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后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月收入的124例再次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前次分娩方式是否为剖宫产分为两组,各62例,观察组产妇为前次妊娠分娩方式是剖宫产,对照组选择分娩方式为非剖宫产,观察两组产妇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恶露持续时间情况,并统计两组产妇分娩后相关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延长、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也增加,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在产后妊娠不良事件发生中,观察组产后出血、严重粘连、脏器损伤、先兆子宫破裂及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临床剖宫产术增加了妊娠妇女再次妊娠后行剖宫产的治疗风险,因此临床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需按照剖宫产指征严格执行而慎重选择.
作者:郑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在各种疾病出现比例的临床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纳入至本研究中,运用光学显示镜对入选患者的血涂片上的异型淋巴细胞分型进行统计、观察与记录.结果 入选患者中,有53例患者检出Ⅰ型异型淋巴细胞,共计32例患者检出Ⅱ型异型淋巴细胞,共计检出13例Ⅲ型异型淋巴细胞,此外,我们还发现54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在5%-10%之间,在总入选患者中的占比为55.1%,而有44例患者的异型淋巴细胞检出情况大于10%,在总入选患者中的占比为44.9%.结论 为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进行检测,检测患者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数量,检出率高的是Ⅰ型异型淋巴细胞,为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进行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可有效提升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确诊率,为患者尽早诊断疾病及早期干预治疗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夏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58例尿液检验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并提出可行对策.结果 本组1,358例患者,21例尿液检验不合格,占1.54%(21/1,358).关于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7例(33.33%)容器不达标,5例(23.81%)标本污染,2例(9.53%)采集时间不合适,2例(9.53%)标本量少,1例(4.76%)送检时间延长,1例(4.76%)标记不清楚,3例(14.28%)其他.结论 多方面因素均可能对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临床检验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检验操作各个环节,控制影响因素,提高检验准确率.
作者:黄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我国每年都发生大量医疗纠纷,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关于医疗事故的认定和民事责任的承担.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中有过失的医疗纠纷及其概念、特点.根据高校医疗卫生工作的实施范围、服务水平、人员配置、服务人群、服务质量、机构设置等特点,认真分析了高校中医院造成医患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并运用民法原理结合医疗实践对医疗纠纷的民事责任进行研究加强服务意识、防范意识、法律意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司法制度的日益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是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加之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备加关注,更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作者:司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方法 抽选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43例脂肪肝患者作研究组,再抽选此期间至我院进行体检的43例健康者作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情况能够作为脂肪肝有效检验标准,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几年来,我国的医疗事业有着很大的进步,教育行业为医疗事业不断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其在基础教学中的发展关系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同时高职教育中的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在我国医疗事业当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章就围绕高职教育中的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展开叙述,希望能够推动能够我国医疗事业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库热西江·托呼提;奥布力喀斯木·图尔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肌酐、尿素氮、尿酸型监测运用到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中的功效.方法 选出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108例,并依据不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3个组别,轻型组包括36例患者,中型组包括36例患者,重型组包括36例患者,并选出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正常妊娠人44例当作对照组,为全部患者辅以西门子ADVIA2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以监测,比较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结果 中型组、轻型组、重型组的肌酐、尿素氮、尿酸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的肌酐、尿素氮、尿酸高于轻型组、中型组,中型组的肌酐、尿素氮、尿酸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 肌酐、尿素氮、尿酸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中会有所上升,且依据肾损害的逐步进展而有所上升,对中型与重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具备较优的诊断功效.
作者:潘景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糖原累积症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糖原累积症患儿.按照抽签法对其进行平均分组治疗,即:对照组患儿5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50例,采用玉米淀粉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治效果.结果 临床比较分析显示,两组患儿的血糖水平明显偏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尿酸水平均偏高,且大部分伴有肝脏增大、低血糖、酸中毒等临床症状.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4.0%),两组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原累积症的临床特征主要为肝脏增大、低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等,采用生玉米淀粉对患儿进行长期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受并展开临床检查确诊的5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盲选出同一时间段内来体检的健康人员55例志愿者,即对照组.将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与生化检验,对两组研究对象中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的各项指标数值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中的性粒细胞、血小板(PLT)及白细胞计数(WBC)数值明显较低,淋巴细胞数值要明显高些(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与总胆红素(TBIL)明显较高,功能白球比例(A/G)与白蛋白(ALB)水平要明显较低(P<0.05).结论 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开展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可以对患者的血细胞功能和生化指标进行有效掌握,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和客观的医学数据,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因此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任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及价值.方法 从本院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抽取所有患者血样标本作为观察组,抽取30例健康血样标本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凝血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患者凝血检验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提高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准确性,能够了解到患者止血功能状况,有助于提前将保护措施做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准确性是确保临床安全输血的保障.影响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的因素有很多,为了确保患者输血安全,应针对其错误干扰因素加以分析,同时探究避免的方法.本文就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错误干扰以及其避免进行综述.
作者:路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七项指标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健康对照组200例,脑卒中患者组1,525例,冠心病患者组326例,用相同的方法检测其血清中的HCY及血脂七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HHCY与非HHCY两组比较TC、TG、LDL-C、APOB、Lp(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HDL-C及APOAI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脑卒中患者和冠心病患者HCY及血脂七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TC的比较参数分别为t=-0.312,P=0.755和t=-0.833,P=0.405,无显著差异.其余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CY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CY与血脂同时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宏伟;吕雪霞;胡吉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用美国BD公司的Bactec FX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所有原始数据采用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3,380株,包括革兰阳性菌1,688株(49.9%);革兰阴性菌1,557株(46.1%);真菌135株(4.0%),分离率高的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人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分别为44.5%和31.1%,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分别为65.3%和60.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耐唑胺的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分别是急诊科重症监护病区(18.0%)、内窥镜科病区(9.0%)、神经内科病区(8.3%)、神经外科病区(8.0%)、心血管外科病区(7.0%)、呼吸科病区(5.7%)、肝胆外科病区(4.6%).急诊科重症监护病区病原菌检出多,是因为该病区患者多为重症高危人群,与侵入性治疗、住院时间较长、长期卧床造成免疫力低下以及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有关.结论 快速、准确的血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是诊断和治疗菌血症和败血症的重要依据,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并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任微;林森;赵汐渟;张苗;褚美玲;王璐;张明磊;王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医院的检验科进行生化项目检测得出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这是临床患者入院、治疗以及恢复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主要对医院检验科生化项目中影响室内质量质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不同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于本院进行血液检验的6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在采集后的1 h、3 h、6 h进行检验,并对比检验结果.结果与采血1 h时相比,结果 显示3 h后血糖指标会有明显上升(P<0.05),6 h后总蛋白、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丙谷转氨酶、尿素氮水平与1 h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3 h、6 h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与1 h的对比则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不同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会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在标本采集后尽快进行生化检验.
作者:谢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过敏性咳嗽患儿的血清过敏原.方法 临床诊断为过敏性咳嗽患儿90例设为过敏原组,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过敏原的差异.结果 过敏性咳嗽患儿的阳性率为62.22%(56/90),对照组阳性率为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过敏原与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的为尘螨(28.29%)、柳树(13.35%)、皮屑(8.32%);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的是鳕鱼(18.79%)、螃蟹(15.23%)、牛奶(10.32%).结论 过敏性咳嗽患儿血清过敏原测定,有利于了解患者的过敏原,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英;牛莉莉;闫文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80例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血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末梢血)和观察组(静脉血),每组患者90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含量(Hb)均低于观察组,而白细胞计数(WBC)则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更加稳定、准确,临床血常规检测中建议使用静脉血采血的方法.
作者:蒋树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项生化指标在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8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尿素(Urea)、尿微量白蛋白(UAlb)、β2微球蛋白(U-β2MG)及胱抑素C(Cys-C)检查,比较两组各生化指标水平及各指标在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Urea、UAlb、U-β2MG及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rea、UAlb、U-β2MG及Cys-C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项生化指标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早期肾病的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庆;高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12月作为本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产前检查的80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产妇作为本研究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0例产妇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仅采取产前常规检查;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免疫检验项目进行检查,对于免疫检验项目确诊为异常时,及时进行干预,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控制.对比两组产妇高危妊娠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孕妇均发生高危妊娠现象,实验组通过免疫检验项目检查后早期对孕妇实行了相应控制,终高危妊娠发生率为5.00%;常规组未接受免疫检验项目检查,终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5.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有效降低与控制高危妊娠因素,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万长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酶联免疫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64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TPPA手段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梅毒螺旋抗体检测,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方式下的检测效果及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为28.88%(67/232),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21.98%(51/2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依据对照组TPPA手段为基础值,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敏感度为93.38%,特异度为97.29%.结论 采取酶联免疫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效果显著,不仅特异度和敏感度均高于TPPA检测手段,而且存在重复性优良,结果科学合理等优势,避免临床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曾仕彩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