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屏;刘洋;唐嘉佑;李兰兰;徐臣年;杨秀玲;陈敏;孟欣;俞世强;杨剑
目的 本实验通过筛选出与胃癌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CASC2c,探讨CASC2c对胃癌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出与胃癌相关的lncRNA CASC2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测定CASC2c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两组p-ERK1/2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 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相邻胃组织及正常胃细胞GSE-1相比,CASC2c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SGC-7901中低表达(t=3.651、2.366,P<0.05).CCK8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结果显示,诱导CASC2c高表达后,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t =18.910、2.821,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ASC2e表达升高后能够降低p-ERK1/2和β3-catenin的表达(t=8.538、5.667,P<0.05).结论 lncRNA CASC2c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表达下调,并且通过抑制p-ERK1/2和β-catenin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作者:郭浩;杨堃;姜志荣;刘希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不同OCT分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 DME病人74例(74眼),根据OCT分型分为弥漫水肿型(DRT)、囊样水肿型(CME)及并发视网膜脱离型(SRD)3组.所有入组病人给予0.05 mg (0.01 mL)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注射后测量各组佳矫正视力(BC-VA)和视网膜中央厚度(CRT).结果 随访1年,接受治疗的3组病人CRT均有所减少,BCVA呈上升趋势.DRT组注射后12个月CRT、BCVA佳,且较CME、SR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SRD组注射后12个月CRT、BCVA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3种OCT分型的DME进行IVC治疗均有效.DRT组治疗效果优于另外2种类型,注射次数少且视力获益多.SRD组注射次数多,视力获益少.
作者:李晓庆;孟旭霞;王风磊;付浴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高通量和高敏感性分析技术的兴起、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分子病理学应运而生,从而使病理学从单纯的疾病诊断延伸到临床治疗的全过程.这一改变重新定义了病理学在现代医学中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桥梁作用,而同时传统病理学的诸多领域,包括解剖、组织、细胞以及超微病理在整合性(Integrative)、系统性(Systematic)、智能化、大数据化的指导下,正在经历学科的重新布局和改造,迎接精准病理学(Precision pathology)的建立.
作者:张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比较伴与不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水平及两者比值差异,探讨三者对伴与不伴抑郁症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抑郁组)、30例不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非抑郁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中mBDNF、proBDNF含量,并计算mBDNF/proBDNF(M/P)比值.结果 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病人血清中mBDN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组mBDNF水平明显低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roBDN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组M/P值低于非抑郁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抑郁组M/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检测血清中mBDNF水平和M/P比值有助于鉴别伴与不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作者:平军娇;邓顺顺;万静;高永双;杜宝国;钱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达芬奇机器人技术自应用于心血管外科领域后,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心血管外科团队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达芬奇机器人技术在中国正逐步推广,并应用到各学科手术当中.本综述简要介绍了达芬奇机器人的诞生与组成,在心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以及达芬奇手术的基本要点.
作者:杨苏民;王清江;于霄霖;王伟;潘玉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使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图像分析第二恒磨牙髓室高度、髓室颊舌向宽度和牙本质厚度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建立应用此规律进行年龄推断的模型.方法 收集15~69岁的110例女性和110例男性的220颗上颌第二恒磨牙和220颗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图像.使用软件RadiAnt DI-COM Viewer测量CBCT图像上牙冠中轴线上的髓室高度、髓室颊舌向宽度和牙本质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第二恒磨牙髓室高度、髓室颊舌向宽度和牙本质厚度进行年龄推断的数学模型为:预测年龄=80.646-6.008×上颌第二恒磨牙髓室高度-5.961×上颌第二恒磨牙髓室颊舌向宽度-9.408×下颌第二恒磨牙髓室高度+4.469×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本质厚度,模型的拟合度R2 =0.51,模型的标准估计误差值为11.24岁.结论 通过第二恒磨牙髓室的增龄性变化可以进行年龄推断,本研究为法医学中利用第二恒磨牙髓室增龄性变化进行年龄推断提供了基础数据.
作者:魏玮;马小睦;王万春;孙德刚;辛秉昌;吕健;葛志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探讨适宜的铜浓度对小鼠肿瘤生长及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灌胃给水组(A组),灌胃给水+四硫钼酸铵盐(TM)组(B组),分别灌胃给予0.06、0.30、1.50 mg/kg硫酸铜组(C、D、E组),分别灌胃给予0.06、0.30、1.50 mg/kg硫酸铜+1 mg/kg TM组(F、G、H组).按照分组用硫酸铜溶液给小鼠灌胃4周后,将H22腹水瘤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腿部,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再根据相应的分组及所给予的硫酸铜浓度继续灌胃4周.8周后,处死小鼠.采用ICP-MS检测小鼠血清中铜的浓度;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白蛋白(ALB)的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mRNA的表达.结果 与A、F、G、H组相比,D、E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差异有显著性(F=9.034,P<0.05).各组小鼠的肝功能指标AST、ALT和ALB以及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CP-MS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小鼠血清铜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803,P<0.05);且血清铜的浓度与肿瘤质量间具有相关性(r=0.316,P<0.05).C、D、E组肿瘤组织中VEGF和bF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A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F=40.118、197.090,P<0.05).结论 适宜的铜浓度能够影响H22移植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可能是通过上调VEGF和bFGF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且其促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郑佳洪;朴金梅;蒋梦会;苏涛;宋扬;崔莲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产脑瘫病儿伴发癫痫和脑电放电模式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4年3月2016年3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治疗的138例早产脑瘫病儿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长程脑电图监测及影像学检查,分析早产脑瘫病儿伴发癫痫的相关因素及其脑电放电模式.结果 138例早产脑瘫病儿中,31例(22.46%)伴发癫痫,28例(20.29%)伴发临床下痫样放电(SEDs)而没有癫痫发作.31例伴发癫痫者中17例(54.84%)在1岁以内出现首次癫痫发作.主要癫痫发作类型为局灶性发作、痉挛发作及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其中11例诊断为West综合征,7例伴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现象.伴发癫痫或SEDs的早产脑瘫病儿中,均以局灶性放电为主.新生儿惊厥是早产儿脑瘫伴发癫痫的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显示皮质/皮质下损伤和脑软化灶是早产儿脑瘫伴发SEDs的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脑瘫病儿常伴癫痫及SEDs,以局灶性和痉挛发作为主要类型,癫痫性脑病及电临床综合征并非少见且预后更差;新生儿惊厥对早产儿脑瘫伴癫痫有预测价值,皮质/皮质下损伤和脑软化灶对早产儿脑瘫伴SEDs有预测价值.
作者:万鑫;侯梅;刘志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 (ATAD2)在不同病变胃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12例新鲜胃腺癌及相应癌旁相对正常组织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T-qPCR)检测两种组织中ATAD2mRNA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TAD2在121例胃腺癌及相应癌旁相对正常组织、121例非瘤变胃组织、29例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RT-qPCR方法检测结果表明,与相应癌旁相对正常组织相比,新鲜胃腺癌组织中ATAD2 mRNA表达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64,P<0.01);ATAD2在非瘤变胃组织中均不表达,在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均为低表达,在胃腺癌组织中有23例(23/121)呈高表达.在胃腺癌组织中ATAD2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相对正常组织(z=-12.588,P<0.01);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高于非瘤变胃组织(z=-7.984,P<0.01);在胃腺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z=-2.531、-2.285,P<0.05);在胃腺癌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表达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TAD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相关(x 2=5.506、8.412,P<0.05),而与病人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 ATAD2参与了胃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ATAD2表达检测对临床判定某些胃黏膜病变性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季惠惠;周璇;徐进;李海艳;项锋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在精准医学全面启动的新趋势下,以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治疗为代表的新型细胞治疗技术也从“个体化”向“精准化”升级和转变.干细胞及其分化来源的细胞成为指导疾病精准治疗的理想模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技术的成功代表着精准免疫细胞治疗时代的到来;肿瘤干细胞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靶标和模型;干细胞结合基因修饰和基因编辑等基因治疗技术成为组织损伤修复和疾病治疗的新策略.基因技术已经助力细胞治疗进入精准时代.
作者:王立生;吴祖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前大部分胰腺癌病人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治愈机会,而常规放化疗治疗胰腺癌仍存在争议.立体定向放疗(SBRT)是一种精确放疗技术,可以精确给予肿瘤病灶高剂量放疗,同时小损伤周围正常组织.SBRT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LAPC)具有治疗时间短、局部控制率高及胃肠道反应低等优点.近期被推荐为LAPC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就SBRT治疗LAPC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吉辉;姚远;许威;宋海平;孙文菊;马学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极高危主动脉瓣狭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于西京医院接受TAVR治疗极高危主动脉瓣狭窄病人2例,病人心脏射血分数(EF)<20%,手术过程中病人采用ECMO支持,观察ECMO辅助下TAVR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2例ECMO辅助极高危病人均进行了TAVR手术,围手术期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于TAVR手术结束前撤除ECMO,手术时间分别为220、190 min,DSA照射时间分别为38、26 min,ECMO辅助时间分别为150、38 min,随访中2例病人心脏功能明显改善,EF值明显提高.结论 对于极高危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在行TAVR时,ECMO辅助可保证病人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恶性心率失常和循环崩溃的发生,提供有效心肺功能支持,应成为此类病人的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金屏;刘洋;唐嘉佑;李兰兰;徐臣年;杨秀玲;陈敏;孟欣;俞世强;杨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11月-2016年3月于我中心行18 F-FDG PET/CT检查的HNSCC病人34例,随访时间为21~72个月,平均(37.5±14.2)个月.分析原发灶大标准化摄取值(SUVtumor)、淋巴结转移瘤SUVmax(SUVLN)及SUVLN/SUVtumor对病人总生存期(OS)的预测价值.应用ROC曲线确定各代谢参数预后评估的佳界值点和诊断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34例HNSCC包括鼻咽癌16例,喉咽癌14例,口咽癌3例以及舌癌1例.存活组和死亡组SUVtumor、SUVLN/SUVtumo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SUVL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92,P<0.05).根据ROC,SUVLN预测HNSCC的OS佳界值点为14.52 (AUC=0.757,95%CI=0.583~0.931,P<0.05);SUVLN/SUVtumor预测OS佳界值点为0.79(AUC=0.702,95%CI =0.526~0.878,P<0.05).预测病人OS选用SUVLN效能佳,其佳界值点对应诊断特异度为90.00%;诊断灵敏度高的参数为SUVLN/SUVtumor,其佳界值点对应诊断灵敏度为85.70%.采用Logrank检验对生存函数进行组间比较,淋巴结转移瘤相关代谢参数(SUVLN,SUVLN/SUVtumor)可有效预测HNSCC病人OS(x2=16.028、4.372,P<0.05);SUVtum.r无法有效预测病人OS(P>0.05).结论 淋巴结转移瘤相关代谢参数对HNSCC病人的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而原发灶的代谢参数则评估价值较低.
作者:金晶;杨光杰;王振光;武凤玉;刘思敏;于明明;李大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一般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 749例先天性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所有病人中,单纯唇裂(CL)占26.13%,单纯腭裂(CP)占45.68%,唇裂伴腭裂(CL+P)占28.19%.唇裂伴或不伴腭裂(CL±P)中,单侧∶双侧=4.43∶1.00,CL中单侧∶双侧=9.16∶1.00,CL+P中单侧∶双侧=2.79∶1.00.CL+P中左侧∶右侧=1.69∶1.00,CL中左侧∶右侧=1.65∶1.00.总样本中男∶女=1.03∶1.00,CP中男∶女=1.00∶1.78,CL中男∶女=1.68∶1.00,CL+P中男∶女=1.80∶1.00.1 749例病人中,1 652例来自山东,其中农村占73.24%,城镇占22.98%.结论 唇腭裂中腭裂比例大,单侧多于双侧,左侧多于右侧;CL、CL+P中男性多于女性,CP中女性多于男性.
作者:胡宁宁;杨学财;钟凤;王西冉;侯志军;范存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单症状夜间遗尿症(PMNE)儿童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就诊的106例原发性单症状夜间遗尿症儿童(研究组)及106例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儿童PMNE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单亲家庭、家庭氛围不和谐、经常受责骂、便秘、多动倾向、内向及遗尿家族史是PMNE病儿发病的危险因素(x2=5.072~23.86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受责骂、家庭氛围不和谐、便秘、多动倾向、内向、遗尿家族史是PMN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28~3.635,P<0.05).结论 PMNE发病相关因素较多,与家庭环境、儿童性格、便秘、遗尿家族史相关,可进行相应的指导及治疗.
作者:刁宏旺;邓志梅;李守林;徐雅楠;陈进军;文建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正常血压受试者进行饮食干预试验,探讨WNK1基因rs2301880位点对血压钠反应性的作用.方法 342例正常成人(来自126个家系),采用7d低盐-7 d高盐饮食干预,分析血压对钠干预的反应性;采用LDR测序分型技术对WNK1基因rs2301880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FBAT2.0.2软件分析WNK1基因rs2301880位点与血压及血压钠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rs2301880位点与高盐期血压反应性密切相关,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中心动脉压反应性均有关;但是该位点与低盐期血压反应性无关.结论 人群WNK1基因rs2301880位点多态性与血压对钠反应性有关,而该位点可能成为血压钠反应性识别的重要生化标记物之一.
作者:朱占芳;徐蕾;刘建虎;褚超;汪洋;刘富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PROM)与<34周早产儿肺疾病及感染指标等关系的研究.方法 收集在我院产科分娩入住新生儿科的<34周早产儿234例,根据是否发生胎膜早破(PROM)分为无PROM早产儿组(52例),PROM≤48 h早产儿组(84例),PROM 49~168 h早产儿组(59例),PROM>168 h早产儿组(39例).收集孕妇产前相关资料及早产儿入院后相关资料,比较不同PROM时间下早产儿肺部疾病发生率及各感染指标等的差异.结果 PROM时间越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炎的发生率越高,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ROM48 h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高,PROM 48 h后随PROM时间延长,其发生率逐渐降低,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ROM时间越长,早产儿血液中降钙素原水平越高,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血液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妇产前抗生素及激素使用情况、临床型HCA、羊水污染率及官腔分泌物培养阳性率随PROM延长,其发生率逐渐增高,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剖宫产、宫内窘迫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PROM暴露时间越长早产儿发生肺部疾病的发生率越高,早产儿感染指标也越高.此外,随PROM时间延长,早产儿其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会升高.
作者:刁元南;王星星;陈强;谢永丽;单若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数字化导板在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无牙颌病人12例,在数字化导板引导下完成种植手术并即刻修复,6个月后进行永久修复.利用Simplant软件测量种植体实际位点与术前设计位点之间差异,即刻修复1周后评估病人满意度,术后1、3、6个月定期追踪种植体与修复体情况.结果 12例病人共植入71枚种植体,种植体肩部平均偏差值为(1.04±0.60)mm,根尖部为(1.74±0.45)mm,深度为(0.69±0.81)mm,角度为5.18°±2.34°.复查期间种植体存留率98.6%,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总体保持健康,修复体固位良好,病人满意度高.结论 数字化导板能较精准地将设计方案转化至手术中,为无牙颌病人即刻修复提供可靠保障.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效果稳定,可成功应用于临床.
作者:金杭颖;赵保东;滕敏华;姜帅;李欣;梅东梅;张丽;徐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去甲基化酶Jarid1b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为食管鳞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以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低分化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150和高分化食管鳞癌细胞系TE-1中去甲基化酶Jarid1b、细胞角蛋白10(CK10)、细胞角蛋白13(CK13)的表达.采用慢病毒转染的方式获得能够在药物诱导时过表达Jarid1b的KYSE-150稳转细胞系,应用CCK8细胞毒性实验检测过表达Jarid1b对该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RT-q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过表达Jarid1b后细胞系CK10和CK13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RT-qPCR检测结果表明,和低分化KYSE-150细胞系相比,高分化TE 1细胞系中CK10和CK13高表达(t=22.07、38.44,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和KYSE-150细胞系相比,TE-1细胞系中Jarid1b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未诱导的KYSE-150细胞系相比,诱导KYSE-150细胞系过表达Jarid1b 24、48 h后,该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t=10.94、16.71,P<0.05).RT-q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结果表明,诱导KYSE-150细胞系过表达Jarid1b以后,与未诱导的KYSE-150细胞系相比CK10和CK13的表达明显增高(t=9.706、5.23,P<0.05).结论 去甲基化酶Jarid1b过表达可以抑制低分化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的增殖并促进其分化.
作者:李超;姜英俊;孔心涓;张继生;李志远;梁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3D打印技术前景广阔,在医疗领域大有可为.3D打印技术涵盖多门学科,其高科技特性及涉及的生命科学领域为今后研究的热点,终将对未来医疗领域带来革新.本文从3D打印技术的原理与分类、3D打印在医疗方面的应用、3D打印研究的瓶颈及研究前景3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孙铁锋;高志惠;王平;李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