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酒与酒精性肝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黄宁波;吴彦霞

关键词: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酒及洒滥用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1].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和预防对策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已发生了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临床上常表现为持续或间断的上腹部疼痛或不适、上腹部饱胀、早饱感、暖气、恶心等.多见于中老年人,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20%.如病情进一步发展,胃上皮或化生的肠上皮在再生过程中发生发育异常,可形成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表现为细胞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患者常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化学损伤(如胆汁反流和胰液反流)、吸烟、酗酒,以及自身免疫因素.

    作者:隋国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一例PTCA+支架术后行胃转流术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近年来国外通过分析接受减肥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治疗肥胖症的胃转流手术(GBP),对并存的2型糖尿病治愈率达83%-86%[1-3].

    作者:尚伦伦;高艳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抗菌药物在我院的应用现状

    目的:谈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年-2005年住院和门诊处方进行统计.结果:抗菌药物用量大,联合使用不规范,使用缺乏病原学依据,预防性用药不规范.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细菌的快速耐药,细菌的耐药已成为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医疗行业各界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人类将在不久的将来失去抗菌药物这一有力的治疗武器,回到细菌肆虐的年代.

    作者:李绍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荷叶降脂煎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19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荷叶降脂煎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5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7例,采用基础治疗即饮食、运动的调控;治疗组98例在基础治疗上增服中药汤剂荷叶降脂煎(荷叶15克、丹参15克、苍术10克、山楂20克、决明子12克、制首乌10克、泽泻12克、厚朴10克、郁金12克、仙灵脾10克,每日l剂,水煎成400ml,分2次内服)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的BMI、wHR、Tc、TG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BMI、wHR、TC、TG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可显著改善其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脂,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阎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如何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目的:做好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方法:系统设计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各个环节护理方法,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结果;在儿童预防接种中顺利进行,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儿童预防接种前、中、后做好预防接种干预工作能极大地提高免疫接种的安全性.

    作者:张前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四色伤检分类标志在护理中的应用

    四色伤检分类标志在国际医疗体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医护人员抓住伤情重点抢救,减少伤员的发生率,使医护人员有序地展开抢救工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郭双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有眩晕、颈痛、颈椎旁肌肉痉挛、压痛、头痛、耳呜、耳聋、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X光显示:骨质增生、椎间孔变窄、生理弯曲变直、项韧带钙化等,颈椎病分型十分重要,无论西医还是中医治疗首先应诊断准确分型正确,中医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辨证施治采取症状不同用药而异,所取得的疗效就不同.中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肝肾不足型,且督脉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气弱脉络阻滞,气滞血瘀,血脉凝滞不通,不通则痛,应用中药内服结合外用熏蒸,使小动脉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代谢加快,输氧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减小,血流加快,结合外用药物的温度及直接作用从而缓解症状.体现中医传统医学内外兼治,整体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希民;王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中药煎剂,每日一剂,西药口服多潘立酮片10mg,3次/d,雷尼替丁0.15g,2次/d;对照组36例只服用多潘立酮片10mg,3次/d,雷尼替丁0.15g,2次/d.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并进行症状积分、胃镜下表现及临床疗效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及胃镜下所见积分均显著降低,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迅速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作者:刘景春;张景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镜检查与治疗的麻醉处理

    内镜检查提高了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率,内镜治疗减少了手术创伤,但内镜检查和治疗本身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在内镜检查和治疗中,实施麻醉处理可减少病人痛苦,有利于内镜操作,从而缩短内镜操作时间,但麻醉对体弱、高龄,以及并存脏器严重损害的病人也具有一定风险性,故麻醉方法选择及用麻醉药物适当十分重要,现将内镜检查与治疗的麻醉处理综述如下.

    作者:张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癌术后的康复指导

    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切口瘢痕挛缩、肩关节活动限、术中神经损伤造成的患侧肩臂部僵硬和麻木.另外,淋巴组织的清除和放射治疗,还会影响患侧上肢的淋巴回流,造成上肢肿胀.患者术后要尽早开始功能锻炼,以减轻或避免上述并发症.

    作者:罗晓丽;樊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126例体会

    腹股沟疝是一种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是目前疝修补的新技术.

    作者:田志明;邓龙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的中药熏洗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护理对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60例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进行一般护理.治疗组80例,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护理.结果:经过术后6个月的随访,治疗组手部功能优艮率达92.50%,对照组手部功能优良率达81.2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运用中药熏洗护理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陈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探讨11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11例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1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分析与护理.结果:7例病愈出院,4例基本缓解出院.结论:根据不同的发病诱因与临床特点,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与情绪变化,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及时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加强心理护理与人性化服务是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关键.

    作者:车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院门诊处方评价与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门诊处方质量和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2007年6月一9月门诊处方12765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占抽查处方的5.36%,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76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6.8%,注射剂使用率为18.4%,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71.4%,平均金额为76.4元.结论:处方书写较规范,用药情况基本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率相对偏高,应重视不合理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梁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生肌玉红膏治疗痔术后创面的观察及护理

    痔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发病率较高,以成人居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为了彻底根治通常采用手术治疗,而术后创面愈合的快慢,则是治疗与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272例痔术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其中观察组204例,对照组68例,创面分别以生肌玉红膏油纱条和凡士林油纱条换药.结果表明,生肌玉红膏的治疗明显优于外科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兰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饮酒与酒精性肝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酒及洒滥用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1].

    作者:黄宁波;吴彦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析其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并予对照组比较.结果: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月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有明显的降酶效果.

    作者:易山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0天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HD阳性患者,随机分成2组,序贯治疗组前5天予以兰索拉唑30mg,阿莫西林1000mg,2次/天,后5天予以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500mg、呋喃唑酮100mg,2次/天,溃疡病患者继用兰索拉唑30mg,1次/天,共3周.对照组予以兰索拉唑3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天,疗程7天,溃疡病患者继用兰索拉唑30mg,1次/天,共3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HC-UBT,溃疡病患者复查胃镜.记录治疗前、过程中及复查时的症状变化及各种不良反应;观察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分析2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9.7%,对照组Hp根除率79.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紊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天疗法根除Hp较现今标准的三联方案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等特点.

    作者:潘锦权;练雪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析分娩过程中精神因素的困扰及心理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作者自身的工作经历,阐述在产妇分娩的三个产程中的精神状态特点及其心理干预方式.结果在精心护理下,产妇能感受到舒适和温暖,其心理上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为产程的顺利进展及产妇人身安全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结论体贴的人文关怀在分娩护理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作者:林东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吸湿链霉菌BA-120对肿瘤血管生长因子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吸湿链霉菌BA-120对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发酵方法从吸湿链霉菌BA-120中提取肿瘤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剂,点样于接种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分别为50ug 100ug 200ug 及对照组,置37℃5%CO2培养箱.肿瘤细胞毒试验选用K562白血病、Hela宫颈癌细胞株,采用MTT法,计算对肿瘤细胞株平均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对细胞生长的 半数抑制浓度.结果:吸湿链霉菌BA-120发酵提取物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肿瘤血管的生成,低剂量50ug组肿瘤血管生长略受抑制,中剂量100ug组肿瘤血管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高剂量200ug组肿瘤血管出现坏死.结论:吸湿链霉菌BA-120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中的肿瘤血管生长,并对肿瘤细胞株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故吸湿链霉菌BA-120是一种很好的肿瘤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剂.

    作者:李英辉;张晶;黄秀双;何中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