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冰;刘恩顺;窦红;牛颖;孙永敏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折47例胆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和治疗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术前心理疏导,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症状明显缓解无并发症发生.除2例患者术后因经济原因要求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45例痊愈,治愈率达100%.结论:47例胆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导管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是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措施[1],对提高生命质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影;黄少娴;樊丽英;卢慧娴;叶翠玲;温奇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脑梗死以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重大疾病之一.目前溶栓治疗和神经保护治疗是脑梗死两大干预策略.溶栓治疗易合并出血机会较大,有一定风险性,神经保护治疗效果较脑神经损伤后很难恢复.针对梗塞后脑血流终断或缺血改变脑细胞能量代谢衰竭,细胞内钙的超载代谢物质增加,自由基症损害导致细胞的凋亡,液化细胞数目减少,细胞萎缩等多种问题陷入了窘境,使之难以改善脑部状态,至今未有脑神经保护作用特效保护剂,这样使我们在此治疗中寻找新的出路.
作者:冯德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是孕产妇妊娠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且渐趋年轻化.由于检测手段的提高,早期诊断率明显增加,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创造了条件和时机.使得除开腹根治手术以外的腹腔镜保守手术、药物治疗及期待疗法成为可能,尤其是近年来介入疗法应用于异位妊娠治疗中,为保留生殖功能及难治异位妊娠(宫角妊娠、瘢痕子宫妊娠、宫颈妊娠)的保守治疗成功再辟新路.
作者:王亚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蒙脱石散是由双四面体氧化硅八面体氧化铝组成的多层纹状结构的不溶性铝酸盐矿物质,粒径为1-3μm,这种特殊结构使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的特点,因而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并维持6h之久,并可吸附消化道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将其固定在消化道腔表面,而后随消化道自身蠕动排出体外.蒙脱石散还能减轻空肠曲菌所致的粘膜组织病变,修复损坏的细胞间桥,使细胞紧密连接,防止病原菌进入血循环,并抑制其繁殖[1],因此,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腹泻、各种溃疡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本文就蒙脱石散在临床上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刘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长久以来,对于急性期精神病患者是否适合心理治疗的问题一直是各界人士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曾有人做过一些相应的研究,多数的专家与学者都认为是不适合的,因为这类患者没有强烈的求治愿望,不能配合治疗,医患之间也很难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患者现实感较差,所以无法开展心理治疗.
作者:戴敏;蒋忠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缩宫素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子宫收缩,在产科中主要用于止血引产及催产.本文主要讨论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分娩时对产程的作用.在不同妊娠时期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在早、中期妊娠,缩宫素的作用仅产生局限性宫缩活动,不能传及整个子宫.也不能使宫颈扩张,近足月时缩宫素才能发挥其作用.对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符合缩宫素适用指征的182例产妇的临床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作者:杨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骨骺骨折的x线诊断.资料和方法:对近年诊治的15岁以下患肱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患者452例进行分析.结果:肱骨外髁骨骺骨折260例;肱骨远端全骨骺骨折102例;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骨折90例.结论:X线检查是肱骨远端骨骺骨折的重要方法,X线片的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曾凡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科于2005年8月~2007年6月采用腋路双针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行小儿手术60例,麻醉效果满意,现将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福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护理对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60例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进行一般护理.治疗组80例,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护理.结果:经过术后6个月的随访,治疗组手部功能优艮率达92.50%,对照组手部功能优良率达81.2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运用中药熏洗护理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陈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为中药填脐治疗银屑病的临床作用提供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7例银屑病患者随机观察,用中药克银灵搽剂填敷肚脐(神厥穴),部份病例结合局部涂搽和内服中药.结果:总有效率达89.6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克银灵填脐治疗银屑病是科学的、有效的.
作者:夏先斗;姚成蓉;杨富荣;李云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阐述超声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肝脾肾胰)损伤价值及探讨损伤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5例经手术和(或)多次B超复查或CT检查后证实的肝脾肾胰损伤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分型.结果:结合临床将85例确诊的肝脾肾胰腺损伤患者分为Ⅰ、Ⅱ、Ⅲ型并根据其不同的声像图特征分别进行讨论.结论:B型超声诊断肝脾肾胰损伤有较明显特异的声像图表现.B型超声的声像学分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来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很容易发现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及出血的不同程度.该方法诊断快捷、安全,准确率达94%以上,通过B超检查,即可获得准确直观的腹部脏器,腹腔后腔及胸腹壁情况.及时作出明确诊断,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直接依据,为治疗赢得了时间.减少死亡率.
作者:张素媛;罗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求皮纹的特征与智力发育的相关关系,旨在寻求一种简易的智力测试方法作为智力筛查的工具之一,利于广大基层推广应用,为提高我国人1:7素质提供有效手段.方法:对象为本院儿保专科门诊6岁以上儿童,采用国际韦氏(MAIS)智力量表(包括全量表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共12项,在测定智商的基础上拓取有效皮纹,并把智商从高到低划分三级(120分以上,100-119分,99分以下)与atd角和a-bRC的值进行方差分析,并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经过逐步回归结果,由回归方程推导回归结果,测值与实测值回代检验误差在10%以下的分别为75.8%、70.3%、69%,表明估测值与实际值极为一致.结论:指出从皮纹指标,尤其是a-bRC可用于估测人类智力水平是有意义的
作者:罗丽茹;柯尊彬;曹贤东;史丽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由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环境适应能力方面有别于其他年龄人群,因此患病时也有其他特殊性,决定了护理工作中对新生儿的护理也有了它特殊的规律.目的:护理工作中对新生儿肺炎的康复护理.方法:分析护理工作中怎样做到对新生儿肺炎的护理.结果:针对新生儿患病特点做到全面护理知识阅述.结论:全方面护理措施的实施使新生儿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张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析其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并予对照组比较.结果: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月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有明显的降酶效果.
作者:易山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中药煎剂,每日一剂,西药口服多潘立酮片10mg,3次/d,雷尼替丁0.15g,2次/d;对照组36例只服用多潘立酮片10mg,3次/d,雷尼替丁0.15g,2次/d.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并进行症状积分、胃镜下表现及临床疗效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及胃镜下所见积分均显著降低,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迅速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作者:刘景春;张景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出血患者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我们将2005年7月一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鼻出血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与2007年1月--2008年7月收治的40例鼻出血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组进行对比,护理干预组进行由护士制定出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干预,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干预组出现再次鼻出血的例次明显少于对照组.一次鼻腔填塞止血治愈率,护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鼻出血患者的治愈率,防止再出血.
作者:李么琴;梁小敏;熊志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器官移植在过去5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目前已成为治疗肾脏、肝脏、心脏、肺、胰腺等器官终末期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作者:曹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托幼机构是儿童聚集的场所,易于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是做好集居儿童管理的关键.多年来我们抓住了托幼机构的几个环节,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取得了佳效果.
作者:张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描述了自杀者常见的各种自杀行为,并对其中几种常见的自杀行为方式进行了心理意象分析.目的在了解自杀者在自杀成功之前的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可能选择的自杀方式,对极有可能的自杀方式进行心理意象分析.以便尝试针对不同自杀者更为有效的个别化干预方法.
作者:蒋忠亮;戴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HD阳性患者,随机分成2组,序贯治疗组前5天予以兰索拉唑30mg,阿莫西林1000mg,2次/天,后5天予以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500mg、呋喃唑酮100mg,2次/天,溃疡病患者继用兰索拉唑30mg,1次/天,共3周.对照组予以兰索拉唑3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天,疗程7天,溃疡病患者继用兰索拉唑30mg,1次/天,共3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HC-UBT,溃疡病患者复查胃镜.记录治疗前、过程中及复查时的症状变化及各种不良反应;观察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分析2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9.7%,对照组Hp根除率79.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紊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天疗法根除Hp较现今标准的三联方案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等特点.
作者:潘锦权;练雪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