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淑娟;贾建伟
[目的]总结云南燥证的治则治法规律,为临床防治燥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选择云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论著与医案,回顾性地进行燥证治则治法信息检索整理,对云南燥证的治则治法文献进行频数统计,然后结合历代对燥证的认识,运用中医药理论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归纳云南燥证的治则治法特点.[结果]云南燥证的治则为疏通气机,补阴增液,健脾益肾.常用具体方法为疏风解表、补肺增液、轻宣润燥、补脾疏肝、调和营卫、和解少阳、清热泻火、健脾补气、清热增液、活血祛瘀等治法.[结论]临床上治疗燥证方法灵活多变,治疗时可多种治法综合运用.
作者:张玉红;朱志;郭晟;魏宁颐;郭娟;杨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总结了余绍源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经验.余绍源教授认为,慢性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虚,而肾虚肝乘亦互为影响,病程中虚实夹杂,常兼夹湿滞风邪等病理因素;临证分为脾虚湿盛、脾肾虚泻、肝郁脾虚、肠风飧泄4个证型辨证论治.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克罗恩病属难治性疾病,现有的治疗方案在促进黏膜愈合方面存在不足.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认为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外科病肠痈高度吻合,克罗恩病可按肠痈论治.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在治疗疮疡病时,提出“疮全赖脾土”的学术思想并贯穿于疮疡病治疗始末,特别在促进疮疡愈合方面,其遣方用药以“脾土”、“气血”为中心,以恢复“脾”之生理功能为要,其治则治法能为中医药促进克罗恩病肠黏膜愈合提供思路.
作者:欧阳博文;陈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65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以内服中药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17%,治疗组为9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结肠镜下黏膜病变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9%,对照组为6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状分级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安全性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对轻、中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良好.
作者:谢梦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通经活络片中青藤碱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甲醇为流动相A,体积分数0.05%二乙胺为流动相B,体积比为57∶43,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62nm,进样量15 μL.[结果]青藤碱含量在0.612 ~ 4.0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5);平均回收率99.97%.[结论]本研究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通经活络片中青藤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刚;吕庆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从感染了青枯病的广藿香植株中分离鉴定青枯菌,并进一步探讨青枯菌的寄主专化性.[方法]采用组织浸泡划线法分离青枯菌;选用青枯菌的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菌株进行PCR鉴定;以广藿香、番茄与花生为材料,通过离体叶片接种法和苗期接种法,进行寄主专化性研究.[结果]根据分离菌株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致病性回接实验和PCR鉴定结果表明,从感染了青枯病的广藿香植株中分离得到的菌株HX6、HX13、HX15与HX17为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对3种寄主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HX15及HX17对广藿香的致病性明显高于番茄和花生;菌株HX6对3种寄主均有较强的致病性.番茄青枯菌GIM1.70对广藿香仅有弱致病性. [结论]从感染了青枯病的广藿香中分离鉴定了4个青枯菌菌株,菌株HX15及HX17的寄主专化性较强,菌株HX6的寄主专化性不明显.
作者:杨玉秀;贺红;徐燃;金华;邓志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药防治,提出中医药防治病毒性心肌炎的优势在于早期干预病毒性感冒以防止其向病毒性心肌炎传变,有利于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机演变规律,辨证论治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防治病毒性心肌炎的思路应针对病毒谱的改变和疾病后期的免疫损伤,基于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理念,融合中西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优势,以期在抗病毒与调节免疫方面形成合力,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吕仕超;张军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证和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D患者共62例,其中肝郁脾虚证32例,脾胃虚弱证30例,使用中华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RO量表)之肠易激综合征量表(CGEDPRO-IBS)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IBS-D患者肝郁脾虚组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总评分低于脾胃虚弱组;肝郁脾虚组患者对本病的担心程度、精力与形色、疼痛与不适、心理方面、社会关系等方面以及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的严重程度均高于脾胃虚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BS-D患者心理领域得分与精力与形色、疼痛与不适、消化功能等方面和生理领域等呈正相关(P<0.05).IBS-D肝郁脾虚组患者心理领域得分还与独立性领域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组IBS-D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总评分均与社会关系方面和环境领域关系为密切.肝郁脾虚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自我总评分还与疼痛与不适关系尤为密切.[结论]IBS-D肝郁脾虚组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总评分低于脾胃虚弱组,在七情应激、心理障碍、社会关系紧张、医疗负担加重等方面的严重程度高于脾胃虚弱组;2组IBS-D患者生存质量均与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关系为密切.
作者:梁颖瑜;刘凤斌;侯政昆;李培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葶苈大枣泻肺汤对肺癌小鼠恶性胸腔积液及水通道蛋白1 (AQP1)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建立肺癌动物模型,分为肿瘤组和中药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记录各组胸水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eal-time PCR法测定AQP1及AQP1 mRNA水平.[结果]肿瘤组小鼠胸腔内见血性积液及肿瘤结节生长,中药组小鼠胸水量较肿瘤组显著减少,壁层胸膜AQP1水平及mRNA表达均较肿瘤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可以抑制肺癌小鼠壁层胸膜AQP1及mRNA表达,减少恶性胸水.
作者:张靖轩;张伟;周华荣;谢慧文;董洪珍;肖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脾利湿中药在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对3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经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明确诊断,给予激光治疗,治疗后服用健脾利湿中药30 d.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情况、视网膜形态和神经上皮脱离高度变化,不同时间CSC患者治愈情况,FFA、吲哚青绿造影(ICGA)检查结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1)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54±0.21、0.80±0.19,治疗后平均视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 (2)治疗后OCT显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吸收,神经上皮脱离高度治疗前为(543.39±132.33) μm,治疗后为(213.81±22.62) 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内治愈的有21例,占70%;4周以上9例,占30%.(3)治疗后FFA显示治疗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渗漏点消失,吲哚青绿造影(ICGA)显示脉络膜高通透性改善.(4)复发情况:1例在治疗后7个月时CSC复发,占3.3%.[结论]激光治疗围手术期应用健脾利湿中药是治疗CSC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杨旸;祁勇军;刘婉君;邓建华;谢晓燕;许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在失眠人群中的小重要差值(minimal important difference,MID).[方法]采用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进行研究(注册号:ChiCTR-TRC-10001138),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个中心的152例失眠患者纳入研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排除不合格及脱落病例后共纳入137例,试验组70例给予中药、平衡针及睡眠卫生指导,对照组67例给予安慰剂、轻微针刺及睡眠卫生指导,分别在药物干预前、治疗第29天及第56天的随访阶段由患者填写PSQI,使用锚定法和分布法对PSQI的MID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第29天,PSQI得分差值的变化范围在1.93 ~ 2.90之间.在第56天的随访阶段,pSQI得分差值的变化范围在1.63~3.98之间.分布法中效应值估计的PSQI的MID变化范围在1.14~ 1.75之间,平均为1.54.标准测量误差得出的PSQI的MID变化范围在1.69~1.80之间,平均为1.75.[结论]使用锚定法和分布法评估PSQI的MID,对临床及量表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路桃影;李艳;潘集阳;吴大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以温控、反应性充血所致血流变化为指标,探索血栓模型中小鼠血管内皮的功能.[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成温控和反应性充血2批,每批随机再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硝苯地平组(剂量为10 mg/kg),复方丹参片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480、240、120 mg/kg),末次给药后注射角叉菜胶复制体内血栓模型;监测造模后15h温控及反应性充血所致血流的变化,观察72 h时黑尾发生率和相对黑尾长度.[结果]小鼠耳廓温控前后血流灌注量的百分比变化值和后脚掌压力阻断前后血流静息值/峰值(RF/PF值)与各组的相对黑尾长度相一致,能客观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结论]温控、反应性充血所致血流变化指标可用于评价血栓模型中小鼠血管内皮功能,是一种无创伤、简便、低成本的初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
作者:符崖;陈元元;黄兆胜;熊天琴;李皖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介绍陈志雄教授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经验.认为恶性肿瘤病机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化疗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产生一系列毒副反应,通过中医药辨证治疗,实现减毒、增效作用,可达到促进机体生理机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在对化疗产生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毒副反应的治疗中,强调辨证论治,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个体化等治疗原则,谨守病机,进行有层次、有顺序、有侧重、分步骤的治疗.
作者:解国品;于天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基于观察结肠黏膜NF-κ Bp65 mRNA表达,结合肠镜下溃疡愈合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主客观指标合参评价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采用非劣效试验设计,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干预9个月,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艾迪莎)干预9个月.详细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肠镜及症状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结肠黏膜NF-κ Bp65变化.[结果]基于治疗前后肠镜病变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两组疗效相近(P>0.05);基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判定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6%,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健脾清热活血方疗效优于美沙拉嗪(P<0.05).治疗前,2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NF-κ Bp65 mRNA均呈高表达变化;治疗后,2组NF-κ Bp65 mRNA表达呈下降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可能通过介导NF-κBp65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减少靶器官损伤,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发挥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伦;黄紫锋;罗露露;戈焰;刘友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解毒活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兔模型CD4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球囊损伤主动脉内膜联合高脂饲料法复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兔模型,造模兔随机分为中药低、高剂量(剂量分别为40、80 g·kg-1· d-1)组,辛伐他汀(剂量为2.6 mg· kg-1.d-1)组,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疗程10周.观察主动脉病理改变,检测血清sCD40L (soluble CD40L)、IL-1β及斑块CD40 mRNA、IL-1β mRNA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呈易损斑块特点,中药高剂量组呈稳定斑块特征,各干预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血清sCD40L、IL-1β表达水平,高剂量解毒活血方能显著降低斑块内CD40 mRNA、IL-1β mRNA表达.[结论]解毒活血方能下调CD40L、IL-1β表达,具有一定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
作者:吴伟;吴辉;卿立金;李荣;李文晞;刘勇;刘煜德;黄衍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益气除痰方对C57BL/6J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中药组(益气除痰方组,剂量为27.3 g·kg-1·d-1)、顺铂组(剂量为1 mg· kg-1·d-1)、联合组(中药联合顺铂)、模型组,采用右腋部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法造模;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凋亡率及通过透射电镜观察Lewis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中药组、顺铂组、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中药组、顺铂组、联合组在透射电镜下均可观察到Lewis肺癌细胞呈现早期凋亡形态.[结论]益气除痰方治疗肺癌的作用与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杨建猛;林丽珠;方若鸣;杨文娟;孙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调查肺癌围手术期术后患者的五态性格、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取五态性格量表、SF-36对80例肺癌术后患者的五态性格和生活质量进行临床调研和计分,并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的常模组数据作比较.[结果](1)五态性格调查结果表明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太阳、少阳得分显著低于常模组(P<0.01),阴阳平和、太阴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组(P<0.05),少阴维度得分和常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生活质量调查结果表明患者的SF-36各维度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常模组(P<0.05或P<0.01); (3)五态性格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太阳维度与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少阳维度与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阴阳平和维度与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少阴维度与生活质量各因子无显著相关性(P>0.05);太阴维度与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肺癌围手术期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已发生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患者的五态性格特征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
作者:原少清;杨带芹;李平东;殷远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通过回顾相关中医文献,从“咽胃相关”探讨慢性咽炎的病机证治.认为该病病程缠绵、易于复发,常与脾胃疾病相伴出现,病机特点为脾胃受损、津液无从化生或痰浊内蕴至津液输布失调;治疗当以健脾和胃为要,紧扣病机灵活配合养阴清肺或利咽散结之法,并注重调神养志.
作者:陈昫;胡玲;张婷;龚琳;陈苇菁;劳绍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方氏头针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方氏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使用NPQ颈痛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疗程完毕时对2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NPQ量表得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说明2组对颈型颈椎病颈痛皆有显著疗效.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在改善颈型颈椎病颈痛方面疗效相当.[结论]方氏头针与传统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跟传统针灸相比,方氏头皮针更无痛、安全、精准、便利,对治疗骨关节病有独特优势.
作者:邓特伟;邓丽丽;周达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结肠癌HT29细胞鸟氨酸脱羧酶(ODC)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作用于HT29细胞72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OD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盐酸小檗碱可抑制HT29细胞增殖,剂量依赖性地显著下调ODC蛋白表达(P<0.05或P<0.01),但对ODC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盐酸小檗碱具有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ODC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王桂香;黎同明;王素军;潘雪刁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