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TP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

成向阳;吴哲凡;杨德康;林道平

关键词:骨转移, 肺癌, 诊断, TCTP, ROC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I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Carboxy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 of typ l collagen ICTP)诊断肺癌早期骨转移的效能.方法: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86例肺癌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血清中ICTP,并随访半年至二年.根据诊断标准评价ICTP和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早期骨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骨转移者血清中ICTP的浓度(7.24μg/L)明显高于无骨转移(4.19μg/L,P<0.05)和健康者(3.83 μg/L,P<0.05).ICTP、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准确性(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是0.82、0.7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ICTP与骨转移的相关系数(r=0.38,P<0.05)比核素骨显像与骨转移的相关系数(r=0.25,P>0.05)高.ICTP、核素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80%;81%、72%.随访发现ICTP的浓度随骨转移的范围增多而增高;结论:ICTP是诊断肺癌早期骨转移的良好标志物,有助于随访和监测肺癌骨转移,能早于骨显像发现骨转移.若ICTP低于正常值则骨转移的可能性相当低.相反,高于正常值有骨转移的可能.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脑血管疾病急性期血浆TFPI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发病1~3天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双夹心ELISA抗原测定法检测血浆中TFPI抗原含量.结果:出血(HCVD)组患者血浆TFPI含量为146.08±21.36(117-186ng/ml)±s与对照组144.80±23.18ng/ml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ICVD组165.53±67.50(81-284ng/ml)±s血浆TFPI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监测脑血管病病人的TFPI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作者:王剑威;曾国玲;朱德仪;周立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检测及意义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对200例恶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了同步检验及相关性研究.结果:肿瘤患者CD3、CD4 、CD4/CD8均低于正常人(P<0.05),SIL-2R、CD8均高于正常人(P<0.05),其中CD4/CD8与SIL-2R呈负相关.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是低下的.

    作者:黄慧;易基群;曾波航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潘生丁合用干扰素治疗秋季婴幼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潘生丁作为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据报道潘生丁还对某些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为了解合用潘生丁和干扰素治疗主要为轮状病毒感染的婴幼儿秋季腹泻,能否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我们进行了临床治疗及对照研究.

    作者:李敏;林明辉;邓素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ICTP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I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Carboxy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 of typ l collagen ICTP)诊断肺癌早期骨转移的效能.方法: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86例肺癌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血清中ICTP,并随访半年至二年.根据诊断标准评价ICTP和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早期骨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骨转移者血清中ICTP的浓度(7.24μg/L)明显高于无骨转移(4.19μg/L,P<0.05)和健康者(3.83 μg/L,P<0.05).ICTP、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准确性(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是0.82、0.7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ICTP与骨转移的相关系数(r=0.38,P<0.05)比核素骨显像与骨转移的相关系数(r=0.25,P>0.05)高.ICTP、核素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80%;81%、72%.随访发现ICTP的浓度随骨转移的范围增多而增高;结论:ICTP是诊断肺癌早期骨转移的良好标志物,有助于随访和监测肺癌骨转移,能早于骨显像发现骨转移.若ICTP低于正常值则骨转移的可能性相当低.相反,高于正常值有骨转移的可能.

    作者:成向阳;吴哲凡;杨德康;林道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73例肠易激综合征单纯及综合治疗临床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与多种因素有关的胃肠道平滑肌功能紊乱为直接原因,而无肠道器质性改变,以腹痛、腹胀、排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消化道常见疾病.其机理是肠道对刺激高敏感性和高反应性而致肠道的运动或分泌功能异常.绝大多数患者伴有明显的神经官能症状.往往病程长,反复难愈.笔者对73例IBS患者,随机分组,24例单纯服用中药治疗,49例运用心理疏导、服用中药及针灸等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子夏;何小琦;张桂珍;黄建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PRK近视患者角膜屈光力、眼轴和角膜中央厚度的相关分析

    目的:通过测量近视眼的角膜屈光力、眼轴和角膜中央厚度,分析角膜屈光力、眼轴和角膜中央厚度与近视程度的关系.方法:在进行PRK治疗的患者中,根据屈光度将278例(538只眼)患者分成低、中、高和超高度四组,应用角膜地形图仪测定角膜屈光力,A型超声波测定眼轴及角膜中央厚度,数据用Exce 197软件计算处理.结果:垂直径角膜屈光力(44.01±1.54D)明显大于水平径角膜屈光力(43.10±1.40D),P<0.01.(角膜总屈光力与屈光度的大小无关);角膜中央厚度与屈光度的大小无关,各屈光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眼轴随屈光度的增大而延长,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在近视眼中,眼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度数越高,眼轴越长,而角膜屈光力不起作用或作用甚微.角膜中央厚度与近视程度无关.

    作者:郑瑜;姚达强;郭露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X线诊断(附5例分析)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又叫原发性巨输尿管症,是一种少见病.其特点是末段输尿管功能性梗阻,具有不同程度的输尿管扩张,无下尿路梗阻及膀胱输尿管返流等病变.可继发感染,以血尿、结石、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我院自1990~1998年共收治病人5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田野;宋亭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1998年下半年广州市12间医院葡萄球菌耐药性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临床分离葡萄球菌的耐药水平.方法:对1998年下半年自广州市12间大医院临床分离的301株葡萄球菌进行了临床资料的分析及纸片扩散法微生物敏感性实验.结果: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在病区、标本分布方面以外科和痰标本多见;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的分离率是47.8%(144/301);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42.4%(72/170),耐苯唑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55.0%(72/131);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MRCNS)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其耐药率明显高于苯唑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

    作者:吴爱武;李红玉;熊剑辉;陈惠玲;杨银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单侧主支气管阻塞的肺通气功能改变

    目的:肺功能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调查,但其对单侧主支气管阻塞(MBO)的评价则尚未见报道.方法: 对60例(男31、女29、年龄 43.6±15.8岁)MBO病者测定其肺通气功能改变.结果:MBO左与右侧之比为3:1.主要病因为支气管肺癌(占56.7%)和支气管内膜结核(占35.0%).完全性阻塞者有14例,呈限制性改变,不完全性阻塞者46例,呈阻塞性改变.典型的固定型MBO不完全性阻塞的流速-容量曲线呈双蝶型,吸气后期及呼气后期流速均明显受限,见于17.4%患者.MBO病者经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指标有改善.结论: MBO时肺功能检查有相应改变,典型者其流速-容量曲线呈双蝶型,对诊断有较大参考意义.

    作者:郑劲平;陈荣昌;李敏然;罗定芬;安嘉颖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玻璃体脱出的处理及术后视力分析

    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由于各种原因,如医生显微手术技巧不熟练,老年患者不配合,玻璃体液化,高眼压等,致术中玻璃体脱出并发症出现,正确处理好玻璃体脱出及人工晶体的植入,对术后视力恢复起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1995年1月~1999年6月间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玻璃体脱出的26例眼病例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陆穗;郭露萍;杨瑞明;吴兴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星形细胞瘤及其瘤细胞凋亡的研究:透射电镜与原位细胞凋亡检测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瘤细胞及其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为阐述肿瘤内在的生物学行为寻找形态学依据,分析瘤细胞凋亡与肿瘤恶性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外科手术标本, 应用透射电镜及原位细胞凋亡试剂盒对星形细胞瘤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电镜下发现瘤细胞胞浆内胶质丝与发育不良/幼稚的细胞器并存;瘤细胞核核内假性包涵体;瘤细胞间缺乏细胞连接.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显示,星形细胞瘤中低分级组瘤细胞凋亡的细胞密度明显高于高分级组(P<0.01).结论:瘤细胞凋亡的细胞密度随着肿瘤级数的增高而降低,提示星形细胞瘤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失衡,即瘤细胞无限制性增生和/或瘤细胞不能进入凋亡.这可能是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郝卓芳;罗欣鸣;黄世章;陆光明;林英;廖德贵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三种镍化合物诱发转化细胞恶性度的鉴别与分析

    目的:利用已建立的三种镍化合物体外转化细胞进行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研究,比较它们恶性度的差异.方法:三种镍化合物转化细胞接种BALB/C裸鼠,进行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的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硫化镍,氯化镍,硫酸镍分别诱发的转化细胞都能在BALB/C裸鼠皮下形成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为纤维肉瘤.经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瘤细胞形态与转化细胞有一定差别.结论:本文进一步说明了三种镍化合物所诱发的细胞转化为恶性转化,且都具有体内致瘤性.

    作者:王敏;刘云岗;吴中亮;陈家堃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消化道异物81例临床分析

    本文报道我院自1988~1998年以来,收治81例因吞服异物致急腹症需住院治疗患者.其中非手术治疗66例,手术治疗15例.住院后均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本文意在说明消化道异物内、外科治疗的时机和方法.

    作者:林帆;古立诚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并发非酮高渗综合征14例的治疗分析

    非酮高渗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但较严重的内分泌急诊综合征,死亡率高达40%[1].近年来由于老年患者手术的增多,使这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的术后危重并发症也逐渐受到临床重视.我科从1992年~1998年治疗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非酮高渗综合征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诗寿;岑钧华;曾毅克;黎绍基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99mTc-MIBI显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99mTc-MIBI显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性与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3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病变两组(分别为6例和27例).常规甲状腺99mTcO-4显像48h以后进行99mTc-MIBI显像,静态采集两次,即静注20~25mCi(740~925MBq)99mTc-MIBI后20min内的甲状腺早期显像和1.5h后的晚期显像,计算出早期和晚期摄取比值,并根据公式求出滞留指数(RI):RI=(晚期摄取比值-早期摄取比值)/早期摄取比值,显像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分析.结果:甲状腺癌组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相比,早、晚期摄取比值和RI皆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差异显著(P<0.05);以甲状腺癌组RI的-s(-0.049)为判断阈值,99mTc-MIBI显像对甲状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3%、81.5%和81.8%.结论99mTc-MIBI显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判断指标以滞留指数为好.

    作者:张金山;陈次渝;李舜;张家云;邓咏梅;黄桂敏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在校医科大学生消化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

    为了解目前我校在校大学生消化道蠕虫感染的情况和特点,及为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1997年至1999年,结合实验课学习对本校864名大学生进行了消化道蠕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下.

    作者:陈代雄;谢瑾灼;沈浩贤;陈新宇;李小敏;梁成结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造影与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近10年来,冠状动脉造影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国内外学者已陆续有所报道[1~7].我院自1989年9月起应用国产MIBI药盒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现将3年来心内科住院病人中,资料完整并在2~4周内做过CAG和心肌SPECT两项检查的31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其临床意义.

    作者:魏学立;邬恒夫;林伟;欧阳智;叶广春;陆东风;李昭骥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内皮粘附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引起心脑疾病、休克、坏疽等疾病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约占死亡总数的50%,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病源于早期AS的发展,因此了解AS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积极地预防及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孙瑜;张雅洁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癌基因检测的FISH技术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敏感的方法.早用于细胞遗传学染色体的分析[1、2],近年来用于肿瘤基因分析研究[3、4].我们在胃癌研究中,通过FISH技术达到准确检测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p53和c-erbB-2基因表达的目的,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其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彭文明;周敏能;麦卫阳;郑秀玲;方云光;钟慕贞;黄锐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光刷疗法治疗屈光性弱视的疗效评价

    屈光性弱视是弱视中常见的一种,有报道达81.87%,[1]而且是一种可以治愈的功能性弱视.当前治疗弱视的方法有多种,各有其优点及局限性.本文通过使用光刷疗法对264只弱视眼进行规律性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对光刷疗法进行客观评价.

    作者:陈静嫦;王宁利;汤润琪;梁都雅;苏小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州医科大学

主办:广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