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舒羽;陈志英;傅晓红;高明;汪晓莉;王智慧
目的 探析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米司非酮,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减小、血红蛋白值提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止血效果好,且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值等指标水平.
作者:周莉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致不孕症的原因及对策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继发不孕症患者32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孕症的原因并分析对策.结果 245例曾接受过人工流产手术或药物流产清宫术,占75.2%,另外81例或者自然分娩后放置节育环避孕,再次取环后即不孕,或者患宫外孕行单侧输卵管切除或保守治疗后不孕,占24.8%.我院从2012年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PCA)以来,建立健全了完整的术后随访制度,随访率达到90%左右,在所有随访的病例中,目前尚未发现继发不孕症患者,今后有待继续观察.结论 人工流产是继发不孕症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妇产科医务工作者要加强妇女保健知识宣传,杜绝或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从而达到减少继发不孕症的目的.
作者:张德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机体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2例(GDM组)、糖耐量正常孕妇30例(正常妊娠组)血液中的RBP4浓度,借助葡萄糖氧化酶法、放射免疫法对两组产妇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素(FINS)浓度、血糖(FPG)浓度等进行测量,然后对胰岛素的抵抗指数(HOMA-IR)进行计算.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蛋白免疫印迹法对两组产妇胎盘RBP4 mRNA、蛋白表达等进行检测,并且分析GDM组胎盘组织RBP4 mRNA及蛋白表达与产妇血清RBP4、HOMA-IR之间的关联.结果 (1)对照组产妇血清RBP4以及FINS、FPG等水平、HOMA-IR均低于GDM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对照组产妇胎盘组织RBP4 mRNA、蛋白表达显著低于GDM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GDM组胎盘组织RBP4 mRNA、蛋白表达与HOMA-IR均具备相关性,同时血清RBP4和HOMA-IR也具备显著的相关性,P<0.05;但是胎盘组织RBP4 mRNA、蛋白表达与产妇血清RBP4水平未表现出相关性,P>0.05.结论 GDM产妇胎盘组织内的RBP4 mRNA出现高表达,且血清RBP4异常升高,提示产妇可能发生了胰岛素抵抗机制,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郭永;付竹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主要探讨宫腹腔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相关疗效和优势.方法 搜集在我院诊治不孕症女性的患者资料1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对患者均进行一般的治疗和护理,A组患者运用宫腔镜治疗,B组患者运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统计相关的数据,记录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不同组患者治疗后相关后遗症以及疗效分析,我们可以发现B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A组(P<0.05),且手术出血量、治疗时间大大缩短,其治疗效果也明显好于A组(P<0.05).结论 运用宫、腹腔镜治疗女性不孕症有着一定的优势,可以显著地改善女性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提高其妊娠成功率,效果明显,可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吕先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过程中,常见的临床应用诊断手段就是借助CT和B超两种手段,本文通过对CT和B超两种诊断手段的对比分析以研究两种手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关于两种诊断手段的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数据分析以及比较的方式来对此进行研究.数据调查的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为期三年;调查对象为我院近三年收治的妇科盆腔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这200例患者有16例子宫内膜癌,11例卵巢癌,62例卵巢良性肿瘤,34例子宫颈癌,68例子宫肌瘤以及9例子宫肉瘤;调查内容为各个病例中盆腔肿瘤患者采用CT、B超及手术后病理证实,借此分析和对比CT和B超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的价值.结果 本次数据搜集分析主要集中于B超和CT在妇科盆腔肿瘤中的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子宫肉瘤、卵巢良性肿瘤、卵巢癌等六项病症的诊断符合率的分析,其中B超对此六项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25%、88.21%、89.16%、50.12%、96.17%、80.00%;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68%、76.23%、83.11%、50.05%、92.86%、62.14%.由此数据,在各项病症中术后病理与两种手段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可见B超的诊断符合率略高于CT,符合统计学差异,具有研究的意义.结论 在妇科盆腔肿瘤疾病诊断过程中,B超和CT作为两种常见的检查手段,B超相较于CT不仅在诊断符合率上B超的略高于CT,而且B超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无创等优点,可见B超是检查盆腔肿瘤佳的首选方法.
作者:何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对于妊高症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治疗的88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纯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蛋白情况较之于对照组要更接近于正常水平;此外,观察组母婴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母婴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13.64%.进行比较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方式相较于单纯给药的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更明显,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降低,由此可见,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产妇导乐分娩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导乐分娩的200例产妇纳入研究范畴,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产妇的平均总产程时间为(6.18±1.13)h,平均出血量为(108.6±13.9)mL;干预后,产妇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具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干预前,且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导乐分娩产妇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焦虑抑郁的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秀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需流产的90例早期妊娠者为研究对象昂,经双盲法分组,观察组45例采用人工流产,对照组45例采用药物流产,分析两组流产效果.结果 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流产效果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人工流产的效果较药物流产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的意愿将于我院诊治并分娩的GDM患者52例分为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32例)和未接受系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20例).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与未采取及时干预方法的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显著降低,羊水过多和剖宫产发生率较低,胎儿窘迫发生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效干预措施对改善GDM患者生活质量和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更年期女性阑尾炎手术护理方法 及护理效果评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5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常规护理干预,麻醉护理干预,饮食营养护理,引流管理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疼痛状况,并发症情况,肛门排气情况.结果 通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中,肛瘘,手术切口积液,感染,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状况,观察组患者时间(24.17±2.3)h,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0.2±2.7)h,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阑尾炎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妇科体检中实施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妇科体检中实施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CT阳性结合高危型HPV检出阳性的85例患者,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含义(ASC-US)呈阳性65例9(76.47%),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呈阳性6例,占比为(7.0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呈阳性6例(7.06%);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呈阳性5例(5.88%);非典型腺细胞(AGUS)呈阳性3例(3.53%);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呈阳性1例(1.18%).其中经病理学检测CINⅠ型24例,占比28.24%;CINⅡ型24例,占比28.24%;CINⅢ型37例,占比43.52%.病理学检测确诊87例;TCT单独检测结果呈阳性共51例(10.2%),阳性符合33例(64.7%);高危型HPV单独检测结果呈阳性共188例,阳性符合54例(28.7%)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结果呈阳性共85例,阳性符合率为97.9%.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结果与TCT、高危型HPV单独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明显,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体检中实施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符合率,对于及时发现并积极干预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效果和意义.
作者:梁新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健康状况改善产生的影响;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76例,38例为对照组,38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为综合护理,就情绪变化、满意程度、生活质量及体重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郁焦虑水平及体重指数均有所改善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从满意程度看,观察组满意率(92.11%)显著大于对照组(68.42%);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 患者不良情绪的好转、体重指数的降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有赖于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董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妇科盆腔炎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8例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质量效果.结果 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因此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妇科盆腔炎,治疗效果好,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赵慧;张彦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蒙药吉祥丸(马力吉-18)对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卵巢早衰的患者74例,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实验组行蒙药吉祥丸治疗.对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治疗后月经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月经复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蒙药吉祥丸(马力吉-18)治疗卵巢早衰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萍;包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我院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缺陷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制定对策,为降低缺陷率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两年间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缺陷的护理进行分类统计,并对导致缺陷护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分析结果 ,结合循证护理及我院护理经验,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168例研究对象中出现护理缺陷的病例为86例,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为51.2%,其中以错注、漏注、多注、接错液体等输液错误所占的护理缺陷病例占31.4%;医嘱错误占22.1%,发药错误占18.6%,输液外渗,局部肿胀,新生儿抓伤和缺乏心理护理等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均为9.3%;以1年以内出现护理缺陷的人员多,为39例,占45.3%,以5~6年和6年以上护理人员出现护理缺陷的数量少,为4例,占总人数的4.6%.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以1年工作的护理人员出现输液错误的护理缺陷发生率高,并采取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丰富护理经验,加强护理管理和总结缺陷借鉴经验等措施对护理缺陷的发生进行预防,从而提升妇产护理的护理质量.
作者:蔡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将聚甲酚磺醛应用于女性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146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患者,记录其用药前的各项症状,然后使用聚甲酚磺醛进行治疗,用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通过患者用药前后的症状对比对药物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8周后,通过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可知,146例患者在接受聚甲酚磺醛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46%,治愈率为59.58%.对于轻、中、重三种程度的宫颈糜烂患者而言,治疗的总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的治愈率之间进行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应用聚甲酚磺醛对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痊愈或显效的速度快,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对此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唐超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IL-6与IL-8水平变化研究在胎膜早破孕妇早期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34例正常孕妇作对照组,另选取34例胎膜早破患者作研究组,均行IL-6及IL-8水平变化监测,将各自测得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孕妇母血、羊水中IL-6、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IL-6及IL-8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IL-6及IL-8水平变化对PROB的早期判断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夏舒羽;陈志英;傅晓红;高明;汪晓莉;王智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为乳腺疾病患者筛选有效的诊断方法 .方法以50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B超和钼靶X线诊断,将上述两项诊断结果 和病理结果相比较,择优选取.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在部分乳腺疾病的诊断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B超的诊断准确率高,辐射小,费用合理,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加以推广.
作者:张金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彩超技术对诊断早发性乳腺癌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合术后病理诊断,将患者分A、B、C三组,其中A组患者为早期乳腺癌患者(n=26例),B组为良性肿块患者(n=26例),C组是非早期乳腺癌患者(n=8例).通过彩超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比患者特异度和灵敏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并且对三组患者超声图表象进行对比.结果 A组、C组患者特异度和灵敏度、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C组的表现均为边缘不规整,形态不规则B组26例患者当中,形态不规则患者为15例,所占比例为57.69%,有1例为边缘不规整,占据比例为3.85%,2例变现为微小钙化,占据比例为7.69%.结论 彩超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徐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剖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用不同治疗方法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月本院接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患79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选病患分成以下两组:研究组(n=40)予以妈富隆+诺雷德治疗,对照组(n=39)予以丹那唑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后病情的变化情况,比较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连续治疗3个月之后,研究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0%,比对照组的79.49%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9.74±6.13)分,明显比对照组的(78.32±5.86)分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积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患施以妈富隆+诺雷德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避免损伤肝功能.
作者:韩紫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