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Advia 120评估ADP对体外血小板的活化作用

徐士欣;肖振霞

关键词:ADVIA 120, MPC, ADP, 血小板活化
摘要:[目的]用Bayer 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提供的血小板参数平均血小板内含物浓度(mean platelet component concentration,MPC)评价ADP在体外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为研究血小板活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健康献血者抗凝新鲜全血,提取富血小板血浆(PRP),分别以低中高浓度(0.8 μmol/L、4.0 μmol/L、20.0 μmol/L)的ADP作诱导剂,用Bayer 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MPC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MPC减低存在一定时间依赖关系,初20 min较迅速,在60 min基本达到大活化程度.不同浓度ADP作用结果比较,低中浓度组P值为0.192(P>0.05),无显著性差异.低高、中高组P值分别为0.008、0.024(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DP诱导血小板MPC减低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但低、中浓度之间差别不明显,高浓度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较低、中浓度强.中、高浓度ADP作用20 min基本可以保证得到活化的血小板,高浓度ADP作用60 min可以得到充分活化活化的血小板.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1069株葡萄球菌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葡萄球菌耐药状况.[方法]将分离到的葡萄球菌采用K-B法做药敏试验,按CLSI/NC-CLS 2000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01年1月~2005年12月共检出葡萄球菌1069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94株,对苯唑西林耐药532株,耐药率为89.56%;表皮葡萄球菌308株,对苯唑西林耐药237株,耐药率为76.94%;溶血性葡萄球菌161株,对苯唑西林耐药132株,耐药率为81.99%.检出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复合磺胺均呈高度耐药,只有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了解医院感染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对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十分重要,万古霉素可作为葡萄球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孙民;吴玲;范冬耀;靳本华;刘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敏C反应蛋白预测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随着高敏感检测技术的使用,对C反应蛋白(CRP)的使用赋予了新的用途和意义.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学者已普遍认识到,CRP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低浓度的CRP的检测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子.本文就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炎性反应、CRP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其在预测心血管疾病过程中的局限性做了简要的综述.从中可见,CRP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其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YMDD变异研究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后乙肝病毒发生YMDD变异情况,及未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中是否存在天然变异的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Taqman荧光技术对海南地区11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HBV YMDD检测,一组80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及保肝治疗,另一组30例为对照组只给予保肝治疗,治疗1年对患者HBV多聚酶基因YMDD基序定性检测,观察是否有突变.[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在用药1年后有31例发生YMDD突变,其中YIDD变异有15例,YVDD变异有7例,YIDD+YVDD变异有9例,变异株中有19例伴HBV DNA、ALT水平高于正常水平;而对照组有11例发生YMDD突变,其中YIDD变异有2例,YVDD变异有1例,YIDD+YVDD变异有8例.[结论]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中存在YMDD变异株,临床上在应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应对患者是否存在YMDD变异加以重视.

    作者:覃西;李志霞;钱士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耐药趋势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2257例支原体(Mycoplasma)感染者药敏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探讨支原体对常用药物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W-138细菌生化分析系统和相关药敏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采集的标本做解脲支原体(U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genitalinis,Mh)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分别于24 h和48 h观察结果.[结果]人型支原体(Mh)感染时耐药性增高不明显,解脲支原体(Uu)感染时耐药性逐渐增高,而当两者混合感染时其耐药性呈明显增高趋势.[结论]根据本文统计结果和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建议临床医生在治疗支原体(Uu和Mh)感染患者时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支原体耐药菌株的产生,并以阿奇霉素(AZI)和克拉霉素(CLA)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韩文涛;蔡桦;张德智;蔡永杰;和晓青;谢北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大鼠GLUT4mRNA表达与胰岛素分泌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GLUT4mRNA表达与胰岛素分泌的关系,进一步阐明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大鼠骨骼肌、心肌和脂肪组织中GLUT4mRNA表达,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心肌和脂肪组织中GLUT4mRNA表达比正常对照组相对应组织中的表达低,其基础胰岛素、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分泌量与组织中GLUT4mRNA表达具有一致性表型.

    作者:田刚;于立宏;蔡军;王金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γ型重链病一例报告

    重链病(HCD)是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异常.它不同于多发性骨髓瘤,也有异于淋巴细胞瘤[1].世界上发现已超过百例,我国于1981年开始有病例报道.目前仅发现α、γ、δ、μ4种重链病,ε尚未见报道[2].γ重链病(γ-HCD)只产生IgG重链而无轻链的合成.其特征是在患者血清或尿液中存在异常的γ重链.新近,我们发现了一例γ重链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敏;许新华;文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线粒体DNA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DNA(mtDNA)是真核细胞中独立于核基因之外拥有相对独立复制、转录和翻译系统的较小基因组,受核基因的调控并与核基因共同协调线粒体结构和功能.mtDNA比核基因更易产生结构与功能上的改变,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在肿瘤组织中发现了mtDNA的突变.本文就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mtDNA结构功能的改变、可能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方法学的研究进展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李永红;居军;丁进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3例急性毒鼠强中毒者心肌酶学检测结果分析

    毒鼠强是一种剧毒杀鼠剂,人误食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反应.2003年6月3日,我院收治了13名急性中毒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头昏,头痛,乏力,神志模糊,躁动不安,四肢抽搐,昏迷,恶心,呕吐,腹痛等.实验室检测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结果显示,肝功、肾功轻度受损,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尤以CK和CK-MB升高显著,且升高程度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我们对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连续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捷;王秀友;李振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种检测输血用1号抗凝液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输血用1号抗凝液是血液中心和血站常用的血液保存液,它的主要成分是枸橼酸和枸橼酸钠,由于大量枸橼酸根离子的存在,在用BET凝胶法检测细菌内毒素时产生阳性抑制作用,如果不排除干扰,就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1].笔者通过向供试液中加入无热原的饱和Ca(OH)2溶液,以补充Ca2+的方法以排除试验过程枸橼酸根离子的干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实验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王欣;王学刚;张晓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临床分离的2076株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我院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使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卡为GNB,药敏卡为GN-04,对细菌作鉴定和药敏试验.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结果]2003年1月~2005年12月3年间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2076株,前5位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744株占35.8%,铜绿假单胞菌365株占17.5%,肺炎克雷伯菌304株占14.6%,不动杆菌属235株占11.3%,阴沟肠杆菌233株占10.7%.耐药性分析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为亚胺培南(6.6%),高为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90.0%和99.5%),大部分细菌呈多重耐药.[结论]细菌耐药性仍是目前临床上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掌握细菌变迁动态,不断进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首要目的.

    作者:周小明;严子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两种方法采血对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探讨

    [目的]比较塑料子弹头内EDTA-K2干粉抗凝血与真空抗凝管内静脉咖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差异.[方法]采集门诊健康人静脉血分别注入含EDTA-K2的真空采血器和干粉子弹头中,均迅速混匀.使用CD-1700血细胞分析仪分5个时段测定静脉血,并做对比实验.[结果]真空采血器中的抗凝血,2 h内测定结果均无显著性的差异;干粉子弹头中的抗凝血,即刻测定时白细胞总数与前者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假性升高,直方图的小细胞群会出现一个很高的截距,MID的百分率也会不同程度的增高;PLT则不同程度的假性降低,直方图会出现锯齿波或尾部抬高.但将其抗凝血静置30 min后直至2 h内再测定,其结果趋于稳定且与前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塑料子弹头内干粉抗凝的全血,尤其是手指血,要求放置30 min再进行测定,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志萍;万江涛;向湘媛;贺红;韩春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NycoCard ReaderⅡ检测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评价

    [目的]研究挪威产NycoCard ReaderⅡ多功能全定量特种蛋白金标检测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效果.[方法]采取58例糖尿病患者的抗凝全血,分别使用NycoCard ReaderⅡ分析仪和微柱离子交换法测定样本HbA1c含量,对两种测定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和NycoCard ReaderⅡ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的精密度、批内变异、批间变异、干扰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两种测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NycoCard ReaderⅡ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批内CV值<1.0%,批间CV值<2.5%;高浓度的葡萄糖、乳糜、胆红素、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结论]NycoCard ReaderⅡ分析仪检测HbA1c准确性好、精密度高、干扰因素少、速度快,仪器及试剂成本低廉,适合临床开展.

    作者:万江涛;王志萍;刘海燕;林文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病原菌28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99株,占70.57%;革兰阳性球菌67株,占23.76%.检出率高的是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肠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2%、7.89%、11.18%;肠球菌及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低,分别为3.33%和0.[结论]泌尿系感染主要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临床医生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ACE基因多态性及线粒体5178A/C基因型与心肌梗死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及线粒体(mt)5178A/C基因型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法检测心肌梗死患者84例及正常对照80例的ACE I/D多态性.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心肌梗死患者84例及正常对照者80例的mt5178A/C基因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心肌梗死患者中,ACE基因的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DD与非DD及D与I的比数比(OR)分别为2.443(1.265-4.716)及1.703(1.098-2.638).mt5178C等位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1),mt5178C与mt5178A的比数比为2.254(1.114-4.563).[结论]ACE基因DD基因型及mt5178C与心肌梗死有关,可能是发生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立艳;魏殿军;刘鹏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外周血CD4+ CD8+双阳性T细胞计数增加在肝脏疾病中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CD4+CD8+(DP)T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病因构成比,探讨DP T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意义.[方法]CD4+CD8+T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使用BD公司Multiset软件测定,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DP T细胞异常在肝脏疾病中的病因构成.[结果]在71例DPT细胞计数增加的肝脏疾病患者中,前4位的疾病分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移植术后和肝炎后肝硬化,分别占26.8%、12.7%、11.3%和9.9%.在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中分别占70.4%和29.6%.[结论]DP T细胞计数增加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中的比例较高,进一步研究DP T细胞计数增加的机制对于揭示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彦宁;张宏伟;任翌;计云霞;刘妍;段红岩;郭彩萍;梁连春;张彤;吴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的临床评价

    [目的]对研制的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ELISA检测试剂进行临床特异性及敏感性评价.[方法]制备抗HCV-核心区(Core)抗原四株单克隆抗体,研制出双抗体夹心检测HCV-core抗原酶联免疫检测(ELISA)试剂.三家临床单位收集抗HCV阴性样品3040份,HBsAg阳性100份,抗HIV阳性40份,从10万份抗-HCV筛查出临界样品28人份.[结果]3040份阴性样品检测有3份HCV-cAg阳性,3份经HCV PCR检测有1份阳性,100份HBsAg阳性,40份抗HIV阳性样本检测均为阴性,在10万份抗HCV抗体筛查样品中,选择28份抗-HCV检测临界样品进行HCV-cAg检测,有4份阳性,4份HCV-cAg阳性样品中有3份HCV-RNA检测阳性.[结论]研制的双抗体夹心HCV-核心抗原ELISA试剂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作者:张贺秋;王国华;李少波;刘劭钢;陈坤;宋晓国;冯晓燕;凌世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及其检测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性疾病,大量研究和防治资料证实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防治肿瘤与降低死亡率的有效办法.因此,长期以来寻找能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TM)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使用的TM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理想,其灵敏性及特异性尚不高,使用TM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近年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大量研究[1~3],本文就TM联合检测的应用进展及新研究技术进行综述.

    作者:陈新瑛;刘运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L-吡咯烷酮酰-4-硝基苯胺的合成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L-吡咯烷酮酰-4-硝基苯胺,用吡咯烷酮芳胺酶(PYRase)法快速检出链球菌等病原菌.[方法]采用L-谷氨酸与水加热生成焦谷氨酸,再与对硝基苯胺反应制得L-吡咯烷酮酰-4-硝基苯胺;将其制成酶底物纸片,对底物浓度、适pH、反应温度及时间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实验的佳条件.[结果]本法底物佳浓度为2 mg/ml,适pH 7.2,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10 min.以此条件用自制底物与进口品进行比较其效果完全一致.鉴定了标准菌株9株,临床分离菌株154株.正确率达100%.[结论]本法可代替常规检验方法提前2~3 d报告结果,为链球菌等鉴定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新方法.

    作者:解红武;张淑萍;陶遵威;路秀文;刘惠芝;王文彤;王金良;白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症肝炎并发DIC早期诊断中D-二聚体乳胶试验的应用

    D-二聚体乳(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利用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包被乳胶颗粒进行凝集试验,是对血中D-二聚体定性检测,定性阳性反映体内纤溶活性增强,有助于重症肝炎并发DIC早期诊断.

    作者:邹单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餐后2 h血糖检测必要性的探讨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糖耐量低减人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检测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监控糖尿病治疗的必须方法,现在目前通常比较注重的是检测空腹血糖(FPG),而很少检查餐后血糖(2 h PG).我们检测了病人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分析,以探讨餐后2 h血糖的重要性.

    作者:韩春俐;万江涛;匡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

主管:

主办:中国医学检验杂志编辑出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