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常规检查用于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刘巧玲;王雪;李迎春

关键词:血常规检查, 鉴别诊断,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查在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自愿者50例纳入本研究工作,均接受血常规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各项检查中,与健康组比较,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的各项指标均更低(P<0.05);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更高(P<0.05).结论 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应用血常规检查可以有效鉴别诊断.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在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在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为此研究中的疾病组,经同期本院收治的其他住院患儿40例选为研究中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以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结果 疾病组的PAS染色阳性率、NAP染色阳性率、细胞形态学检测阳性率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测的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两种方法的单独检测(P<0.05).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可提高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率、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薄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量白蛋白检验诊断肾小球疾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微量白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5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55例,对两组实施微量白蛋白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及病程与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10.51±3.27)mg/L]低于观察组[(55.37±6.15)mg/L](P<0.05),观察组的男性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与女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病程>14年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阳性率病程0年-6年、7年-14年的差异较明显(P<0.05),病程0年-6年与7年-14年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微量白蛋白检验对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检测、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巧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6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1例;参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价值.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19%),两组患儿疱疹消失时间与退热时间比较,组间数据行t检验,t值分别为3.985、6.564,可见实验组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剂可有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程春华;董春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CEA、CA125、CA199、CA153联检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针对肺癌诊断中采取血清CEA、CA125、CA199、CA153联检的价值予以分析.方法 使用化学发光法,针对40例我院接诊的患有肺癌的患者(1组)、40例患有良性肺部疾病的患者(2组)、40名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3组)的血清CEA、CA125、CA199、CA153指标变化情况予以分析,评估其联合应用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患有肺癌的1组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CA153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单项指标的敏感性均在15%-60%之间,联合检测可以将敏感性和准确性均提升到80%左右.结论 临床中,将肿瘤标志物血清CEA、CA125、CA199、CA153指标联合起来展开监测,可以显著提升肺癌诊断率,有助于其早期诊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及WBC水平检验诊断小儿发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WBC水平检验应用在小儿发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将100例发热患儿分成A组(46例细菌感染)、B组(35例病毒感染)、C组(19例风湿性疾病),病例选取时间范围2017年6月-2018年2月,选取同期5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对比四组C-反应蛋白、WBC的定量、定性检验结果.结果 A组WBC水平[(15.24±4.36) ×109/L]高于其他三组,A组、C组C-反应蛋白水平[(25.36±4.16)mg/L、(100.52±14.26)mg/L]高于B组和对照组,C组高于A组(P<0.05);A组WBC、C-反应蛋白均阳性的比例为78.26%,B组C-反应蛋白、WBC均阴性比例为97.14%,C组C-反应蛋白阳性、WBC阴性比例为73.68%,对照组C-反应蛋白、WBC均阴性比例为100.00%.结论 C-反应蛋白、WBC水平检验在小儿发热性疾病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武亚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人员例数为86例,起止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12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利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和对照组相似(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胃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保证患者的健康,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倩;毛晓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影响思考

    目的 思考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前往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后者知情同意下分别采集末梢血及静脉血,对比不同采血部位以及静脉血即刻检测、3 h检测、6 h检测所得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差异.结果 静脉血与末梢血生化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即刻检测、3 h检测、6 h检测生化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血后即刻检测可获得准确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对于静脉血采血困难者可采取末梢血予以替代.

    作者:顾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应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上针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采用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开展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的时间段为2017年11月-2018年4月,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以及接受体检为健康正常的志愿者80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尿糖含量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中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87.50%,尿糖阳性率为77.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均为0)(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开展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效果良好,检测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吕慧;林丽文;谢贵明;覃文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细菌性感染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降低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PR)检测细菌性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细菌感染患者100例,其中重度细菌感染患者和局部细菌感染患者各50例;选取同期病毒感染患者50例,分为I组、II组、III组.对比三组检测PCT、CRP水平以及重度细菌感染患者和病毒感染组的PCT、CRP诊断率.结果 I组PCT明显高于II组、III组(P<0.05),以I组CPR显著高于II组、III组(P<0.05);以CRP>8 mg/L、PCT>0.5 μg/L为检测界线时,CRP检测细菌性感染敏感度为96.82%,特异性为91.33%,PCT检测细菌性感染敏感度为96.82%,特异性为95.33%.结论 PCT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细菌性感染效果显著,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覃美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效果和准确率观察

    目的 分析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效果和准确率.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为102例糖尿病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为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患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清学进行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肾功能血清学指标检测情况,观察组血清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尿素氮(BUN)三项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检测的准确率,观察组患者中检出糖尿病肾病为49例,准确率为96.08%.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准确检验出糖尿病肾病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孝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研究.方法 对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临床收集的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检验的标本300例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全部标本中共检测出耐药性菌株48例,检测率为16%,其中革兰阳性菌有21例、革兰阴性菌有27例,阳性检测率远远高于阴性.ICU标本中耐药菌株为17例,占35.42%,外科标本中耐药菌株为13例,占27.08%,内科标本中耐药菌株为10例,占20.83%,儿科标本中耐药菌株为8例,占16.67%.ICU和外科标本的耐药菌株均较儿科和内科显著.结论 细菌耐药性监测在微生物检验中的管理策略中应将依据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对各科室采集、保存、送检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管.

    作者:罗天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OCT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的对策研究

    床旁即时检测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检测分析技术.POCT具有快速、简便、高效、廉价等特点.POCT不同于传统检测手段,需要适合其自身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本文介绍了POCT质量控制的现状和影响POCT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并概述了POCT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案.

    作者:宋来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5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到我院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检验人员均采用生化检验指标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 两组人员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指标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于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丙戊酸钠联合三氧化二砷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表达影响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联合三氧化二砷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表达影响,以及联合丙戊酸钠(VPA)后作用是否增强.方法 细胞传代培养,WST-1检测药物作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找出佳作用浓度及时间;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H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As2O3对K562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VPA组蛋白表达弱,As2O3组及As2O3+VPA组作用后蛋白表达明显.结论 As2O3对K562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使SHP-1基因表达增强,且As2O3与VPA联合后较同浓度的单药作用明显增强.

    作者:李荣芳;任京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运用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6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微生物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院内感染3例,占10.00%;观察组没有发生院内感染,两组经对比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华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试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对策

    目的 研究宫颈癌早期筛查及有效预防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7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00例女性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并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工作,并根据检查所得到的结果采取预防对策.结果 100例受检的女性中,有40例患者患有生殖道感染,21例患者患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25例患者存在癌前病变,14例患者存在原位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癌前病变、原位癌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现象.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给予早期筛查,并给予对应的预防对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因此,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并采取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作者:柯善珍;甘姿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质量检查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免疫检验报告645份,临床资料保存完整,回顾性分析影响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结果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样本送检不及时44.96%、样本处理不当15.50%、采集时间不合理11.94%、未按无菌操作规范准备11.47%、样本采集不规范6.05%、检验条件不符合规定5.58%、检验仪器故障4.50%.结论 严格按照免疫检验规范操作完成样本采集、储存工作,做好实验室器材校准、消毒、清洁处理操作,加强全程监管力度,健全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是保证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重要方法.

    作者:凡玉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来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患者72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72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6例)与人性化护理组(36例).其中我院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护理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人性化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焦虑评分(S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代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型胰腺炎急性反应期血清CRP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究重型胰腺炎患者急性反应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04例重型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患者设置为重型组,并选择同期就诊的208例轻型胰腺炎患者与206例健康体检人群,分别设置为轻型组及对照组,检测三组人群的血清CRP及T淋巴亚群水平.结果 ①血清CRP水平:轻、重型组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重型组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②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轻型组的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CD3+、CD8+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型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型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轻型组,CD8+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 血清CRP与T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重型胰腺炎患者急性反应期病情评估的有效参考指标,对选择治疗方案与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少麟;陈方鸣;李维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发生误差的原因.方法 从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健康体检血常规的患者中选取中100例,均对外周静脉血液进行采集,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放置时间以及不同的抗凝剂浓度下开展检测.分析其中红细胞含量;白细胞含量以及血小板含量差异.结果 在4 °C下以及6 °C-25 °C下红细胞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含量、血小板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放置10 min内以及放置120 min后红细胞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含量、血小板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抗凝剂浓度在1.6 mg/mL、2.8 mg/mL下红细胞含量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含量、血小板含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血常规检验工作中,保存血液的温度、放置时间以及抗凝剂浓度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引发误差.

    作者:郑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