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亮
目的 探讨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服务礼仪.方法 对体检中心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服务礼仪培训,营造健康的检查环境,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结果 体检质量提高,体检者满意度逐年提高,顾客回头率也逐年上升.结论 加强健康体检中的规范化礼仪服务,是体检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质量的基本保障.
作者:杨慧;李雪梅;李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有文献报告,联合使用小剂虽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其协同作用不仪可增加降压效果,而且可使两种药物的用量减少,副作用降低.作者对二氡吡啶类钙拮抗剂尼莫地平与p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于守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 对象和方法1.1 例选择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全部符合第四届伞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塞诊断标准[1],经头颅MRI证实为急性腩梗塞.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8-78岁之间,平均为(63±3)岁.梗塞部位:腩叶梗塞5例,腑干梗塞6例,小脑梗塞4例,基底节梗塞45例.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梗塞部位,肾功,梗塞面积大小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105),有可比性.
作者:周勇;刘娜;周典贵;伍丽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通过对42例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分析,总结出术前予以积极的生命支持;术后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积极预防术后再出血、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及时准确的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指导,对促进病人的康复、预防复发、减少后遗症发生及提高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国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导尿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为常用的操作技术,外科病人术前、泌尿科患者等常需留置导尿管,以往行导尿术后,病人大多有尿道刺激症状和疼痛不适感.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改进,我科自2006年至今改用2%的丁卡因胶浆在留置尿管前先行尿道表面麻醉,以减轻病人的刺激症状和预防医源性损伤.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
作者:温凤琴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足部按摩是中国古代按摩之一,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当人们患某些疾病后,发现脚部有痛觉敏感区,有意或无意中,用手或其它器具触及这些部位,发现疼痛有所缓解.通过多次重复,发现一些规律,经过不断总结,逐渐形成了触脚诊病和按摩足部治病、强身的方法.
作者:周慧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VEGF水平与结直肠癌肝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且需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01例,于手术前采外周静脉血,手术中采集门静脉血应用定量固相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VEGF水平,同时选择8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检测空腹外周血中VEGF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VEGF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有肝脏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肝脏转移者;而且所有肝转移的病人门静脉血VEGF均大于250ug/L,其灵敏度达到100%,VEGF大于250ug/L者肝转移者占67.6%,其特异性也较高,VEGF>300ug/L的病人中有肝转移者占81.5%.结论 血清VEGF水平与结直肠癌肝转移密切相关,门静脉血VEGF检测是判断有无肝脏转移的较灵敏的指标,特异性也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志超;孙亚欣;韩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本文总结我们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54例先心病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先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54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男性25例,女性29例.年龄2-28岁.仪器采用美国GE-Vivid3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二维、频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综合检查方法,采用心前区、剑突下、心尖部等多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结果 54例中2例室缺漏诊合并的房缺和左位上腔静脉,其余52例均符合手术结果.诊断符合率96.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先心病的可靠方法之一.
作者:郑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法 具体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对维护患者健康,促进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 使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晁秀琴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是常用的给药途径,这两种方法都必须经过护士的配制方可应用.所以,护士在给药过程中对药量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
作者:孙桂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与副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16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86例给予0.05%卤米松乳膏外用,一日两次,两周为一疗程,观察两个疗程.对照组74例外用复方曲安奈德乳膏(系我院自制药,质量要求符合<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一日两次,两周为一疗程,观察两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9.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0.05%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满意、安全、副作用少,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李炫谕;敖丽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在医学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心理护理中的语言艺术,又是广大护理工作者作好心理护理的关键.这对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促进病人尽快康复具有卜分蘑要的作用.下面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语言艺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林桂英;高雪芹;孙文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开塞露、杜密克、中药排气汤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促进肛门排气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135例病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5例,术后6小时时使用,观察排气、排尿、排便和首次下床时间(距手术胎儿娩出时间计算).结果 三种方法在术后早期排气、排尿、和排便效果上:开塞露组>杜密克组>排气汤组;在下床时间上:杜密克组>开塞露>排气汤组.结论 开塞露组在术后排气、排便效果上优于杜密克组和排气汤组.
作者:戴桂兰;刘群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副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中晚期恶性肿瘤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根据不同的肿瘤采用相应的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每天静脉滴注参附针剂80ml,应用7~10天.结果 治疗组在减轻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纳差及脱发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参附针剂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德钦;周秀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本身疾患所致的甲状腺素不足而表现出一组临床综合症.由于其表现多样,特别是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或以某一系统表现突出,极易造成临床误诊.随着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普及,基层医院许多被误诊的甲减被确诊,尤其足老年患者.现将我院近五年来误诊的老年甲减47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宋广全;梁日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化疗是控制肿瘤发展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而大多化疗药物是通过静脉注入产生效力.患者在接受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因长期输液、药物反复静脉穿刺或从血管针口外漏致浅静脉无菌炎症,重者组织坏死、溃烂.因而静脉保护问题一直为护理界所关注.现将化疗药物所致血管损伤的机理、表现及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蒋海燕;孙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在开展整体护理的实践工作中,制定和落实<负责护士管理办法>,全面加强负责护士管理,促进各项工作到位,并对强化负责护士管理前后2年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统计和分析.结果 强化负责护士管理后,病人满意度,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护理投诉纠纷明显减少,实施干预前后2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负责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强化负责护士管理能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夏雪中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疗中的I临床应用.方法 检测6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的变化,同时观测体温,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治疗前CRP、WBC、NC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缓解组CRP在WBC、NC还未有显著变化前已明显下降,未缓解组血清CRP无明显变化、WB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RP在治疗前和未缓解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NC及体温(P<0.001),缓解组CRP阳性率明显低于WBC、Nc(P<0.05).结论 血清CRP测定可作为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诊断、指导治疗的一个敏感指标.
作者:阮婷;叶辛幸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近年来,剖宫率在逐年上升,越来越引起产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已成为当前产科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我院2007年6月至12月1237例削官产进行分析,以找出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采取降低剖官产率的具体措施.
作者:丁素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尤其是中风一时难以鉴别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时,治疗很有难度,目前没有很好的药物治疗,临床证明清开灵对这二种脑血管病均可使用,没有明显禁忌症.用药便捷,适应症少,疗效肯定.解决了中风危症的中药给药途径,争取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减少病残和死亡率.
作者:张成利;步跃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