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芬芬;李秀华
目的 研究异位妊娠患者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工作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对象,对如上患者采用硬币法完成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服务,各50例.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为(90.4±4.5)分、SAS评分为(37.3±3.1)分、住院时间为(5.2±1.4)d、护理满意率为98.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 在异位妊娠患者护理服务工作中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基础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康复速度及满意度.
作者:许芸芸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分析对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应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在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0例,根据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联合护理组(n=50)与简单护理组(n=50).在围手术期内,给予简单护理组患者使用简单护理对策,而对联合护理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护理对策,以探讨对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应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情况.结果 联合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简单护理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杨恩菊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导乐陪伴式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库病房中的应用,探索产科护理模式新方向.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4月产科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导乐陪伴式家庭护理模式进行分娩的护理与指导,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产妇的生产相关情况,调查产妇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明显缩短,且从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与新生儿相关情况来看,观察组均有较大优势,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也较高.结论 导乐陪伴式家庭化护理模式有利于缓解孕妇紧张情绪,辅助生产,提高生产质量,加快生产速度,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可以加以推广.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孕三烯酮胶囊,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口服治疗,7d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1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3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有9例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1年后观察组出现2例复发,对照组出现10例复发,比较亦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疾病的治疗中,与西药治疗比较,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临床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是临床上治疗该类型疾病的佳中药方剂.
作者:江国荣;禤雪梅;蔡艳芳;张丽芬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在行剖宫产后发生切口妊娠的患者中,施予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对照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宫腔镜及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21.69±1.52)min、术中出血量(62.58±2.54)mL、住院天数(6.14±1.58)d及子宫恢复时间(10.29±2.17)d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β-HCG水平、病灶大直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用宫腔镜及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推广.
作者:沈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患者发生习惯性流产的主要原因,结合临床治疗过程总结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在2017年1~12月治疗的12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结果 患者发生习惯性流产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免疫、内分泌因素子宫结构等.结论 习惯性流产患者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引发习惯性流产的因素有多种,在治疗中要结合患者的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在治疗习惯性流产的同时,要注重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斯琴图亚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监测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在女性卵巢功能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40~55岁患者,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及子宫、卵巢手术史、近3月激素用药史、恶性肿瘤史等,分为月经正常组、围绝经组、绝经组,于月经期第2天(绝经组于就诊当天),检测各组血清AM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其中围绝经组于6个月后重复检查,结果与前比较.结果 与月经正常组比较,围绝经期组血清AMH下降(P<0.05),FSH、LH、E2无明显变化(P均>0.05),绝经组血清AMH、E2水平明显下降,FSH、LH水平明显上升(P均<0.05);与围绝经组比较,绝经组AMH、E2明显下降,FSH、LH明显上升(P<0.05);围绝经期组6个月以后复查上升指标,血清AMH水平较前进一步下降,而FSH水平较前上升(P<0,05),LH、E2水平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血清AMH较FSH、LH、E2更早出现变化,能更早反应卵巢功能减退,并预测绝经期,为围绝经期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梁艳;张媛媛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究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保守手术中剥除妊娠黄体对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4月至我院就诊的40例输卵管妊娠需给予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的患者,其中17例对照组,术中未给予黄体剥除,23例观察组,术中给予黄体剥除,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的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并给予妊娠黄体剥除的效果显著,便于有效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情况的发生.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9例习惯性流产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理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9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心理护理、循证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焦虑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再流产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用于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纠正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唐明红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宫颈糜烂合并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10月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南浔区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治疗状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宫颈糜烂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而言,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效果显著,获益较高,促使康复进度加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向莉;袁慧琴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预见性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产后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预见性可有效降低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提高其对各项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郭玉丛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后的随访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60例,均接受对症治疗,其中将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病毒检测复查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在术后采用其他方法复查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残留率和复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残留率和复发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后定期采用HPV检测可促进宫颈病变复查检出率的提高,便于临床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其向宫颈癌进展.
作者:杨雪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宫颈癌前病变采用LEEP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37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即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70.27%(P<0.05).结论 在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LEEP手术的治疗效果相对理想,可取代常规手术,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杨瑞琴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对比分析在终止妊娠孕妇的治疗中应用无痛人流和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采取药物流产,观察组采取无痛人流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终止妊娠有效率是97.62%,对照组患者的终止妊娠有效率是88.10%(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痛时间和阴道出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应用无痛人流术较药物流产治疗效果更优,无痛人流术终止妊娠成功率较高,且患者腹痛时间和阴道出血时间较短,患者的流产过程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无痛人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左月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知信行的调查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300例围绝经期妇女BMC进行检查,根据患者是否有骨质疏松对参与研究人员进行分组,骨质疏松组136例,健康组167例.对所有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观察两组人员知、信、行三方面评分差异,分析骨质疏松组人员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在职情况以及围绝经等情况,观察不同情况的人员知、信、行三方面评分差异.结果 骨质疏松组参与研究人员的骨质疏松知识问卷评分中知识、健康信念、预防保健行为均明显低于健康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文化程度上,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知识、健康信念、预防保健行为得分均呈增加趋势,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人员月收入中,中等收入人群的健康信念得分高于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且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工作情况方面,未工作人员的预防保健行为得分高于工作人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妇女应加强骨质疏松方面的知识教育,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作者:易敏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总结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妇科护理所取得的效果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200名自愿参加研究的妇科疾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将患者分为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100人,其中甲组患者接受普通常规的护理服务,乙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优质的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恢复情况,调查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接受优质的护理服务的患者身心得到良好的回复,并且对医护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的提高.通过对比常规服务与优质服务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实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然,通过本次研究观察,可以确定的是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更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以及极大的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占园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讨论瘢痕子宫孕妇中期妊娠引产方法.方法 对85例中期妊娠疤痕子宫要求引产的孕妇分组.观察组:采用复方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注射液腔内注射引产;对照组:采用单纯利凡诺注射液腔内注射引产.观察产程启动时间、产程结束时间、产时出血、胎盘完整性、引产手术成功机率、有无严重并发症.结果 两组孕妇手术成功机率及产时出血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方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注射液腔内注射引产组用药后产程启动时间、产程结束时间、胎盘完整性明显优于单纯利凡诺腔内注射引产组(P<0.05),两组孕妇发生子宫破裂等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疤痕子宫孕妇中期妊娠引产采用复方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注射液腔内注射引产组优于单纯利凡诺注射液腔内注射引产,但引产过程中需严密监护,以防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晓玲;熊俊;方敏;李芸芸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兴化市农村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情况,以期了解我市农村妇女HPV分型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2014年~2016年我市两癌筛查出正常者、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异常者及部分宫颈癌患者行HPV分型检测,检测出HPV感染579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级别HPV总感染率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x2=264.505,P<0.01),宫颈癌患者的感染率高.单一型与混合型感染在正常者与各级CIN感染率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x2=193.186,P<0.011).我市的两癌筛查人群里HPV16感染率高.对被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共检测出27种基因型,其中高危亚型17种,低危亚型10种.正常者感染率前五位的HPV亚型依次是:16、58、52、18、53.各级CIN感染的主要亚型16、52、58、53、61.结论 在我市两癌筛查中增加HPV分型检测,增强宫颈癌的筛查力度,可以较好地筛选出高危人群,对有高危HPV感染者尤其是HPV16型者需加强监测,及早阻断宫颈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可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夏小莉;韩芳;姚启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应用于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治疗的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30例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米非司酮治疗及妇康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的比较结果上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米非司酮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保证患者取得更好的预后.
作者:黄玉兴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电刺激生物反馈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0例产妇,依据随机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传统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每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V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生物反馈在产妇盆底康复治疗中可有效改善产妇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文英 刊期: 2018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