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平
缩宫素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子宫收缩,在产科中主要用于止血引产及催产.本文主要讨论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分娩时对产程的作用.在不同妊娠时期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在早、中期妊娠,缩宫素的作用仅产生局限性宫缩活动,不能传及整个子宫.也不能使宫颈扩张,近足月时缩宫素才能发挥其作用.对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符合缩宫素适用指征的182例产妇的临床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作者:杨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褥疮是因为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预防褥疮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只要护理人员认真、细致地做好对危重患者和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工作,褥疮是可以防止发生的.
作者:林桂英;高雪芹;孙文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对曾经收治的25例肺心病肺内感染导致ARDs惠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检查及治疗方法与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新疆煤矿总医院呼吸科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5年间收治的25例肺心病肺内感染导致ARDS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检测指标和治疗方法及临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①25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例,死亡23例,生存时间长97天,短5天,平均34.3天;②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Ⅱ型呼吸衰竭,其中7例呼酸,6例呼酸合并代酸,12例呼酸合并代碱(机械通气后出现);③基础治疗:25例病人均以吸氧、止咳、平喘、祛痰及抗炎治疗,其中机械通气12例,高浓度面罩给氧13例,所有病例均加用不同剂量激素治疗.结论:对慢性肺心病合并感染的老年病人,要高度警惕ARDS发生的可能.须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及动态血气监测,从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作者:朱新冰;刘恩顺;窦红;牛颖;孙永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子宫切除术为妇科常见手术之一.子宫切除术包括全子宫切除手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手术获得满意效果,不仅与手术本身有密切关系,而且与手术前后护理、对促进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铭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做好其留置期间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例静脉留置病人的实际操作,调查反馈、追踪观察.结果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99%,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成就了一针见血,减少病人痛苦,值得同行借鉴.
作者:袁仁良;田小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腹股沟疝是一种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是目前疝修补的新技术.
作者:田志明;邓龙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出血患者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我们将2005年7月一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鼻出血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与2007年1月--2008年7月收治的40例鼻出血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组进行对比,护理干预组进行由护士制定出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干预,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干预组出现再次鼻出血的例次明显少于对照组.一次鼻腔填塞止血治愈率,护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鼻出血患者的治愈率,防止再出血.
作者:李么琴;梁小敏;熊志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艾滋病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向题.艾滋病的流行给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作者:沈贞;朱红良;韩花;席国兴;谢桂芳;李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混合瘤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35例腮腺混合瘤回声均低于正常腮腺回声,肿瘤与正腮腺组织分界清楚,其中28例呈圆形或类圆形,7例呈分叶状.5.例肿块内有小囊性变,2例内可见强回声点,均未见耳周及颈部表浅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超声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更年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对50例围绝经起综合症患者口服更年汤进行治疗,结果有效率93%.结论:更年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是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司晓宁;陈志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过去一直依赖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膀胱镜、甚至CT、MRl检查.超声医学的发展为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提供了不少方便,并已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近年来也有很多报道腔内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腹部探测方便、实用、不受设备条件限制,只要掌握操作技巧,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就2008年1~12月经腹部超声诊断并经临床证实的248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超声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陆以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吸湿链霉菌BA-120对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发酵方法从吸湿链霉菌BA-120中提取肿瘤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剂,点样于接种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分别为50ug 100ug 200ug 及对照组,置37℃5%CO2培养箱.肿瘤细胞毒试验选用K562白血病、Hela宫颈癌细胞株,采用MTT法,计算对肿瘤细胞株平均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对细胞生长的 半数抑制浓度.结果:吸湿链霉菌BA-120发酵提取物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肿瘤血管的生成,低剂量50ug组肿瘤血管生长略受抑制,中剂量100ug组肿瘤血管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高剂量200ug组肿瘤血管出现坏死.结论:吸湿链霉菌BA-120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中的肿瘤血管生长,并对肿瘤细胞株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故吸湿链霉菌BA-120是一种很好的肿瘤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剂.
作者:李英辉;张晶;黄秀双;何中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院收集2005年以来经CT证实的多发性脑梗塞24例.现将临床和CT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0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5:1.年龄在46-59岁都9例,60岁以上者15例.小年龄6岁,大年龄78岁.与发病有密切关系的既往史,高血压动脉硬化史19例,脑梗塞8例,糖尿病和冠心病史各项2例.
作者:唐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慢性肺心病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特点,减少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52例慢性肺心病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肺部感染、低氧血症、酸硷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年龄越大、受累器官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慢性肺心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是预防和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丁爱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静脉注射是临床许多疾病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是临床病人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技术操作.但在静脉穿刺,拔针等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往往会出现针头前端渗漏,拔针后发生皮下血肿、瘀斑、静脉炎等现象.因此,作为一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水平,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影响静脉穿刺的因素很多,现就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不同静脉穿刺方法及几种意外情况的处理谈如下体会,共同仁参考.
作者:初艳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给药途径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79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口服组(观察组I)、米索舌下含服组(观察组Ⅱ)及催产素组(对照组).观察组工60例,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口服米索200μg;观察组Ⅱ58例,术中胎儿娩出后即舌下含服米索200μg;对照组61例,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宫体肌注催产素20μ,再静滴催产素20μ.三组均观察术中、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术中、术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观察组Ⅰ为(257.21±61.03)ml,观察组Ⅱ为(262.19±46.63)ml,对照组为(325.49±65.62)ml.两个米索组分别与催产素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个米索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有效的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安全简便.
作者:李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椎弓崩裂是指椎弓峡部缺损或断裂.90%发生在腰椎,易致椎体向前滑脱.从而压迫脊髓和/或神经根,轻者腰腿痛,重者卧床不起.影像检查为常见的诊断方法,从而明确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文选择2004年5月-2007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X线摄片及CT扫描诊断为椎弓崩裂的患者58例,重点分析其影像征象,总结经验,旨在提高对椎弓崩裂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大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我院用自拟宁胃和中汤加减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立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数量以每年3-5%的速度上升[1].患者大多数存在恐惧心理,从而产生许多痛苦和难以解脱的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疏导会导致各种躯体症状,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降低疗效,但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在不同年龄段和临终期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心理压力减轻,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经过10多年的临床专科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远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和镜检红细胞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396例1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立即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尿液分析仪检验和尿液显微镜检查.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58例,镜栓无红细胞的有24例;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6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198例.两种方法结果出现差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应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不可忽视.
作者:都桂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