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儿童肾脏风湿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赵巍;唐柳平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儿童肾脏风湿性疾病,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儿童免疫风湿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间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44例儿童肾脏风湿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个月-5个月,两组患儿均有肺部感染发生,试验组患儿3个月内感染发生率为68.18%,低于对照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试验组患儿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肌酐清除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有发热发生,治疗8周后均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其中气促22例,轻咳9例,剧烈咳嗽9例,6例患儿肺部可闻及少许干啰音,3例可闻及密集细湿啰音.所有患儿随着病情进展都出现气促,其中4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儿童肾脏风湿性疾病过程中,应注意警惕肺部感染的发生,及早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

    目的 探究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的130例产妇,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本院接受常规康复指导的130例产妇,为对照组,将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持续收缩时间和连续收缩次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

    作者:叶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间我院收治的15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产妇接受舒适护理后,其身体恢复的更快,经受的痛苦更小,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剖宫产产妇的特点,对其进行舒适护理,可以加强医患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并且能够使产妇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在临床护理上有推广价值.

    作者:冯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稿约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血尿的病因及肾活检病理检查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血尿病因和肾活检的病理检查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血尿患儿资料,对血尿病因和肾活检的病理检查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血尿病因主要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39.74%(31/78)]、肾病综合征[19.23%(15/78)]和泌尿系统感染[11.54%(9/78)];通过肾活检的病理检查发现:2例存在狼疮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肾炎和微小病变肾炎,3例存在IgA肾病、局灶性节段型肾小球硬化,4例存在膜性肾病、膜增生肾炎,10例为系膜增生肾炎.结论 血尿患儿的病因十分复杂,主要表现为肾脏免疫系统疾病,且临床通过肾活检病理检查能够为血尿疾病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何庆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生物分析仪法和纸片扩散法在细菌耐药表型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比较纸片扩散(K-B)法与微生物分析仪(Vitek)法在细菌耐药表型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各80株,分别应用K-B法与Vitek法进行细菌耐药表型检测.比较两种方法 的检测结果 .结果 两种方法 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检出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K-B法的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诱导实验检测阳性率低于Vitek法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 微生物分析仪法能够较快速地判断细菌的耐药表型,具有较高准确率和灵敏度.

    作者:侯新月;孟存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常规检验在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析在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患者中血常规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地中海贫血(I组)和52例缺铁性贫血(II组)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对两组患者相关参数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II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高于I组(P<0.05);I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II组患者(P<0.05).结论 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受贫血机体影响会出现差异,通过对贫血患者予以血常规检查,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陈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快速血清学、微生物快速培养2种检测的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快速培养2种检测方法 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 的检验结果 .结果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快速血清学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血清学检测结果 发现,4岁-8岁年龄段患儿血清学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快速培养2种检测方法 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上均有一定的价值,但微生物快速培养诊断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陈小冬;吴红兵;田怀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纸片法快速检测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探讨

    目的 探讨使用纸片法快速检测生活饮用水中大肠菌群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同时检测本地区收集的水样106份,对两种方法 对大肠菌群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106份生活饮用水水样中,多管发酵法和纸片法均检出总大肠菌群阳性2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纸片法可以达到快速、准确、简便地检测总大肠菌群的目的 ,可以用于快速、便捷的检测生活饮用水.

    作者:许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肺心病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对肺心病患者予以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96例作为探析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分析两组临床运用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更高;且护理满意程度更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肺心病临床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够将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用药依从性显著提升,可以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岳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集的100例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株,采用PCR技术培养,并将培养收集的菌株点状种植在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基是由制备的耐喹诺酮类药物组成.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株中的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将100例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株培养液,每份分为等量两份(每份100例),并将所有的铜绿假单胞菌株接种在含有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平板培养基上,其中一份接受常规培养,为对照组,一份放入含有羰基氢氯苯腙(carbonyl hydroch lorophenylhydrazone,CCCP)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为观察组,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gyrA的基因表达率为75.00%,parC的基因表达率为74.00%,明显高于gyrB的基因表达率(23.00%)和parE的基因表达率(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存活菌株数48例(48.00%),明显低于对照组[70例(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机制是gyrA、parC两种基因的表达,其次铜绿假单胞菌的主动泵出系统也是其耐药性的一个重要机制.在临床中应熟悉菌株的耐药机制,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可降低临床用药的不良事件的危险性,提高治疗疗效,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

    作者:李玲;周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血液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阳性血液标本420份,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分别对其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常规药敏试验,同时对两种方法 的鉴定结果 、药敏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直接法和常规法的阳性菌符合率为92.8%(390/420),而直接法在革兰阳性菌检出的敏感度为96.7%,革兰阴性菌检出的敏感度为95.1%,和常规法进行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临床血液检验时,对于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检出率和敏感度相对较高,然而,直接药敏试验更具有操作便捷、时间短等特点,比较适合血液检验,值得对其推广.

    作者:纽景奎;卞富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应用与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应用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白癜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5例.药物治疗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组基础上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对两组患者白癜风临床治疗效果、白斑消退时间、瘙痒消退时间、治疗时间;施行治疗前和施行治疗后患者皮损范围、生活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白癜风临床治疗效果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白斑消退时间、瘙痒消退时间、治疗时间短于药物治疗组(P<0.05);施行治疗前两组皮损范围、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施行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皮损范围、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白斑和瘙痒消退,缩短疗程,促进皮损缩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谢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利托君对先兆早产患者外周血CRH、NO、PGE2和IL-10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托君对先兆早产患者外周血CRH、NO、PGE2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早产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先兆早产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盐酸利托君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RH、NO、PGE2和IL-10水平、妊娠时间和保胎有效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外周血CRH、IL-10、NO、PGE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宫缩时间更短,延长孕期天数更长,且新生儿体重更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保胎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于先兆早产的治疗,盐酸利托君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外周血CRH、NO、PGE2和IL-10水平,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汪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康复疗法结合颈椎操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在颈椎病治疗中采取颈椎操与中医康复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单双日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4),将采取中医康复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行颈椎操与中医康复联合疗法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颈椎操与中医康复联合疗法应用在颈椎病治疗中效果良好,具有明显止痛效果,可以增加活动度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云;刘秀珍;侯艳;莫立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凝血功能及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凝血功能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95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50例)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45例),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50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D-二聚体(D-dimer,D-D)、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血糖(blood glucose,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血压、病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PDR组和PDR组患者凝血功能PT、APTT显著下降(P<0.05或P<0.01),FBG、D-D显著上升(P<0.05或P<0.01),TT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DR组比较,NPDR组FBG、D-D显著上升(P<0.05).危险因素方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PDR组和PDR组患者的GLU、TG、CHOL、LDL、血压均显著上升(P<0.05或P<0.01),HDL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PDR组比较,NPDR组GLU、血压、病程显著上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BG、D-D、病程、血糖、血压是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病程、血糖、血脂、血压,及时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虹娟;刘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予以心理应激对策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6例,采用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心理应激对策,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升,同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予以心理应激对策对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可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郝彩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流式细胞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细胞的研究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流式细胞术是近几年适用范围逐渐加大的一种新技术,主要是对单细胞进行快速定量以及定性分析,这不仅对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临床检验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是对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期为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建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多种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多种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10日-2017年4月10日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2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生化指标检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丙氨酸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水平[丙氨酸基转移酶(80.55±6.74)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7.22±8.21)U/L]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脂生化指标水平[三酰甘油(2.74±1.04)mmol/L、总胆固醇(6.77±1.2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5±0.7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1.2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种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当患者肝功能出现异常,生化指标水平则会高于正常水平;在临床上采用其判断疾病,可早期发现病情的进展,对治疗和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检验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检验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经病理穿刺或手术治疗确诊的30例肺癌患者及30例良性肺部病变患者,分别为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纳入研究,设为健康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获得血清样本,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三组检验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癌胚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21-1,CYFRA21-1)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癌的检验与诊断中,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检验结果 可作为肺癌诊断的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熊飞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荜茇酰胺对胶质瘤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荜茇酰胺(piperlongumine,PL)对胶质瘤增殖以及侵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我们应用荜茇酰胺处理了两种不同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并用正常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作为对照.通过检测PL对于细胞ROS水平的改变以及细胞增殖信号通路的改变.随后检测了PL潜在的作用靶点PRDX4的活性改变.结果 PL能够显著增强两种人胶质瘤细胞的ROS水平以及抑制细胞增殖能力,但对正常神经元细胞则无明显影响.随后的检测中,我们发现PL刺激胶质瘤细胞后多种ROS相关的氧化反应调节因子都出现了上调,其中以PRDX家族中的PRDX4表达量上升为明显.同时我们还发现,抑制ROS的作用之后,PL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能力出现了抑制.结论 PL能够通过提高PRDX4的表达从而介导胶质瘤细胞的凋亡,因此PL可能作为胶质瘤的潜在治疗药物.

    作者:张倩;徐文茂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