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丽;周俐燕;李圆圆
目的 探究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用于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我院进行治疗就诊采用保守疗法治疗宫外孕的患者4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各24例,其中参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进行联合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用于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朱秀梅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本文对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以及护理进展进行了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40名门诊就诊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 42天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治疗前后的效果评估用表格进行比较肌力和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是产后盆底组织损伤未能进行康复治疗,将进一步对盆底功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如果不及时治疗PFD,将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产妇对PFD的认识,共同促进PFD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蔚霞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苦参凝胶与氟康唑胶囊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40例进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70例采用氟康唑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70例,采用苦参凝胶与氟康唑胶囊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苦参凝胶与氟康唑胶囊结合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该疾病的反复发作,同时还可以改善该疾病的不良症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曹晓妮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应用于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治疗的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30例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米非司酮治疗及妇康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的比较结果上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米非司酮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保证患者取得更好的预后.
作者:黄玉兴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产后出血临床情况,分析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进行预见性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346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其中200例产后出血病人高危因素,展开预见性护理.结果 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是诱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消除潜在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高丽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电刺激生物反馈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0例产妇,依据随机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传统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每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V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生物反馈在产妇盆底康复治疗中可有效改善产妇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文英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分析对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应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在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0例,根据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联合护理组(n=50)与简单护理组(n=50).在围手术期内,给予简单护理组患者使用简单护理对策,而对联合护理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护理对策,以探讨对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应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情况.结果 联合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简单护理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杨恩菊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分析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与研讨组.参照组患者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而研讨组采用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00%,而研讨组治疗总有效则高达96.00%,组间比较明显,P<0.05;同时,研讨组患者不良反应率4.00%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12.00%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通过两种治疗方式比较后,采取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能有效促进其快速恢复,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应广泛推广.
作者:孙宏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后的随访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60例,均接受对症治疗,其中将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病毒检测复查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在术后采用其他方法复查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残留率和复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残留率和复发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后定期采用HPV检测可促进宫颈病变复查检出率的提高,便于临床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其向宫颈癌进展.
作者:杨雪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经安宫黄体酮与左诀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9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各组患者45例,参照组接受安宫黄体酮治疗,而观察组则接受左诀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指标.结果 观察组、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41/45)、77.78%(35/45),(x2=5.021,P<0.05).患者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差异不大(t=0.352,P>0.05);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得以改善(t观察组=4.365,P<0.05;t参照组=4.321,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t=5.325,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症状,与安宫黄体酮比较,左诀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疗效更佳,积极改善患者月经过多等症状,帮助患者平稳渡过围绝经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8年第28期
在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处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适宜的不孕症治疗机制,确保治疗工作开展效果的稳定性.本文简要分析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对不孕治疗研究进展予以综合讨论,仅供参考.
作者:张久红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对奥林巴斯腹腔镜系统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观察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挑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之间临床确诊为卵巢囊肿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的方法为传统开腹式的卵巢囊肿剥除术,实验组采取的方法为奥林巴斯腹腔镜系统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及卵巢功能指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手术前后6个月的雌二醇水平等).结果采用奥林巴斯腹腔镜系统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实验组的术中术后指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显著低于采用传统开腹式的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对照组(P<0.01),而在卵巢功能指标比较中,对照组与实验组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奥林巴斯腹腔镜系统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与传统开腹式的卵巢囊肿剥除术两种方法对于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差别,但相比于传统开腹式的卵巢囊肿剥除术,奥林巴斯腹腔镜系统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有着手术安全,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的优势,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作者:牛玉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孕三烯酮胶囊,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口服治疗,7d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1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3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有9例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1年后观察组出现2例复发,对照组出现10例复发,比较亦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疾病的治疗中,与西药治疗比较,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临床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是临床上治疗该类型疾病的佳中药方剂.
作者:江国荣;禤雪梅;蔡艳芳;张丽芬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和对比阴式与腹式卵巢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实施不同切除术将其划分为观察组(阴式切除术)和对照组(腹式切除术),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住院天数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也存在显著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阴式切除术治疗卵巢囊肿,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观察宫、腹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对输卵管堵塞致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的讨论对象为我院40例输卵管堵塞致不孕症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均在2015年5月~2018年5月,并将40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不孕患者均为20例.其中,采用单纯宫腔镜插管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宫、腹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住院和术中出血量多少,以及治疗一年后不孕患者的成功妊娠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稍多,但是根据一年后的调查,实验组成功妊娠率的患者达到75.00%,比对照组高25.00%,两组不孕患者的实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输卵管堵塞导致的不孕患者实施宫、腹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虽然治疗时间长,但是能够取得较高的成功妊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曼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对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服用避孕药的效果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避孕药在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单位收入的97例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服用避孕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1片/次/d,持续口服21d)的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单纯行人工流产术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发生情况、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减少量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月经复潮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宫腔粘连共2.1%,低于对照组10.0%;观察组月经量恢复正常水平的有6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避孕药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较为可靠,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还能促进患者月经量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测定CA125、TGF-β1和VEGF在子宫腺肌瘤患者腹腔液中浓度,探讨其与异位子宫内膜发病之间的联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正常盆腔(62例)、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患者(62例)腹腔液CA125、TGF-β1和VEGF术前术后的含量.结果对CA125、TGF-β1和VEGF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健康的机体在不同时间表现出的状态无较大差异,而实验组术前术后有着明显差别,说明三者有共同的协调关系.结论通过对CA125、T GF-β1和VEGF三种影响因子在腹腔内环境的变化观察,可以将此三种因素作为腹腔镜切除术切除子宫腺肌瘤的良好指标.
作者:陈小宁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究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不孕不育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的妊娠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采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激素和子宫相关指标水平,进而有助于提高其妊娠成功率.
作者:潘宁开;霍结容;陈妮诗;欧国伟;邓卓航;郭蕾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心脏病孕产妇出现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此文予以研究并分析的资料是2016年2月~2018年3月本医院收入及治疗的30例心脏病孕产妇,对心脏病孕产妇出现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予以调查统计,关注和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30例心脏病孕产妇中,33.33%发生心脏不良事件,66.67%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孕产妇的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孕产妇相关数值,P<0.05,证明数据检测并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孕产妇存在糖尿病史例数、存在深静脉血栓例数、存在肺动脉高压例数、NYHA分级大于Ⅰ级例数显著多于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孕产妇相关数值,P<0.05,证明数据检测并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高、糖尿病史、深静脉血栓、肺动脉高压、NYHA分级大于Ⅰ级、左心室射血分数低等均是心脏病孕产妇出现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沈冉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补肾调周法合二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4月72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36例,对照组接受二藤汤灌肠治疗,研究组接受补肾调周法合二藤汤灌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2.87±0.68)分、局部体征积分(1.65±0.14)分、总积分(4.52±1.4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94.44%,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补肾调周法与二藤汤灌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吕燕 刊期: 2018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