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和相关防治病例分析

伍静

关键词:胎盘早剥, 临床特征, 相关防治
摘要:目的 研究对比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防治病例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胎盘早剥患者182例,依据电脑所产生的随机数分为第一胎组和多胎组,两组患者各91例.其中第一胎组实验对象是初产妇,多胎组实验的对象是经产妇.结果 第一胎组发病率14.29%,多胎组发病69.23%;多胎组明显高于第一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胎组产妇的胎盘早剥临床症状表现所占比重大的有阴道流血(36.26)、腹痛腰酸(35.16)以及胎儿窘迫(21.98);多胎组产妇的临床症状所占比重大的分别是腹痛腰(35.16)、阴道流血(32.97)和胎儿窘迫(24.18),和第一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我院第一胎组和多胎组共182例产妇中,经过分娩前的超声诊断发现超声声像图阳性者62例,阳性检出率为34.06%.多胎组的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子宫胎盘卒中、DIC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第一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胎组的症状发生到终止妊娠的时间为(7.52±3.55)h、第一胎组为(4.36±3.8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分析以及预防患者出现胎盘早剥临床特征,可以有效的减少胎盘早剥发生情况.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葆宫止血颗粒联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采取葆宫止血颗粒联合云南白药胶囊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就诊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5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5年1月-2017年9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25例为一组.一组给予葆宫止血颗粒为主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云南白药胶囊(观察组),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指标、止血起效时间指标.结果 观察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在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2.00%,且3天当中止血效率为60.00%,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止血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葆宫止血颗粒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能够达到一定成效,若联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则效果更佳.

    作者:钱建红;杨玉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测中西医结合护理运用到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功效.方法 选出2015年1月~2017年10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64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32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32例患者施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比照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甲状腺功能.结果 组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都好于组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运用到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能够极大地减小并发症产生的概率,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杨玉丹;康小庆;梁明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全方位护理对留观输液及对其治疗效果和输液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全方位护理对留观输液及对其治疗效果和输液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留观输液患者一共16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将留观输液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80例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对照组8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留观输液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观输液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观输液患者输液次数(5.08±2.71)次、等待时间(0.61±0.30)h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留观输液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不仅能提高输液安全性,还能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韩杰梅;张太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4年7月~2016年7月时段进入本院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手术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变化以及术后排卵率、妊娠率.结果 术后患者LH、FSH等指标比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52.33%、67.34%.结论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PCOS导致不孕症对改善患者排卵,提升妊娠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胡咏梅;朱秋菊;熊文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医保管理工作中的沟通与交流的重要作用

    在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良好的沟通交流可以全面促进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保证医保制度的有序实施,同时还能对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维护.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医保办公室必须加强医保管理中的各方面沟通交流工作,以此促进医、保、患之间关系的良好协调.

    作者:陈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神经内分泌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神经内分泌代谢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记录患者发热持续时间,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内分泌代谢变化情况.结果 在神经内分泌代谢变化方面,观察组患者TSH、皮质醇浓度明显更低,两组患者TSH、皮质醇浓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持续时间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1.5±0.5)d、(0.7±0.2)d,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创伤小、疼痛少,恢复快优势,患者的神经内分泌代谢变化明显更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喜红;周娟;郭建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子宫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助孕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反复着床失败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分析168例反复移植失败(RSA)患者,研究组84例行子宫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84例除未行子宫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外.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基础FS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胚胎着床率(22.12%,10.55%)、临床妊娠率(41.46%,20.73%)及活产率(36.58%,1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于反复着床失败的IV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有改善作用.

    作者:谭爱华;武晨琳;马淑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分娩方式对产妇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目的 对不同的分娩方式下产妇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压力性尿失禁的产生原因.方法 在2016年9月~2017年10月这段时间内,从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产妇中,选取135例产妇分析分娩方式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135例产妇中,根据生产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两组,其中阴道分娩组70例,剖宫产65例,两组年龄、怀孕周期、胎儿体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SUI发生率为25.6%,剖宫产组SUI发生率为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相比,更容易增加SUI发生的几率.

    作者:王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及治疗

    目的 探究分析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在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40例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所有40例患者在接受换药治疗或在换药治疗后采用清创缝合术以及支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且未出现窦道以及院内感染的情况.结论 在面对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相应采取预防措施,可在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院内感染以及窦道等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郑群;幸世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探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剖宫产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有利于剖宫产手术的顺利实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丽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及疼痛感研究

    目的 分析分娩镇痛对于产妇产程和分娩疼痛的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时间内,从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产妇中,选取317例产妇根据产妇选择的分娩镇痛情况分为实验组(实施分娩镇痛)和对照组(不实施分娩镇痛),分析分娩疼痛、产程和产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宫口开至2cm时,两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宫口开至4cm及更长时,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宫口从2 cm开至10 cm,两组产妇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痛分娩会使产程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同时,镇痛分娩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生产过程中的疼痛,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廖海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联用二甲双胍与达英-35的疗效.方法 以84例PCO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单药组(42例,采用达英-35治疗)与联合组(42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对比治疗后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差异,排卵率和自然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血清LH、T和E2水平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期间前者排卵率和自然妊娠率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治疗能够改善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和自然妊娠率.

    作者:卢燕;王央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方案的治疗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克罗米芬,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及克罗米芬,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1.4%,两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以及孕酮等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芳;杜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子宫肌瘤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子宫肌瘤患者中实施常规护理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控制率为92.5%,对照组控制率为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社会功能、心理状况、生理状况、疾病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心理调查和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乳腺癌患者心理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8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42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42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CL-90评分分别为(41.5±2.8)分、(130.2±27.4)分,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能很好的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指引其通过正确心理面对乳腺癌.

    作者:殷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方法 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剂量为25mg/d,观察组剂量为12.5mg/d,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且观察组患者的FSH、LH、E2、P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1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红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妊娠高血压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产妇的临床护理当中有着突出效果,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黄竹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和相关防治病例分析

    目的 研究对比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防治病例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胎盘早剥患者182例,依据电脑所产生的随机数分为第一胎组和多胎组,两组患者各91例.其中第一胎组实验对象是初产妇,多胎组实验的对象是经产妇.结果 第一胎组发病率14.29%,多胎组发病69.23%;多胎组明显高于第一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胎组产妇的胎盘早剥临床症状表现所占比重大的有阴道流血(36.26)、腹痛腰酸(35.16)以及胎儿窘迫(21.98);多胎组产妇的临床症状所占比重大的分别是腹痛腰(35.16)、阴道流血(32.97)和胎儿窘迫(24.18),和第一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我院第一胎组和多胎组共182例产妇中,经过分娩前的超声诊断发现超声声像图阳性者62例,阳性检出率为34.06%.多胎组的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子宫胎盘卒中、DIC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第一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胎组的症状发生到终止妊娠的时间为(7.52±3.55)h、第一胎组为(4.36±3.8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分析以及预防患者出现胎盘早剥临床特征,可以有效的减少胎盘早剥发生情况.

    作者:伍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新时期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与病案管理的对策分析

    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国内医疗卫生事业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进步面貌,面对诸多就医群体,如何处理好医院档案与病案管理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而现在很多医院都对于病案和档案管理重视力度不到位,致使大量的患者信息外泄,妨碍了相关工作开展和效率,故医院相关部门必须要推陈出新,巩固和革新院内管理方案,使医院档案管理顺应新时期的发展形势.本文旨在通过结合我国医院病案和档案整理实际现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的就医环境,同时为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清扫道路.

    作者:朱定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保健和产前检查对不同特征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将保健与产前检查应用于不同特征与孕妇中对其妊娠结局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分娩孕妇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产检次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产检次数为5次以下的孕妇分为对照组,将产检次数为5次及5次以上的孕妇分为实验组,根据保健情况,对所有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评价产前检查和保健对不同特征与孕妇妊娠结局所产生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顺产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而实验组患者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重分娩前的产前检查,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一定的影响,产前检查次数越多,产妇的妊娠结局也就更好,其顺产率也有明显提高,对于改善妊娠结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对产妇进行相应的教育,保证其妊娠结局.

    作者:王文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