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学在生物教学中传承

罗洁

关键词:现代生物教育, 心理健康, 人本主义, 心理学
摘要:生物学的心理教育价值,是现代生物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文章从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学理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征及其心理干预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群体固有的特点,其网络成瘾也有其特别之处.本文从人格、学习、性别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特征,并就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进行了探索.

    作者:李海华;张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麻城市1990-2006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为了掌握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研究其流行强度、病种结构,为现阶段传染病的防止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根据葺1990-2006年急性传染病的疫情资料对我市的疫情动态分析如下:

    作者:俞开文;项维红;俞新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山香园片治疗急性咽炎9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山香园片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6例急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山香园片和头孢氨苄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2.9%,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分别为67.7%、93.3%,两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咽干燥灼热症状疗效和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治疗组无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山香园片是治疗急性咽炎患者疗效好、使用方便、安全又经济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渊华;黄瑞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外治法治疗手部指掌关节痛疼、功能障碍56例体会

    目的:通过56例的病例观察,考察中药外用法在治疗手掌部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运用中药熏洗和离子透析的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治疗并记录结果.结果:经过数疗程的治疗取得好的效果,临床治愈36例,占总数64%,显效13例,占23.2%,好转,5例占8.9%,无效2例,占4%,有效率达96%.结论:中药及熏洗和离子透析的方法在临床治疗因创伤、筋伤、类风湿等引起的关节功能受限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马永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护士心理健康维护

    通过分析影响护士心理健康因素,用八种维护措施,来解决护理人员因心理健康长期失衡,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带来的危害.从而使护士生活充实、有目标,思维敏捷、有灵感.更加主动的处理事物,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家里,都能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作者:邹迎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和法与小柴胡汤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人体辨证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之说,和法就是使其无所偏也.小柴胡汤是和法的代表方剂,通过对其配伍组成的分析,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戚迎梅;马桂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枕肌贴敷术治疗小脑萎缩32例报告

    本组手术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26岁-67岁.病程1-10年.病例选择标准:凡CT或磁共振成像诊断有小脑萎缩者,无糖尿病、心肺肝肾功能正常者均为手术对象.

    作者:曹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ELISA、DDIA、IHA法检测血吸虫抗体的结果分析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替染料试纸条法(DDIA)、间接血凝实验(IHA),检查血吸虫病抗体的特异性、敏感性、实用性等特点.方法:参照三种检测方法的说明书,对已确诊的血吸虫患者及健康者和部分肺吸虫病与旋毛虫病人血清进行血吸虫抗体检测.结果:ELISA法检出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及阳性符合率显著高于其它二种检测法,DDIA法检测血吸虫抗体与肺吸虫及旋毛虫感染者血清中抗体成份存在明显的交叉反应,尤其与肺吸虫交叉反应阳性率达60%.ELISA法与IHA法无交叉反应.结论:ELISA检测血吸虫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作为首选方法,用于大规模的血吸虫病普查.DDIA法操作为简单,但与肺吸虫感染存在较高的交叉反应,须引起注意.IHA法检出率低,且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作者:张世微;陈仲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实验室正确处理投诉的意义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永远不被投诉是不可能的,对外服务部门更是如此,关键是被投诉后如何妥善地处理投诉.投诉处理的好可以避免矛盾深化、事态扩大、减少经济、名誉损失,可以使实验室改进工作作风,找到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错误的再一次发生,甚至提高投诉者对你的信任度,使整个单位、部门在社会上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作者:刘艳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针药结合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5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抑郁症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药结合心理疗法)58例,对照组(口服百忧解)60例进行临床观察.以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从减分率及副反应量表评分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3疗程后减分率相比,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副反应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对比显示治疗组副反映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治疗抑郁症优于对照组,且副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探讨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血栓一旦脱落可致肺栓塞而威胁生命.早期治疗不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可造成肢体残废.

    作者:吴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温阳益气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法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6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中药口服.结果: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1.42%,经Ridit分析,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u=2.1137,P=0.0345).结论:温阳益气法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刘笑云;钟飞鹏;韦继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异常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脑动脉硬化患者临床期血脂异常情况,为脑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50-80岁的脑动脉硬化患者42例,男20例、女22例,编为脑动脉硬化组;随机选50-80岁的非脑动脉硬化患者22例为对照组,男8例、女14例,进行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检测.结果:脑动脉硬化组中血脂异常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0.01,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内男、女患者发病情况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高血脂是脑动脉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

    作者:周丽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方法:通过对住院患者51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针对饮食、用药、运动、生活方式、心理等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指导前血压控制者29例,控制率为56.86%,而指导后血压有效控制者47例,控制率为92.16%.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升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当多的证据表明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如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治疗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治疗护理可以改善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毛丽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72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已广泛的运用于终止妊娠,有许多文献报道,它具有安全、简便少痛等优点.方法:停经16-25周之间,采用空腹(饭前2h)服药,米非司酮25mg/片每天早、晚6时各服一次,连服三天,第四天,早上7时给病人阴道穹窿部3、6、9点处一次性置米索前列醇片各0.2mg.结果:完全流产68例,不完全流产2例,失败2例.成功率97.23%.结论:应用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使病人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引产的痛苦,且对软化和扩张宫颈,缩短产程,是一种方便、痛苦小,产程短的中期引产的好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运香;温彩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术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安全有效方法,我院自2005年12月成立介入中心以来,先后为14例患者安装了永久性起搏器,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李婉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老年胃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3例诊治经验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易发因素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老年病人胃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发病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结果:食管空肠吻合口瘘7例,空肠空肠吻合口瘘2例,食管胃吻合口瘘3例,胃溃疡穿孔切除术后胃瘘1例.高流量瘘4例,低流量瘘9例.瘘发生于手术后7~15天,平均11天.手术前贫血4例,低蛋白血症7例,空肠空肠吻合口瘘均伴有胰瘘.治疗方法以引流、短期应用生长抑素、肠内外营养支持为主,引流不通畅或合并感染者重新留置引流.全部病例均获治愈.结论:胃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与吻合技术、胰瘘、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因素密切相关;通畅引流和肠内外营养支持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主要用于调整或重新留置引流.

    作者:林东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静滴头孢类抗生素致心跳骤停1例救护体会

    头孢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半合成抗生素,抗菌谱广,临床已广泛应用.以往临床遇到的过敏反应多半是局部及全身起荨麻疹,很少遇到过敏性休克,呼吸心跳骤停者更为罕见.

    作者:窦士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患者高压氧治疗的管理

    随着高压氧医学的发展,高压氧治疗疾病涉及面的拓宽,高压氧与机械通气的合二为一,既扩大了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又充分发挥了机械通气的优势.

    作者:吴春平;王培东;马虎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训练在关节内骨折的意义

    关节内骨折是一个严重的创伤骨折,它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导致关节的疼痛、肿胀、功能废用,即骨折病的发生.有的还会引起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多少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如何减少关节内骨折带来的并发症问题,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我们对213例关节内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101例关节内骨折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满意.

    作者:刘强;张庆民;石晶;李强;刘祖耀;张洪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