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寒冰
目的 建立攀枝花地区妇女宫颈HR-HPV感染方面的基础数据.方法 对2012年3月~2016年3月,攀枝花地区10291例18~65岁妇女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 HPV DNA)检测技术进行宫颈HPV感染调查,同时进行妇科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1)10291例妇女HPV总感染率为18.16%.(2)各年龄组间HPV感染的检出率不同,30岁前为第一个感染高峰,<20岁为25%,20~30岁为22.15%.第二个高峰为50~60岁为19.5%.(3)结合基本信息调查问卷显示HPV感染率与认知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与吸烟、饮酒、初次性行为年龄无明确关联.(4)不同细胞学类型的HPV感染率不同,随着宫颈细胞学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也越高.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病变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已婚妇女的健康教育宣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体检.及早发现HPV感染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防治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徐颖;孙江铭;贾蜀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联合盐酸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将4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20例/组.一组患者单一实施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和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效果较单一使用二甲双胍更优越.
作者:金耀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产前优质护理对妊高征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一科入院治疗的妊高征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产前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剖宫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子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健康、活动、总体精神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优质护理可以降低妊高征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胡寒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手术后临床疗效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不稳定肩胛骨骨折经手术治疗32例,术后3月进行Constant-Murley的评分,观察并记录并发症.结果 随访6~36个月,优19例,良7例,可6例.结论 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大部分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项东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子宫全切术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均43例;其中研究组在术后实施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术后不实施盆底康复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均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盆底肌力、性生活改善情况及SUI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子宫全切术后给予患者盆底康复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丁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人文关怀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160例各种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手术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风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6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10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54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94.44%VS 81.48%)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季富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对PIH的发病机制、治疗措施以及诊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选取66例我院收治的PIH孕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IH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肥胖、高龄、初产妇等因素均可促使PIH的发生.结论 孕妇产前进行规律地检查,及早地预防以及诊治是治愈PIH的关键.
作者:杨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功能锻炼完全依从率(24.00%)明显低于观察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MI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恢复患者运动功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归纳分析乳腺科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乳腺科收治的60例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归纳总结乳腺科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入选本次回顾性分析的60例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在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干预下,均成功完成手术,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33%(59/60).结论 给予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借鉴.
作者:荆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在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聚焦解决模式,探析方法 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实行均分,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4例.在参照组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传统模式,在研究组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传统模式+聚焦解决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15天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性更优,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可促进患者心理状态有效改善,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的220例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0例产妇中,171例产妇再次行剖宫产,其中有剖宫产指征者59例,无明确剖宫产指征要求手术者112例,49例产妇行阴道试产,其中39例试产成功,10例中转剖宫产,阴道试产分娩成功率为79.59%,与随机抽取我院同期76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者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天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无明确剖宫产指征要求手术者的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分娩组,产褥病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阴道试产条件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行阴道分娩成功率较高,孕期加强宣教,在严格掌握阴道试产适应症,有紧急剖宫产条件的医院,应提高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率,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同时大限度保证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蒋荣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激素治疗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中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研究组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经期时长、憩室直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经期时长及憩室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经期时长、憩室直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SD应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推广价值.
作者:唐祖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预见性运动护理对妊高征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二科入院治疗的妊高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产科护理,研究组行预见性运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肢血流量峰值速度、平均血流量速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产后两个时间点的下肢血流量峰值速度和平均血流量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运动护理可对妊高征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起到预防作用.
作者:孙冬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对宫腔镜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效果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开腹手术.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切口愈合时间、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的天数以及子宫恢复正常的天数进行记录并作出比较.结果 通过两组对照指标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评分、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为(25.6±4.1)d,对照组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为(31.1±5.3)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子宫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为(14.9±2.2)d,对照组患者子宫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为(19.0±1.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性手术治疗,通过宫腔镜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切口的愈合速度,降低手术期间的出血量,提升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更加良好.
作者:梁玉萍;蒲维琴;胡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盆腔炎患者,分为M组(n=45)和N组(n=45).N组进行常规治疗,M组在N组的基础上进行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M、N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N组的临床疗效(75.6%),M组的(95.6%)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N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2.2%),M组的(4.4%)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炎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极少,值得借鉴和支持.
作者:蔡永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自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92例,分为A组(n=46)和B组(n=46).B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A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A、B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知识掌握评分、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结果 A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比B组患者的优,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前后护理中取得的效果显著,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翠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玉清抗宫炎片治疗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宫颈炎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玉清抗宫炎片口服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愈54例,治愈率67.50%,总有效70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治愈32例,治愈率40.00%,总有效65例,总有效率81.25%.结论 玉清抗宫炎片治疗宫颈炎疗效明确,值得参考应用.
作者:王明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2015年1月~2016年1月妇科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20例作为分析观察对象.并对这些患者采用新的DWY-IV型微波治疗仪设备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治疗期间的临床表征.结果 120例宫颈糜烂患者治疗后一个月表现为显效的有112例;表现为有效地有5例,表现为无效的有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宫颈糜烂是目前女性妇科中常见的一种病变,其根据相关症状分类,可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相较于传统的治疗办法,采用新型的微波治疗仪DWY-IV设备治疗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治疗的有效率高等优势,是临床妇科中治疗宫颈糜烂值得推广使用的方法 .
作者:樊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疤痕子宫妊娠与非疤痕子宫妊娠的分娩结局及风险,对比两种分娩引发的并发症,减少因社会要素引起的剖宫产.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5例的疤痕子宫妊娠(实验组),与同期接诊的120例非疤痕子宫妊娠(对照组)及两组相关要素进行回顾探析.结果 痕子宫妊娠分娩主要是剖宫产,社会要素仍是引起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胎儿受压迫、生产异常、脐带绕颈情况要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剖宫产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恶露维持时间、子宫破裂率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疤痕子宫妊娠分娩的风险要显著高于非疤痕子宫妊娠,临床中应当对无临床医学指征剖宫产实施严格把控.
作者:刘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