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许贞
目的:探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站收治的39例阴道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9例,给予实验组患者硝呋太尔制阴道软胶囊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达克宁栓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7%,复发率为5.26%;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2%,复发率为15.7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上,硝呋太尔制阴道软胶囊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在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40岁以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特点做一研究。方法选我院64例40岁以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中12例误诊,误诊率达18.75%。均以阴道不规则流血为期显著特征。对不同类型症状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后,收效较佳。结论阴道不规则流血为40岁以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主要临床特点。及时就诊能够有效降低该病症的恶变率,提升预后效果。
作者:贾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掌握产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相关要求,对我院2014年7月2个产科病区的46位护理人员进行手卫生情况调查。结果产科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操作之后的依从性明显优于操作之前。结论加强产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对手卫生规范的依从性是当务之急。
作者:祝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23例,对患者采取相对应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对其疗效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在23例患者当中,9例(39.3%)患者采取甲氨蝶呤联合清宫术保守治疗成功。其余14例(60.7%)采取手术治疗成功。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要采取及时、准确的诊断,使患者能够得到相对应的治疗,进而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作者:滕明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会阴侧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以及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会阴侧切术分娩的产妇一共有162例,对162例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对会阴侧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给予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对应的防护措施。结果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包含:医护人员因素、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及医用材料因素。当中病理妊娠组产妇的切口感染率要比正常妊娠组高(P<0.05)。结论针对影响会阴侧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增强会阴侧切缝合水平,严格采取无菌操作以及增强病房管理,对会阴侧切口愈合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先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分娩方式及相关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58例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病例中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共6例,阴道分娩率为10.34%,剖宫产52例,无1例发生子宫破裂。结论瘢痕子宫只要病例适当,严密监护下可经阴道分娩。
作者:潘继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临床当中用优质护理干预妊娠高血压患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的孕妇1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84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母婴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剖宫产的比例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产后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围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妊娠高血压的护理工作,积极实施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可改善母婴结局,保障母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美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产后出血60例患者分成参照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背带式缝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背带式缝合治疗和欣母沛相结合。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出血量、止血的有效率、子宫切除率、产褥感染率及死亡率等。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接下来是胎盘因素;将两组数据对比,发现数据明显优于参考组。结论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背带式缝合治疗和欣母沛相结合对产妇产后出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樊红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行剖宫产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的剖宫产分娩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130例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分娩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孕周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前置胎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分娩时具有很大的风险,因而对非指征剖宫产产妇进行控制显得非常必要。
作者:鲁春雁;刘海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护理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48例妇科肿瘤接受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给予化疗的同时,配合给予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结果本组48例,优18例,良25例,差5例,总有效率为89.58%。结论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疗效,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竭淑菊;张燕;于伟;罗军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综合护理服务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产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服务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吴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LM组,124例)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TAM组,76例),对比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LM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TAM组(P<0.05);LM组的术后镇痛率及患病率均显著低于TAM组(P<0.05);两组术后残留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相比于TAM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优势。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医疗纠纷事件越来越多,由于妇产科所面对的大多数是疾病变化情况比较快的患者,和其它科室相比,其产生医疗纠纷的几率将会更大。就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来看,妇产科临床医疗纠纷的类型是非常多的,而且纠纷的复杂程度也很大,只有合理的解决妇产科临床的医疗纠纷,才能够为妇产科工作的正常进行创造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条件。
作者:张玉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原因,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33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DVT患者,在分析下肢DVT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结果下肢DVT形成的原因主要与血液流速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及静脉血管壁损伤有关;本组33例下肢DVT形成患者均告治愈。结论导致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原因较多,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张燕;竭淑菊;周英华;于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应用孕激素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并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行刮宫术后,对照组患者应用达英-35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孕激素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规则出血例数、第3周期月经量恢复正常例数、恶心呕吐例数、停药半年复发率。结果两组疗效比较中,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期间不规则出血例数、第3周期月经量恢复正常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药半年复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激素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对降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提升患者血红蛋白值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达英-35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副作用小、止血效果好的优势,比安宫黄体酮的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贾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如何降低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对相关体会加以阐述。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引用风险评估以及衡量机制,结合临床实践来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加以探讨,并对管理工作经验加以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强化之后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200例患者的相关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护理工作人员还能够科学有效地处理好相关的护患关系。结论对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相关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并对相关防范措施加建立和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产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逐渐减少和降低。
作者:苏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医疗管理在基层妇产科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为25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入院时做好登记,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都记录好。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对实验组采用医疗管理,而对照组则不采用。然后观察患者康复效果。结果采用医疗管理的实验组患者,康复情况非常好,精神状态不错,疾病复发率低。对照组患者康复情况一般,精神状态一般,疾病复发率较高。结论医疗管理在基层妇产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安来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选取来我院产科分娩的13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症剖宫产组55例,择期剖宫产组83例。对两组产妇的手术指征进行分析与比较,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手术时间等情况。结果急症剖宫产组产妇在行手术分娩时的安全隐患显著高于择期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症剖宫产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显著高于择期剖宫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择期剖宫产组(P<0.05)。结论与择期剖宫产组产妇相比,急症剖宫产组产妇的手术风险更大,并且手术人员应当严格遵循手术标准进行急症剖宫产手术,从而有效降低或消除手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作者:韦新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护理对产妇分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60例分娩产妇,数字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轮班制度,研究组采取助产士全程陪伴护理,分析对比两组分娩质量、产妇出血量及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产妇分娩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娩完成后2 h内出血量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陪伴护理明显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利于胎儿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白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2月我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腹腔镜手术,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治疗结束时两组疗效。结果(1)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疗效分别为9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腹腔镜联合醋酸甲羟孕酮能够明显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
作者:张文萍;刘景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