU的7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都按照脓毒症指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脓毒症临床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包括无创通气及有创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总的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ICU住院转科率及再转入ICU率.结果:路径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转科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再转入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实施护理,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及总的住院天数,降低总住院费用,同时提高患者转科率.
作者:陈名桂;胡喜燕;张晓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估诺舒(Novasure)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州番禺中心医院应用诺舒(Novasure)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治疗的17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170例均完成手术过程,诺舒治疗时间56~125 s,平均(85.3±7.7)s,术中出血均少于10 mL,子宫体长度为(5.2±0.7)cm,宫腔宽度(4.1±0.8)cm;术后6个月有效率93.5%(159/170),闭经率51.8%(88/170),术后1年有效率79.4%(135/170),闭经率45.9%(78/170).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诺舒(Novasure)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在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病例中安全、有效,在合并内科疾病的病例治疗中存在优势.
作者:陈烨;朱明慧;王婵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案例的编写是实施PBL教学的关键,要求编写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写作功底,案例投入使用前要求专家组审查与修订.该文以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案例编写为例,探讨如何编写PBL案例.
作者:唐春玲;李克宇;葛林虎;王新红;于丽娜;罗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EF值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的疗效及对左室重构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HFrE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疗程均为6个月.测定治疗前、治疗后1、6个月血脂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 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1个月时降幅大,6个月时进一步降低,其中治疗组降幅更明显(P<0.05).两组LVEF治疗1个月时均明显改善,持续至6个月,其中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时LVEDVI出现下降,6个月时降低更为显著,而对照组则在治疗6个月时LVEDVI才明显降低.结论:对于老年HFrEF,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能进一步降低血清TNF-α浓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
作者:黄璟;罗燕华;李国强;熊龙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探讨可能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特异lncRNA.方法:采用lncRNA芯片技术,检测5例肝细胞癌和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的lncRNA和mRNA,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运用分层聚类分析,GO分析和pathway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进行分类.后从中选择10个lncRNA用RT-PCR进行定量验证.结果:有1359个lncRNA表达水平出现显著性差异,差异倍数>2倍.629个显著上调,占46.2%,其中125个表达5倍以上;730个显著下调,占53.7%,其中110个表达5倍以上.聚类分析结果:① 基因间lncRNA有11706条,其中与已知编码基因相距<300 kb的lncRNA共有352条.② 增强子型lncRNA共有1802条,其中与已知编码基因相距<300 kb的lncRNA共有42条.③HOX基因簇共有101条.GO分析将mRNA分成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和细胞组分3类.Pathway分析结果:差异表达的mRNA基因所参与的细胞生命活动调控通路共有61条,上调表达的mRNA参与12条通路,下调表达的mRNA参与49条通路.参与细胞周期和化学致癌作用的表达水平明显改变.RT-PCR结果:8条lncRNA表达趋势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对癌组和癌旁组进行检验,有6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癌旁组织比较,lncRNA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改变,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厉新妍;方亮;黄淑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行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在仰卧位及模拟术中俯卧位时,肾脏、结肠的位置和角度的变化,探讨术前行模拟术中俯卧位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200例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仰卧位与模拟术中俯卧位CT时肾水平/垂直距离、结肠水平/垂直距离、肾-结肠相对水平/垂直距离、肾-结肠短距离、冠状位肾长轴角度的差异.结果:从仰卧位改为模拟术中俯卧位行CT检查时,双侧肾脏和结肠均移向腹侧,冠状位肾长轴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术前仰卧位CT预定位相比,术前模拟术中俯卧位CT有助于制定穿刺路径,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结肠损伤风险.
作者:黄韬;龙兆麟;吴丽祯;吴世皓;华庆生;刘志乐;张信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来本院就诊并确诊为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50例,早期DN患者52例、临床期DN患者54例,另抽取50名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ys-C、Hcy水平和肾功能相关指标.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DN的危险因素,绘制患者检验学指标ROC曲线评价Cys-C、Hcy水平在早期DN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程、HbA1c、Cys-C、Hcy及UAER是早期D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表明Cys-C+Hcy可作为早期DN临床诊断指标,Youden指数达到0.614.对52例早期DN患者,血清Cys-C检测阳性率为57.7%,血清Hcy检测阳性率为53.8%,而两者联合检测的检测阳性率为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和Hcy均可反映早期肾功能的损伤,联合检测对老年2型D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辉;周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内皮祖细胞(EPC)移植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抗炎效应.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EPC组,每组各20只.ALI组和EPC组采用LPS(5 mg/kg)静脉注射制备ALI模型,EPC组在造模成功半小时后予EPC悬液移植,观察3组干预过程中血清TNF-α、IL-1β、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以及肺湿/干重比值(W/D)、TLR9表达和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造模后ALI组和EPC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造模7 d后,EPC组大鼠TLR9表达和NF-κB活性显著低于ALI组(P<0.05),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也低于ALI组(P<0.05).结论:EPC移植可以减轻ALI大鼠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抗炎效应.
作者:李辉;苏伟;许东琳;傅永鸿;陈伟明;周慧;杨自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连续孕期营养教育模式对提高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产科收治经评估符合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适应证及有阴道分娩意愿的单胎头位孕妇96例,以自愿为原则,按建卡编号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由助产士提供连续孕期营养教育,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孕期营养教育.观察比较两组孕妇孕期增重情况、分娩结局、再次剖宫产指征、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室息率.结果:试验组孕妇孕期平均增重情况、阴道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新生儿异常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孕期营养教育模式能帮助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孕妇有效控制孕期体重,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非医学指征的再次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成金焕;温穗文;邓海燕;朱璇;郑惠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妊娠病例临床特征及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与2015年5月收治风湿性心脏病与肺动脉高压合并发生的妊娠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轻度肺高压17例,中度10例,重度13例.随肺动脉压力呈升高显示时,对心功能评估,表现为恶化,提示心功能评定结果与肺动脉压力检查结果呈正相关.本组应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7例,瓣膜置换术10例,非手术23例.瓣膜置换与非手术比较,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P<0.05).PBMV相较非手术组,肺动脉压力在PBMV术后明显降低(P<0.05).均采用剖宫产,足月分娩率、早产率对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肺动脉高压不断增加,临床早产率或(和)流产率也呈增加趋势.重度肺高压产妇中,本组死亡1例.结论:妊娠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在治疗上相对棘手,需在妊娠前对心功能积极改善,依据需要应用手术方案;而已患病例,需综合分析心功能状态、瓣膜性质,制定治疗方案,以获得理想的妊娠结局.
作者:宋俏莉;梁杰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医院职工的继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职工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目的、影响因素、费用来源,以及目前继续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职工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单位考核要求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影响他们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原因主要是没时间;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经费主要是单位、科室和个人共筹;目前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主要问题是同质化严重.结论: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是肯定的,继续教育项目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洁;汪登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加水化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造影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0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并接受冠脉介入术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给予前列地尔加水化综合护理及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资料对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实验组造影前后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加水化综合护理能减少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术后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损害,保护肾功能,对减少CIN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丽雯;关曼芸;凌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外科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24例TEE初筛可进行封堵的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全部行TEE全程监测封堵过程,引导封堵器放置,术后即刻评价疗效.结果:224例VSD患者中成功实行封堵术206例,成功率为92%.手术时间30~255 min,平均时间(70.2±35.3)min.术后1年内定期随访,无封堵器脱落、移位、溶血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发生,仅2例出现中量以上残余分流和瓣膜反流.术后第一次复查时,左室舒张末内径为(29.3±5.9)mm,左室射血分数为(63.5±6.7)%,均较术前的(33.8±6.7)mm和(71.6±5.6)%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病例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引导及术后即刻评价疗效均有重要而可靠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霭仪;谢少波;方剑;孙婷;陆国梁;李婷;廖丽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远期疗效以及毒性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7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期54例,Ⅳa期18例)随机分为高剂量试验组、低剂量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4例,三组全程均给予调强放射治疗(累积处方剂量:GTVnx 70 Gy/32 F,GTVnd 68 Gy/32 F,CTV162 Gy/32 F,CTV256 Gy/32 F;放疗周期为6周),对照组同时采用顺铂单药化疗(40 mg/m2,静滴,d1~d3,每21 d为一周期,化疗周期为2周期),高剂量试验组(200 mg/次,静脉滴注,每周一次,共6次)和低剂量试验组(100 mg/次,静脉滴注,每周一次,共6次)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同期联合尼妥珠单抗进行治疗.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评价3组近期疗效,并采用NCI-CTC对毒性不良反应进行评定;随访时间为5年,比较3组中位随访时间、总生存率、复发率和累积远处转移发生率.结果:3组近期疗效基本相当,未见明显差异(P>0.05);3组未出现因毒副反应致死的情况发生;3组的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当(P>0.05),均为骨髓抑制、消化道毒性、肝功异常等为主.随访5年,高剂量试验组和低剂量试验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55.4±3.77)个月和(53.8±4.12)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5±7.62)个月(P<0.05);高剂量试验组和低剂量试验组的总生存率为87.5%和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3组复发率和累积远处转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试验组和低剂量试验组的中位随访时间、总生存率、复发率和累积远处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显著,毒副反应较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远期疗效较佳.
作者:石兴源;艾亮梅;黄文瑾;余宏伟;廖志伟;林晓丹;周同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到2015年11月选取来本院就诊的84例冠心病患者,完全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观察组患者行FFR测定,在FFR≤0.80的病变位置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在FFR≤0.80处行支架内球囊扩张术;对照组患者仅在病变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于病变位置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植入支架数目、手术时间、造影剂的用量以及术后半年后的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与观察组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支架的植入数目和造影剂的使用量上,对照组患者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可以明显减少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时植入支架的数量和造影剂的用量,但对手术时间无明显影响,而且随访半年后对增加患者的心脏不良反应概率上无积极作用.
作者:邹培源;冯小燕;朱玉红;陈东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窒息合并肾损伤新生儿的神经预后追踪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9例窒息新生儿,按是否出现肾功能异常分为窒息组33例、窒息合并肾损伤组6例;同时选取20例单纯肾功能异常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单纯肾损伤组).所有患儿在3、6、12月龄时测定头围值、行丹佛智能测评(DDST).结果:3组患儿生后3、6、12个月头围值和DDST发育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儿头围发育过程中,时间与肾功能差异存在交互效应(F=0.66;P=0.00),但在发育商水平变化过程中,时间与肾功能差异间无交互效应(F=2.84;P=0.61).结论:早期评估肾损伤情况,同时加强干预,可改善窒息合并肾损伤患儿神经预后.
作者:邵巧仪;戴怡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丁型肝炎病毒抗体IgM(抗-HD IgM)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某三甲医院4428例门诊和住院患者抗-HD IgM;经阻断试验和巯基乙醇破坏试验后确认抗-HD IgM真假阳性;真阳性样品同时用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ELC)检测HBsAg;假阳性样品进行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结果:经ELISA检测有155例抗-HD IgM阳性样品,确认有118例是真阳性、37例假阳性.118例抗-HD IgM真阳性样品用ELISA和ELC法检测HBsAg都有超过50%是阴性;37例抗-HD IgM假阳性样品有28例RF阳性.结论:抗-HD IgM阳性同时HBsAg阴性主要可能是HBV隐匿性感染;HDV急性感染时HBsAg大量消耗、浓度太低、难以检测等原因.
作者:甘慧泉;林婷;甘文佳;罗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无墙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在围手术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墙护理,观察两组心理应激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心理应激评分(SAS、SDS)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无墙护理在围手术期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罗卫芳;张超红;黎有凤;马婉谊;林泽华;麦劲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1年后将患者分为无复发组和复发组,分析两组发病年龄、性别、前驱感染、过敏原阳性、IgA升高、重症病例、1周内发现尿常规异常、开始治疗时间及敏性紫癜的发病类型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过敏性紫癜复发率为29.66%,复发时间均在治疗后6个月内,前驱感染、开始治疗时间及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类型与复发无关(P>0.05);而两组发病年龄、性别、过敏原阳性、IgA升高、重症病例及1周内发现尿常规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症病例复发率为100%.结论:发病年龄、性别、过敏原阳性、IgA升高、重症病例及1周内发现尿常规异常与HSP复发关系密切,特别是重症病例,在初诊和随访过程中应提高警惕,密切观察.
作者:林丽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刺激强度的fERG对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评估.方法:对76例、80眼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行不同刺激强度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查,并将结果与患者术后1个月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CVA<0.2的患者共4眼,术前暗视混合反应3.0、10.0、30.0 ERG b波振幅平均分别为(133.50±26.80)μV、(188.01±30.64)μV、(247.31±32.89)μV;0.2≤BCVA≤0.5的患者共17眼,术前暗视混合反应3.0、10.0、30.0 ERG b波振幅平均分别为(221.30±56.94)μV、(332.62±33.68)μV、(393.14±48.93)μV;BCVA>0.5的患者共59眼,术前暗视混合反应3.0、10.0、30.0 ERG b波振幅平均分别为(363.83±54.39)μV、(428.82±36.11)μV、(511.07±64.37)μV.经统计学处理,BCVA与b波振幅呈正相关关系(Spearman偏相关系数为0.827,P<0.05);fERG刺激强度与b波振幅成正相关关系(Spearman偏相关系数为0.458,P<0.05).结论:不同刺激强度的fERG可较好的对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进行预测.
作者:鲍炯琳;管国奇;姚翠群;李青;陈立伦;臧晶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