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于媛媛

关键词:糖尿病, 生化检验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 餐后2 h血糖
摘要: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5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到我院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检验人员均采用生化检验指标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 两组人员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指标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质量检查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免疫检验报告645份,临床资料保存完整,回顾性分析影响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结果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样本送检不及时44.96%、样本处理不当15.50%、采集时间不合理11.94%、未按无菌操作规范准备11.47%、样本采集不规范6.05%、检验条件不符合规定5.58%、检验仪器故障4.50%.结论 严格按照免疫检验规范操作完成样本采集、储存工作,做好实验室器材校准、消毒、清洁处理操作,加强全程监管力度,健全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是保证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重要方法.

    作者:凡玉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对比探究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与静脉血的具体运用

    目的 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不同.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检查中需要做血常规检查的86例患者.每例患者分别采用采末梢血和采静脉血两种方式,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比两种采血方式所得血常规数据的差异.结果 两种不同的采血方式获得的血常规数据无明显差异,但是静脉血的结果更加符合临床上的需求.结论 采血方式的不同对血常规数据影响很小,但静脉血的检验结果更加明确,更符合临床续期,因此应当尽量采用静脉采血方式.

    作者:左玉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的分析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4月-2018年6月间于本院就诊接受血常规检验的病患中选择100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抽取4 mL静脉血,制备2份标本,其中1份进行血涂片分析,并将检验结果设为A组.1份则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并将检验结果设为B组,检验后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检验结果显示正常标本数为75例,异常标本数为25例.B组检验结果显示正常标本数为94例,异常标本数为6例.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当中应用血涂片分析有助于提高检验准确性,降低误诊以及漏诊几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详尽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岑绍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环境中分枝杆菌污染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选择医院以及周边环境中适合检测分枝杆菌的方法,为预防医院环境分枝杆菌传染提供有利的临床依据.方法 应用微生物采样法和平板沉降法对医院和周边环境中的空气、相关水体和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分别采用改良罗氏培养法和PCR-荧光探针法进行检测(博奥公司的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试剂盒).结果 在所选取的138个采样点中一共收集到236份样本,获得68份分枝杆菌菌株(28.8%),经分枝杆菌的核酸提取后检测,显示有6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3例结核分枝杆菌.结论应用常规细菌培养检测法在医院以及周边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很低,但是应用PCR-荧光探针技术法提取核酸则能够在空调滤网、相关水体以及空气中检出分枝杆菌.

    作者:施慧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采取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实验组采取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住院时间,腹痛的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的恢复时间均远远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治疗急性胰腺炎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迅速缓解患者的腹痛,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芹;黄苑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 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9例肠梗阻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超声组、CT组和X线组,每组33例,分别应用超声、CT和X线进行诊断,对比3组的诊断成果.结果 超声组和CT组在肠梗阻确诊、病因分析、发病部位确定三个方面优于X线组,超声组在病因分析方面优于CT组、X线组,CT组在诊断时间上优于超声组和X线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效果均较为良好,超声诊断优势现在病因分析、疾病确诊和发病位置判定三个方面,CT诊断耗时短,可以结合需要选取诊断方式.

    作者:倪瑞玲;陈海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在临床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价值.方法 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选取189例临床输血治疗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在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前的3天内,对其筛查不规则抗体.结果 分析数据,共189例临床输血治疗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中,共有17例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99%(17/189).其中男性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26%(5/95),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77%(12/9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具有妊娠史的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69%(8/63),无妊娠史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90%(4/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的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0.41%(10/49),无输血史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00% (7/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筛查出抗-M的检出率高7,占比41.18%(7/17),其次为抗-E、抗-D以及抗-s的患者,均为2例,占比11.76%(2/17),后为抗-K、抗-Mur、抗-c以及抗-Fya的患者,均为1例,占比5.88%(1/17).结论 在临床输血中予以不规则抗体筛查,应用价值十分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衣志杰;邵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应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上针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采用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开展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的时间段为2017年11月-2018年4月,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以及接受体检为健康正常的志愿者80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尿糖含量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中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87.50%,尿糖阳性率为77.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均为0)(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开展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效果良好,检测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吕慧;林丽文;谢贵明;覃文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理念在肝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理念在肝癌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21.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 在肝癌手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患者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刘燕;李启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循环酶法测定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循环酶法在测定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患者各20例作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借助于全自动生化仪使用循环酶法,对其血清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各组数据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大幅高于对照组,且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大幅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 循环酶法可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及脑梗死的临床诊断.

    作者:何宏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西药组和针刺组两组,每组均为32例.西药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进行治疗,针刺组则采取针刺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西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3.13%,明显低于针刺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针刺治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于临床中采用.

    作者:徐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培养基对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在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中采用不同的培养基检测对检出细菌情况的效果.方法 采样医院空气环境,运用使用血营养琼脂平板、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分别开展检测,分析其检测空气中细菌情况的区别.结果 在细菌总数超标率方面,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和血营养琼脂平板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检测效果显著差于学营养琼脂平板(P<0.05).结论 在对医院空气微生物的监测工作过程中,采取血营养琼脂平板能够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

    作者:杨琳;徐继有;冯迎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及WBC水平检验诊断小儿发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WBC水平检验应用在小儿发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将100例发热患儿分成A组(46例细菌感染)、B组(35例病毒感染)、C组(19例风湿性疾病),病例选取时间范围2017年6月-2018年2月,选取同期5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对比四组C-反应蛋白、WBC的定量、定性检验结果.结果 A组WBC水平[(15.24±4.36) ×109/L]高于其他三组,A组、C组C-反应蛋白水平[(25.36±4.16)mg/L、(100.52±14.26)mg/L]高于B组和对照组,C组高于A组(P<0.05);A组WBC、C-反应蛋白均阳性的比例为78.26%,B组C-反应蛋白、WBC均阴性比例为97.14%,C组C-反应蛋白阳性、WBC阴性比例为73.68%,对照组C-反应蛋白、WBC均阴性比例为100.00%.结论 C-反应蛋白、WBC水平检验在小儿发热性疾病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武亚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常规检查用于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查在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自愿者50例纳入本研究工作,均接受血常规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各项检查中,与健康组比较,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的各项指标均更低(P<0.05);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更高(P<0.05).结论 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应用血常规检查可以有效鉴别诊断.

    作者:刘巧玲;王雪;李迎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结核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结果判读时间及准确率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结核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结果判读时间和准确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内蒙古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参比室质控的750株质控菌,以及2017年4月-2018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院就诊的270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分离出的结核菌,进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观察培养4周、6周、8周的结果和准确率.结果 所有菌组药敏实验的结果判读时间及准确率对比为:SM(链霉素)准确率第4周低于第6周、INH(异烟肼)准确率第4周高于第6周、EMB(乙胺丁醇)准确率第4周低于第6周、RFP(利福平)准确率第4周低于第6周(P<0.05).结论 建议于第4周进行异烟脐药敏结果判读,于第6周进行链霉素、乙胺丁醇、利福平的药敏结果判读,结果较为准确.

    作者:刘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来说,诊断和检验这一步骤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临床医学检验这一方面,能否取得一个更高的技术水平,提高其检验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确诊和治疗方案.而就现阶段我国的临床医学检验水平来看,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来加以改进.文章论述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研究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可能受到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需要提前制定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本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断的发展和研究中,寻求我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水平的提高.

    作者:钟杰;陈增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评价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评价.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Hb、RBC的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Hb、RBC的水平,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冠心病患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和尿酸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对比冠心病和正常人的尿酸和胆红素水平,分析尿酸和胆红素水平变化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分析血压、血脂、血糖、体质量、吸烟以及饮酒等对冠心病患者的尿酸和胆红素水平是否产生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期间收治的6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50名作为对照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尿酸和胆红素水平,同时将65例冠心病患者按照血压、血脂、血糖的正常和异常分组,对比尿酸和胆红素水平;按是否肥胖、吸烟以及饮酒分组,对比尿酸和胆红素水平,初步分析冠心病患者尿酸和胆红素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冠心病患者平均尿酸水平(345.8±51.2)mmol/L明显高于正常人的(219.6±45.3)mmol/L,平均胆红素水平(9.8±2.4)mmol/L明显低于正常人的(12.7±2.6)mmol/L;两组尿酸和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冠心病患者的平均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双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影响因素统计结果显示,血压、血脂、血糖、体质量、吸烟以及饮酒均影响冠心病患者的尿酸水平,血压、血脂、血糖、同时也影响胆红素水平,但体质量、吸烟以及饮酒对胆红素不产生明显影响.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尿酸和胆红素与正常人比较发生明显改变,与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同时体质量、吸烟和饮酒也影响尿酸水平.

    作者:周春林;赖新华;金河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肾综合征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心肾综合征应用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心肾综合征患者开展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样本病例均为30例,常规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中,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应用于实验组中,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低于实验组(P<0.05),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对照组差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出现轻微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经药物剂量调整后,均可有效缓解,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肾综合征,既可改善心肾功能,又可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玉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TORCH检测结果探究

    目的 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TORCH检测结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600例女性进行研究,对所有女性均进行TORCH感染相关抗体检测,检测弓形虫IgM抗体(TOX-IgM)、弓形虫IgG抗体(TOX-IgG)、巨细胞病毒IgM抗体(CMV-IgM)、巨细胞病毒IgG抗体(CMV-IgG)、风疹病毒IgG抗体(RV-IgG)状况,分析总结检测结果.结果 600例女性中检出TOX-IgM阳性率为0.67%;TOX-IgG阳性率为1.17%;CMV-IgM阳性率为0.83%;CMV-IgG阳性率为53.50%;RV-IgG阳性率为58.67%.结论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施TORCH检测可及时了解女性感染状况,为优生过程提供参考.

    作者: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