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李金明

关键词:更年期功血, 米非司酮,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研讨更年期功血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6例更年期功血患者参与实验,入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为两组,Ⅰ组(n=28)接受炔诺酮口服,Ⅱ组(n=28)接受米非司酮口服,对比评估两组1个疗程后的病情状况.结果 与Ⅰ组药效比较,Ⅱ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提高方面更显著,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两组在相关性激素指标(FSH、LH等)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Ⅱ组在相关性激素指标(FSH、LH等)上的改善相对Ⅰ组显著,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米非司酮应用于更年期功血患者的治疗相对可行,不仅可保证临床药效,同时在促进性激素水平的恢复方面也具有明显价值,值得推荐.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增厚患者采取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的临床诊疗价值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内膜增厚患者采取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增厚住院患者50例,按照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患者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诊断性刮宫,研究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病理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根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诊断性刮宫相比,针对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其诊断结果更佳精准,同时也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更加确切,可以将其视为诊疗子宫内膜增厚疾病的首选方案.

    作者:许小洁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外阴癌根治术患者的综合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外阴癌根治术患者的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外阴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前护理准备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护理准备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通过优质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改善外阴癌根治术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鑫;胡红梅;陈萍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对妇科护理管理工作的影响价值,为妇科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在我院2016年1~6月以及2017年7~12月期间各选择妇科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试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比2组妇科患者住院时间、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专科护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组间各项实验指标对比,试验组妇科患者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妇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推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可以缓解护理人员压力,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整体上促进预后.

    作者:李晶莹;王洋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的方式,共选取60例,所有样本的入院时间均为2017年1~12月期间.将样本平均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内容.结果 两组之间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表现为观察组患者各项术后指标和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术后采用舒适护理法,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术后痛苦,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作者:孟秋红;杨亚琼;刘晓玲;唐潇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术中保温联合优化护理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接受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中,将优化护理与术中保温相结合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宫颈癌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需接受术中保温与优化护理联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少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参照组对象,数据比较后意义明显(P<0.05).结论 针对临床中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来讲,让其接受术中保温与优化护理联合干预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苏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 探究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选择为研究主题,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存在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的缩小瘤体体积,减少不良药物反应,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治疗的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50例,把这些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 经过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有利于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治疗方法对患者自身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在今后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应该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启莲;田野;朴文青;高原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压疮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探究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压疮风险评估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为研究组给予压疮风险评估与临床护理,对照组不作评估与护理,对比两组的压疮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时间过长可导致压疮发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应接受压疮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为高危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作者:于晓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欣母沛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及宫缩情况的影响观察

    目的 为探讨临床治疗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可靠方法,为临床针对于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治疗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共计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1例,分别给予欣母沛和缩宫素进行治疗.对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点(术中、术后2 h和术后24 h时)出血量和尿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和术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研究组产妇的术中尿量、术后2 h尿量和术后24 h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结论 欣母沛治疗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综合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产后出血情况,是临床实践中的可靠方案之一.

    作者:陈卫民;潘雪莲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足月头位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待产体位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足月头位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待产体位对其分娩结局的实际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4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高臀卧位体位进行待产,观察组产妇采取自由体位进行待产,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实际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的几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对照组剖宫产的主要因素是产程过长;两组自然生产产妇生产过程中第一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失血量对比无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自由体位待产更有利于足月头位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实现自然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凤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管理及风险控制

    目的 探究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给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方法 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人性化管理风险因素的分析调查,并对其进行统计,得出主要的风险来源,给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结果 对妇产科日常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评分,主要存在的风险为护理技术不足、生产知识认识不足、新生儿护理知识落后、药物应用风险等,其中占比大的为护理技术不足,还需要加强护理管理.结论 妇产科开展人性化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通常存在风险因素,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展开风险控制,加强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柏萍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接收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接受刮宫术,研究组则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对两组治疗前后月经量、复发率和妊娠率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妊娠率以及复发率分别是41.38%和24.13%,研究组分别是68.97%和3.45%,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月经量未见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电切术较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月经量、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作者:梁玉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自由体位分娩与孕产妇意愿度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自由体位分娩与孕产妇意愿度.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孕产妇,根据产妇自愿原则随机分组:观察组200例,入院后自愿选择自由体位分娩.对照组200例,产科传统仰卧位接产模式.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增强信心与实力、被尊重感、隐私保护及会阴裂伤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信心、被尊重感、隐私保护与观察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新生儿窒息率为3.50%、3.64%,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自由体位分娩,可增强产妇信心、提升被尊重感、隐私受到保护,提高产妇自然分娩意愿度.

    作者:李红;李兴花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卵巢癌化疗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接受化疗的卵巢癌患者神经毒性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取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和综合护理方案,以周围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和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程度和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分也更低,而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就上述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明显保障化疗治疗的安全性,减少患者神经毒性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严美爱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宫腔镜手术及常规清宫术在稽留流产诊治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宫腔镜手术及常规清宫术在稽留流产诊治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稽留流产5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的25例患者进行常规清宫术治疗,观察组的25例患者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宫腔残留率(0.00%)、月经量改变率(4.00%)、盆腔感染率(8.00%)、宫腔粘连率(4.00%)、月经恢复时间(30.48±3.69)d、术后阴道流血时间(7.22±0.75)d、住院时间(5.85±1.35)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稽留流产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方法 对本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安全管理,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制度.结果 通过以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措施.结论 妇产科为了认真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确保护理安全,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件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天茹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双唑泰软膏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双唑泰软膏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我院妇科门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共12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使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双唑泰软膏;对照组60例,只使用双唑泰软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起效时间及疾病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杆菌活菌胶囊与双唑泰软膏联合应用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缩短药物治疗的起效时间.

    作者:刘维;邹晓锋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效果研究

    目的 本文分析的是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患者50例,将其分为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25例患者,西医组应用的是西医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组应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比的是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卵泡生成激素和雌二醇.结果 尽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但是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在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肖立兰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子宫瘢痕妊娠护理新进展

    目的 研究剖宫产患者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护理.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06月在我院进行瘢痕部位妊娠治疗的20位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结论 提高患者,家属,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楠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间歇性导尿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 分析间歇性导尿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5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回顾性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行常规导尿,观察组行间歇性导尿,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与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2周残余尿量和拔除尿管时间两项指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另外在尿路感染情况上观察组的3.7%也要低于对照组的18.5%.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护理过程中,间歇性导尿比常规导尿有更显著的作用,减少患者感染,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与预后.

    作者:太琼华 刊期: 2018年第27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