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痰培养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细菌药敏情况分析

韦剑

关键词:痰培养, 下呼吸道感染, 院内感染, 药敏
摘要:目的 对我院痰培养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发生的499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及药敏测试结果.结果 ICU病原菌数量多,其次为呼吸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在499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476株,占比95.39%,革兰阳性菌株23株,占比4.61%;2015年-2017年,我院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比在31.06%;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以及丁胺卡那等敏感性较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莫西沙星等较为敏感.结论 科室应加强院内感染相关防护意识,喹诺酮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阳性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推荐临床在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中使用.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应用于艾滋病肝胆外科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析在艾滋病肝胆外科中,快速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于我院进行诊疗的艾滋病肝胆外科患者(共62例)通过电脑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31例研究组应用常规康复管理,31例研究组应用快速康复,对2组艾滋病肝胆患者的康复效果予以评价.结果 术后3d内2组的CD4计数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手术3d后研究组明显回升,对照组改善不明显,且P<0.05;术后发热、术后肺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上,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在术后发热时间方面,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且P<0.05;2组在肝胆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P>0.05.结论 在艾滋病肝胆外科中,快速康复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梁茂裕;邓建宁;蓝智;谢彩英;覃绍坚;李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22日-2018年4月22日期间本院收治的各种细菌感染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均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比对.结果 对比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可有效诊断细菌感染,并可对感染程度进行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社区干预对手足口传染病控制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分析社区干预对手足口传染病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地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搜集的5,200例儿童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组(2,600例,接受社区干预方法)和N组(2,600例,未应用社区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见症状发生率(发热、头痛、咳嗽、咽痛、腹痛、呕吐等).结果 M组发热、头痛、咳嗽、咽痛、腹痛、呕吐等常见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干预对手足口传染病控制的效果显著.

    作者:秦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探讨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集的不合格体液标本320例作为样本,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结果 在不合格的体液标本中,粪便标本的比重高,占总比重的47.5%、其次是尿液标本,占比为25.0%.各类型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标本污染以及送检不及时.结论 分析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后发现应从体液的采集、送检及检验3阶段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规范体液标本采集并及时送检,可有效降低标本结果不合格的情况,进而不断提升体液标本的整体质量,使送检标本的及格率不断提高,达到检测疾病检测率的终目标.

    作者:闫宏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及价值.方法 从本院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抽取所有患者血样标本作为观察组,抽取30例健康血样标本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凝血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患者凝血检验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提高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准确性,能够了解到患者止血功能状况,有助于提前将保护措施做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54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按照循证护理方案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意外脱管、患者满意度及焦虑疼痛等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意外脱管率、患者满意度及患者疼痛、焦虑等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干预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意外拔管风险发生,提升医疗质量,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效仿及借鉴.

    作者:朱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9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进行分组,45例对照组为未溶血血液样本,45例实验组为溶血血液标本,对比两组各项生化检测指标.结果 其中,实验组ALT、AST、TBIL、DBIL检测结果远高于对照组,ALP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TG、UA、GLU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测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其在临床检验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剑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相关炎性因子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相关炎性因子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各组人群的RDW和RF水平.结果 高活动期患者的RDW、多种RF水平显著高于低活动期患者和对照组(P均<0.05).结论 RDW和RA相关炎性因子可作为判定RA病情程度的有效指标,通过血液学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判断疗效的信息,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黄瑞玲;崔巧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12月作为本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产前检查的80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产妇作为本研究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0例产妇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仅采取产前常规检查;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免疫检验项目进行检查,对于免疫检验项目确诊为异常时,及时进行干预,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控制.对比两组产妇高危妊娠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孕妇均发生高危妊娠现象,实验组通过免疫检验项目检查后早期对孕妇实行了相应控制,终高危妊娠发生率为5.00%;常规组未接受免疫检验项目检查,终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5.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有效降低与控制高危妊娠因素,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万长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评价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评价及意义.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耳鸣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西比灵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耳鸣治疗效果;耳鸣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治疗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耳鸣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耳鸣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应用效果确切,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显著改善,缩短耳鸣疗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慧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糖尿病诊断中血糖与尿糖检验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诊断中血糖与尿糖检验价值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糖和尿糖检验,分析患者检验后的尿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结果 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接收的122例患者检出尿糖阴性患者15例,阳性107例;在血糖检验中检出空腹血糖正常11例,空腹血糖升高111例;餐后2 h血糖正常17例,餐后2 h血糖升高105例.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进行血糖与尿糖检验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脑源性神经因子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脑源性神经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具有营养神经作用的生长因子,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它能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加速损伤神经元的修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BDNF的研究进展.

    作者:成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经尿道电子输尿管软镜联合硬镜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子输尿管软镜联合硬镜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2017年2月-2018年2月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施行经尿道电子输尿管软镜联合硬镜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手术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顺利,无发生术中或术后死亡病例.结论 物品准备齐全,正确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婉玲;余东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进展

    研究目前院前急救急诊所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具体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院前急救、急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保障急救工作快速有效、安全便捷进行展开,使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患者救治率得到提升.

    作者:郑明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92例输注血小板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检,调查分析血小板输注患者的病因、血小板抗体产生与PTR的关系.结果 92例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者30例,其中输注无效19例,无效率为63.3%;血液病患者PTR率为36.4%,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结论 多次输注血小板或红细胞悬液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较高,易引起PTR,对抗体阳性者要进行血小板配型,选择相配合的血小板输注,以减少PTR发生.

    作者:韩日成;卓少贤;张家明;刘红杏;刘海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PDCA在减少门诊采血室消毒隔离缺陷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门诊采血室消毒隔离中应用PDCA对减少缺陷的效果.方法 将970例接受采血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找出工作中反复存在的问题.包括从护士、患者及管理等3个方面讨论采血室消毒隔离的护理质量主要缺陷的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下一轮PDCA循环.结果 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针刺伤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9.18%、0.21%、1.21%,对照组分别为95.46%、2.27%、1.86%,P<0.05.结论 PDCA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门诊采血室护理质量,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曹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肺部感染性ARDS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对比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肺部感染性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近3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肺部感染性ARDS患者中选取80例,这些患者的选取都符合一定的纳入标准.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每组的患者均为40例.对A组患者使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来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施以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来进行治疗,其他保持不变,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有效性.结果 临床指标上,A组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镇痛药使用量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优于B组;另外在治疗效果上,A组患者情况优于B组.上述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比较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法而言,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机械治疗手段有着明显的优势,且治疗效果显著,该手段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作者:肖志原;陈名睿;金其凤;肖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的差异研究

    目的 探析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方法 抽选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43例脂肪肝患者作研究组,再抽选此期间至我院进行体检的43例健康者作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情况能够作为脂肪肝有效检验标准,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围产期孕妇与新生儿中B群链球菌感染率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围产期孕妇与新生儿中B群链球菌感染率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选择灵山县人民医院与妇幼保健院门诊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围产期孕妇共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0例,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按常规方法分娩;观察组采取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感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80%)高于对照组(80.40%)(P<0.05);研究组满意度(98.40%)、感染率(24.00%)优于对照组(85.20%、60.40%)(P<0.05).结论 临床上应积极给予围产期孕妇进行B群链球菌检查,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适当干预,从而避免新生儿感染,提高患者满意度,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郑青;黄勤庆;王劭;陈富远;梁庆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酶联免疫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酶联免疫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64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TPPA手段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梅毒螺旋抗体检测,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方式下的检测效果及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为28.88%(67/232),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21.98%(51/2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依据对照组TPPA手段为基础值,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敏感度为93.38%,特异度为97.29%.结论 采取酶联免疫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效果显著,不仅特异度和敏感度均高于TPPA检测手段,而且存在重复性优良,结果科学合理等优势,避免临床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曾仕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