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探讨

闫宏斌

关键词:临床检验, 体液标本, 送检, 不合格原因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集的不合格体液标本320例作为样本,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结果 在不合格的体液标本中,粪便标本的比重高,占总比重的47.5%、其次是尿液标本,占比为25.0%.各类型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标本污染以及送检不及时.结论 分析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后发现应从体液的采集、送检及检验3阶段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规范体液标本采集并及时送检,可有效降低标本结果不合格的情况,进而不断提升体液标本的整体质量,使送检标本的及格率不断提高,达到检测疾病检测率的终目标.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应用胺碘酮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64例(2015年10月14日-2017年10月14日期间)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胺碘酮),各20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5.00%,低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6.87%),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吴新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谈儿科门诊排班制度的改革

    目的 探讨儿科门诊排班制度的改革.方法 通过对传统排班模式的分析,针对原有弊端进行排班制度的改革,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工作量的变化合理安排各班次工作时间.结果 科室通过排班制度的改革对护士资源重新进行了调配,优化了人力资源价值,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医疗安全.结论 儿科门诊根据不同季节时段的护理工作量科学合理的调配护理人员,以患儿需要的护理时间为护士的工作时间,从而改变了以前忙闲不均,人力资源浪费又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状况,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万芳;王冰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妊娠期与育龄期非妊娠女性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比较

    目的 探讨妊娠期与育龄期非妊娠女性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6年12月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和进行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女性各7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 非妊娠组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妊娠组,但两组人群的25羟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现象普遍存在.结论 妊娠期女性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虽然高于育龄期非妊娠女性,但两组人群维生素D缺乏现象普遍存在,为保证母婴的身体健康,孕期常规检测并补充维生素D十分必要,同时非妊娠育龄期女性也需要补充维生素D.

    作者:李阳;马艺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在临床重症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中笔者将对降钙素原在临床重症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这一问题展开探讨,介绍降钙素原的基本概念,分析降钙素原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成果.

    作者:徐瑞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床边血液灌流(HP)治疗急重症中毒的观察护理

    目的 探讨急重症中毒患者采取床边血流灌流(HP)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择急重症中毒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与床边血流灌流治疗,同时做好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效果.结果 2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抢救及护理干预后,18例痊愈出院、1例放弃治疗、1例病情特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床边血液灌流应用在急重症中毒患者中有不错的效果,积极做好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借鉴.

    作者:陈伟群;刘正生;李芹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健康体检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结果 研究组的TC、TG、AST以及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血清学、肝功指标水平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诊断,准确性高,能有效反映患者肝脏是否受损.

    作者:梁礼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的临床检验研究

    目的 探析复发性自然流产和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82对有复发性自然流产表现的夫妻共164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分析染色体核型及异常分布,评价其与流产的关系.结果 染色体核型异常比例为16.5%(27/164),不存在夫妇双方均异常情况,多态变异率13.4%(22/164),显著高于其他染色体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多态变异核型中,以46,XN,inv(9)(p12q13)比例高54.5%(12/22),其次46,XN,21pstk+为22.7%(5/22),46,XY,1qh+和46,X,Yqh+均为9.1%(2/22),46,X,Yqh-为4.6%(1/22).结论 复发性自然流产可能与染色体结构有关,且与多态性变异关系密切.

    作者:班少雯;梁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开展临床对比实验,其中3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俯卧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VAS评分、ODI评分、手术舒适程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在VAS评分、ODI评分方面,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在手术时间、VAS评分、ODI评分、疗效满意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1例极其不舒适情况,对照组出现6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疗效满意度,而且还能够减少患者极度不舒适情况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谭冠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5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鼻饲、保留灌肠、中药外敷和中成药静脉滴注等中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显著(P<0.05),在住院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方面对比,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5).结论 中医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朱明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恶性浆膜腔积液出现噬血组织细胞临床意义初探

    目的 通过报道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检测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初步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浆膜腔积液细胞分类按常规方法操作,涂片采用瑞氏-姬姆萨复合染液进行染色,油镜下分类200个-300个有核细胞,出现噬血组织细胞为阳性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酶标(ELISA)法,以30例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为实验组,30例未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470例恶性浆膜腔积液中检出噬血组织细胞阳性者35例,占7.44%.噬血组织细胞阳性实验组患者浆膜腔积液IL-6水平为(213.51±99.92)pg/mL,高于噬血组织细胞阴性对照组患者的(131.95±62.17)pg/mL(P<0.01).实验组患者浆膜腔积液TNF-α水平为(72.98±19.59)ng/L,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74±18.96)ng/L(P<0.01).结论 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有高水平IL-6及TNF-α表达,说明本组病例在肿瘤细胞作用及自身免疫紊乱和持续感染作用下,使免疫细胞产生并释放大量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促使巨噬细胞过度活化,从而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导致浆膜腔积液细胞因子高水平表达和组织细胞噬血现象.

    作者:王增祺;王耀文;郎晓东;胡学亭;马军;刘义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的差异研究

    目的 探析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方法 抽选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43例脂肪肝患者作研究组,再抽选此期间至我院进行体检的43例健康者作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情况能够作为脂肪肝有效检验标准,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酶联免疫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酶联免疫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64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TPPA手段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梅毒螺旋抗体检测,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方式下的检测效果及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为28.88%(67/232),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21.98%(51/2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依据对照组TPPA手段为基础值,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敏感度为93.38%,特异度为97.29%.结论 采取酶联免疫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效果显著,不仅特异度和敏感度均高于TPPA检测手段,而且存在重复性优良,结果科学合理等优势,避免临床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曾仕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与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影响的因素和耐药性,并且制定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的根据.方法 选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临床感染状况进行判断,调查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实施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患者中,检出病原菌有180株,医院内感染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针对18种抗菌药物平均的耐药情况:AmpC酶产生有80株,产生ESBLs酶的病原株有60株,产生AmpC酶与ESBLs酶的有40株.产酶菌和广谱抗菌药物和临床广泛应用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患者耐药情况相对严峻,对细菌培养与药敏监测增强,及时通过经验治疗改成针对菌种性治疗,选用敏感性较强药物,防止广谱抗菌药物长期性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

    作者:胡美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应用.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104例先天性缺牙患者进行口腔的修复治疗,对比他们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以及治疗效果三个方面的指标.结果 已经治疗的患者中,显效50例,有效4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其中语言功能和语言功能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口腔修复进行治疗先天性缺牙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有临床意义.

    作者:赵宝芹;戴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甲状腺激素变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妊娠常规产检的3,224例孕妇.其中由临床医生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有213例,并对其进行妊娠分期:孕早期(T1组63例,孕1周-12周)、孕中期(T2组80例,孕13周-28周)、孕晚期(T3组70例,孕29周-40周).另外选取孕早期、中期和晚期各50例正常健康孕妇.比较分析所有孕妇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中T1、T2、T3期的FT3、FT4水平分别低于正常健康孕妇组,TSH、TPOAb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健康孕妇组.且两组孕妇中T1、T2、T3期的FT3、FT4、TPOAb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孕妇各分期之间FT3、FT4、TPO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中T1、T2、T3期的HbA1c分别高于正常健康孕妇组.且两组孕妇中T1、T2、T3期的HbA1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孕妇各分期之间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孕妇HbA1c、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已成为检测妊娠糖尿病病情的良好指标,能够为妊娠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唐永梅;杨永强;张群;雷志红;陈雄云;尤芳芳;廖美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探索儿科癫痫患者病情及认知功能的PET分子影像临床应用

    PET分子影像技术通过检测癫痫患儿的脑葡萄糖代谢情况来对小儿癫痫灶进行定位,并评估癫痫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PET分子影像技术与EEG、MRI等传统影像学检查相比,对小儿癫痫灶的定位价值更大,尤其是颞叶癫痫.PET分子影像的检查结果多采用视觉分析法进行评估,若结合SPM软件评价则能有效提高癫痫患儿的脑葡萄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PET分子技术与MRI融合能够优势互补,提高检测小儿癫痫灶的敏感性,减少漏诊.PET分子影像技术在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诊断上具有特殊价值.PET分子影像技术通过检测单胺受体功能来评估癫痫患儿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对临床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也有指导意义.

    作者:赵金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晚期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在晚期妊娠计划分娩引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具备引产指征的妊娠产妇1,24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20例,静脉滴注缩宫素进行引产;研究组620例,采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进行引产,对比两组产妇的引产总有效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引产总有效率及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晚期妊娠计划引产中,低位水囊和缩宫素的联合应用,可有效促进引产总有效率的提升,提高经阴道分娩成功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提倡.

    作者:童婷婷;虞晴;尤子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总结并归纳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检测的42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和非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每组21例患者,纳入同期2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三组对象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研究组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和非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两组地中海贫血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具有指导型意义,地中海贫血患者两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体检者,因此在机体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时,应警惕地中海贫血的发生.

    作者:朱晓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

    目的 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分早期组30例,临床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及尿白蛋.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糖、肌酐、尿素氮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尿白蛋白、尿总蛋白水平都有所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早期组和临床期组治疗后的尿白蛋白、尿总蛋白水平比治疗前有所降低,早期组明显低于临床期组.治疗后,两组的肾功能和症状都明显缓解,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早期组优于临床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效预防并发症,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俊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目的 分析影响血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方法 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收集的血生化检验标本中,随机选取48份标本入组研究,分析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并阐述改进方法.结果 本次入组研究的血清样本中,共计40份合格标本,不合格样本数为8份.标本采集过程不规范、抗凝剂好血液比例不均和标本存放不合理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应严格依据医院的相关规范进行血清标本的采集工作,合理安排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并做好血清样本的保存工作,防止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郭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