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斌;郑练;陈伟玉
PPP3CC基因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之一.在大脑中该基因通过参与编码钙调神经磷酸酶来介导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同时该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也存在关联性.现就PPP3 CC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朱俊;王常青;薛潮彪;胡金涛;洪晓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部多层螺旋CT的影像征象,为CT临床诊断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6层螺旋CT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34例)的肠系膜及其周围组织、血管、神经丛及淋巴结等组织的变化.结果:本组可观察到云雾状肠系膜(MM)征象,23例淋巴结肿大,治疗后复查MM征象均好转或消退.结论:腹部多层螺旋CT可作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依据之一.
作者:林晓斌;郑练;陈伟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接种过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儿童体内特异性抗体的影响.方法:采集静脉血样本310例(暴露组(154例)来自贵屿当地幼儿园,对照组(156例)来自濠江区幼儿园).检测静脉血中血铅及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浓度.结果:暴露组血铅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当暴露组血铅浓度为150~200μg/L时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浓度负相关(P<0.05).结论:电子垃圾拆解区高铅暴露会影响儿童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形成,可能会降低儿童对乙肝病毒的防御能力.
作者:杨俭;霍霞;张健;孙迪;张浴玲;徐锡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铅、镉暴露对学龄前儿童固有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采集静脉血样本(237例.暴露组(114例)来自贵屿当地幼儿园,对照组(123例)来自濠江区幼儿园)检测儿童静脉血中铅、镉及固有免疫细胞的浓度.结果:暴露组血铅(中位数9.6μg/dL)、镉(中位数2.3μ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7.8μg/dl、1.7 μg/L)(P<0.001).暴露组与对照组比,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5),而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血镉和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P<0.05).结论:贵屿地区铅、镉暴露可能对学龄前儿童体内的固有免疫细胞有影响.
作者:孙迪;张健;黄彬亮;张浴玲;徐锡金;霍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但PTCA术后再狭窄(RS)成为影响其长期疗效的主要限制因素.RS的发生机制较复杂,血管内皮损伤诱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迁移、随之引起的内膜增生是造成RS的主要病理过程,其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的调节.本文就血管RS与VSMCs增殖机制及信号通路调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姜红岩;黄展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种检测空气滤纸中金属元素浓度的方法.方法:用微波消解法消解已知相关金属浓度的标准空气滤纸,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标准空气滤纸中铅、镉、铬、锰等元素的浓度.结果:所选实验条件下,铅、镉、铬、锰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和回收率分别为0~90、0~5、0~80、0~40 μg/L; 1.237、0.210、0.805、0.239 μg/L;4.926%、4.774%、1.416%、6.451%;107.7%、94.5%、129.8%、103.7%.用该法测标准空气滤纸各元素的测定值和理论值很接近,相对误差均在允许范围之内.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于大规模空气滤纸样品金属浓度的检测.
作者:郑相斌;徐锡金;张浴玲;霍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反常性脑疝是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罕见并发症,其进展相对迅速,由于其有典型脑疝症状,往往被人们所漏诊、误诊,甚至给予了相反的处理方式,及时的体位调节、补充脑脊液容量和颅骨修补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避免过度脑脊液引流及颅内压监护是防止其发生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近年来对反常性脑疝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吴晋;杨应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茶液低温超声凉雾熏眼法与常温雾熏法治疗春季结膜炎的疗效.方法:用茶液超声雾化法凉熏与常温熏治疗春季结膜炎22例(44只眼);自身左、右眼配对对比,采集治疗前,治疗后1,7及14次疗效的眼红,眼痒,结膜水肿,眼睑肿胀4项指标的评分,评估两法多指标重复观测的纵向数据.结果:本组有效率90.9%,且治疗次数愈多,疗效愈好;在控制眼红,眼痒方面,两法均有统计学意义,凉熏法疗效优于常温熏法(P<0.05).结论:两法对春季结膜炎治疗有效.凉熏法较常温熏法对春季结膜炎的疗效更好.
作者:李莉;赵建浩;姚素芬;毛珍;黄雪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骁悉联合长春新碱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方法:观察骁悉联合长春新碱治疗RITP 17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显效8例,良效4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0.6%,且无严重毒副作用.结论:骁悉联合长春新碱治疗RITP疗效较理想,且毒副作用小.
作者:李乔;陈芾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空气细颗粒物(PM2.5)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PM2.5对呼吸、心血管及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有重要影响.本文就PM2.5对人群日总死亡率、呼吸、心血管及生殖系统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庄丽颖;李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分期具有指导临床治疗方式选择、避免不必要的扩大手术的意义.超声以其高分辨率、价廉、可重复性高、无损伤性等优势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术前超声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作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雪仪;翟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鼠不同脑区腺苷A1受体在睡眠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大平台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72h睡眠剥夺,用大平台水环境作对照.用开场实验观察睡眠剥夺后大鼠自发活动变化,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前额叶、海马、下丘脑、中脑区、纹状体等脑区腺苷A1受体mRNA浓度变化.结果:睡眠剥夺组自发活动总路程大于大平台对照组((26 100±823) mmvs(15 656±729)mm,P<0.05),自发活动中央路程及休息时间两组比无统计学意义.腺苷A1受体mRNA表达结果显示:在海马,睡眠剥夺组低于大平台对照组((0.18±0.02)vs(0.93±0.17),P<0.05),大平台对照组高于正常对照组((0.93±0.17)vs(0.26±0.05),P<0.05);在中脑,睡眠剥夺组低于大平台对照组((0.06±0.00) vs(0.16±0.02),P<0.05),大平台对照组低于正常对照组((0.16±0.02)vs(0.26±0.03),P<0.05);在额叶,睡眠剥夺组与大平台对照组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大平台对照组低于正常对照组((1.74±0.20)vs(2.68±0.39),P<0.05);在下丘脑和纹状体,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睡眠剥夺对大鼠各脑区腺苷A1受体表达的影响不同,海马和中脑腺苷A1受体可能参与了睡眠调节.大鼠睡眠剥夺后的自发活动改变与腺苷A1受体表达改变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金玲;张印南;唐建军;许崇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可接触到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其中以甲醛、二甲苯危害为.研究发现,病理工作者长期接触甲醛、二甲苯可能诱发白血病、鼻咽癌、脑瘤等恶性肿瘤.调查与其职业相关的化学物质危害及保护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就病理工作者职业污染危害与防护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许宇翔;顾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急腹症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腹症患儿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本组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18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33例,肠套叠17例.结论:高频彩超对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准确性高,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陈玉珍;翟玉霞;饶海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对利血平诱导的行为性抑郁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利血平(4 mg/kg)组,MK-801(0.1、0.3、0.5mg/kg)+利血平(4 mg/kg)组,每组8只.采用开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结果:腹腔注射利血平(4 mg/kg)1h后,开场实验示利血平组总路程、中央活动路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中央活动时间也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 <0.05).MK-801+利血平组总路程均较利血平组显著增多(P<0.01),0.3、0.5 mg/kg MK-801+利血平组中央活动路程和时间均较利血平组增多(P<0.05).0.3、0.5 mg/kg MK-801+利血平组中央活动路程较0.1 mg/kg MK-801+利血平组增多(P<0.05).开场实验中,0.5mg/kg MK-801+利血平组出现共济失调不良反应;强迫游泳实验示利血平组不动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MK-801+利血平组不动时间较利血平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提前给予MK-801可拮抗腹腔注射利血平(4 mg/kg)诱导的行为性抑郁,这种效应与MK-801的剂量有一定关系.本实验中0.3mg/kg MK-801是一个较合适的剂量.
作者:高振勇;杨平;黄庆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检查后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动态监测并比较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患儿(32例)术前、中、后血清cTnT、CK-MB.结果:本组cTnT和CK-MB术后0.5h开始升高,4h达峰值,24h开始下降,治疗48h恢复正常.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nT和CK-MB是发现儿童早期心肌损伤的敏感而特异性指标,对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检查后心肌损伤有较大价值,术后积极治疗对心肌损伤的恢复有一定作用.
作者:翁陈华;陈平;林明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