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边缘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李娥琼

关键词:宫腔填纱联合欣母沛, 边缘性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摘要:目的 对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边缘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边缘性前置胎盘患者接受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的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的41例(对照组),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止血的41例(治疗组).比较两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宫缩与恶露缩持续时间及宫底下降速度.结果 治疗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宫缩、恶露持续时间及宫底下降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方法 对边缘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提升术后恢复速度,值得应用.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质量改进对消毒供应中心对消毒灭菌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消毒供应中心对消毒灭菌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医疗器械148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各74件.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按照常规流程给予对照组医疗器械进行常规消毒灭菌处理,管理组在对照组的处理基础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观察两组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及科室试验满意度.结果 管理后,对照组在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发放等流程的质量评分及科室满意度上均低于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对消毒供应中心对消毒灭菌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的提高均有积极影响.

    作者:丁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产程中使用间苯三酚和阿托品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两组产妇在产程中使用间苯三酚及阿托品,实施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共60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产妇进入产程后、宫口开大3 cm至开全的过程中出现宫颈水肿或产程停滞的正常产妇,排除产道异常和胎位异常,随即将这600例产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两组产妇就第一产程总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评分、产后2 h出血量等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总时间较对照组第一产程总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评分及产后2 h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上述两种处理方法 比较的结果 可以看出,在产程中使用间苯三酚及阿托品,使用间苯三酚的产妇第一产程总时间较使用阿托品第一产程总时间明显缩短,剖宫产率较使用阿托品的产妇剖宫产率降低,而在新生儿出生评分及产后2 h出血量方面比较无差异.

    作者:古丽玛丽?依斯合克拜;李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6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10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54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94.44%VS 81.48%)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季富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施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于2012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双侧卵巢囊肿患者90例,全部行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患者45例,对观察1组患者实施电凝止血方式,对观察2组患者实施压迫止血方式,观察术后患者卵巢早衰发生率.所有患者于术前6个月及术后6个月进行抽血化验,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然后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分别对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12个月卵巢早衰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血清雌二醇、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血清雌二醇、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其中两组患者术后的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实施电凝止血的方式对卵巢功能造成的影响较大,极易发生卵巢早衰的情况;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实施镜下压迫止血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保护卵巢功能,所以应尽量降低电凝止血的方式的使用.

    作者:蒲维琴;梁玉萍;杨定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鼻窦炎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应用无缝隙护理的提高效果研究

    目的 总结鼻窦炎手术围术期采取无缝隙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近2年收治手术治疗的86例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常规护理干预的43例鼻窦炎患者分为对照组、无缝隙护理干预的43例鼻窦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问题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组间各项临床实验指标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比常规护理干预,无缝隙护理干预在改善鼻窦炎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建议实施推广.

    作者:段明霞;张娟;许学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谈纠正子宫内膜薄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的临床技术应用

    子宫内膜厚度与妊娠率及妊娠结局密切相关[1],子宫内膜变薄影响孕卵着床是目前生殖科常见的问题.子宫内膜变薄病因复杂,常见的有人工流产史、宫腔感染史、药物影响、内分泌疾病等.评价子宫内膜厚度标准目前尚不统一,但诸多研究证实孕卵着床时子宫内膜厚度小于6 mm时宫腔不良妊娠率很高,因此生殖专家开始从分子生物与生理、解剖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增加子宫内膜的方法,改善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容受性差的难题,提高良好的妊娠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华;刘丽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甲状腺功能变化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重度子痫前期(PE)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4例重度PE孕妇作为病例组,根据不同发病孕周再次分为早发组(n=68)和晚发组(n=36),同时选择正常妊娠晚期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孕妇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结果 病例组和早发组、晚发组血清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与晚发组血清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G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组TPO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为47.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PE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明显变化,TSH水平升高以及FT3、FT4水平降低可能促进了重度PE的发生.

    作者:麦立鑫;花曼航;李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玉清抗宫炎片治疗宫颈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玉清抗宫炎片治疗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宫颈炎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玉清抗宫炎片口服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愈54例,治愈率67.50%,总有效70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治愈32例,治愈率40.00%,总有效65例,总有效率81.25%.结论 玉清抗宫炎片治疗宫颈炎疗效明确,值得参考应用.

    作者:王明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扩肛术对预防混合痔术后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混合痔切除术后扩肛术对预防术后水肿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的某市三级医院肛肠科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于术后第3天常规手法扩肛,对照组则常规术后换药.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发生水肿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混合痔术后手法扩肛是预防术后水肿的有效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杜光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基层乡镇卫生院妇女宫颈癌筛查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对基层乡镇卫生院所辖区域内妇女宫颈癌发生状况进行筛查,分析宫颈癌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2016年4月至6月我地区35~65岁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共9523例妇女,以此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接受检查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筛查结果 ,得出结论 .结果 本次筛查中共发现96例妇女有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发生率为0.98%,其中45~55岁妇女宫颈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检查者的妇科检查结果 分析发现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很高,为46.80%(4457例).结论 45~55岁是宫颈癌的高危年龄段,其中妇女生殖道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基层乡镇卫生院应加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提升其自身的保健意识,保证生殖道的清洁卫生,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张凤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妇产科病区的应用及护理要点

    目的 探究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妇产科病区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等.分析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妇产科病区的应用及护理要点.结果 本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达到了97.5%,置管的时间也较长,平均置管时间(4.4±0.4)天,无脱落的情况,仅有7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并发症,经过处理后均得到缓解.结论 静脉留置针应用在妇产科病区中的效果较好,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同时结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置管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青青;叶丽;蒋阳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静脉补液治疗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静脉补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妊娠晚期临界羊水过少孕妇9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 将两组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孕妇予以静脉补液治疗,对照组孕妇仅行动态观察,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的羊水指数及羊水深度均有所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和羊水污染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胎心监测正常的情况下,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情况下进行补液治疗无明显临床意义,应根据羊水过少原因进行明确诊断并做好监测,以改善围生儿的预后.

    作者:赵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诊疗体会

    目的 对PIH的发病机制、治疗措施以及诊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选取66例我院收治的PIH孕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IH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肥胖、高龄、初产妇等因素均可促使PIH的发生.结论 孕妇产前进行规律地检查,及早地预防以及诊治是治愈PIH的关键.

    作者:杨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社区护理工作中居家护理风险防范

    目的 观察和探讨风险管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居家护理的重要性和防范措施,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用整群抽样法社区护理中长期照护者120名为调查对象,自编问卷,调查居家护理风险防范认知水平和风险的发生.结果 调查显示,照护者风险认知水平普遍较低,压疮发生率高,烫伤低,可见风险的发生于认知和护理水平相关.而不同性别、年龄、卧床年限、照护年限等与风险的发生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社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社区护理工作中居家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减少居家护理患者的投诉率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樊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于2015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其临床症状缓解明显,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许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可行性评估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可行性评估.方法 选取2015月10月~2016年9月来我院利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经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均一次成功,未出现手术并发症,且患者的出血较少.结论 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行宫腔镜治疗,具有术后疼痛较轻,且手术出血较少,患者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行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冬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单纯脂肪层三针缝合法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及效果

    目的 探究分析单纯脂肪层三针缝合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3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采用常规下腹部纵形切口缝合法,实验组3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采用单纯脂肪层三针缝合法,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手术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甲级愈合率达到了90%,对照组患者的甲级愈合率为66.7%,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单纯脂肪层三针缝合法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切口缝合具有良好的缝合效果,极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并且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兴云;罗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常见妇科炎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常见妇科炎症的疗效.方法 2016年2月~2016年7月将笔者医院120例妇科炎症患者按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按致病菌不同给予头孢他啶或甲硝唑或伊曲康唑等药物治疗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阴道微波治疗.记录两组各炎症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记录随访期复发率和总复发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80.00%高,各炎症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总复发率5.00%较对照组2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结合阴道微波能显著提高常见妇科炎症疗效,减少复发,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桑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

    目的 将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应用在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本院在2015~2016年收治的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患者共计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观察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的比对照组患者要高,在经过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促滤泡激素(FSH)、LH、E2水平都比治疗前有了显著的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景前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无痛分娩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等结果 .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100.00%和6.67%,对照组的则分别是90.00%和18.33%,两组结果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处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起效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