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银
目的 观察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我中心接收体检的正常病例80例为探究对象,对每位接受体检的患者都进行空腹静脉血的采集措施,并将采集的血液平均放置在两个试管当中,将正常的血液放入对照组(试管1),将发生溶血反应的血液放入观察组(试管2),对两组血液标本进行临床生化检验,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数据变化和生化检验的准确率.结果 对80例病例进行分析与研究,其出现溶血反应前后的尿素氨、血清葡萄糖、肌酐、尿酸等指标中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溶血前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氧酶、血钾等指标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比两组标本,观察组的临床生化检验准确率为35.00%,对照组的临床生化检验准确率为97.50%,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发生溶血反应的血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生化检验成果,降低了酶类指标的检测准确性,因此,在临床生化检测过程中,必须避免溶血反应的发生,从而提升各类指标的检测准确性.
作者:韦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在门诊采血室消毒隔离中应用PDCA对减少缺陷的效果.方法 将970例接受采血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找出工作中反复存在的问题.包括从护士、患者及管理等3个方面讨论采血室消毒隔离的护理质量主要缺陷的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下一轮PDCA循环.结果 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针刺伤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9.18%、0.21%、1.21%,对照组分别为95.46%、2.27%、1.86%,P<0.05.结论 PDCA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门诊采血室护理质量,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曹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分早期组30例,临床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及尿白蛋.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糖、肌酐、尿素氮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尿白蛋白、尿总蛋白水平都有所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早期组和临床期组治疗后的尿白蛋白、尿总蛋白水平比治疗前有所降低,早期组明显低于临床期组.治疗后,两组的肾功能和症状都明显缓解,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早期组优于临床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效预防并发症,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俊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聚合酶链又名扩增体外基因技术,属于一种体外扩增DNA技术,其初是由Mullis等人开发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且操作便捷,可在体外快速放大所需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个DNA片段,实现从fg到μg的延伸,实现经琼脂糖的电泳效应,利用溴化乙锭对DNA进行染色,借助紫外灯可轻松用肉眼看到DNA的扩增过程.本文对聚合酶链反应在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进展进行了探讨,可供参考.
作者:胡红梅;潘细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在肿瘤生物标志物(TM)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原发肝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应用CLIA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的糖链抗原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指标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的糖链抗原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指标均得到显著增高(P<0.05),且观察组CA199阳性检出率为77.77%、CEA定量检出率为86.66%,联合检测检出率为97.77%,均高于对照组0、0、2.22%(P<0.05).结论 化学发光免疫法应用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中效果显著,可有效为早期诊断检测提供依据.
作者:孙巧梅;姜桂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80例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血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末梢血)和观察组(静脉血),每组患者90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含量(Hb)均低于观察组,而白细胞计数(WBC)则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更加稳定、准确,临床血常规检测中建议使用静脉血采血的方法.
作者:蒋树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腰腹部穴位埋线联合补肾化痰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80例腰腹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空白组、针药组、中药组、针刺组,各20例,统一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针药组、中药组、针刺组的BMI、FINS、促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相较治疗前均有差异(P<0.05),并且空白组与针药组、中药组、针刺组也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针药组与中药组在降低T、LH方面强于针刺组;针药组较中药组或针刺组改善FINS效果明显(均P<0.05);3组治疗前后FPG、FSH无差异(均P>0.05).结论 腰腹部穴位埋线联合补肾化痰中药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异常以及调节内分泌紊乱,效果确切,易于操作,安全性高,适于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谷娜;季小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门诊患者留取24h尿蛋白定量检测标本的合格率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来我院门诊行24 h尿蛋白量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标本的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标本合格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 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标本留取是否合格可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影响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通过规范化流程的指导,可显著提高标本的合格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姣;崔巧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9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进行分组,45例对照组为未溶血血液样本,45例实验组为溶血血液标本,对比两组各项生化检测指标.结果 其中,实验组ALT、AST、TBIL、DBIL检测结果远高于对照组,ALP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TG、UA、GLU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测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其在临床检验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剑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检测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免疫球蛋白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8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我院81例健康体检者,定义为参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类风湿因子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且研究组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免疫球蛋白各指标(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实施免疫球蛋白以及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指标检测,具有十分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薛雄燕;黄少珍;潘练华;马婉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58例尿液检验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并提出可行对策.结果 本组1,358例患者,21例尿液检验不合格,占1.54%(21/1,358).关于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7例(33.33%)容器不达标,5例(23.81%)标本污染,2例(9.53%)采集时间不合适,2例(9.53%)标本量少,1例(4.76%)送检时间延长,1例(4.76%)标记不清楚,3例(14.28%)其他.结论 多方面因素均可能对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临床检验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检验操作各个环节,控制影响因素,提高检验准确率.
作者:黄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医院的检验科进行生化项目检测得出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这是临床患者入院、治疗以及恢复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主要对医院检验科生化项目中影响室内质量质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方法 抽选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43例脂肪肝患者作研究组,再抽选此期间至我院进行体检的43例健康者作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情况能够作为脂肪肝有效检验标准,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Wells评分与D-二聚体检测结果结合判断下肢骨折病例中预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单纯下肢骨折患者1,676例,统计分析这些病例Wells评分、D-二聚体检测、下肢血管超声等检查.根据回顾病例数据分析Wells评分与D-二聚体检测结果结合判断下肢骨折病例中预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结果 Wells评分与D-二聚体检测结果结合判断下肢骨折病例中预判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结论 Wells评分与D-二聚体检测可以用于下肢骨折病例的DVT的早期筛查.
作者:殷诺;吕波;潘明芒;薛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清中细胞因子与体液免疫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病区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50例,分为三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组、中型颅脑损伤组、轻型颅脑损伤组,各50例,检测三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CRP、IgM水平,并分析其与体液免疫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组炎性因子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高,其次是中型颅脑损伤组、轻型颅脑损伤组.结论 颅脑损伤的程度越高,患者炎性因子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越高,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补体水平的变化对于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元峰;张力;万小菊;杨平来;赵鹏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不同贫血类型,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6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贫血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比较,除MCH指标外,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检验中,采用血常规检验,可实现鉴别诊断的效果,为临床诊治贫血提供可靠参照,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沈丽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临床行血常规检查时采用末梢血、静脉血不同采血方式检测的价值.方法 以2016年7月-2017年9月期间入院行健康检查的185例体检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体检者均取血行血常规检查,按挂号单双数分组,观察1组人数93例(取静脉血进行测定)、观察2组人数92例(取末梢血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查结果中常规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组间比较观察1组静脉血的PLT、Hb、RBC、HCT高于观察2组末梢血,而1组静脉血的WBC水平低于观察2组(末梢血)(P<0.05).结论 临床在血常规检查中选择静脉血进行检查,相关指标结果更为准确.
作者:杜作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单盲的原则将这68例乳腺癌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34例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中18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14例患者表示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护理满意度94.12%;对照组34例患者中14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13例患者表示满意,7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护理满意度79.41%;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任晓静;薛小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集的不合格体液标本320例作为样本,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结果 在不合格的体液标本中,粪便标本的比重高,占总比重的47.5%、其次是尿液标本,占比为25.0%.各类型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标本污染以及送检不及时.结论 分析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后发现应从体液的采集、送检及检验3阶段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规范体液标本采集并及时送检,可有效降低标本结果不合格的情况,进而不断提升体液标本的整体质量,使送检标本的及格率不断提高,达到检测疾病检测率的终目标.
作者:闫宏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抽选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平均出血量为(51.4±10.73)mL,对照组为(170.5±20.8)mL,观察组引流管拔管时间为(2.5±0.5)d,对照组为(4.8±0.6)d,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为(5.8±1.3)d,对照组为(9.2±2.1)d.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荣新 刊期: 2018年第03期