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细牙;胡红梅
目的 探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六西格玛的价值.方法 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展开本研究,对常规的临床生化检验情况进行质量评价,并参考《临床生物化学常规检验项目分析质量指标》计算相关检验的六西格玛水平,指导临床工作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2017年的六西格玛比例为优的比例高(χ2=4.343,P<0.05).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中六西格玛的应用价值显著,建立Westgaed-Sigma可提高工作质量,故值得推广.
作者:丁贤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诊断中血糖与尿糖检验价值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糖和尿糖检验,分析患者检验后的尿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结果 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接收的122例患者检出尿糖阴性患者15例,阳性107例;在血糖检验中检出空腹血糖正常11例,空腹血糖升高111例;餐后2 h血糖正常17例,餐后2 h血糖升高105例.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进行血糖与尿糖检验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在各种疾病出现比例的临床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纳入至本研究中,运用光学显示镜对入选患者的血涂片上的异型淋巴细胞分型进行统计、观察与记录.结果 入选患者中,有53例患者检出Ⅰ型异型淋巴细胞,共计32例患者检出Ⅱ型异型淋巴细胞,共计检出13例Ⅲ型异型淋巴细胞,此外,我们还发现54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在5%-10%之间,在总入选患者中的占比为55.1%,而有44例患者的异型淋巴细胞检出情况大于10%,在总入选患者中的占比为44.9%.结论 为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进行检测,检测患者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数量,检出率高的是Ⅰ型异型淋巴细胞,为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进行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可有效提升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确诊率,为患者尽早诊断疾病及早期干预治疗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夏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配对比较法将本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入的96例慢阻肺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各48例,对两组生活质量、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肺功能均较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阻肺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于今后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围产期孕妇与新生儿中B群链球菌感染率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选择灵山县人民医院与妇幼保健院门诊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围产期孕妇共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0例,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按常规方法分娩;观察组采取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感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80%)高于对照组(80.40%)(P<0.05);研究组满意度(98.40%)、感染率(24.00%)优于对照组(85.20%、60.40%)(P<0.05).结论 临床上应积极给予围产期孕妇进行B群链球菌检查,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适当干预,从而避免新生儿感染,提高患者满意度,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郑青;黄勤庆;王劭;陈富远;梁庆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性激素在不孕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选取56例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选取同时间段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56例.两组均进行各项性激素水平检验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睾酮(T)、催乳素(PRL)、孕酮(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进行女性不孕症的临床诊断时,性激素检验具有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患者的FSH、E2、PRL、T、P以及LH等性激素水平,能够在不孕症的临床诊断中发挥良好的协助作用,有效提升不孕症的诊断效果,在早期对患者实施有效干预对策,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梅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躁狂症患者血锂浓度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方法 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狂躁症患者中,随机抽取94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均为门诊患者,观察组为住院患者.对比分析两组在不同温度和时间点上的血锂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随着时间点的延长,血锂浓度增加,且两组的0 h血锂浓度分别与本组6 h、24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不同温度和时间点上的血锂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锂浓度检测中,取得血锂标本后尽快检测,并进行低温封闭保存,然后严密监控其采血时间和碳酸锂血药浓度,以提高狂躁症患者血锂浓度检测的准确度.
作者:卢瑞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聚合酶链又名扩增体外基因技术,属于一种体外扩增DNA技术,其初是由Mullis等人开发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且操作便捷,可在体外快速放大所需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个DNA片段,实现从fg到μg的延伸,实现经琼脂糖的电泳效应,利用溴化乙锭对DNA进行染色,借助紫外灯可轻松用肉眼看到DNA的扩增过程.本文对聚合酶链反应在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进展进行了探讨,可供参考.
作者:胡红梅;潘细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联合检测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探讨其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1,200例妊娠期妇女,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观察组采取FBG和HbA1c的联合检测方式,对照组采用FBG检测方法,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FBG联合HbA1c检测的准确率更高.结论 FBG联合HbA1c检测在GDM筛查及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更能够筛查出具有GDM风险的孕妇人群.
作者:曾丽;江演珠;连炬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与细菌培养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185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血培养结果将入选者分入全身细菌感染组(n=32)、局部细菌感染组(n=69)和病毒感染组(n=84),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比三组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以及血清降钙素原、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全身细菌感染组PCT含量为(32.98±15.58)ng/mL,阳性率为93.75%;局部细菌感染组PCT含量为(6.00±1.94)ng/mL,阳性率为81.16%;病毒感染组PCT含量为(0.08±0.02)ng/mL,阳性率为4.76%.血清降钙素原与细菌培养结果高度一致.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与细菌培养能够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参考信息,是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杨惠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在肿瘤生物标志物(TM)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原发肝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应用CLIA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的糖链抗原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指标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的糖链抗原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指标均得到显著增高(P<0.05),且观察组CA199阳性检出率为77.77%、CEA定量检出率为86.66%,联合检测检出率为97.77%,均高于对照组0、0、2.22%(P<0.05).结论 化学发光免疫法应用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中效果显著,可有效为早期诊断检测提供依据.
作者:孙巧梅;姜桂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当前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学检验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检测仪器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一台性能强大的分析仪器是保证医学检验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但在使用前,必须对其检测系统性能进行深入评价,这样方能保证临床检验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本文在分析医学检验检测系统性能评价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以期为确保医学检验检测工作的准确、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潘细牙;胡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的干扰及处理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将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各4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A组与C组均直接进行生化检验,B组则将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后再进行生化检验.探讨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的干扰及处理措施.结果 三组相比,B、C两组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总胆红素(TB)上均比A组高(P<0.05),在总蛋白(TP)上均比A组低(P<0.05),而B、C两组在所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脂血症会严重干扰生化检验,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准确性下降,临床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可采取高速离心法来规避高脂血症对结果的干扰,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荣哲;黄朝任;陈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LDL-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3例冠心患者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我院同期11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血清胆红素及与LDL-C检测,比较两组各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TBIL、DBIL及I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TBIL水平与冠脉病变数呈负相关,LDL-C水平与冠脉病变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与LDL-C联合检测可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慧霞;马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相关炎性因子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各组人群的RDW和RF水平.结果 高活动期患者的RDW、多种RF水平显著高于低活动期患者和对照组(P均<0.05).结论 RDW和RA相关炎性因子可作为判定RA病情程度的有效指标,通过血液学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判断疗效的信息,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黄瑞玲;崔巧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门诊患者留取24h尿蛋白定量检测标本的合格率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来我院门诊行24 h尿蛋白量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标本的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标本合格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 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标本留取是否合格可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影响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通过规范化流程的指导,可显著提高标本的合格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姣;崔巧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54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按照循证护理方案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意外脱管、患者满意度及焦虑疼痛等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意外脱管率、患者满意度及患者疼痛、焦虑等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干预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意外拔管风险发生,提升医疗质量,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效仿及借鉴.
作者:朱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酶联免疫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64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TPPA手段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梅毒螺旋抗体检测,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方式下的检测效果及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为28.88%(67/232),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21.98%(51/2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依据对照组TPPA手段为基础值,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敏感度为93.38%,特异度为97.29%.结论 采取酶联免疫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效果显著,不仅特异度和敏感度均高于TPPA检测手段,而且存在重复性优良,结果科学合理等优势,避免临床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曾仕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我院痰培养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发生的499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及药敏测试结果.结果 ICU病原菌数量多,其次为呼吸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在499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476株,占比95.39%,革兰阳性菌株23株,占比4.61%;2015年-2017年,我院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比在31.06%;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以及丁胺卡那等敏感性较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莫西沙星等较为敏感.结论 科室应加强院内感染相关防护意识,喹诺酮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阳性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推荐临床在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中使用.
作者:韦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腹部B超、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根据B超检查方式不同,将10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腹部B超检查,观察组实施阴道B超检查.对比2组的诊断准确率和各征象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3.75%)高于对照组,各征象检出率也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和腹部B超相比,阴道B超影响因素更少,与病灶更贴近,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更高.
作者:王美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