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祥
目的 观察肌酐、尿素氮、尿酸型监测运用到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中的功效.方法 选出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108例,并依据不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3个组别,轻型组包括36例患者,中型组包括36例患者,重型组包括36例患者,并选出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正常妊娠人44例当作对照组,为全部患者辅以西门子ADVIA2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以监测,比较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结果 中型组、轻型组、重型组的肌酐、尿素氮、尿酸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的肌酐、尿素氮、尿酸高于轻型组、中型组,中型组的肌酐、尿素氮、尿酸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 肌酐、尿素氮、尿酸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中会有所上升,且依据肾损害的逐步进展而有所上升,对中型与重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具备较优的诊断功效.
作者:潘景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不同贫血类型,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6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贫血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比较,除MCH指标外,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检验中,采用血常规检验,可实现鉴别诊断的效果,为临床诊治贫血提供可靠参照,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沈丽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影响的因素和耐药性,并且制定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的根据.方法 选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临床感染状况进行判断,调查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实施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患者中,检出病原菌有180株,医院内感染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针对18种抗菌药物平均的耐药情况:AmpC酶产生有80株,产生ESBLs酶的病原株有60株,产生AmpC酶与ESBLs酶的有40株.产酶菌和广谱抗菌药物和临床广泛应用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患者耐药情况相对严峻,对细菌培养与药敏监测增强,及时通过经验治疗改成针对菌种性治疗,选用敏感性较强药物,防止广谱抗菌药物长期性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
作者:胡美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超声监视下用胃管行膀胱冲洗清除膀胱血块的效果.方法 对30例膀胱血块填塞患者,超声监视下置入F16一次胃管,用甘油注射器冲洗抽吸清除膀胱血块.结果 超声监视下一次性彻底清除血块,不需行膀胱镜或者电切镜清除血块.结论 超声监视下胃管行膀胱冲洗血块方法简便,操作简单,清除彻底,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
作者:许凯;刘荣;王国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当前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学检验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检测仪器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一台性能强大的分析仪器是保证医学检验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但在使用前,必须对其检测系统性能进行深入评价,这样方能保证临床检验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本文在分析医学检验检测系统性能评价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以期为确保医学检验检测工作的准确、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潘细牙;胡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报道孕期漏检罕见抗G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
作者:党盼玉;夏爱军;张保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7月进行微生物检验的5,875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血液样本、脓及分泌物样本、尿液样本以及呼吸道样本等,分别采取半自动细菌分析仪器进行检验,观察不同临床标本的阳性率结果.结果 血液标本阳性率为5.86%,脓及分泌物标本阳性率为51.87%,尿液标本阳性率为20.78%,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为11.27%,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检验方式,从而保障检验结果的阳性率,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黄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血清降钙素(PCT)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9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有无肺部感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52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PCT水平、白细胞(WBC)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T水平和WBC数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WBC数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血清降钙素检测方法诊断脑出血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分辨率,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静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脑源性神经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具有营养神经作用的生长因子,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它能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加速损伤神经元的修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BDNF的研究进展.
作者:成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方法 抽选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43例脂肪肝患者作研究组,再抽选此期间至我院进行体检的43例健康者作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情况能够作为脂肪肝有效检验标准,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的价值结果分析.方法 对我县城区一所小学腹泻学生128例行肛拭,分别采用培养法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观察培养法的检出率.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培养法检验,显示阳性患者7例,阴性患者121例,阳性率为5.47%.结论 粪便肛拭粪便中检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时,采取培养法效果显著,检出率较高,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唐曼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西药处方中的用药不合理问题,并针对用药不合理情况提出可行性的应对策略.方法 对我院门诊部2016年1月-2018年1月西药处方进行随机性选择,选出4,000张西药处方,对其中的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并提出应对建议.结果 4,000张西药处方中,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的有380张,占9.5%.其中联合用药影响疗效有80张,占21.1%;联合用药导致不良反应有81张,占21.3%;药物选择问题有78张,占20.5%;药物用法用量问题有82张,占21.6%;用药重复有59张,占15.5%.结论 针对西药处方中的用药不合理问题,我院应从提高临床医师专业水平、增强医师严谨对待处方的意识、健全处方监管机制等方面改善用药不合理的状况.
作者:韦启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58例尿液检验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并提出可行对策.结果 本组1,358例患者,21例尿液检验不合格,占1.54%(21/1,358).关于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7例(33.33%)容器不达标,5例(23.81%)标本污染,2例(9.53%)采集时间不合适,2例(9.53%)标本量少,1例(4.76%)送检时间延长,1例(4.76%)标记不清楚,3例(14.28%)其他.结论 多方面因素均可能对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临床检验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检验操作各个环节,控制影响因素,提高检验准确率.
作者:黄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PR)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35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同期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PCT与CPR联合检测,对两组PCT、CPR水平及检测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CT、CRP水平及PCT阳性率、CRP阳性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CT与CPR联合检测可提高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本院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增强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科学、安全、有效地临床用血,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杜绝不合理用血.方法 收集灵山县中医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各临床科室患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共成分输血10,537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3例,发生率为0.503%,其中过敏反应常见,占71.70%,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28.30%,通过相应的及时处理,患者输血反应症状均获得缓解.年龄<18岁、儿童血液区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也分别高于年龄>18岁、血液科患者;有输血史、有过敏史也较高(均为P<0.05);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低于未使用滤器输注的患者.结论 输血存在风险,应严格把握输血指征,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病因较多,主要包括各种血细胞抗体、血浆蛋白抗体、致热原、细菌污染及过多过快的输血等.对于未成年、有输血史、有过敏史、儿童血液区的患者输血时应更加警惕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积极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在各种类型输血不良反应中,变态反应(单纯性荨麻疹)的发生率高,其次是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作者:黄新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LDL-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3例冠心患者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我院同期11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血清胆红素及与LDL-C检测,比较两组各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TBIL、DBIL及I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TBIL水平与冠脉病变数呈负相关,LDL-C水平与冠脉病变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与LDL-C联合检测可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慧霞;马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降钙素原(PCT)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小儿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细菌性感染患儿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给予两组受检者CRP、PA、PCT、SAA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CRP、PCT、SAA检测数值高于对照组,PA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RP、PA、PCT、SAA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极高,能够准确地诊断出患儿的病情,为医生提供患儿准确的病情数值,有利于医生制定对症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作者:周作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应用两种不同方案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7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分组检验实验探讨,分别行微生物快速培养和快速血清学两种方法检验,其中实验方法为快速血清学,对比方法为微生物快速培养.结果 阳性检出率方面,对比方法和实验方法分别为92.31%、70.51%,数据差异比较明显(P<0.05).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75.00%,阴性符合率:83.33%.结论 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相比,实施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推广意义明显.
作者:路畅;马艺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58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查,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确诊为胃部良性病变的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各5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查,比较各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并对各项肿瘤标志物单独或联合诊断胃癌的阳性率进行计算.结果 各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显示胃癌患者的CEA、CA125、CA19-9、CA242、PG1、PGR水平均与胃部良性病变患者、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胃癌的阳性率可达91.4%,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胃癌可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
作者:徐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医院的检验科进行生化项目检测得出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这是临床患者入院、治疗以及恢复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主要对医院检验科生化项目中影响室内质量质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