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对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

王娟

关键词:妊高症, 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析米索前列醇对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妊高症患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分为实验组(n=50)与常规组(n=50).常规组在产妇分娩之后采取催产素,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先肌肉注射催产素.统计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状况以及术后24小时血压达标率.结果 实验组产妇对不同时间出血量以及血压达标率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者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对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产后出血症状,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120例患者(在2016年5月21日~2017年5月21日期间选取),随机分组化(60例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7%、依从性100.00%、满意度98.33%、结石残留率1.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分析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 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8例妇产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4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73.53%(P<0.05).结论 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策,有利于促进患者接受护理后满意度的提升,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然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PN),研究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EN).结果 研究组术后7d的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研究组术后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N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应用可更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朱刚;梁桂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性评价

    目的 评价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采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18例,采取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治疗.结果 观察组经过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5.56%略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俊秀;张亚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方法 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我院具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11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引产,观察组给予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引产,观察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及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比对照组高,第一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第二产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应用于租约妊娠中,能保证促宫颈成熟效果,缩短产程,降低了产妇产后出血概率,促进恢复,值得借鉴.

    作者:韦壮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耳穴贴压降低经产妇产后宫缩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降低经产妇产后宫缩痛的效果观察.方法 挑选本院自然分娩经产妇100例,根据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进行产后心理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产后心理护理加耳穴贴压.结果 研究表明耳穴贴压能够有效减低经产妇产后宫缩痛,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 耳穴贴压降低经产妇产后宫缩痛效果显著.

    作者:陈肖肖;胡艳玲;陈离瑶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受到我国国情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孕不育问题不单单涉及到患者的生育问题,还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家庭团结和社会生活,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是十分关键的.本文通过对不孕不育患者心理压力来源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护理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作者:杜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加减在缺血性中风常规西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接诊的80例缺血性中风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之进行分组:甲组(n=40)实行西药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加减治疗,乙组(n=40)实行常规西药治疗.综合分析两组用药后病情的缓解情况,并对其临床疗效作出比较.结果 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比乙组的77.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中风病患施以西药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加减治疗,可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高铭;赵秀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状况.方法 本文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间质性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方法,就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变化更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间质性肺炎患者给予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方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能够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使患者运动耐力提升.

    作者:张燕;邓颖芳;刘金瑶;谢燕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5年8月~2017年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38例,均为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大剂量组总有效65例,占比94.20%,小剂量组总有效52例,占比7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有效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杏梅;张燕;邓颖芳;谢燕萍;刘金瑶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血管类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心血管类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23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用药不同分为实验组(天麻素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18例)和对照组(长春西汀注射液,117例),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37%)高于对照组(80.34%),不良反应率(1.69%)低于对照组(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类中成药天麻素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唐锁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分析生活方式对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究现代社会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及对其身体情况的影响.方法 研究于2017年10月~2017年12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某高校一~四年级共1128名学生的生活方式及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了解生活方式对学生健康的影响.结果 高年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年级,城市学生亚健康发生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生饮食、锻炼、作息等生活方式对其健康状况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学生不良生活方式可造成其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因此学校方面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生活方式,以提升其身体素质.

    作者:汤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医治疗女性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中药对治疗女性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名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口服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外加复方维甲酸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褐斑的面积以及色素深浅.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黄褐斑减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采用口服桃红四物汤的方法治疗女性黄褐斑伴月经不调,减少了患者面部黄褐斑面积并使其颜色变淡、有效的改善了女性月经不调的症状,使其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因此应该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陈志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难治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目的 对难治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难治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为57(95.0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为42(70.00%)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难治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超声波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情况得到改善和促进患者恢复正常哺乳,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宫颈刮片检查筛查宫颈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宫颈刮片检查筛查宫颈癌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7年4月本院门诊接诊的宫颈癌筛查人员1000例,分别选择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宫颈刮片检查,制作标本,2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阳性率.结果 宫颈刮片检查组500例患者,阳性4例,阳性检出率0.8%,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组患者500例,阳性14例,阳性检出率2.8%,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阳性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宫颈癌筛查方面,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检出率明显高于宫颈刮片检查,应该首选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

    作者:凌佩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012-2017年大丰区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2012~2017年大丰区宫颈癌和乳腺癌(简称两癌)筛查现状,寻找两癌发病特殊性和筛查过程中存在问题.方法 以大丰区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为筛查对象,进行两癌筛查.结果 六年中宫颈癌筛查148674例,确诊CINⅡ-Ⅲ335例、宫颈癌160例,发生率分别为0.23%、0.11%,生殖道感染及妇科良性病变58860例,发生率为39.59%;乳腺癌筛查154965例,确诊乳腺癌59例,发生率为0.04%.乳腺钼靶X-线BI-RADS分级0、3、4级及以上共1042例,发生率为0.67%.结论 41~60岁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高发年龄段.两癌的早查、早诊、早治是提高两癌妇女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阴道炎、宫颈炎和乳腺纤维瘤是目前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罹患两癌的潜在影响因素.健康教育对两癌防治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两种留置针固定方法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研究

    目的 留置针的两种固定方法 在儿科引起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比较.方法将我院儿科门诊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采取静脉输液治疗儿童其中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分别采取老式固定方法及改良固定方法,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性皮肤损害的几率.结果 试验组发生医源性皮肤损害的几率明显低于随机组,二者发生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改进留置针固定方法效果明显优于老式固定法,前者可避免减少留置针的导管滑脱及液体渗漏情况,有效预防针柄及肝素帽对皮肤的损伤,从而减少患者痛苦,增加患者家属满意度.

    作者:巫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延续性护理在出院产妇情绪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在出院产妇情绪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15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延续性护理.两组患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进行情绪状态测评,并调查其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SDS得分下降幅度更明显,满意度更高(98.00%>87.07%),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出院产妇的情绪管理具有良好干预效果.

    作者:张燕妮;张俊茹;尼春萍;刘喜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

    目的 分析和研究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方法 挑选本医院产科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产妇,根据产妇住院先后的顺序分组,实验组44例产妇实行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参考组44例产妇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时间、方法 、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27%和自然分娩率81.82%明显优于参考组13.64%、52.27%,且两组产妇在分娩时间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应用在医院产科中,可以大大缩短产妇的分娩时间,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对产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应用在产科中.

    作者:帅兴莲;鲁慧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周期后围产结局分析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周期后围产结局.方法 对我生殖中心2014年6月~2016年12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周期受孕150例产妇的围产结局回顾分析.结果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周期受孕在分娩孕周、剖宫产率、活胎率、早产率,以及胎儿出生后体质量、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周期后围产结局基本相似.

    作者:金丹;张兰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