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西德
目的 分析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疤痕子宫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30例;2013年5.25日至2017年6.28日,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剖宫产分娩、观察组-实施阴道分娩,每组疤痕子宫孕妇各15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疤痕子宫孕妇分娩出血量(225.65±1.02)mL;分娩时间(186.56±1.13)min;新生儿阿氏评分(9.16±1.02)分;分娩成功率86.67%,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疤痕子宫孕妇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疤痕子宫孕妇应优先考虑经阴道分娩,并密切观察产程,促进产程顺利实施,值得研究.
作者:范庆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不孕不育夫妇190对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促排卵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自然周期方案,进行夫精人工授精(AIH)治疗.收集男方精液,利用一次性人工授精管,将精子缓慢注入患者(女性)宫腔,留院观察30 min后离院.术后所有患者给予常规黄体支持.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同种方法治疗,不同年龄段患者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宫腔内AIH治疗不孕时,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但自然流产率升高,存在较高风险,故选择促排卵周期方案时要慎重,还应采取温和剂量,合理用药.
作者:杨利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盆腔炎患者一共(86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10日,将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3例患者-实施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盆腔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消失时间(3.15±1.05)d、下腹痛消失时间(4.28±0.36)d、体温恢复时间(3.27±0.52)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通过对盆腔炎患者实施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采用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盆底肌力回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62例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将262例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1例,其中前者采用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后者未接受训练,对两组产妇盆底肌肌力异常情况及子宫脱垂发生率、尿失禁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异常发生4例,异常发生率为2.29%(3/131),对照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异常发生18例,异常发生率为13.74%(18/1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率(0.76%)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率(3.81%),观察组的子宫脱垂发生率(0.76%)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子宫脱垂发生率(4.5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后加强产妇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能够有效使产妇的盆底肌力尽快恢复,使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大幅度减少.
作者:杨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卵巢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卵巢组织内着床、生长和发育,其发病率仅为异位妊娠的0.15%~3.0%[1],加之无典型的症状及体征,临床上极易误诊为输卵管妊娠;同时,由于卵巢血运丰富,容易引起腹腔内出血,对妇女危害很大,因此认识本病并及时诊断非常重要.
作者:王姣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选择助孕汤对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3月收治的82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选择常规西医方式完成免疫性不孕不育疾病治疗;观察组(41例):选择常规西医+助孕汤完成免疫性不孕不育治疗;终就两组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LH水平、FSH水平、T水平以及E2水平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05%)展开比较,观察组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97.56%)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LH水平、FSH水平、T水平以及E2水平展开对比,观察组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改善程度显著(P<0.05).结论 合理选择助孕汤对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施治,于不孕不育总有效率提高、LH水平、FSH水平、T水平以及E2水平的改善几方面可以充分确保,从而优化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易贤恩;张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开腹与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剔除后,肌瘤残存、复发以及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患者需具备生育要求,将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每组50例,开腹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对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长、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进行比较;随访两组患者5个月,对肌瘤残存、复发及妊娠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对比,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出血量都有明显下降,并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比较,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肌瘤残存,复发以及妊娠机率存在差异,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治疗子宫肌瘤都十分有效,但腹腔镜剔除术造成的损伤更低,且术后并发症出现几率也明显更小.
作者:邓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共计纳入8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妊娠糖尿病健康指导,观察组额外给予营养干预方案.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在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水平控制方面,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在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方面,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营养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进行良好的血糖控制,具有较大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李国梅;高泗宝;陈祥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剖宫产术后足月初产妇离床活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15例个案按剖宫产次序随机分组对照组113例,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按剖宫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观察早期离床活动依从性及胃肠功能康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离床活动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P<0.05;胃肠功能康复时间显著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着重加强初产妇及家属对早期离床活动的知识掌握程度及信心;促进早期离床活动依从性,从而促进胃肠功能康复,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袁圆;王桂英;邓雪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孕妇胎儿心功能评价中应用Tei指数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60例孕妇纳入本次研究,将孕妇按照孕周的不同分成A组(孕周超过28周但少于42周)、B组(孕周超过42周且各项检查正常)及C组(孕周超过42周但检查异常),每组各有20例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所有孕妇胎儿左心室等容时间及射血时间等进行检测,并通过计算算出Tei指数.结果 A组孕妇胎儿的Tei指数明显低于B组和C组孕妇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孕妇胎儿Tei指数显著高于B组孕妇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i指数指标有利于胎儿心功能评价的临床评价.
作者:马璠;李晓霞;龙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西藏那曲地区藏族女性患有子宫肌瘤在治疗状况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7年09月期间收治的共计50例患有子宫肌瘤的藏族妇女病患,其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成效、发病年龄.结果 西藏那曲地区的藏族妇女发生子宫肌瘤的年龄在18至66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45.7岁,其中18岁至40岁的病患共计10例、40岁至60岁的病患共计30例、60岁以上的病患共计10例.临床大多表现为:不育、盆腔包块、压迫症状、子宫出血,选用非手术或是经过手术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取得较好的成效.结论 众多没有明显症状且未进行药物治疗的病患处于发生发展期间,所以定期体检可以尽早发现疾病的相关症状.子宫肌瘤属于西藏那曲地区常见的一种肿瘤,通常选取手术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需要按照病患是否有生育需要、临床症状、年龄等需求进行制定治疗手段.
作者:隆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与导乐分娩仪在分娩中使用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住院分娩128例产妇临床资料,均为单胎妊娠,其中64例为对照组,采取无痛分娩,64例为观察组,采取导乐仪分娩,通过VAS评分评估镇痛效果,观察两组第一、二及总产程时间,并对发生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第一、二及总产程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差,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分娩过程中采用导乐分娩仪可促进产妇的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发生,促进产科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90例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克罗米芬)、观察组(克罗米芬+二甲双胍),45例/组.将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发生率、排卵率、妊娠率、黄体生成素、睾酮、促卵泡刺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早孕流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克罗米芬的联合用药方案效果显著.
作者:吕国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西宁地区患GD(Graves)病孕妇妊娠晚期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对新生儿及儿童期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患有Graves病的孕产妇为GD妊娠组,选择50例健康待产孕妇,无任何既往病史,为健康对照组;应用i4000雅培化学发光仪分别检测对照组、妊娠组及新生儿血清FT3、FT4、TSH水平,用深圳新产业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水平.结果 78例GD妊娠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水平与新生儿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呈正相关(n=78,r-0.7286,P<0.01),有6例新生儿患有甲亢风险,新生儿甲亢的发生率为7.69%(6/78),有5例甲亢新生儿出生两周后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水平均高于正常3倍以上,出生6个月时甲状腺功能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水平仍未恢复正常;健康对照组孕妇及新生儿的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对患有GD的孕妇,不论是临床症状控制的是否满意,均应定期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密切观察孕期甲状腺功能,以降低妊娠GD对子代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作者:包文芳;王芳;刘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切口脂肪液化、发热等不良反应,2年后子宫肌瘤残留率.结果 腹腔镜剔除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开腹剔除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29/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研究组患者肌瘤残留2例(5.0%),对照组5例(1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肌瘤残留率低,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亚靖;安玉芳;焦聪敏;苑照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18日~2017年10月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通过传统开腹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通过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78.4±5.2)min、术中出血量(72.7±4.1)mL、剔除肌瘤(2.4±1.3)个、剔除肌瘤重量(189.4±18.2)g;对照组手术时间(105.3±6.8)min、术中出血量(98.8±6.4)mL、剔除肌瘤(2.5±1.1)个、剔除肌瘤重量(192.3±16.5)g.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好、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之丰;金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择取某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98例,时间在2016年11月27日~2017年8月25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比2组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子宫体积、月经量、子宫肌瘤体积.结果 观察组黄体生成素为(10.31±2.51)IU/L、雌二醇为(172.54±41.54)pmol/L、孕酮为(5.11±1.54)nmol/L、子宫体积为(105.25±35.55)cm3、月经量为(198.57±22.45)ml、子宫肌瘤体积为(35.00±15.41)cm3;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
作者:吴雅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予以研究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在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方面,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疗费用以及肛门排气方面,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归于微创手术的范畴,在子宫肌瘤剃除中,均具有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每种手术方式适用的症状不同,所以需要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选取符合患者的手术方式,以便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凌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而观察组30例,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就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贾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妊娠高血压是女性妊娠后期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引起的因素较为复杂且繁多,患者的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发生心肾衰竭、凝血功能障碍、昏迷以及抽搐等不良反应,该疾病具有发病快、发展迅猛等特点,其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以及转归主要和生物因素、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当下的社会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除了对患者施予准确的治疗外,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关怀等方面也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对患者施予精心的护理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妇婴健康发展的保障.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