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睡眠障碍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岳桂琴;李宗煜;王凡;闫丽;赵东荣;周莹荃

关键词:艾滋病患者/感染者,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以及影响睡眠障碍发生的一些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10月兰州市肺科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284例艾滋病患者/感染者,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和睡眠状况资料以及CD4值,共获得120例睡眠障碍患者.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艾滋病患者睡眠障碍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多集中在中青年期.总体来看,文化程度越低发病可能性越大,但研究生以上发病率急剧下降.无业人员及工作强度高、压力大的人群发病率也较高.结论: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极高,影响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睡眠障碍的因素较多,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疾病损伤程度、焦虑、抑郁以及生命质量等密切相关,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同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给予患者的睡眠状况一定的关注,适当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中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对其血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OSAHS患者88例,以SPSS 24.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应用BIPAP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嗜睡情况、睡眠质量、血气指标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的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PaO2)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均提高, (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BIPAP应用于老年OSAHS患者中,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嗜睡情况,提高睡眠质量,还可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认知功能.

    作者:吴婧;吴敏;何明欣;唐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福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并分别给予推拿治疗和推拿+针灸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颈椎病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及颈椎病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芳;陈斌;徐珊宁;黄兰珍;谭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创小切口急诊手术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

    目的:微创小切口急诊手术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福州市第七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行传统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和微创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2组均于围术期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对睡眠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同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微创小切口手术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黄水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对睡眠的影响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再通率、疾病复发率、睡眠质量、NIHSS评分和ADL评分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动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疾病复发率、睡眠治理、NIHSS评分和ADL评分等指标.结果:应用常规治疗结合动脉溶栓治疗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血管的再通率,有效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提高睡眠质量,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即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即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应用常规治疗结合动脉溶栓治疗的治疗方法在提高患者血管的再通率,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贵州地方中药有关睡眠药物文献辑述

    本文对贵州地方中药进行文献复习和整理.通过对贵州地方中药中植物、动物、矿物药有关治疗睡眠障碍中药文献的整理,为使用地方中药治疗睡眠障碍提供参考.

    作者:丰云舒;刘艳骄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ICU收治的清醒患者260例,将其采用PSQI指数进行睡眠质量的评估,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情绪状态、文化程度、疼痛感程度、APACHE Ⅱ评分、口鼻留置管道、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住家睡眠质量者的评估结果,并以多因素Logistic分析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260例患者中PSQI指数较好、一般及较差者分别为20例、111例及129例,分别为7.69% 、42.69%及49.62% ,不同性别及文化程度者的PSQ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情绪状态、疼痛感程度、APACHE Ⅱ评分、口鼻留置管道、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住家睡眠质量者的PSQ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情绪状态、疼痛感程度、APACHE Ⅱ评分、口鼻留置管道、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住家睡眠质量均是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相对较差,且睡眠影响因素较多,应对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ICU患者进行充分的睡眠状态干预.

    作者:鲍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患者生命质量、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患者生命质量、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支的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健康教育护理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遵医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组采用健康教育.比较2组满意程度;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时间以及治疗配合情况;护理前后生命质量、睡眠质量;保守治疗无效概率.结果:健康教育护理组满意程度、生命质量、睡眠质量、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时间以及治疗配合情况、保守治疗无效概率方面比较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确切.

    作者:李桂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和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西安市东方医院收治的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为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护理,调查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并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生理、心理以及环境因素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之对照组要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中应针对生理、心理以及环境因素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倪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离休干部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离休干部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离休干部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护理策略,观察组患者分析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护理后,利用SCL-90量表评价,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妄想(2.76 ±0.19)分、敌意(2.84 ±0.22)分、恐惧(2.84 ±0.22)分、抑郁(2.97 ±0.24)分、焦虑(3.01 ± 0.33)分、敏感(2.99 ±0.28)分、失眠(3.13 ±0.17)分、强迫(3.03 ±0.15)分、躯体化(2.98 ±0.16)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休干部一般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应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改善离休干部的心理状况,帮助离休干部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以促进离休干部健康状况的提升.

    作者:蒋琼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护理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5.22 ±1.24)分,优于对照组的(7.61 ±1.3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53,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无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现象;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还存在睡眠障碍患者4例,占比为9.09%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可产生积极影响,促进患者及时恢复出院,故值得推广.

    作者:苏扬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5 E康复模式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5E康复模式(教育、鼓励、工作、锻炼、评价)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以基本护理,观察组给予5E康复模式护理.比较2组满意率;住院的平均天数、患者对5E康复模式的掌握程度;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生命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尿毒症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住院的平均天数、患者对5E康复模式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护理前2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命质量QOL评分相似,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命质量QOL评分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 <0.05).观察组尿毒症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 <0.05).结论:尿毒症腹膜透析者实施5E康复模式效果好,可改善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命质量QOL评分,减少尿毒症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程度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程度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通过体重测量,选取体重指数大于28 kg/m3者3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相同例数体重指数不超过28 kg/m3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夜晚睡眠同时进行呼吸检测,比较各项呼吸指标.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AD、AHI、呼吸事件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LSaO2、MSa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肥胖程度越高,罹患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越高.

    作者:张祎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78例,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31),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舒适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情况,提升睡眠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肖娟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90例,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2组患者宫颈癌患者满意率;患者对睡眠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护理配合程度;护理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匹兹堡评分;失眠发生率.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睡眠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护理配合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睡眠质量匹兹堡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匹兹堡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失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在宫颈癌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睡眠重要性认知,减少失眠发生率,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立希;苏志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对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宁德市闽东医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分析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总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00% ,对照组为8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后PSQI评分、SF-36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不仅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还有利于提升生命质量.

    作者:郑影;陈成生;郑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梗死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受到梗死部位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重庆合川区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检测,展开分析,将患者的梗死部位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情况(SE)、快速动眼期情况(REM)、总睡眠时间长短(TST)、睡眠潜伏期情况(SL)、觉醒期情况(WASO)]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患者发生大脑皮质梗死患者的TST、SE、REM各水平情况均比在皮质下、小脑、脑干部位发生梗死患者要低,而SL、WASO各水平情况均比在皮质下、小脑、脑干部位发生梗死的患者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的患者,其的TST、SE、REM各水平均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中度以及轻度的患者低,而重度患者的SL、WASO各水平均比发生中度、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梗死的部位不同以及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不同,能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临床上,医生可以通过对脑梗死和睡眠障碍情况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准确掌握,所以医生可以通过对患者实际情况的掌握,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改善,对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秀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6例,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对睡眠障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在9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中,睡眠障碍者48例,非睡眠障碍者48例;睡眠障碍患者在性别、卒中部位与非睡眠障碍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在年龄、NIHSS评分、ADL评分、前后循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与诸多因素相关,及时发现其相关因素并及时干预,有利于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碍,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柏龄;李妙婷;陈跃鸿;方顺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探讨人性化管理对护理人员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对护理人员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福建省安溪县医院护理人员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管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管理,比较2组护理人员1年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结果:管理实施前2组护理人员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实施1年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人员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不仅能改善护理人员的消极情绪,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评分,终改善护理人员的生命质量和服务热情.

    作者:杨燕青;易琳馨;高爱萍;吴婉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术后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化睡眠护理组,每组150例.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遵医护理,优化睡眠护理干预组采用优化睡眠质量服务措施.比较2组满意度;日均睡眠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日数;护理前后睡眠的质量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食管癌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优化睡眠护理干预组满意程度、睡眠的质量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日均睡眠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日数、食管癌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常规护理干预组比较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优化睡眠质量服务措施效果确切.

    作者:陈燕;刘桂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舌体大小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舌体大小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收治的OSAHS患者100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中重度组(n=52)和轻度组(n=48).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舌体大小,并分析舌体大小与患者病情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舌体长度、宽度、舌背高度、中纵切面积及舌体积均明显低于中重度组以及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O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舌体长度、宽度、舌背高度、中纵切面积以及舌体积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O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舌体长度、宽度、舌背高度、中纵切面积以及舌体积均呈正相关,这对未来临床治疗OSAHS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曹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