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辉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FVC、FEV1、FEV 1/FVC和FEV1占预计值均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出现1例轻微口干,给予口腔护理后缓解.结论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药物,值得更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琴;李红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差异,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7)、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7)、万方数据库(1998-2017)和PubMed (1966-2017)数据库有关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比较的13篇研究文献,应用Meta分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以及合并相对危险度(RR合并)和95%可信区间(95%CI)的计算.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渗出、空洞和粟粒性病灶发生情况;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胸腔积液和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发生情况.结果 主要影像学征象的RR合并(95%CI)值分别为:渗出1.25(1.07,1.47),胸腔积液2.13(1.85,2.46),空洞0.56(0.42,0.76),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2.19(1.94,2.48)和粟粒性病灶2.01(1.53,2.64).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渗出、粟粒性病灶、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较常见而空洞较少发生.
作者:周波;田斌;廖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压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20例手术时间>6h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FMEA模式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记录观察组实施FMEA法改善行动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压疮发生率1.82%(2/110)显著低于对照组14.55%(16/1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实施FMEA法实施改进方案预防手术压疮后,观察组压疮事件各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均低于100分,与改进行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EA管理模式可有效管理前瞻性风险,通过查找潜在的失效原因,逐步分级、量化影响手术压疮的风险因素,充分发挥系统防御对缺陷的屏蔽效果,使护理流程各环节更简洁清晰,优化改进压疮预防护理流程及管理质量,有效降低患者的身心痛苦,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高冰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呋塞米对难治性右心衰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难治性右心衰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吸氧、抗感染药物及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联合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多巴胺、呋塞米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0d后,两组患者右室收缩功能[三尖瓣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射血峰值速度(RST)、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血清标志物[脂联素(ADP)、和肽素(CPN)、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分析治疗10d内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0d后,两组患者的TAPSE、RST、RVFAC、AD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CPN、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10 d内,两组患者各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难治性右心衰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呋塞米方案可明显改善右室收缩功能,有利于其预后恢复.
作者:王功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与维生素B12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神经科接诊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追加维生素B12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追加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DPN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比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MNCV和SNCV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NCV和SNCV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水平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比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前者有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有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护理和一般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实验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NIHSS评分为(11.27±2.12),对照组NIHSS评分为(14.56±2.23),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实验组与对照组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评分均有明显升高,其中实验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67%,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患者吞咽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辅助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就诊并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55例)和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治疗,51例),并分析比较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病情均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以及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炎症指标白介素-8 (IL-8)、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潮气量(V-T)、第一秒用力呼出气容量(FEV1)及高呼气流速(PEF)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除应用相应抗生素外,可酌情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全身炎症反应,优化肺功能.
作者:孙灵梅;卢洁;王永胜;刘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自体心包成形条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符合二尖瓣成形术指征,均在体外循环下采用自体心包条环缩瓣环行二尖瓣成形术.对比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出院前二尖瓣反流情况,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术后,本组患者无反流(30.95%)、微量反流(47.62%)、轻度反流(16.67%)占比显著高于术前(0%、0%、0%),而中度反流(4.76%)、重度反流(0%)占比显著低于术前(26.19%、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LA[(38.69±8.67) mm]、LVDD[(51.03±7.64) mm]显著低于术前[(60.17±12.03) mm、(61.38±7.97)mm],而LVEF[(58.45±7.39)%]显著高于术前[(46.93±6.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及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结论 采用自体心包条环缩瓣环行二尖瓣成形术临床疗效可靠,术后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及心功能改善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董文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氩氦刀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8月本院中晚期NSCLC患者60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氩氦刀治疗,观察组采用氩氦刀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生存质量(KPS评分)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3.33% (16/30)较对照组26.67%(8/3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KP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5/30)与对照组20.00%(6/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氩氦刀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NSCLC疗效显著,且能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体质量,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兰荣;曹旸;王海存;赵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2 ml注射器(植骨器)在脊柱椎间隙植骨中的应用效果,减少术中植骨时间及精准确定植骨量.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7~ 12月50例椎间植骨的患者,分为实验组(2ml注射器植骨组)及对照组(传统止血钳放置植骨法)依据术中植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来做出对比.结果 实验组植骨时间为(21.9±4.2)s,对照组为(153.6±5.3)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的注射器植入的骨量以ml为单位一目了然,实验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25.0±8.2)ml,对照组为(287.0±7.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平均引血量为(182.0±6.1)ml,对照组为(194.0±3.5)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8±2.5)d,对照组为(13.2±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植骨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本院制作的2 ml椎间植骨器在术中的使用,节约了术中椎间植骨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降低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作者:熊露;张占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FcγR Ⅱ表达水平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0例ITP患儿以及14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 γR Ⅱ表达,病例组根据血小板水平及临床症状分为单用糖皮质激素组(GC组)、单用静脉丙种球蛋白组(IVIG组)及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组(GC+IVIG组),治疗完成后第2天使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 γR Ⅱ表达.结果 ITP患儿治疗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 Ⅱ表达(25.63±9.74)%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10.75±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GC组和GC+IVIG组免疫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 Ⅱ表达均较治疗前升高[(27.78±9.85)%比(17.43±5.76)%、(31.84±10.09)%比(27.07±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VIG组免疫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改变[(25.50±8.92)%比(27.13土6.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 R Ⅱ表达变化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相关,GC及IVIG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血小板的破坏从而起到治疗效果.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 Ⅱ表达在儿童ITP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予涛;綦巧雯;王宪耀;林明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经三角肌入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37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68例予以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69例予以经三角肌入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VAS)、肩关节功能(Neer)、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切口长度[(7.13±0.78) cm比(12.41±2.81) cm]小于对照组,手术用时[(53.69±8.61) min]、术中失血量[(156.41±20.68) ml]、术后引流量[(86.53±9.81) ml]、住院用时[(6.84±1.16)d]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研究组VAS评分[(1.59±0.24)比(2.14±0.89)]低于对照组,Neer评分[(92.31±12.67)比(81.27±8.02)]、WHOQOL-100评分[(93.61±9.48)比(84.13±7.3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9.43±1.58)周比(11.21±2.4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0,P=0.000);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5%(1/69)比14.71%(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予以经三角肌入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改善肩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李冬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数字化曲面体层片与锥形束CT应用于口腔种植区骨量测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种植牙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分的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使用数字化曲面体层片(OPG)进行测量,对照组使用锥形束CT (CBCT)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比较两组前牙区和后牙区牙槽量检出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前牙区牙槽骨量< 12mm、<10m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25%,对照组前牙区牙槽骨量<12mm、<10 m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1%;研究组后牙区牙槽骨量<12mm、<10m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37%,对照组后牙区牙槽骨量<12mm、<10m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0%.研究组(矢状位)与对照组中前牙区、后牙区愈合帽直径及种植体高度进行测量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矢状位断层)测得的前牙种植体高度以及愈合帽直径同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测得的前牙愈合帽直径同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测得直径小于标准值;其余测量值同标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得的数值均大于标准值,研究组测量值同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小于对照组.结论 相比数字化曲面体层片,应用锥形束CT能够更加精确地获得种植区牙槽骨量的测量值,并且锥形束CT种植区牙槽骨量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数字化曲面体层片.
作者:王新国;滕旭红;尹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本院制剂生肌膏油纱联合银离子敷料在治疗糖尿病足中的护理.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采用生肌消炎油纱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对照组14例采取单用银离子敷料换药处理.观察换药10 d后的两组伤口面积.结果 应用生肌消炎油纱联合银离子敷料的治疗组患者伤口面积较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生肌膏油纱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伤口愈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洁儿;马玲;黄凤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媒体手段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本院在2016年3月开始落实实施锐器伤防治知识多媒体宣教工作,选择本院的2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对比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防治知识多媒体宣教干预前后锐器伤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并统计干预前后锐器伤发生率、正确处置率和上报率.结果 干预后,锐器伤相关高危行为或操作、锐器伤预防措施、锐器伤正确处置方法、锐器伤上报知晓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锐器伤发生率(12.00%)低于干预前(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锐器伤正确处置率(100.00%)、上报率(100.00%)显著高于干预前(72.73%,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多媒体宣教锐器伤防治知识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和水平,保护手术室护理人员健康安全,应推广使用该护理模式.
作者:杨文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82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2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1)和三联疗法组(n=41),常规组给予奥美拉唑+莫西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三联疗法治疗,三联疗法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莫西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三联疗法组临床总有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2.68%比70.73%,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F-κB明显降低(P<0.05),HSP70显著上升(P<0.05),血清hs-CPR及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三联疗法组改善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三联疗法组Hp根除率高于常规组(92.68%比65.85%,P<0.05),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3%比4.88%,P=0.644).结论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相关症状及纠正机体炎症反应,根除Hp,保护胃黏膜,可安全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左光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鼠神经生长因子与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辅助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CP)患儿智力发育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94例CP患儿,抽签法分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与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以智力量表发展指数(MDI)、运动量表发展指数(PDI)、儿科生活质量调查表(PedsQLTM)评价两组智力发育情况、运动功能发育情况及生活质量,对比两组入院时、治疗3个月后MDI、PDI及PedsQLTM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入院时两组MDI、P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MDI、PDI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PedsQLTM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9%(43/47)比68.09%(3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脑性瘫痪患儿鼠神经生长因子与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辅助康复训练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加速患儿智力发育,提高其运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丁丙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方法和处理措施,提高护理观察及质量.方法 对200例因尿毒症行动静脉内瘘术患者,术前就行潜在或存在的并发症危险因素可能性的评估,评估贯穿术后至出院,还根据个体差异不同,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如共性护理观察重点(患肢抬高,肘部弯曲大于90°)与个性护理观察的重点结合(心功不全的患者,血钾等),掌握内瘘的使用时机,密切观察有可能发生并发症的一些现象,并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200例患者中14例出现并发症:出血3例、感染2例、血栓形成3例、动脉瘤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3例、肿胀手综合征1例,其发生率为7%.结论 熟悉血管解剖结构、走向、分布及病理、生理特点,动静脉内瘘做好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采取相应措施,可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血栓形成、感染、假性动脉瘤等的发生率.
作者:黎昱昱;王舜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为了探讨育龄妇女妊娠期脑干听觉传导路和视觉传导路的改变,观察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脑干视觉诱发电位(VEP-P)的变化.方法 选择近3年来在本院做孕前检查、产前检查并在本院分娩的生育期妇女398例,在孕前、妊娠早期、妊娠晚期分别为其作3次BAEP检查和VEP-P检查.并将3次检查的结果两两对比,作配对样本均数f检验对比分析.结果 妊娠晚期的BAEP检查Ⅰ波、Ⅲ波、V波,VEP-P检查P100各波潜伏时均值都延迟,而其他2次检查各波潜伏时均值都正常.前后3次检查的各潜伏时对比:孕前和妊娠早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和孕前对比、妊娠晚期和妊娠早期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晚期,生育期妇女的BAEP的Ⅰ波、Ⅲ波、V波潜伏时延迟,VEP-P检查P100潜伏时延迟,脑干听觉传导路和视觉传导路的传导减慢.
作者:赵龙;张体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长,建立有效可靠的病情评估方法可提示AKI发生的风险、严重程度并预测患者发生临床死亡的可能性.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可靠准确的评估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急性肾损伤病情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临床工作提供有效信息.
作者:戴妙飞;吴锡信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