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金
目的 分析中学生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病因探讨治疗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以异常子宫出血就诊的广州市在校中学生120人进行问卷调查,给妈富隆治疗和醋酸甲羟孕酮片恢复周期治疗,根据问卷结果 因人制宜加以指导和特殊治疗.结果感觉有压力紧张的85.83%;有情绪波动的占18.33%;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占24.17%,睡眠不足占80.83%,身体过瘦贫血和有身体疲乏或头晕现象的分别占30%,15.8%和43.3%,29人经期或出血期间有剧烈运动.101例完成观察,痊愈61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08%.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可能与压力紧张情绪波动抑郁焦虑等精神因素,贫血身体虚弱或过瘦等体质因素,睡眠饮食运动不合理等生活因素相关.该研究治疗方案行之有效.
作者:伍海鹰;孙定乾;陈爱兰;秦爽;林佩萱;桂月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情况.方法 将本院接收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120例根据阴道分娩指征分为对照组(再次剖宫产)和观察组(阴道分娩),60例/组.将两组的分娩结局、新生儿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产妇产褥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之间对比窒息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 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后在符合阴道分娩指征的情况可进行阴道分娩,有利于产后身体恢复.
作者:胡玉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刮宫术,观察组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常见妇科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研究.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妇科病患者72例,将仅行常规治疗的35例作为对照组,将联合实施预防保健措施的37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及预防保健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常见妇科病治疗基础上强化对患者的预防保健,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疗效,强化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可推广.
作者:张福秀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铂类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40例晚期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观察组20例患者给予紫杉醇+铂类新辅助化疗2周期联合根治性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直接给予根治性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2年随访,观察两组术后淋巴结转移以及局部复发情况.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淋巴结转移以及局部复发情况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在15.00%(5/20),对照组淋巴囊肿发生率在20.00%(4/20),两组数据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铂类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崇庆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超声监护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缺陷的应用.方法 随机将150例剖宫产瘢痕缺陷患者分为2组:药物治疗组和超声监控下宫腔镜手术组.对两组患者诊疗后,对比诊疗时间,比较患者月经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并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诊疗时间上,较药物治疗组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手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治疗组月经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较手术组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手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诊疗效果上,超声监控下手术组较药物治疗组显效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超声监控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缺陷手术中有明显的辅助引导作用,可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基础上,缩短诊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靳志利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观察红藤败酱散加减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应用红藤败酱散加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应用红藤败酱散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康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析宫颈糜烂疾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宫颈糜烂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44例/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人性化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糜烂疾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100例,采用电脑双盲法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行单独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LH、E2、T、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月经恢复率、排卵率和妊娠率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疗效显著,指导推广.
作者:孟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夜间喂养采用快速使用奶瓶对缓解产妇劳累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病例筛选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顺利分娩的新生儿9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奶瓶进行喂养三个月,研究组实施快速使用奶瓶进行喂养,比较两组产妇睡眠质量.结果 研究组产妇睡眠时间(5.92±1.78)h,再次入睡时间(13.29±4.18)min;VS对照组产妇睡眠时间(4.72±0.95)h,再次入睡时间(27.92±7.11)min;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夜间喂养采用快速使用奶瓶大大提高产妇睡眠质量,对缓解劳累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耿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近几年,我国发生先兆流产的人数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孕酮和流产的发生以及发展存在相关性.为了进一步分析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以综述的方式,对上述命题展开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入院: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组50例,用甲硝唑、青霉素钠治疗,对照组加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盆腔炎评分为(6.65±1.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97±2.34)分(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为(5.74±1.7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53±1.98)分低(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47例(94.00%),显着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39例(78.00%)(P<0.05).结论 桂枝茯苓丸治疗能有效提高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疼痛,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罗素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状况,为临床治疗及转归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内分泌科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炎患者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仪检测甲状腺炎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结果 重度甲状腺炎患者的CD3+、CD4+显著低于轻度及中度甲状腺炎患者,P<0.05;重度甲状腺炎患者的CD8+显著低于轻度,P<0.05;重度甲状腺炎患者的CD4+/CD8+显著低于轻度及中度,P<0.05.结论 甲状腺炎患者病情越重,细胞免疫失衡越严重,应重视对甲状腺炎患者免疫功能调节,促进转归.
作者:郑雪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对改善产妇产后负性情绪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的100例产妇,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进行延续护理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产后的六个月内,对产妇进行包括电话随机访问或者家庭探访形式的延续护理服务,后根据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分别统计出两组产后抑郁发病率的情况,同时对产妇填写的抑郁表(EPDS)计算出后得分情况.结果 进行了延续护理的实验组,产妇在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明显要低于没有进行延续护理的对照组,并且根据抑郁表的得分情况来看,对照组的产妇抑郁表的得分高于实验组的得分.结论 产妇在产后进行延续护理后可以有效的减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并且抑郁表的评分普遍比没有进行延续护理的产妇分数低.
作者:孙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瘢痕妊娠者行阴道分娩的结局情况.方法 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检查确诊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120例孕妇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孕妇产检符合阴道引产指征,根据孕妇分娩意愿分组,观察组人数52例(先给予阴道试产,试产不成功者及时转剖宫产分娩),对照组人数68例(行剖宫产分娩),统计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例数,组间比较不同分娩方式术后产妇、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住院时间等),对产后并发症情况记录比较.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76.9%;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少,P<0.0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瘢痕子宫妊娠者若符合阴道引产指征,行阴道分娩,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
作者:黄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临床应用的积极意义.方法 选取入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98例,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舒芬太尼联合心理干预49例和单纯分娩镇痛组49例;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镇痛效果在不同时点疼痛度和顺产率.结果 试验组对比对照组疼痛度明显偏低(P<0.01);试验组自然分娩率提高(P<0.05);试验组自然分娩顺产率为77.55%高于对照组65.30%.;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100%、91.84%,试验组较对照组高.结论 经对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进我院98例产妇进行跟踪研究进行性心理导和思想鼓励的孕产妇麻醉后疼痛度明显好于单独麻醉组患者,值得借鉴和应用.
作者:卢丽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1月~2018年2月90例妊娠期阴道炎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药物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阴道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微生物检查转阴时间、清洁度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清洁度、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常规药物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应用效果确切.
作者:袁满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妇科生殖器官疾病在相对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对患者实施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可帮助患者病情得到恢复,但是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创伤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多数患者容易在围手术期出现心理问题,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故对于患者有效的护理就成为关键.本次研究则针对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详细探讨,并作出综述.
作者:丁玉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舒适手术室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室护理方式的差别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给与手术室剖宫产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与剖宫产手术室舒适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VAS及术后焦虑抑郁评分SAS与SDS,可见对照组评分都要显著高于实验组,每组数据统计对比均有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见对照组为42.37%,实验组为8.47%,数据统计对比有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母乳喂养成功率可有对照组为69.49%,实验组为93.22%,数据统计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对行剖宫产手术中的产妇施行舒适手术室护理可以明细改善产妇术后的疼痛,缓解产妇产后的抑郁及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显著提高产妇出院前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阴道炎患者应用健康指导与健康咨询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中2015年5月~2016年7月间接受治疗的90例社区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指导与健康咨询,根据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健康指导与健康咨询应用于阴道炎的治疗中,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连君香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