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云
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休克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诊断来做出相应有效的治疗休克的医学方法。方法抽取我院58例妇产科休克患者,对其临床病症、诊断方式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相关的医学方法诊断和手术治疗后,58例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身体健康并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和抢救是救治妇产科休克患者非常关键的一步,手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液量,协调手术医生的工作,减少手术时间,为抢救休克患者赢得时间。另外,做好预防工作,在患者病发前控制休克的发生,对于救治患者的生命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秀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经阴道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4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所手术方式均分至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A组与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B组。对比分析A、B两组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肌瘤平均直径、平均住院时间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B组患者的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经阴道剔除术的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阴道剔除术相比,二者各有优劣,应据患者实际情况择优选择。
作者:张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寻求围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更有效、简易、快捷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1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7例用卡前列甲酯栓后穹窿放置,乙组34例单用米索前列醇口服,比较两组用药后的疗效,药物副作用及用药时间。结果用药后甲乙两组均经常规取器操作成功。甲组单次放药当天取环,出现药副反应3例,发生率为8.1%(3/37),乙组服药连续三天取器,出现药副反应9例,发生率为26.5%(9/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者单用卡前列甲酯栓其疗效与单用米孛前列醇相同。用卡前列甲酯栓可显著降低取环难度,缓解患者承受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副反应少、起效快、用药时间短的特点,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法。
作者:杨新;慕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在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90例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抗生素口服,观察组予以雌三醇软膏,对比两组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阴道pH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E2水平、阴道pH值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予以小剂量雌激素进行预防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臭氧联合阴道塞药治疗妇科手术前阴道炎的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9月我科收治的因念珠菌感染住院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参考组,参考组患者均采用硝酸咪康唑栓对阴道塞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臭氧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硝酸咪康唑栓对阴道塞药治疗,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效果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痊愈48例,好转5例,治疗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参考组中痊愈40例,好转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阴道塞药治疗妇科阴道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乐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35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等以及术后24 h疼痛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外孕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疗效,手术创伤较小并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在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孙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大出血中进行子宫捆绑式缝合术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进行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及护理,对照组进行宫腔纱布填塞止血法,比较两组产时、产后2 h、12 h、24 h的出血量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有效率及产褥病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2 h、12 h、24 h的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为(40.4±10.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7.5±17.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及产褥病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进行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及护理,止血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可减低发生产褥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兢;张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女性生殖器结核引起肝脏损害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市200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1835例中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性肝损害1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35例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中,132例(7.2%)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结论抗结核药物在不同年龄的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和全程治疗期间,均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掌握肝损害的类型、时间、程度、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可以保证抗结核治疗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女性生殖器结核的治愈率。
作者:张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积极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处理方法。结果输尿管损伤18例,膀胱损伤7例;有效治疗后,18例输尿管损伤患者均顺利、有效恢复,无1例由于肾功能受损或者治疗失败将肾脏切除;7例膀胱损伤患者中,6例均为Ⅰ期修复,愈合情况良好,另外1例应用阴道修补术治疗失败,三个月后转为开腹二次修补术治疗成功。结论输尿管损伤为妇产科手术的常见损伤,为有效降低泌尿道损伤,要术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并严格根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作者:高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应用妇科超声检查法对绝经后阴道出血进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妇科超声诊断,然后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以分析妇科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经研究,妇科超声诊断的符合率高达97%。结论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中,妇科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黄光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妊娠糖代谢异常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代谢发生异常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孕妇为妊娠期糖尿病设定为糖尿病组,另43例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设定为糖耐量受损组,再选择40例正常孕妇设定为正常组,比较三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三组孕妇在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新生儿低血糖等方面对比,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受损组孕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临床都要有足够的重视,只有及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母婴不良结局。
作者:李翠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干预用于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围产期护理干预),各84例,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产妇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为1.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产妇护理综合满意度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予以围产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子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推广子宫颈癌的早诊早治方案,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选择菏泽市年龄35~54岁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已婚妇女子宫颈癌综合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受检妇女采用VILI(2%碘染色肉眼观察)和VIA(5%醋酸染色肉眼观察)宫颈改变,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终获得病理学诊断结果,推广子宫颈癌的早诊早治方案(具体做法:科学构建“区域性子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加强子宫颈癌专业人员专业培训,完善阴道镜质量控制体系)。结果文化程度越高,女性对子宫颈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越高,宣传前,文化水平超过高中的女性对子宫颈癌预防的知晓率为16.45%,明显高于文盲的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宣传后不同文化水平的女性子宫颈癌预防知晓率均提高;年龄越高,对于子宫颈癌预防方法的知晓率则相对较低;文化程度越高,女性对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的知晓率越高,宣传前,文化水平超过高中的女性对子宫颈癌预防的知晓率为19.47%,明显高于文盲的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宣传后不同文化水平的女性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知晓率均提高;年龄越高,对于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的知晓率则相对较低;VIA、VILI阳性142例(7.61%),阴道镜阳性102例(5.47%);病理诊断确诊CINⅠ5例,CIN Ⅲ2例,CIN Ⅲ2例,早期浸润癌1例,≥CIN总人数为9例,占VIA、VILI阳性人数的6.34%。结论必须要加大对女性殖健康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女性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不断提高宫颈癌筛查水平,真正意义上做到子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邵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不同药物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疗效。方法将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92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A组采取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妊娠,B组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比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 A组流产总有效率较B组明显提高,宫缩发动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B组,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疗效较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相比,其疗效更为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梅雪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SHP-2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70例宫颈鳞癌患者(宫颈癌组)、50例宫颈上皮内肿瘤患者(CIN组)及20例宫颈正常患者(正常组),取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宫颈组织中SHP-2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SHP-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SHP-2的表达明显高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与正常组SHP-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在正常组的感染率为15.0%,在CIN组的感染率为74.0%,在宫颈癌组的感染率为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证实HPV感染和SHP-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31,P<0.05)。结论 SHP-2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高表达,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有关,在宫颈癌组织中HPV感染与SHP-2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作者:孟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合并早孕终止方法。方法将疤痕子宫合并早孕且要求终止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吸宫术前2 h空腹顿服米非司酮片75 mg,第2组吸宫术前2 h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两组均在B超引导下吸宫,观察服药及吸宫期间腹痛、出血量、宫颈扩张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妊娠物残留等情况。结果第1组服用米非局酮片组腹痛、宫颈扩张困难、人工流产综合征,出血量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米索前列腺组。结论服用米非司酮后在B超引导下吸宫对于终止疤痕子宫合并早孕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陈惠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方法对患者的护理效果的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采用普通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通过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过对照比较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效果非常显著。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非常明显,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海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过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对母婴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过期妊娠产妇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羊水过少的18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羊水量正常的180例产妇为对照组,并对两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对围生儿以及自身造成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出现死亡的分别为68例(37.78%)、56例(31.11%)、11例(6.11%);而对照组分别为50例(27.78%)、43例(23.89%)、4例(2.22%)。同时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时对自身产生的不利影响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如果产妇的羊水指标AFI已低于5 cm,需要加强对产妇的监护,并立即终止妊娠,从而极大程度的降低胎儿的窘迫、围生儿的窒息以及死亡率。
作者:王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取64例产妇进行改良式剖宫产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另外64例产妇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通过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与恢复时间,分析改良式剖宫产的疗效。结果通过本次的研究发现,采用改良式剖宫产的产妇,在手术时间以及恢复时间上均优于普通的子宫下段剖宫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通过对两组产妇的疗效可以看出,采用改良式剖宫产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国安;闫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患者进行急症子宫切除术后的疗效,对此类方法进行有效分析,探究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也对如何减少此类手术进行有效的总结。方法结合有关资料,对本科室收治的实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患者的手术效果与诱发因素。结果致使患者不得不进行子宫切除的原因大部分为患者本身的宫缩乏力和胎盘植入不同。患者进行手术后恢复效果较好,但术后存在并发症情况较多。结论产妇生产过程中因多种突发因素导致子宫被切除,此类解决方法能有效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此类手术有很高的推广意义,应对此类方法进行有效地研究总结,对此种治疗手段进行改进。
作者:孙杰铭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