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在减少门诊采血室消毒隔离缺陷中的应用

曹燕

关键词:PDCA循环模式,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分析在门诊采血室消毒隔离中应用PDCA对减少缺陷的效果.方法 将970例接受采血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找出工作中反复存在的问题.包括从护士、患者及管理等3个方面讨论采血室消毒隔离的护理质量主要缺陷的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下一轮PDCA循环.结果 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针刺伤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9.18%、0.21%、1.21%,对照组分别为95.46%、2.27%、1.86%,P<0.05.结论 PDCA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门诊采血室护理质量,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确保护理安全.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降钙素原在临床重症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中笔者将对降钙素原在临床重症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这一问题展开探讨,介绍降钙素原的基本概念,分析降钙素原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成果.

    作者:徐瑞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总结并归纳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检测的42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和非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每组21例患者,纳入同期2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三组对象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研究组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和非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两组地中海贫血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具有指导型意义,地中海贫血患者两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体检者,因此在机体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时,应警惕地中海贫血的发生.

    作者:朱晓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通痹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 分析通痹胶囊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以及空白对照组,中医组服用通痹胶囊,西医组服用来氟米特片,中西医组联合来氟米特片及通痹胶囊,空白组使用维生素C安慰剂,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医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中西医组的自身抗体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体内微循环,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

    作者:赵守英;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7月进行微生物检验的5,875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血液样本、脓及分泌物样本、尿液样本以及呼吸道样本等,分别采取半自动细菌分析仪器进行检验,观察不同临床标本的阳性率结果.结果 血液标本阳性率为5.86%,脓及分泌物标本阳性率为51.87%,尿液标本阳性率为20.78%,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为11.27%,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检验方式,从而保障检验结果的阳性率,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黄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PR)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35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同期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PCT与CPR联合检测,对两组PCT、CPR水平及检测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CT、CRP水平及PCT阳性率、CRP阳性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CT与CPR联合检测可提高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医院检验科生化项目检验中室内质量控制失控研究进展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医院的检验科进行生化项目检测得出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这是临床患者入院、治疗以及恢复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主要对医院检验科生化项目中影响室内质量质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临床诊断糖尿病时使用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这两种检验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患者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研究组患者使用生化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统计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检验有效率(97.30%)比对照组(78.38%)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糖尿病时,生化检验的检验有效率比常规检验更高,其临床应用价值更大,可以将其视为临床诊断糖尿病的首选方案.

    作者:郭里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肝病患者AFP、TP、ALB、SOD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肝病患者AFP、TP、ALB、SOD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特点,依次划分为肝癌组、肝硬化组和肝炎组,每组患者40例.对其进行AFP、TP、ALB、SOD.结果 健康人员组、肝硬化组、肝癌组的AFP、TP、ALB、SO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员组和肝炎组的AFP、ALB、SO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员组和肝炎组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AFP、SO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TP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肝病患者,对AFP、TP、ALB、SOD进行检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袁单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64例(2015年10月14日-2017年10月14日期间)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胺碘酮),各20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5.00%,低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6.87%),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吴新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在临床血糖检验中应用的价值对比

    目的 研究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在血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对比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共计200例,纳入患者均符合国家级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所有患者进行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查.结果 首次血糖测量结果前者血糖值为(7.214±1.525)mmol/L,后者血糖值为(6.786±1.534)mmol/L,组间比较P>0.05;在进行3次测量后取其平均值,前者血糖值(6.542±1.421)mmol/L,后者为(6.811±1.368)mmol/L,实验数据差异性较小(P>0.05).结论 对患者实施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在检测结果上并无明显的差异性,但是快速血糖仪操作更加简便,经济消耗性低,不仅能够为患者提高健康保护,还能够缓解其经济压力,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肖燕青;谭晓明;陈丽芳;江志锐;叶密玲;余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中医结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5月-2018月3月期间收治的胃脘痛患者72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西药铝碳酸镁、奥美拉唑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2%(35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55%(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后期观察组患者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得到患者广泛认可.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干预治疗胃脘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既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能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临床胃脘痛的复发率,中西医联合治疗,安全系数高,无明显不良反应,获得患者一致认可和青睐,值得临床借鉴和参考.

    作者:杨新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检验与药敏情况对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①100例患者,37例呈阳性,阳性率为37%(37/100);63例呈阴性,占63%(63/100%).②粪肠球菌:青霉素类有药敏反应,沙星类无药敏反应;大肠埃希菌: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有药敏反应,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帕拉西林他唑巴坦轻微药敏反应;肺炎克雷伯菌:培南类有药敏反应,环丙沙星、磺胺甲硝唑、头孢克洛有耐药.③尿检阳性者,总有效率为97.2%(36/37);尿检阴性者,总有效率为95.3%(60/63).结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在细菌检验及药敏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疗效显著.

    作者:黄晓辉;张黎;王江凤;刁玮凤;迟小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7月1日-2017年11月3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的1,752份血清标本作为本研究的对象,使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分别对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酶联免疫法的检测阳性率与胶体金法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均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陈维刚;夏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联合检测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探讨其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1,200例妊娠期妇女,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观察组采取FBG和HbA1c的联合检测方式,对照组采用FBG检测方法,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FBG联合HbA1c检测的准确率更高.结论 FBG联合HbA1c检测在GDM筛查及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更能够筛查出具有GDM风险的孕妇人群.

    作者:曾丽;江演珠;连炬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评价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评价及意义.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耳鸣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西比灵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耳鸣治疗效果;耳鸣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治疗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耳鸣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耳鸣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应用效果确切,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显著改善,缩短耳鸣疗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慧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014年-2016年宿迁市中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的阳性菌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这3年期间临床共送检标本数3,670份,标本类型主要是痰、全血和尿液标本等.结论 这3年期间,该院所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作者:胡成侠;庞敏;胡梦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我院痰培养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细菌药敏情况分析

    目的 对我院痰培养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发生的499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及药敏测试结果.结果 ICU病原菌数量多,其次为呼吸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在499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476株,占比95.39%,革兰阳性菌株23株,占比4.61%;2015年-2017年,我院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比在31.06%;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以及丁胺卡那等敏感性较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莫西沙星等较为敏感.结论 科室应加强院内感染相关防护意识,喹诺酮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阳性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推荐临床在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中使用.

    作者:韦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在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单盲的原则将这78例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9例乳腺增生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的39例乳腺增生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SDS评分与SAS评分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后SDS、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洁;陈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新湖农场碘缺乏病防治抽样调查盐碘尿碘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新湖农场居民盐碘尿碘检测结果,了解居民食用碘盐情况,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方法 选取农场1,000例居民进行盐碘、尿碘测定,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7年2月1日,盐碘测定使用直接滴定法实施定量测定,而尿碘测定则使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实施测定.结果 抽取1,000例居民的盐样,其中碘盐合格率为98.00%、碘盐覆盖率则为99.00%、合格碘盐使用率是99.7%;抽取尿样一共1,000份、尿碘范围在179μg/L-372μg/L之间,尿碘中位数为255μg/L,尿碘在50μg/L以下的占比为5.00%、在50μg/L-99μg/L之间的占比为15%,在100μg/L-299μg/L之间的占比为50.00%、而含量大于300μg/L的占比为30.00%.结论 应在新湖农场实施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控措施,供应合格的碘盐,能预防碘缺乏病.

    作者:任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末梢血和静脉血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比较

    目的 分析临床行血常规检查时采用末梢血、静脉血不同采血方式检测的价值.方法 以2016年7月-2017年9月期间入院行健康检查的185例体检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体检者均取血行血常规检查,按挂号单双数分组,观察1组人数93例(取静脉血进行测定)、观察2组人数92例(取末梢血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查结果中常规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组间比较观察1组静脉血的PLT、Hb、RBC、HCT高于观察2组末梢血,而1组静脉血的WBC水平低于观察2组(末梢血)(P<0.05).结论 临床在血常规检查中选择静脉血进行检查,相关指标结果更为准确.

    作者:杜作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