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康复应用于艾滋病肝胆外科的临床观察

梁茂裕;邓建宁;蓝智;谢彩英;覃绍坚;李志强

关键词:快速康复, 艾滋病肝胆外科,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析在艾滋病肝胆外科中,快速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于我院进行诊疗的艾滋病肝胆外科患者(共62例)通过电脑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31例研究组应用常规康复管理,31例研究组应用快速康复,对2组艾滋病肝胆患者的康复效果予以评价.结果 术后3d内2组的CD4计数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手术3d后研究组明显回升,对照组改善不明显,且P<0.05;术后发热、术后肺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上,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在术后发热时间方面,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且P<0.05;2组在肝胆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P>0.05.结论 在艾滋病肝胆外科中,快速康复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值得推广.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门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总结,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自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选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克罗米芬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的排卵情况,促进成功受孕.

    作者:林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性激素检验在不孕症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性激素在不孕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选取56例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选取同时间段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56例.两组均进行各项性激素水平检验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睾酮(T)、催乳素(PRL)、孕酮(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进行女性不孕症的临床诊断时,性激素检验具有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患者的FSH、E2、PRL、T、P以及LH等性激素水平,能够在不孕症的临床诊断中发挥良好的协助作用,有效提升不孕症的诊断效果,在早期对患者实施有效干预对策,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梅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CA组织HPV分型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徐州地区患尖锐湿疣的女性,在其外阴及附近的尖锐湿疣组织中,HPV基因型的感染情况以及临床的意义.方法 从2017年4月-12月341例尖锐湿疣标本中提取HPV的基因组,先通过PCR对DNA进行扩增,再利用反向杂交技术,通过基因芯片对其进行分型检测.结果 ①HPV呈阳性的有247例,占72.43%.22岁-41岁为患者集中年龄段.②在247例HPV阳性受检者中,有193例单一感染,占78.13%;54例多重感染,占21.87%.在HPV单一感染患者中,6型和11型是主要的感染亚型.在HPV多重感染患者中,共出现了5种多重感染型,主要以二重感染为主.在多重感染患者中,高危型和低危型同时存在的混合型感染为主要感染类型.结论 徐州地区尖锐湿疣的女性患者的好发年龄段为21岁-41岁,单一感染为主要感染类型,6型和11型为主要感染类型,多重感染中,混合感染比例较大.

    作者:牛璐璐;王丽;胡书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98株尿液培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对尿液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的29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09株(70.13%),革兰阳性球菌54株(18.12%);真菌35株(11.7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8.70%和65.00%.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且耐药趋势日趋严重,临床需加强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作者:于花;刘敏;史顺;冯笑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中六西格玛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六西格玛的价值.方法 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展开本研究,对常规的临床生化检验情况进行质量评价,并参考《临床生物化学常规检验项目分析质量指标》计算相关检验的六西格玛水平,指导临床工作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2017年的六西格玛比例为优的比例高(χ2=4.343,P<0.05).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中六西格玛的应用价值显著,建立Westgaed-Sigma可提高工作质量,故值得推广.

    作者:丁贤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联合检测血清胃癌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58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查,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确诊为胃部良性病变的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各5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查,比较各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并对各项肿瘤标志物单独或联合诊断胃癌的阳性率进行计算.结果 各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显示胃癌患者的CEA、CA125、CA19-9、CA242、PG1、PGR水平均与胃部良性病变患者、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胃癌的阳性率可达91.4%,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胃癌可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

    作者:徐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重要性的探讨

    目的 探讨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于本血站行血液检测的无偿献血者1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为对照组(n=50)献血者给予常规的血液项目检测,为观察组(n=50)献血者基于常规血液检测基础给予ALT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分别对比两组对象血液检测的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标本报废率对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实验室检测、ALT初筛检验ALT阴性、阳性的血液标本获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出水平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血站血液检测中,初筛检验可有效降低血液标本的报废率,该检验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排卵前后人类宫颈粘液中雌孕激素及黄体生成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针对排卵前后人类宫颈粘液当中的促激素以及黄体生成激素分泌水平变化的基本状况展开检测.方法 从本院参与免费孕前检查的育龄妇女中选取20例纳入研究对象,所有纳入人员均进行外周血采集并经B超确认排卵.整个排卵期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针对宫颈粘液以及血液中的孕激素、雌二醇以及LH的浓度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人体宫颈粘液中的孕激素、雌二醇以及LH的分泌模式类似于外周血,LH以及雌激素的分泌峰值发生在排卵前的24 h左右,孕激素的分泌从排卵前的24 h开始逐步升高,但是总体分泌浓度明显比外周血更低.结论 针对排卵前后人类宫颈粘液中雌激素与黄体分泌水平变化进行测定,对于更好地识别排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维娟;李彦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PR)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35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同期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PCT与CPR联合检测,对两组PCT、CPR水平及检测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CT、CRP水平及PCT阳性率、CRP阳性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CT与CPR联合检测可提高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本院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增强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科学、安全、有效地临床用血,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杜绝不合理用血.方法 收集灵山县中医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各临床科室患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共成分输血10,537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3例,发生率为0.503%,其中过敏反应常见,占71.70%,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28.30%,通过相应的及时处理,患者输血反应症状均获得缓解.年龄<18岁、儿童血液区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也分别高于年龄>18岁、血液科患者;有输血史、有过敏史也较高(均为P<0.05);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低于未使用滤器输注的患者.结论 输血存在风险,应严格把握输血指征,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病因较多,主要包括各种血细胞抗体、血浆蛋白抗体、致热原、细菌污染及过多过快的输血等.对于未成年、有输血史、有过敏史、儿童血液区的患者输血时应更加警惕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积极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在各种类型输血不良反应中,变态反应(单纯性荨麻疹)的发生率高,其次是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作者:黄新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研究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分析及相应措施

    目的 分析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58例尿液检验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并提出可行对策.结果 本组1,358例患者,21例尿液检验不合格,占1.54%(21/1,358).关于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7例(33.33%)容器不达标,5例(23.81%)标本污染,2例(9.53%)采集时间不合适,2例(9.53%)标本量少,1例(4.76%)送检时间延长,1例(4.76%)标记不清楚,3例(14.28%)其他.结论 多方面因素均可能对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临床检验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检验操作各个环节,控制影响因素,提高检验准确率.

    作者:黄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联合检测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探讨其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1,200例妊娠期妇女,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观察组采取FBG和HbA1c的联合检测方式,对照组采用FBG检测方法,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FBG联合HbA1c检测的准确率更高.结论 FBG联合HbA1c检测在GDM筛查及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更能够筛查出具有GDM风险的孕妇人群.

    作者:曾丽;江演珠;连炬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的干扰及处理措施

    目的 探究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的干扰及处理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将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各4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A组与C组均直接进行生化检验,B组则将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后再进行生化检验.探讨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的干扰及处理措施.结果 三组相比,B、C两组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总胆红素(TB)上均比A组高(P<0.05),在总蛋白(TP)上均比A组低(P<0.05),而B、C两组在所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脂血症会严重干扰生化检验,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准确性下降,临床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可采取高速离心法来规避高脂血症对结果的干扰,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荣哲;黄朝任;陈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末梢血和静脉血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比较

    目的 分析临床行血常规检查时采用末梢血、静脉血不同采血方式检测的价值.方法 以2016年7月-2017年9月期间入院行健康检查的185例体检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体检者均取血行血常规检查,按挂号单双数分组,观察1组人数93例(取静脉血进行测定)、观察2组人数92例(取末梢血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查结果中常规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组间比较观察1组静脉血的PLT、Hb、RBC、HCT高于观察2组末梢血,而1组静脉血的WBC水平低于观察2组(末梢血)(P<0.05).结论 临床在血常规检查中选择静脉血进行检查,相关指标结果更为准确.

    作者:杜作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恶性浆膜腔积液出现噬血组织细胞临床意义初探

    目的 通过报道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检测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初步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浆膜腔积液细胞分类按常规方法操作,涂片采用瑞氏-姬姆萨复合染液进行染色,油镜下分类200个-300个有核细胞,出现噬血组织细胞为阳性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酶标(ELISA)法,以30例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为实验组,30例未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470例恶性浆膜腔积液中检出噬血组织细胞阳性者35例,占7.44%.噬血组织细胞阳性实验组患者浆膜腔积液IL-6水平为(213.51±99.92)pg/mL,高于噬血组织细胞阴性对照组患者的(131.95±62.17)pg/mL(P<0.01).实验组患者浆膜腔积液TNF-α水平为(72.98±19.59)ng/L,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74±18.96)ng/L(P<0.01).结论 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有高水平IL-6及TNF-α表达,说明本组病例在肿瘤细胞作用及自身免疫紊乱和持续感染作用下,使免疫细胞产生并释放大量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促使巨噬细胞过度活化,从而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导致浆膜腔积液细胞因子高水平表达和组织细胞噬血现象.

    作者:王增祺;王耀文;郎晓东;胡学亭;马军;刘义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PDCA在减少门诊采血室消毒隔离缺陷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门诊采血室消毒隔离中应用PDCA对减少缺陷的效果.方法 将970例接受采血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找出工作中反复存在的问题.包括从护士、患者及管理等3个方面讨论采血室消毒隔离的护理质量主要缺陷的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下一轮PDCA循环.结果 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针刺伤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9.18%、0.21%、1.21%,对照组分别为95.46%、2.27%、1.86%,P<0.05.结论 PDCA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门诊采血室护理质量,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曹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行生化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诊断有效率为62.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有效率,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江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析处理高校医疗纠纷的法律特有原则

    我国每年都发生大量医疗纠纷,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关于医疗事故的认定和民事责任的承担.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中有过失的医疗纠纷及其概念、特点.根据高校医疗卫生工作的实施范围、服务水平、人员配置、服务人群、服务质量、机构设置等特点,认真分析了高校中医院造成医患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并运用民法原理结合医疗实践对医疗纠纷的民事责任进行研究加强服务意识、防范意识、法律意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司法制度的日益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是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加之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备加关注,更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作者:司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目的 分析影响血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方法 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收集的血生化检验标本中,随机选取48份标本入组研究,分析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并阐述改进方法.结果 本次入组研究的血清样本中,共计40份合格标本,不合格样本数为8份.标本采集过程不规范、抗凝剂好血液比例不均和标本存放不合理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应严格依据医院的相关规范进行血清标本的采集工作,合理安排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并做好血清样本的保存工作,防止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郭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 对比腹部B超、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根据B超检查方式不同,将10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腹部B超检查,观察组实施阴道B超检查.对比2组的诊断准确率和各征象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3.75%)高于对照组,各征象检出率也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和腹部B超相比,阴道B超影响因素更少,与病灶更贴近,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更高.

    作者:王美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