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秀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学筛查方法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DS)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所接受血清检验的孕中期孕妇,54,000例孕妇的检查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检测上述孕妇血清当中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浓度(F-βHCG)、甲胎蛋白浓度(AFP).结果 孕14周孕妇的F-βHCG浓度与AFP浓度同孕16周-20周孕妇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所有孕妇当中唐氏综合征高危人群占比为0.74%,其中DS、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占比为57.50%,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占比为12.50%;年龄在35岁以上孕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35岁孕妇(P<0.05).结论 血清学筛查方法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对减少出生缺陷而言有重要意义.
作者:嵇建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报道孕期漏检罕见抗G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
作者:党盼玉;夏爱军;张保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7月进行微生物检验的5,875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血液样本、脓及分泌物样本、尿液样本以及呼吸道样本等,分别采取半自动细菌分析仪器进行检验,观察不同临床标本的阳性率结果.结果 血液标本阳性率为5.86%,脓及分泌物标本阳性率为51.87%,尿液标本阳性率为20.78%,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为11.27%,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检验方式,从而保障检验结果的阳性率,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黄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合并与不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差异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5月1日-2017年11月30日于我院住院的179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患者,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分组,即无DR组和DR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合并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情况.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检χ2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结果 两组的年龄、BMI、糖尿病程、高血压病程、脉压差比较,DR组均高于无D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LDL、TCHO、TG、HbA1c、UA、ALB、ck-mb,DR组高于无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的HDL低于无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CK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与其他肾脏疾病合并糖尿病的鉴别诊断需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的情况.
作者:汪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腹部B超、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根据B超检查方式不同,将10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腹部B超检查,观察组实施阴道B超检查.对比2组的诊断准确率和各征象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3.75%)高于对照组,各征象检出率也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和腹部B超相比,阴道B超影响因素更少,与病灶更贴近,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更高.
作者:王美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64例(2015年10月14日-2017年10月14日期间)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胺碘酮),各20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5.00%,低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6.87%),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吴新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我中心接收体检的正常病例80例为探究对象,对每位接受体检的患者都进行空腹静脉血的采集措施,并将采集的血液平均放置在两个试管当中,将正常的血液放入对照组(试管1),将发生溶血反应的血液放入观察组(试管2),对两组血液标本进行临床生化检验,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数据变化和生化检验的准确率.结果 对80例病例进行分析与研究,其出现溶血反应前后的尿素氨、血清葡萄糖、肌酐、尿酸等指标中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溶血前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氧酶、血钾等指标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比两组标本,观察组的临床生化检验准确率为35.00%,对照组的临床生化检验准确率为97.50%,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发生溶血反应的血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生化检验成果,降低了酶类指标的检测准确性,因此,在临床生化检测过程中,必须避免溶血反应的发生,从而提升各类指标的检测准确性.
作者:韦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探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在晚期妊娠计划分娩引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具备引产指征的妊娠产妇1,24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20例,静脉滴注缩宫素进行引产;研究组620例,采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进行引产,对比两组产妇的引产总有效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引产总有效率及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晚期妊娠计划引产中,低位水囊和缩宫素的联合应用,可有效促进引产总有效率的提升,提高经阴道分娩成功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提倡.
作者:童婷婷;虞晴;尤子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在门诊采血室消毒隔离中应用PDCA对减少缺陷的效果.方法 将970例接受采血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找出工作中反复存在的问题.包括从护士、患者及管理等3个方面讨论采血室消毒隔离的护理质量主要缺陷的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下一轮PDCA循环.结果 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针刺伤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9.18%、0.21%、1.21%,对照组分别为95.46%、2.27%、1.86%,P<0.05.结论 PDCA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门诊采血室护理质量,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曹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六西格玛的价值.方法 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展开本研究,对常规的临床生化检验情况进行质量评价,并参考《临床生物化学常规检验项目分析质量指标》计算相关检验的六西格玛水平,指导临床工作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2017年的六西格玛比例为优的比例高(χ2=4.343,P<0.05).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中六西格玛的应用价值显著,建立Westgaed-Sigma可提高工作质量,故值得推广.
作者:丁贤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团体体检检验危急值管理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的40批团体体检检验患者,按照不同管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批,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应用危急值管理,对比两组的危急值回报缺陷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危急值回报缺陷发生率是19.1%,观察组是6.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危急值管理在团体体检检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危急值回报缺陷发生率,值得推行.
作者:张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我国每年都发生大量医疗纠纷,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关于医疗事故的认定和民事责任的承担.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中有过失的医疗纠纷及其概念、特点.根据高校医疗卫生工作的实施范围、服务水平、人员配置、服务人群、服务质量、机构设置等特点,认真分析了高校中医院造成医患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并运用民法原理结合医疗实践对医疗纠纷的民事责任进行研究加强服务意识、防范意识、法律意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司法制度的日益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是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加之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备加关注,更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作者:司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干预方式.方法 选取64例乳腺肿瘤术后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常规化护理+疼痛护理干预),各32例.结果 研究组术后24 h、48 h、72 h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疼痛护理干预后,可以大大减轻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梁颖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影响血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方法 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收集的血生化检验标本中,随机选取48份标本入组研究,分析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并阐述改进方法.结果 本次入组研究的血清样本中,共计40份合格标本,不合格样本数为8份.标本采集过程不规范、抗凝剂好血液比例不均和标本存放不合理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应严格依据医院的相关规范进行血清标本的采集工作,合理安排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并做好血清样本的保存工作,防止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郭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本院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增强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科学、安全、有效地临床用血,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杜绝不合理用血.方法 收集灵山县中医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各临床科室患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共成分输血10,537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3例,发生率为0.503%,其中过敏反应常见,占71.70%,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28.30%,通过相应的及时处理,患者输血反应症状均获得缓解.年龄<18岁、儿童血液区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也分别高于年龄>18岁、血液科患者;有输血史、有过敏史也较高(均为P<0.05);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低于未使用滤器输注的患者.结论 输血存在风险,应严格把握输血指征,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病因较多,主要包括各种血细胞抗体、血浆蛋白抗体、致热原、细菌污染及过多过快的输血等.对于未成年、有输血史、有过敏史、儿童血液区的患者输血时应更加警惕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积极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在各种类型输血不良反应中,变态反应(单纯性荨麻疹)的发生率高,其次是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作者:黄新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门诊患者留取24h尿蛋白定量检测标本的合格率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来我院门诊行24 h尿蛋白量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标本的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标本合格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 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标本留取是否合格可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影响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通过规范化流程的指导,可显著提高标本的合格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姣;崔巧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疟疾血细胞进行分析检测,并针对得到结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2月省市医院就诊的疟疾患者57例,获取血细胞涂片,对其进行五分类血细胞分析,针对检测结果完成分析观察.结果 在57例血细胞涂片中,间日疟45例,恶性疟12例.其中,白细胞正常41例(71.93%),白细胞减少10例(17.54%),白细胞升高6例(10.53%).在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24例(42.11%),升高7例(12.28%),正常16例(28.07%),出现可疑现象10例(17.54%).单核细胞百分比正常23例(40.35%),升高27例(47.37%),减少5例(8.77%),无分类结果2例(3.51%).出现白细胞异常散点图7例(12.28%),且均为间日疟.红细胞正常39例(68.42%),减少12例(21.05%),升高6例(10.53%).血小板减少41例(71.93%),升高2例(3.51%),正常14例(24.56%).结论 在血常规检查当中,如果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直方图异常,并且白细胞分类及散点图异常时,需要进行血涂片检查,寻找有无疟原虫.
作者:陆海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分早期组30例,临床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及尿白蛋.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糖、肌酐、尿素氮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尿白蛋白、尿总蛋白水平都有所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早期组和临床期组治疗后的尿白蛋白、尿总蛋白水平比治疗前有所降低,早期组明显低于临床期组.治疗后,两组的肾功能和症状都明显缓解,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早期组优于临床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效预防并发症,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俊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开展临床对比实验,其中3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俯卧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VAS评分、ODI评分、手术舒适程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在VAS评分、ODI评分方面,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在手术时间、VAS评分、ODI评分、疗效满意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1例极其不舒适情况,对照组出现6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疗效满意度,而且还能够减少患者极度不舒适情况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谭冠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不同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于本院进行血液检验的6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在采集后的1 h、3 h、6 h进行检验,并对比检验结果.结果与采血1 h时相比,结果 显示3 h后血糖指标会有明显上升(P<0.05),6 h后总蛋白、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丙谷转氨酶、尿素氮水平与1 h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3 h、6 h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与1 h的对比则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不同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会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在标本采集后尽快进行生化检验.
作者:谢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