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分析

陈柏龄;李妙婷;陈跃鸿;方顺勇

关键词:卒中, 睡眠障碍
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6例,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对睡眠障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在9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中,睡眠障碍者48例,非睡眠障碍者48例;睡眠障碍患者在性别、卒中部位与非睡眠障碍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在年龄、NIHSS评分、ADL评分、前后循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与诸多因素相关,及时发现其相关因素并及时干预,有利于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碍,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6例,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对睡眠障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在9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中,睡眠障碍者48例,非睡眠障碍者48例;睡眠障碍患者在性别、卒中部位与非睡眠障碍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在年龄、NIHSS评分、ADL评分、前后循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与诸多因素相关,及时发现其相关因素并及时干预,有利于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碍,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柏龄;李妙婷;陈跃鸿;方顺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伴发鼻窦炎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伴发儿童鼻窦炎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对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OSAHS患儿98例,分为观察组(伴发鼻窦炎患儿组,n=27)和对照组(不伴发鼻窦炎患儿组,n=71).2组患儿均采用鼻内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给予腺样体切除术或/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PSG监测指标及OSA-18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分析观察组患儿鼻窦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96% (P<0.05);治疗后,AHI、OAI、ODI、微觉醒指数、OSA-18均显著降低,LSaO2显著升高(P<0.05).结论:手术治疗对不伴发鼻窦炎OSAHS患儿治疗效果显著,对伴发鼻窦炎OSAHS患儿有一定效果,但效果欠佳,建议联合药物治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陈瑜萍;刘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血糖及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

    目的:对于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开展中医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以及对患者血糖和睡眠质量指数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中医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资料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血糖水平以及睡眠质量指数差异情况.结果:2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为其提供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林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程度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程度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通过体重测量,选取体重指数大于28 kg/m3者3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相同例数体重指数不超过28 kg/m3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夜晚睡眠同时进行呼吸检测,比较各项呼吸指标.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AD、AHI、呼吸事件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LSaO2、MSa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肥胖程度越高,罹患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越高.

    作者:张祎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78例,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31),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舒适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情况,提升睡眠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肖娟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血管患者介入术后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心血管患者介入术后睡眠障碍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心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1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表(PSQI)进行问卷调查,分为睡眠无障碍组260例(对照组),睡眠有障碍组860例(观察组),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分析数据可知,影响睡眠的主要原因为,年龄大、术后心理紧张、术后疼痛、环境吵闹、存在体位不合适、有尿潴留等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心血管患者介入术后睡眠质量的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情况采取有有效的护理对策.

    作者:吴荔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睡眠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睡眠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福建省地质医院护理科收治的30起不安全问题病例并采用PSQI调查表评价上述患儿护理期间的睡眠质量.结果:调查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率高的事件为儿科输液管脱落(43.33% ),其次为患儿坠床或摔伤(10.00% )、误吸误服(10.00% )以及发错药物(10.00% )等;不安全因素主要为护理态度不端正以及责任意识淡薄等;30例患儿平均PSQI评分为(7.66 ± 0.38)分.结论:对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应对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进行培养,增加其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护理质量,避免产生护患纠纷.患病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情况,实施针对性睡眠护理十分必要.

    作者:范明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立陶宛睡眠医学会

    Current President:Dr. Vanda LiesieneFoundation year:In year 2000Webpage:www. neuromedicina. ltNumber of members:20Composition of members(degree,specialties,subspecialties, etc. ):MDs (20 ): neurologists (6),pulmonologists(5),psychiatrists(5),cardiologists(2),otolaryngologists(2),PhDs(4),DSc(1),Professor(1).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安徽地方中药中有关睡眠中药文献辑述

    安徽是我国中医药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全国大的中药集散地,拥有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本文整理安徽地方中药中有关睡眠的中药文献,对使用安徽地方中药治疗睡眠障碍提供参考.

    作者:丰云舒;刘艳骄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和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西安市东方医院收治的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为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护理,调查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并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生理、心理以及环境因素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之对照组要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中应针对生理、心理以及环境因素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倪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在睡眠不足人群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在睡眠不足人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体检人群中筛选研究对象,将其中主诉睡眠不足(每日睡眠时间<7 h)的68例人员作为观察组,另选取70例睡眠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比较2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时间分别为(7.85 ±1.83)h、(5.49 ±1.36)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9,P<0.05);观察组IMT与R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SV与EDV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弹性功能参数出现较大差异,其中观察组Ds、Dd、β以及PP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D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在睡眠不足人群中发挥重要的临床作用,不仅有助于筛查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同时也为此类人群的生活行为提供借鉴指导,尽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胡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配合铜砭刮痧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铜砭刮痧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收治的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朱砂安神丸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铜砭刮痧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失眠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配合铜砭刮痧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显著,给患者带来了福音,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作者:张宜默;王金先;刘宪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创小切口急诊手术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

    目的:微创小切口急诊手术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福州市第七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行传统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和微创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2组均于围术期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对睡眠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同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微创小切口手术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黄水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ICU收治的清醒患者260例,将其采用PSQI指数进行睡眠质量的评估,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情绪状态、文化程度、疼痛感程度、APACHE Ⅱ评分、口鼻留置管道、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住家睡眠质量者的评估结果,并以多因素Logistic分析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260例患者中PSQI指数较好、一般及较差者分别为20例、111例及129例,分别为7.69% 、42.69%及49.62% ,不同性别及文化程度者的PSQ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情绪状态、疼痛感程度、APACHE Ⅱ评分、口鼻留置管道、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住家睡眠质量者的PSQ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情绪状态、疼痛感程度、APACHE Ⅱ评分、口鼻留置管道、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住家睡眠质量均是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相对较差,且睡眠影响因素较多,应对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ICU患者进行充分的睡眠状态干预.

    作者:鲍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中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对其血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OSAHS患者88例,以SPSS 24.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应用BIPAP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嗜睡情况、睡眠质量、血气指标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的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PaO2)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均提高, (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BIPAP应用于老年OSAHS患者中,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嗜睡情况,提高睡眠质量,还可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认知功能.

    作者:吴婧;吴敏;何明欣;唐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对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宁德市闽东医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分析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总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00% ,对照组为8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后PSQI评分、SF-36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不仅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还有利于提升生命质量.

    作者:郑影;陈成生;郑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睡眠障碍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以及影响睡眠障碍发生的一些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10月兰州市肺科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284例艾滋病患者/感染者,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和睡眠状况资料以及CD4值,共获得120例睡眠障碍患者.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艾滋病患者睡眠障碍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多集中在中青年期.总体来看,文化程度越低发病可能性越大,但研究生以上发病率急剧下降.无业人员及工作强度高、压力大的人群发病率也较高.结论: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极高,影响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睡眠障碍的因素较多,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疾病损伤程度、焦虑、抑郁以及生命质量等密切相关,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同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给予患者的睡眠状况一定的关注,适当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岳桂琴;李宗煜;王凡;闫丽;赵东荣;周莹荃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梗死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受到梗死部位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重庆合川区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检测,展开分析,将患者的梗死部位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情况(SE)、快速动眼期情况(REM)、总睡眠时间长短(TST)、睡眠潜伏期情况(SL)、觉醒期情况(WASO)]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患者发生大脑皮质梗死患者的TST、SE、REM各水平情况均比在皮质下、小脑、脑干部位发生梗死患者要低,而SL、WASO各水平情况均比在皮质下、小脑、脑干部位发生梗死的患者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的患者,其的TST、SE、REM各水平均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中度以及轻度的患者低,而重度患者的SL、WASO各水平均比发生中度、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梗死的部位不同以及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不同,能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临床上,医生可以通过对脑梗死和睡眠障碍情况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准确掌握,所以医生可以通过对患者实际情况的掌握,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改善,对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秀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2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其中给予传统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的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睡眠质量、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4.8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7%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以及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会大幅提升,同时其睡眠质量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保证了手术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回复,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结合湿性愈合疗法在肿瘤住院患者压疮中的应用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结合湿性愈合疗法在肿瘤住院患者压疮中的应用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福州总医院分院收治的肿瘤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简单护理,比较2组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患者住院时长、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与住院时长,在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指标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然而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2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在其使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给予其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快速恢复具有重要影响,除此以外还降低了患者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具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