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汝开;王界基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间我院收治的15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产妇接受舒适护理后,其身体恢复的更快,经受的痛苦更小,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剖宫产产妇的特点,对其进行舒适护理,可以加强医患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并且能够使产妇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在临床护理上有推广价值.
作者:冯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利托君对先兆早产患者外周血CRH、NO、PGE2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早产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先兆早产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盐酸利托君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RH、NO、PGE2和IL-10水平、妊娠时间和保胎有效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外周血CRH、IL-10、NO、PGE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宫缩时间更短,延长孕期天数更长,且新生儿体重更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保胎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于先兆早产的治疗,盐酸利托君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外周血CRH、NO、PGE2和IL-10水平,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汪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崔颖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的130例产妇,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本院接受常规康复指导的130例产妇,为对照组,将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持续收缩时间和连续收缩次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
作者:叶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其中包括15例为缺铁性贫血(A组),15例为地中海贫血(B组),另同期收集15例健康体检人群(C组),对3组受检者均进行血液检验,对检验结果 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A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指标相比B组明显较低,但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标相比其他两组明显较高(P<0.05);B组患者的RBC、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相比其他两组明显较高(P<0.05);C组的MCV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检测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对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验时,可依据贫血诊断指标检测情况对疾病类型进行鉴别,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陈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种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10日-2017年4月10日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2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生化指标检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丙氨酸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水平[丙氨酸基转移酶(80.55±6.74)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7.22±8.21)U/L]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脂生化指标水平[三酰甘油(2.74±1.04)mmol/L、总胆固醇(6.77±1.2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5±0.7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1.2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种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当患者肝功能出现异常,生化指标水平则会高于正常水平;在临床上采用其判断疾病,可早期发现病情的进展,对治疗和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阳性血液标本420份,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分别对其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常规药敏试验,同时对两种方法 的鉴定结果 、药敏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直接法和常规法的阳性菌符合率为92.8%(390/420),而直接法在革兰阳性菌检出的敏感度为96.7%,革兰阴性菌检出的敏感度为95.1%,和常规法进行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临床血液检验时,对于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检出率和敏感度相对较高,然而,直接药敏试验更具有操作便捷、时间短等特点,比较适合血液检验,值得对其推广.
作者:纽景奎;卞富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选择2016年1月-6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100例健康自愿者的取自不同抽取部位、送检时间及存储温度的血样,均应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和总结影响检测结果 精准度的因素.结果 通过分析,血样抽取部位、送检时间对血常规结果 精准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存储温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血常规检验精准度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和抽血部位、送检时间有密切关系,需规范检验操作,强化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 的准确.
作者:郑际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以预防和降低临床上的无效输血,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我院接诊的献血者和接受血液者,各1,000例,采用微柱凝胶法,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I号、Ⅱ号、Ⅲ号细胞和抗体鉴定谱细胞对血液中的血型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结果 2,000例检测者中,含有血型不规则抗体的81例,阳性几率为4.1%.其中献血者中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31例,阳性几率为3.1%;受血者中血型不规则抗体有50例,阳性几率为5.0%.结论 人群中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几率虽然较低,但仍然存在.我院采取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可有效预防和降低临床输血无效的发生,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沙吉代木?买买提;胡国龙;阿先古丽?阿不力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白内障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白内障乳化术治疗的122例白内障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直接接受手术治疗采取常规护理治疗;干预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周、6周后的黄斑水肿情况以及实力矫正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4周、6周的黄斑水肿出现率以及黄斑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的视力矫正度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白内障患者进行乳化手术前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有效预防术后黄斑水肿的出现,降低黄斑厚度,加强对患者的视力矫正,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儿童免疫风湿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间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44例儿童肾脏风湿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个月-5个月,两组患儿均有肺部感染发生,试验组患儿3个月内感染发生率为68.18%,低于对照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试验组患儿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肌酐清除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有发热发生,治疗8周后均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其中气促22例,轻咳9例,剧烈咳嗽9例,6例患儿肺部可闻及少许干啰音,3例可闻及密集细湿啰音.所有患儿随着病情进展都出现气促,其中4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儿童肾脏风湿性疾病过程中,应注意警惕肺部感染的发生,及早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赵巍;唐柳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塞来昔布组,各80例.双氯芬酸钠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塞来昔布组采用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胃烧灼、恶心、纳差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塞来昔布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双氯芬酸钠组(P<0.05);塞来昔布组胃烧灼、恶心、纳差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双氯芬酸钠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塞来昔布组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双氯芬酸钠组(P<0.05).结论 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和疼痛,减少红细胞沉降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艾天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1 序言糖基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是伊朗科学家Ranbar等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率先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发现的一种血红蛋白组分,且研究表明,是血液葡萄糖对HbA的非遗传修饰产生了糖化血红蛋白A1c(haemoglobin A1c, HbA1c)[1,2].从此,他们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得到确认,这一发现奠定了HbA1c检测用于糖尿病的初筛和诊断的基础.
作者:廖远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小儿细菌性肺炎中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IL-6、IL-8)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检验科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儿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小儿的PCT、IL-6、IL-8、TNF-α与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小儿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IL-6、IL-8、TNF-α与hs-CRP水平用于检测小儿细菌性肺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撼维;张银菊;臧丽群;刘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检测典型肿瘤标志物CEA、CA19-9、血清CRP及IL-6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0例,为胃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CRP、IL-6、CEA及CA19-9水平.结果 胃癌组IL-6、CRP、CA19-9及CE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胃癌患者联合检测血清CRP、IL-6与典型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再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快速培养2种检测方法 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 的检验结果 .结果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快速血清学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血清学检测结果 发现,4岁-8岁年龄段患儿血清学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快速培养2种检测方法 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上均有一定的价值,但微生物快速培养诊断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陈小冬;吴红兵;田怀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血培养标本,采用BacT/Alert 3D 120型全自动血培养分析仪进行培养,所有分离菌株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结果 5,122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874株,阳性率为17.1%.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96株,占68.2%,革兰阴性杆菌265株,占30.3%,真菌属13株,占1.5%.革兰阳性菌不同菌种的耐药谱明显不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14.3%和80.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肠球菌属中亦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其中屎肠球菌对所测试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大多数高于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菌株分别占35.7%和25.5%;发现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42.9%;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6.1%和30.8%,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3.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既是血流感染病原菌,也是常见的污染菌.结论 临床医师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降低血培养污染率.治疗血流感染前,应积极寻找原发病灶和病原菌,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牛俊杰;翟鹏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应用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白癜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5例.药物治疗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组基础上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对两组患者白癜风临床治疗效果、白斑消退时间、瘙痒消退时间、治疗时间;施行治疗前和施行治疗后患者皮损范围、生活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白癜风临床治疗效果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白斑消退时间、瘙痒消退时间、治疗时间短于药物治疗组(P<0.05);施行治疗前两组皮损范围、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施行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皮损范围、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白斑和瘙痒消退,缩短疗程,促进皮损缩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谢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从基因转录组水平揭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新工具.方法 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找到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相关基因芯片数据,数据经以2为底的对数转换及标准化处理后,找到黑色素瘤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DAVID基因功能注释和功能分类对这些基因进行生物学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中共找到265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上调基因95个,下调基因170个.基因富集分析结果 显示,这些基因的功能大致分为细胞运输、细胞骨架结构、细胞周期、信号识别及转导、细胞分化调控等.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 能有效分析基因芯片数据并获取生物内在信息,黑色素瘤组织中多种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改变,为确定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标志与新治疗靶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孙晓雨;杨春花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