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脏内非实质细胞在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

曹涌

关键词:
摘要:临床器官移植在过去5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目前已成为治疗肾脏、肝脏、心脏、肺、胰腺等器官终末期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静脉无痛穿刺技巧

    针对康复科临床处置操作时,存在静脉穿刺疼痛,患者不认可这一现象,本人在临床实践中,仔细研读有关书籍、翻阅大量资料.尝试着把自己能掌握的浅静脉穿刺无痛技巧及近年来同事们的有关论述都融合到临床中去,在静脉穿刺的同时,使用一定的无痛穿刺技巧.具体技巧方法:医患心理准备、静脉的选择和准备、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局部穿刺皮肤的固定方法、握拳方法、持针方法、进针角度及长度、胶布固定技巧、拔针技巧等.通过以上技巧的使用,患者自述静脉穿刺痛感轻微,同时穿刺成功率较高,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忠革;刘雅丽;刘丽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痴呆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大脑器质性疾病(即由于脑的老化,萎缩,大脑细胞受挫而导致的以智能障碍为主的疾病).是目前世界性的医疗护理难题.据调查资料显示,55岁以上老人的痴呆症患病率为2.9%,65岁以上的老人痴呆症患病率为5.22%.痴呆症可分为轻度痴呆(能完全自理生活),中度痴呆(部分自理日常生活),重度痴呆(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现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75例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初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7例胆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折47例胆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和治疗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术前心理疏导,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症状明显缓解无并发症发生.除2例患者术后因经济原因要求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45例痊愈,治愈率达100%.结论:47例胆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导管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是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措施[1],对提高生命质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影;黄少娴;樊丽英;卢慧娴;叶翠玲;温奇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杏林森森德泽莞邑——记为东莞市肿瘤专业的发展默默奉献的王彤主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莞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市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推进,成绩斐然.回顾东莞医疗卫生事业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更离不开千千万万在医疗卫生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医务工作者,而王彤主任医师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刘树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30例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老年抑郁症230例,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结果:两组治愈率差异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4%.结论:西酞普兰在治疗不同程度的老年抑郁症时效果无差异,比传统抑郁药耐受性好,不良事件少且轻微.

    作者:马文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皮肤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代世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迅速崛起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研究病人的心理现象及如何进行相应护理的科学.要想做好护理工作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就必须把病人看成是躯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统一整体,从而把生理与心理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皮肤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因为,皮肤病一般都表现在皮肤的表面,我们肉眼能看见,患者一般都害怕别人的歧视.通过观察,笔者认为要想使皮肤病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作者:徐毛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6-二磷酸果糖与纳洛酮联用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20例临床分析

    急性有机磷中毒为内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常常受累,如不及时抢救,容易导致病人死亡.为探讨1,6一二磷酸果糖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及纳洛酮治疗,检测并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在1、24、48、72h的胆碱酯酶,1d、3d、7d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文;陈再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褥疮的预防与护理及护理体会

    褥疮是因为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预防褥疮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只要护理人员认真、细致地做好对危重患者和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工作,褥疮是可以防止发生的.

    作者:林桂英;高雪芹;孙文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慢性肺心病并多器官功能衰竭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慢性肺心病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特点,减少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52例慢性肺心病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肺部感染、低氧血症、酸硷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年龄越大、受累器官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慢性肺心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是预防和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丁爱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多发性脑梗塞24例临床和CT分析

    我院收集2005年以来经CT证实的多发性脑梗塞24例.现将临床和CT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0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5:1.年龄在46-59岁都9例,60岁以上者15例.小年龄6岁,大年龄78岁.与发病有密切关系的既往史,高血压动脉硬化史19例,脑梗塞8例,糖尿病和冠心病史各项2例.

    作者:唐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静滴小剂量缩宫素对产程的作用

    缩宫素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子宫收缩,在产科中主要用于止血引产及催产.本文主要讨论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分娩时对产程的作用.在不同妊娠时期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在早、中期妊娠,缩宫素的作用仅产生局限性宫缩活动,不能传及整个子宫.也不能使宫颈扩张,近足月时缩宫素才能发挥其作用.对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符合缩宫素适用指征的182例产妇的临床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作者:杨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克银灵填脐治疗银屑病77例临床观察

    目的:为中药填脐治疗银屑病的临床作用提供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7例银屑病患者随机观察,用中药克银灵搽剂填敷肚脐(神厥穴),部份病例结合局部涂搽和内服中药.结果:总有效率达89.6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克银灵填脐治疗银屑病是科学的、有效的.

    作者:夏先斗;姚成蓉;杨富荣;李云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镜检查与治疗的麻醉处理

    内镜检查提高了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率,内镜治疗减少了手术创伤,但内镜检查和治疗本身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在内镜检查和治疗中,实施麻醉处理可减少病人痛苦,有利于内镜操作,从而缩短内镜操作时间,但麻醉对体弱、高龄,以及并存脏器严重损害的病人也具有一定风险性,故麻醉方法选择及用麻醉药物适当十分重要,现将内镜检查与治疗的麻醉处理综述如下.

    作者:张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火灾及隐患的危险性及防火灭火对策

    医院作为我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自身通常分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两大类.我院汾阳医院从建院至今一直为综合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放射、检验、功能等专门科室.建筑密集,治疗过程中,使用多种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各种治疗和电器设备,以及其它明火,而且由于医院里门诊和住院病人较多,他们又多行动困难,兼有大批照料和探视病人的家属、亲友,人员流动量很大,同时又有多处高层建筑,万一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医院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之大事,督促,监管医院内部防火安全工作至关重要.现就我院的火灾及隐患危险性及预防对策进行几点探讨.

    作者:赵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癌术后的康复指导

    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切口瘢痕挛缩、肩关节活动限、术中神经损伤造成的患侧肩臂部僵硬和麻木.另外,淋巴组织的清除和放射治疗,还会影响患侧上肢的淋巴回流,造成上肢肿胀.患者术后要尽早开始功能锻炼,以减轻或避免上述并发症.

    作者:罗晓丽;樊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一例PTCA+支架术后行胃转流术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近年来国外通过分析接受减肥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治疗肥胖症的胃转流手术(GBP),对并存的2型糖尿病治愈率达83%-86%[1-3].

    作者:尚伦伦;高艳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观察

    咪唑斯汀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是新一代抗组胺药,为科学地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笔者2004年10月-2005年4月选择皮炎湿疹60例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窦桂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饮酒与酒精性肝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酒及洒滥用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1].

    作者:黄宁波;吴彦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吸湿链霉菌BA-120对肿瘤血管生长因子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吸湿链霉菌BA-120对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发酵方法从吸湿链霉菌BA-120中提取肿瘤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剂,点样于接种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分别为50ug 100ug 200ug 及对照组,置37℃5%CO2培养箱.肿瘤细胞毒试验选用K562白血病、Hela宫颈癌细胞株,采用MTT法,计算对肿瘤细胞株平均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对细胞生长的 半数抑制浓度.结果:吸湿链霉菌BA-120发酵提取物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肿瘤血管的生成,低剂量50ug组肿瘤血管生长略受抑制,中剂量100ug组肿瘤血管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高剂量200ug组肿瘤血管出现坏死.结论:吸湿链霉菌BA-120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中的肿瘤血管生长,并对肿瘤细胞株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故吸湿链霉菌BA-120是一种很好的肿瘤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剂.

    作者:李英辉;张晶;黄秀双;何中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TCT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筛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在临床运用中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早期筛查,了解其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门诊就诊的妇科病人208例和妇科普查人群219例进行TCT检查,对有宫颈上皮细胞异常者继续阴道镜下病灶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后诊断.结果:1.TCT细胞病理检查阳性69人,阳性率16.16%:阴性358人,阴性率83.84%,灵敏度98.04%,特异度94.95%,假阴性率1.96%,假阳性率5.05%.2.病理活检63人,TCT诊断符合率82.54%.结论:1.TCT对宫颈病变的筛查无损伤,易操作,灵敏度、特异度高,应作为宫颈疾病筛查的首选方式.2.有慢性宫颈炎的妇女宫颈上皮细胞病变明显高于无症状的普查妇女.3.TCT检查假阳性率较高不能作为后诊断,后确诊依赖活组织病理检查;假阴性率1.96%,有漏诊的可能存在,应予重视.

    作者:陈湘莲;吴志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