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雄燕;黄少珍;潘练华;马婉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荨麻疹患者6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37例,观察组患者3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荨麻疹患者实行临床优质护理效果良好,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罗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检测对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门诊孕妇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妊娠早期贫血患病率为26.47%,妊娠中期贫血患病率为51.43%,妊娠晚期贫血患病率为79.55%,妊娠贫血合计患病率为59.19%.结论 加强孕妇血红蛋白的检测,对贫血的孕妇,及时向她们提供孕期指导,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孕妇贫血的发生率.
作者:莫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诊断中血糖与尿糖检验价值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糖和尿糖检验,分析患者检验后的尿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结果 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接收的122例患者检出尿糖阴性患者15例,阳性107例;在血糖检验中检出空腹血糖正常11例,空腹血糖升高111例;餐后2 h血糖正常17例,餐后2 h血糖升高105例.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进行血糖与尿糖检验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64例(2015年10月14日-2017年10月14日期间)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胺碘酮),各20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5.00%,低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6.87%),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吴新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在各种疾病出现比例的临床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纳入至本研究中,运用光学显示镜对入选患者的血涂片上的异型淋巴细胞分型进行统计、观察与记录.结果 入选患者中,有53例患者检出Ⅰ型异型淋巴细胞,共计32例患者检出Ⅱ型异型淋巴细胞,共计检出13例Ⅲ型异型淋巴细胞,此外,我们还发现54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在5%-10%之间,在总入选患者中的占比为55.1%,而有44例患者的异型淋巴细胞检出情况大于10%,在总入选患者中的占比为44.9%.结论 为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进行检测,检测患者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数量,检出率高的是Ⅰ型异型淋巴细胞,为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进行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可有效提升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确诊率,为患者尽早诊断疾病及早期干预治疗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夏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在艾滋病肝胆外科中,快速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于我院进行诊疗的艾滋病肝胆外科患者(共62例)通过电脑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31例研究组应用常规康复管理,31例研究组应用快速康复,对2组艾滋病肝胆患者的康复效果予以评价.结果 术后3d内2组的CD4计数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手术3d后研究组明显回升,对照组改善不明显,且P<0.05;术后发热、术后肺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上,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在术后发热时间方面,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且P<0.05;2组在肝胆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P>0.05.结论 在艾滋病肝胆外科中,快速康复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梁茂裕;邓建宁;蓝智;谢彩英;覃绍坚;李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细菌室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 机械通气时间≥1周、感染前住院时间长、有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鼻饲机械介入操作等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需要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当早期行细菌学检查确定致病菌,且应当减少鼻饲等机械介入操作,降低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频率,减少患者机械通气的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感染率.
作者:王琼;李军;吴晓春;倪玲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超声监视下用胃管行膀胱冲洗清除膀胱血块的效果.方法 对30例膀胱血块填塞患者,超声监视下置入F16一次胃管,用甘油注射器冲洗抽吸清除膀胱血块.结果 超声监视下一次性彻底清除血块,不需行膀胱镜或者电切镜清除血块.结论 超声监视下胃管行膀胱冲洗血块方法简便,操作简单,清除彻底,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
作者:许凯;刘荣;王国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不同贫血类型,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6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贫血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比较,除MCH指标外,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检验中,采用血常规检验,可实现鉴别诊断的效果,为临床诊治贫血提供可靠参照,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沈丽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LDL-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3例冠心患者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我院同期11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血清胆红素及与LDL-C检测,比较两组各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TBIL、DBIL及I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TBIL水平与冠脉病变数呈负相关,LDL-C水平与冠脉病变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与LDL-C联合检测可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慧霞;马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脑源性神经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具有营养神经作用的生长因子,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它能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加速损伤神经元的修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BDNF的研究进展.
作者:成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几年来,我国的医疗事业有着很大的进步,教育行业为医疗事业不断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其在基础教学中的发展关系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同时高职教育中的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在我国医疗事业当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章就围绕高职教育中的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展开叙述,希望能够推动能够我国医疗事业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库热西江·托呼提;奥布力喀斯木·图尔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估算DTC患者及Gravse甲亢患者对公众人群的辐射剂量.方法 收集门诊DTC 131I清灶后低剂量评估患者以及44例Gravse甲亢131I治疗患者资料,患者口服131I后测量剂量当量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衰减方程.依据人类社会活动模式,计算患者对公众人群的RD.结果 相同时相点随距离延长剂量当量率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距离处随着时间延长剂量当量率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C评估患者服药2.4 d后距离100 cm处,Gravse甲亢患者服药5.4 d后距离100 cm处,两者体外辐水平基本达到无需特别防护的要求.
作者:董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科门诊排班制度的改革.方法 通过对传统排班模式的分析,针对原有弊端进行排班制度的改革,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工作量的变化合理安排各班次工作时间.结果 科室通过排班制度的改革对护士资源重新进行了调配,优化了人力资源价值,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医疗安全.结论 儿科门诊根据不同季节时段的护理工作量科学合理的调配护理人员,以患儿需要的护理时间为护士的工作时间,从而改变了以前忙闲不均,人力资源浪费又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状况,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万芳;王冰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中医结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5月-2018月3月期间收治的胃脘痛患者72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西药铝碳酸镁、奥美拉唑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2%(35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55%(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后期观察组患者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得到患者广泛认可.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干预治疗胃脘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既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能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临床胃脘痛的复发率,中西医联合治疗,安全系数高,无明显不良反应,获得患者一致认可和青睐,值得临床借鉴和参考.
作者:杨新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PET分子影像技术通过检测癫痫患儿的脑葡萄糖代谢情况来对小儿癫痫灶进行定位,并评估癫痫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PET分子影像技术与EEG、MRI等传统影像学检查相比,对小儿癫痫灶的定位价值更大,尤其是颞叶癫痫.PET分子影像的检查结果多采用视觉分析法进行评估,若结合SPM软件评价则能有效提高癫痫患儿的脑葡萄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PET分子技术与MRI融合能够优势互补,提高检测小儿癫痫灶的敏感性,减少漏诊.PET分子影像技术在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诊断上具有特殊价值.PET分子影像技术通过检测单胺受体功能来评估癫痫患儿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对临床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也有指导意义.
作者:赵金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学筛查方法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DS)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所接受血清检验的孕中期孕妇,54,000例孕妇的检查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检测上述孕妇血清当中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浓度(F-βHCG)、甲胎蛋白浓度(AFP).结果 孕14周孕妇的F-βHCG浓度与AFP浓度同孕16周-20周孕妇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所有孕妇当中唐氏综合征高危人群占比为0.74%,其中DS、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占比为57.50%,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占比为12.50%;年龄在35岁以上孕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35岁孕妇(P<0.05).结论 血清学筛查方法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对减少出生缺陷而言有重要意义.
作者:嵇建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在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单盲的原则将这78例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9例乳腺增生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的39例乳腺增生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SDS评分与SAS评分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后SDS、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洁;陈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对尿液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的29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09株(70.13%),革兰阳性球菌54株(18.12%);真菌35株(11.7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8.70%和65.00%.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且耐药趋势日趋严重,临床需加强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作者:于花;刘敏;史顺;冯笑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56例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按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参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研究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抑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57%)显著低于参照组(21.43%)(P<0.05).结论 在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可显著改善其抑郁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吕燕;熊生杰;杨未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