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茱蒿;张君
目的 探讨安列克在剖宫产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分娩的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孕妇2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胎盘娩出后宫体注射安列克250μg,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 h内及2~24 h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 h内及2~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列克用于预防和治疗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孕妇疗效确切,明显减少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输血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尤其是基层医院.
作者:常桂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月经失调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月经失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康复进度,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茱蒿;张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应用于不孕不育症诊治过程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液体培养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对药物的敏感性,分析比对两组间存在的差异.结果 经检验可知,实验组患者的阳性率、单Uu阳性率、单Mh阳性率及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治不孕不育症患者时,要积极监测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情况,通过观察监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保障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铭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糖尿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6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对其一般资料予以回顾分析,按照护理方法划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31例),另一组为对照组(31例).对照组选取常规方式予以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方式的基础上选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满意度与血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护理后满意度与血糖指标更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糖尿病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应用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3月接诊的130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65例,对实验组患者给予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对参照组患者给予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及子宫动脉血流情况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及子宫动脉血流情况评价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诊断中应用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不仅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可以改善对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情况评价,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刘攀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分析甲功五项测定在甲状腺功能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64例及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妊娠期妇女30例分别作为研究组1、2,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4例及30例女性体检志愿者分别作为对照组1、2,采集所有患者及志愿者的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后进行甲功五项检测,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及志愿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五项指标的水平及ROC曲线分析结果.结果 研究组1与对照组1患者甲功五项指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五项指标联用时诊断甲功的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有所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2与对照组2甲功五项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及促甲状腺激素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功五项指标检测联合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稳定,评估甲状腺功能准确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庆永;王晶;高娟;刘长明;刘春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收慢性盆腔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40例,常规护理法)和人性化组(42例,人性化护理法),将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人性化组生活质量评分(79.2±2.6)分显示优于参照组的(65.6±2.3)分;且人性化组护理总有效率(95.2%)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5.0%),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运用的临床价值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万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观察经方医药治疗体质相关性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通过按照王琦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填写调查问卷表的形式对RVVC患者体质进行分类,寻找RVVC体质分布规律;辨证论治以对比经方医药对体质相关性RVVC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RVVC发病与体质相关,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为主要发病体质.辨证论治经方医药对RV V C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淤质、痰湿质、湿热质各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平和质、特禀质单独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疗效对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论治经方医药可有效防治RVVC.
作者:罗秋红;覃永键;钟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程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60例,总结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护理方法.结果 阴道分娩成功47例,阴道分娩成功率78.33%,自然分娩57.50%(27例),第二产程延长及胎儿窘迫给予产钳助产术42.5%(20例);产程3~14 h;产后出血量230~370 mL;13例中转剖宫产术,其中产程停滞4例,胎儿窘迫9例,所有产妇未发生新生儿窒息和子宫破裂.结论 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产前进行综合性评估、心理护理贯穿分娩全过程、密切检查产妇的生命体征,及时识破子宫破裂的征象,并实施物理性或非物理性的疼痛护理,做好随时中转剖宫产的准备及新生儿的抢救工作,是提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成功率的关键,可提高母儿的预后.
作者:金京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10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联合组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治疗效果;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的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尿量.结果 联合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尿量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效果确切,可控制血压,增加尿量,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康淳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急诊宫外孕患者的针对性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 抽取2015.03~2017.03阶段以急诊的方式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急救的宫外孕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针对性急救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30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宫外孕患者,其中输卵管破裂型16例,占比53.33%;流产型10例,占比33.33%;卵巢破裂型4例,占比13.34%.30例患者经临床针对性急救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急诊宫外孕患者在第一时间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抢救治疗,并配合实施心理护理和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治疗效果.
作者:鄂绩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自然分娩产后阴道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行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对分娩后阴道出血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阴道出血率6.67%(6例),对照组产后阴道出血率22.22%(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3产程、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211.37±52.69)mL、(78.48±12.41)mL和(137.91±19.66)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1.95±61.87)mL、(146.58±22.75)mL和(251.04±26.81)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明显降低自然分娩产后阴道出血率和出血量,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冯彩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补肾调经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62例本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有生育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依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法,观察组施与补肾调经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T、LH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并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93.5%,64.5%)均高于对照组的(71.0%,38.7%),P<0.05.结论 补肾调经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佳,有助于提升排卵率和妊娠率,值得推广.
作者:冉旭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产前检查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26例妊娠晚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经产前检查后,观察胎盘早剥的检出结果,并通过纠正休克、及时终止妊娠和防治产后出血等方法予以治疗.结果 经产前诊断后,在126例产妇中,检出胎盘早剥39例,与产后随访结果的符合率为92.86%(39/42).在42例妊娠晚期胎盘早剥产妇当中,经治疗后,42例产妇均成功分娩,其中40例新生儿健康状况良好,2例死亡.结论 通过产前检查,妊娠晚期胎盘早剥能够得到早期、准确的诊断,便于及时进行治疗,为母婴健康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剖腹产术后出血临床分析与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后出血患者37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案,分析止血效果.结果 37例患者中出血原因包括胎盘因素4例(10.81%),凝血障碍8例(21.62%),子宫肌瘤2例(5.41%),切口撕裂7例(18.92%),宫缩乏力16例(43.24%);产后出血量485 mL~2215 mL,平均(965.28±35.47)mL.结论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剖腹产术后出血,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玉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对于妊娠合并症及不良妊娠结果的影响,从而加强对孕期营养干预的重视,减少妊娠合并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汾阳医院门诊行定期围产检查520名早孕女性,其中320名患者同意并接受了全程孕期营养干预,设为实验组,同期200名早孕患者未接受全程孕期营养干预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贫血、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低体质量儿、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胎儿生长受限发生、巨大儿、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发生率、产后出血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率(P<0.05);结论 有计划的合理的在孕期营养指导,可改善孕妇营养的摄入,减少妊娠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减少巨大儿及低体重儿的出生,减少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发生.
作者:武茜;于俊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30例孕妇,随机平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各65例.单一组孕妇产前采用超声检查,联合组孕妇产前采用超声联合胎心监护检查.比较两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结果以及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总有效率、诊断符合正常新生儿评分并接近10分以及诊断不符合新生儿评分≤4分的概率均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产前使用超声联合胎心监护检查,能够大大提高对胎儿窘迫症分析的正确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亓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临床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将100例剖腹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对研究组进行整体护理,可有效缩短卧床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 通过对产妇进行整体护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确保手术的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作者:李晓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对子宫肌瘤聚焦超声治疗患者给予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的麻醉效果.方法 随机分组将我院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聚焦超声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麻醉、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镇静评分(Ramsay)、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在子宫肌瘤聚焦超声治疗中麻醉效果相当,但是前者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祁辅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早期干预治疗妊高症患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妊高症患者210例,选取110例作为观察组,对妊高症患者采用早期干预治疗模式,对照组选取100例,对妊高症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比照两组治疗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对前兆子痫,抽搐,胎盘提前剥离,剖腹产等情况发生的概率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胎儿出现早产、发育缓慢、胎儿死亡发生的比例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干预治疗模式治疗妊高症患者,可以有效减少孕产妇并发症及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和早产死亡率,有助于孕妇顺利生产.
作者:杨凤梅;王俊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