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珊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抽选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平均出血量为(51.4±10.73)mL,对照组为(170.5±20.8)mL,观察组引流管拔管时间为(2.5±0.5)d,对照组为(4.8±0.6)d,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为(5.8±1.3)d,对照组为(9.2±2.1)d.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荣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临床血液细胞学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不同血型志愿者66例,分析血液细胞学检查前相关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比观察患者血液标本放置0.5 h与6 h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与红细胞分布宽度情况,并观察低温下血液标本放置3 h与6 h血小板、红细胞分布、血小板体积分布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结果 在红细胞与白细胞方面血液标本在放置0.5 h与6 h的检验结果对比(P>0.05);血液小本放置0.5 h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明显低于放置6 h(P<0.05);低温下血液标本放置3 h的血小板水平明显比放置6 h高(P<0.05);低温下血液标本放置3 h的红细胞分布、血小板体积分布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均低于放置6 h(P<0.05).结论 血液标准留置时间与温度会对临床血液细胞学检验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临床检验人员在血液细胞分析前对血液标准留置时间与温度有效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医院的检验科进行生化项目检测得出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这是临床患者入院、治疗以及恢复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主要对医院检验科生化项目中影响室内质量质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性激素在不孕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选取56例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选取同时间段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56例.两组均进行各项性激素水平检验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睾酮(T)、催乳素(PRL)、孕酮(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进行女性不孕症的临床诊断时,性激素检验具有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患者的FSH、E2、PRL、T、P以及LH等性激素水平,能够在不孕症的临床诊断中发挥良好的协助作用,有效提升不孕症的诊断效果,在早期对患者实施有效干预对策,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梅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骨科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43例),临床路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43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临床路径组在健康教育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评分方面取得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为骨科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结果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及质量.
作者:崔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筛查应用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的意义并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妇科检查的120例妇女纳入本研究,对其进行宫颈癌筛查.行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及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结果 120例妇女行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出27例高危型HPV.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出30例高危型HPV,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宫颈癌筛查过程中采取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方法,检出率与常规方案具有较强一致性,应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李永赞;李磊邦;谢悦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方法 抽选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43例脂肪肝患者作研究组,再抽选此期间至我院进行体检的43例健康者作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情况能够作为脂肪肝有效检验标准,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通痹胶囊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以及空白对照组,中医组服用通痹胶囊,西医组服用来氟米特片,中西医组联合来氟米特片及通痹胶囊,空白组使用维生素C安慰剂,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医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中西医组的自身抗体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体内微循环,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
作者:赵守英;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门诊患者留取24h尿蛋白定量检测标本的合格率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来我院门诊行24 h尿蛋白量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标本的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标本合格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 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标本留取是否合格可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影响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通过规范化流程的指导,可显著提高标本的合格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姣;崔巧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血清降钙素(PCT)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9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有无肺部感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52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PCT水平、白细胞(WBC)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T水平和WBC数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WBC数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血清降钙素检测方法诊断脑出血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分辨率,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静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相关炎性因子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各组人群的RDW和RF水平.结果 高活动期患者的RDW、多种RF水平显著高于低活动期患者和对照组(P均<0.05).结论 RDW和RA相关炎性因子可作为判定RA病情程度的有效指标,通过血液学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判断疗效的信息,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黄瑞玲;崔巧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58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查,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确诊为胃部良性病变的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各5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查,比较各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并对各项肿瘤标志物单独或联合诊断胃癌的阳性率进行计算.结果 各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显示胃癌患者的CEA、CA125、CA19-9、CA242、PG1、PGR水平均与胃部良性病变患者、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胃癌的阳性率可达91.4%,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胃癌可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
作者:徐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黔北地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和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黔北地区6所中学5,60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黔北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各因子的检出率都超过了30.0%,其中焦虑因子检出率高,达到了77.0%;不同性别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黔北地区初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多个层面的共同关注,尤其是学校要加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视.
作者:王智;何静;宋兴勇;杨映萍;陈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降钙素原(PCT)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小儿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细菌性感染患儿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给予两组受检者CRP、PA、PCT、SAA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CRP、PCT、SAA检测数值高于对照组,PA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RP、PA、PCT、SAA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极高,能够准确地诊断出患儿的病情,为医生提供患儿准确的病情数值,有利于医生制定对症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作者:周作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六西格玛的价值.方法 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展开本研究,对常规的临床生化检验情况进行质量评价,并参考《临床生物化学常规检验项目分析质量指标》计算相关检验的六西格玛水平,指导临床工作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2017年的六西格玛比例为优的比例高(χ2=4.343,P<0.05).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中六西格玛的应用价值显著,建立Westgaed-Sigma可提高工作质量,故值得推广.
作者:丁贤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准确性是确保临床安全输血的保障.影响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的因素有很多,为了确保患者输血安全,应针对其错误干扰因素加以分析,同时探究避免的方法.本文就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错误干扰以及其避免进行综述.
作者:路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青岛地区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5月-2018年3月送至青岛解码医学检验所进行MTHFR基因分型的样本共510例,其中男性和女性各255例,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THFR C677T位点多态性.结果 510例样本中,CC基因型占比为20.59%(105/510),CT基因型占比为45.69%(233/510),TT基因型占比为33.73%(172/510);男性人群中CC基因型占比为20%(51/255),CT基因型占比为45.10%(115/255),TT基因型占比为34.90%(89/255);女性人群中CC基因型占比为21.18%(54/255),CT基因型占比为46.27%(118/255),TT基因型占比为32.55%(83/255),男性人群和女性人群基因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青岛地区人群中MTHFR基因分布具有地区特异性.
作者:周阳;田园;马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应用.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104例先天性缺牙患者进行口腔的修复治疗,对比他们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以及治疗效果三个方面的指标.结果 已经治疗的患者中,显效50例,有效4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其中语言功能和语言功能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口腔修复进行治疗先天性缺牙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有临床意义.
作者:赵宝芹;戴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用美国BD公司的Bactec FX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所有原始数据采用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3,380株,包括革兰阳性菌1,688株(49.9%);革兰阴性菌1,557株(46.1%);真菌135株(4.0%),分离率高的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人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分别为44.5%和31.1%,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分别为65.3%和60.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耐唑胺的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分别是急诊科重症监护病区(18.0%)、内窥镜科病区(9.0%)、神经内科病区(8.3%)、神经外科病区(8.0%)、心血管外科病区(7.0%)、呼吸科病区(5.7%)、肝胆外科病区(4.6%).急诊科重症监护病区病原菌检出多,是因为该病区患者多为重症高危人群,与侵入性治疗、住院时间较长、长期卧床造成免疫力低下以及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有关.结论 快速、准确的血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是诊断和治疗菌血症和败血症的重要依据,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并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任微;林森;赵汐渟;张苗;褚美玲;王璐;张明磊;王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应用两种不同方案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7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分组检验实验探讨,分别行微生物快速培养和快速血清学两种方法检验,其中实验方法为快速血清学,对比方法为微生物快速培养.结果 阳性检出率方面,对比方法和实验方法分别为92.31%、70.51%,数据差异比较明显(P<0.05).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75.00%,阴性符合率:83.33%.结论 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相比,实施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推广意义明显.
作者:路畅;马艺铭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