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永光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对于创面采用不同的止血法对于患者卵巢储备能力的影响,选择一项有效的合理的手术止血法.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电凝组和缝合组,各50例,电凝组采用的是双极电凝的方法 进行止血,缝合组使用的是缝合的方法 进行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行前、手术治疗后1个月和半年之后的血样检查,对比患者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的含量,另外使用阴道彩超,对患者的窦状卵泡数、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低值流速进行检测,通过这些数据来统计患者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以判断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具体作用.结果 两组手术治疗1个月之后,E2水平比手术之前的数值明显下降,FSH、LH相比于术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半年之后进行观察,E2、FSH、LH值逐渐康复至手术之前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F0较术前明显下降,PSV、EDV相比于手术进行之前明显降低,RI和P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半年之后检测发现F0仍维持在较低指标,明显比同一个时间进行检测电凝组指标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使用双极电凝法或者是传统的缝合法进行止血,都会对卵巢储备功能发挥一定疗效,其中疗效较为显著的是以电凝止血法的影响更大.临床上医务人员要注意使用合理科学的止血方法 对患者进行防护,这都维持卵巢的储备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甄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镇痛分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4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 ,观察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方法 .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80.56%与对照组52.11%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产妇镇痛分娩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宋长鹏;胡宝良;单小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孕早期检测具有生物活性25羟维生素D3血清含量,对流产和胎儿窘迫的价值.方法 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妇产科就诊的女性中选择妊娠者98例,随机分为监测组与常规组,各49例,监测组进行孕早期25羟维生素D3水平检测;常规组进行常规孕期检查,比较两组孕28周前的疾病预测准确率.结果 监测组的总准确率84.0%、流产准确率80.0%、胎儿窘迫准确率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66.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女性进行早期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进行检测,可直观反映妊娠过程中胎儿的情况,为流产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的降低,提供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晶晶;许学云;周小平;翟金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五加生化胶囊终止早孕的疗效.方法 选择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实验组加服五加生化胶囊,对照组无特殊处理.结果 观察完全流产率、出血量、出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加生化胶囊能够使子宫收缩持久,残留物纯净,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且安全、高效、易被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向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综合分析腹腔镜下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药物组和手术组,其中手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药物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统计患者治疗成功率、住院时间、出院时HCG值以及随访患者术后再次宫内妊娠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手术组96.7%明显高于药物组70%,在出院时,对其进行血HCG检测统计,结果 显示手术组患者的HCG水平为(133.43±98.35)U/L明显低于药物组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及时随访,两组患者两年内的再次宫内妊娠率,手术组患者为46.7%,而药物组患者仅为26.7%.结论 在异位妊娠的治疗中,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更为有效,同时患者住院时间短,再次宫内妊娠机会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常规治疗无效,接受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及米索前列醇纳肛、葡萄糖酸钙静滴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宫体或深部肌肉注射,15 min后可重复应用.结果 30例患者中29例显效,显效率达96.6%,1例并发DIC,改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作者:钟国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6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分娩方式将其分为自然分娩组108例与剖宫产组58例,观察两种分娩方式产妇产后所出现的盆底功能障碍,统计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 自然分娩组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却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及肌电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康复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然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影响程度较剖宫产更大;但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经盆底康复治疗后均可获得良好近期复效果.
作者:黄柳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促卵泡生成素(FSH)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完全止血时间分别为(36.4±9.21)d、(19.7±12.6)d,出血复发率分别为22.9%和5.7%,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1%和94.3%,三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用米非司酮疗效显著,止血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芳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子宫颈癌诊断和治疗中CT扫描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观察CT扫描在肿瘤分期中的诊断结果 .结果 与病理临床分期结果 相比,CT扫描分期结果 高估率为12.3(9/73),低估率为13.7%(10/73).结论 子宫颈癌诊断中,CT扫描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可作为重要的分期诊断方法 ,用以指导临床治疗,但CT扫描不能检出Ⅰa期患者,还应结合其他检查方法 .
作者:肖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单发和多发子宫肌瘤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的子宫肌瘤数量将其分为单发组与多发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 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患者展开为期2~3年的随访,通过随访结果 可看出,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本次研究结果 显示,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和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经期延长、痛经、直肠压迫、贫血以及月经量增多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单发和多发子宫肌瘤均可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杨娟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浅析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对照组更加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秦晓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妇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 为所有患者实施护理,分析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出现护理纠纷事件34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2.7%.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专业技能差、护理管理体制缺乏专业性和规范性等是引起妇科护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实施针对性解决对策后,护理纠纷发生率下降至0.2%(3/150).结论 明确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增强护理风险的认知,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可显著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切实改善妇科护理质量.
作者:赵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过程中,运用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乳酸杆菌治疗,观察组运用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两年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年内复发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妇女萎缩性阴道炎的过程中,运用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对患者分泌物增多、瘙痒症状能进行有效缓解.
作者:尚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月经期第二天使用醋酸亮丙瑞林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月经期第一天给予患者口服来曲唑和二甲双胍,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血清CA125水平.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复发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观察组VAS评分和血清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降低CA125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彭新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校女工阴道感染情况.方法 对650例女工白带进行常规检查.结果 650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含病原体的标本335例(51.54%),其中霉菌性阴道炎140例(21.54%),滴虫性阴道炎15例(2.31%),细菌性阴道炎180例(27.69%),老年性阴道炎45例(6.92%).结论 我校患阴道炎的女性中以细菌性和霉菌性为主,白带常规检查对阴道炎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孔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催乳汤联合穴位按摩对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1月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催乳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口服催乳汤的情况下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泌乳量、补受量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泌乳量、补授乳量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缺乳患者采取催乳汤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治疗,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
作者:乔山幸;周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手术致输尿管损伤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修补术联合内支架引流术,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下输尿管支架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输尿管镜下输尿管支架引流术治疗妇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白岩;陈立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经阴道彩超在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彩超、经阴道彩超诊断.观察对比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 .结果 经阴道彩超检查的确诊率为95.56%、肌瘤个数诊断率为95.07%,均明显高于经腹彩超检查的确诊率77.78%和肌瘤个数诊断率7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超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更高,可发现小肌瘤,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葛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抗磷脂抗体(APA)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生殖中心2013年3月~2015年7月IVF-ET后RIF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同期第一次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者10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纳入之前,接受5个同期胚胎移植.采用APA金标法定性及ELISA定量法检测IgG、IgM抗心磷脂抗体、抗磷脂酰乙醇胺抗体、抗磷脂酰肌醇抗体、抗磷脂酰酸抗体、抗磷脂酰甘油抗体、抗磷脂酰胆碱抗体和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结果 (1)研究组IVF-ET反复种植失败者中有23例检测到阳性特异性抗磷脂抗体,阳性率为23%;对照组中仅有4例检测到阳性特异性抗磷脂抗体,阳性率4%,研究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IVF-ET反复种植失败者7种特异性抗磷脂抗体IgG、IgM定量检测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ET反复种植失败者7种特异性抗磷脂抗体IgG、IgM定性检测阳性率及定量检测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同期第一次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者,抗磷脂抗体与IVF-ET后RIF呈正相关,提示抗磷脂抗体可能是导致反复着床失败的原因之一.
作者:唐君;毛增辉;刘人杰;黄启;文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研究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并对其干预方式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我院妇科(干预前)收治的手术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干预后)收治的手术患者105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围术期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围术期感染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促进其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乙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